【学习要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动脑思考,触发运动生理学的学习兴趣,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复习与思考】1.复习运动生理学的性质和任务、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人体生理机能的维持与调节方式。2.思考“如何学好运动生理学”。【学习资源】中国大学生MOOC课程资源。第二章肌肉活动【学习目标】1.背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可用自己的话叙述其产生机理;选择并可解释肌肉具有的生理特性。2.归纳出肌肉的收缩过程和解释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刺激条件,说明影响肌肉收缩的主要因素。3.分类比较肌肉收缩的形式与力学特征。4.能在实践中应用和分析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课程内容】1.描述肌肉的特性、生物电活动。2.叙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3.说明肌肉的微细结构,运动员举例,爱国教育。4.解释肌肉收缩与舒张过程。5.分类比较说明肌肉收缩的形式及影响因素。6.比较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征,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重点、难点】1.重点: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肌纤维结构、肌小节结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过程三个环节。骨骼肌的几种收缩形式与力学特征。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2.难点:强度时间曲线。肌丝滑行理论,肌肉收缩的分子机制即三环节。肌肉收缩形式。【教学方法】1.回顾运动解部剖学知识,相结合展开讨论,以结构决定功能,得出肌肉特16
16 【学习要求】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动脑思考,触发运动生理学的学习兴趣,掌握有效 的学习方法。 【复习与思考】 1. 复习运动生理学的性质和任务、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人体生理机能的 维持与调节方式。 2. 思考“如何学好运动生理学”。 【学习资源】 中国大学生 MOOC 课程资源。 第二章 肌肉活动 【学习目标】 1. 背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可用自己的话叙述其产生机理;选择 并可解释肌肉具有的生理特性。 2. 归纳出肌肉的收缩过程和解释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刺激条件,说明影响 肌肉收缩的主要因素。 3. 分类比较肌肉收缩的形式与力学特征。 4. 能在实践中应用和分析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课程内容】 1. 描述肌肉的特性、生物电活动。 2. 叙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3. 说明肌肉的微细结构,运动员举例,爱国教育。 4. 解释肌肉收缩与舒张过程。 5. 分类比较说明肌肉收缩的形式及影响因素。 6. 比较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征,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 关系。 【重点、难点】 1. 重点: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肌纤维结构、肌小节结构、肌 肉收缩和舒张的过程三个环节。骨骼肌的几种收缩形式与力学特征。肌纤维类型 与运动能力。 2. 难点:强度时间曲线。肌丝滑行理论,肌肉收缩的分子机制即三环节。 肌肉收缩形式。 【教学方法】 1. 回顾运动解剖学知识,相结合展开讨论,以结构决定功能,得出肌肉特
性、肌小节结构功能特点。2.以生物电为基础知识,进入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学习,以黑板画图配合多媒体动画的形式,让学生直观的学习感受电位的变化,之后展开讨论,让学生以小组形式互相讲解电位变化过程,以关键词串连,阐述。3.肌肉收缩过程以图示、视频相结合,加上学生讨论,讨论后再看完整英文版3D视频,检查学生是否真正会理解,会表达。4.通过验证性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5.以爱国运动员为例,实践说明的同时激发学生爱国热情,讨论体育精神。【学习要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动脑思考,实验观察,对肌肉收缩的过程能够完整阐述。【复习与思考】1.阐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并在笔记本上总结出过程结构框架图示。2.比较阈强度与基强度的区别。3.简述肌肉的微细结构及肌丝滑行理论。4.阐述肌肉收缩的过程三个环节。5.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各有什么生理学特点?6.为什么在最大用力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向心收缩大?7.试述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和相对爆发力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意义。8.从事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组成有什么特点?9.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组成有什么影响?【学习资源】中国大学生MOOC课程资源,学习通习题。第三章能量代谢【学习目标】回顾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和去路;说出基本的能量代谢途径:会分析说明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特点。【课程内容】1.背记人体运动的供能形式。2.区分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3.说明运动中能源物质的动员。17
17 性、肌小节结构功能特点。 2. 以生物电为基础知识,进入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学习,以黑板画图配 合多媒体动画的形式,让学生直观的学习感受电位的变化,之后展开讨论,让学 生以小组形式互相讲解电位变化过程,以关键词串连,阐述。 3. 肌肉收缩过程以图示、视频相结合,加上学生讨论,讨论后再看完整英 文版 3D 视频,检查学生是否真正会理解,会表达。 4. 通过验证性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5. 以爱国运动员为例,实践说明的同时激发学生爱国热情,讨论体育精神。 【学习要求】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动脑思考,实验观察,对肌肉收缩的过程能够完整 阐述。 【复习与思考】 1. 阐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并在笔记本上总结出过程结构框 架图示。 2. 比较阈强度与基强度的区别。 3. 简述肌肉的微细结构及肌丝滑行理论。 4. 阐述肌肉收缩的过程三个环节。 5. 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各有什么生理学特点? 6. 为什么在最大用力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向心收缩大? 7. 试述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和相对爆发力在运动实践中的应 用及其意义。 8. 从事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组成有什么特点? 9. 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组成有什么影响? 【学习资源】 中国大学生 MOOC 课程资源,学习通习题。 第三章 能量代谢 【学习目标】 回顾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和去路;说出基本的能量代谢途径;会分析说 明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特点。 【课程内容】 1.背记人体运动的供能形式。 2.区分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 3.说明运动中能源物质的动员
4.归纳分析人体的产热和散热。【重点、难点】1.重点:人体主要营养物质的代谢,包括糖、脂肪、蛋白质: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以及三大能源系统的代谢特征。2.难点:三大能源系统的代谢特征及相互间的交互作用。【教学方法】1.回顾高中生物相关知识: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之间的关系,与新知识相联系。2.学生们分析讨论能力供应方式的不同特点,及产生不同的原因。3.学生根据特点去分析运动实践中能量供应的应用。【学习要求】要求学生讨论回顾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的知识,积极参与讨论,动脑思考。【复习与思考】1.肌肉运动与消化和吸收机能是如何影响的?2.糖在体内的代谢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3.简述三个能源系统的代谢特征有哪些特点?4.运动时如何科学补糖?5.运动时能源物质是如何动员的?【学习资源】高中生物第四章神经与内分泌调节【学习目标】1.分析说明脊髓、脑干及高位中枢对驱体运动的神经调控机制。2.描述激素的作用,解释其传递方式。3.列举主要内分泌腺分泌的主要激素,判断其生理功能。辨认或描述主要激素对运动的基本反应、适应特征和代谢调节过程。【课程内容】1.描述中枢兴奋传导的特征。牵张反射、姿势反射。2.解释激素的分类及作用机制。3.说明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分泌的主要激素及其生理功能。【重点、难点】1.重点:脊髓、脑干对驱体运动的神经调控。主要激素对运动的基本反应、适应特征和代谢调节过程。18
18 4.归纳分析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重点、难点】 1.重点:人体主要营养物质的代谢,包括糖、脂肪、蛋白质;人体运动时的 能量供应以及三大能源系统的代谢特征。 2.难点:三大能源系统的代谢特征及相互间的交互作用。 【教学方法】 1.回顾高中生物相关知识: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之间的关系,与新知识相联 系。 2.学生们分析讨论能力供应方式的不同特点,及产生不同的原因。 3.学生根据特点去分析运动实践中能量供应的应用。 【学习要求】 要求学生讨论回顾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的知识,积极参与讨论,动脑思考。 【复习与思考】 1. 肌肉运动与消化和吸收机能是如何影响的? 2. 糖在体内的代谢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3. 简述三个能源系统的代谢特征有哪些特点? 4. 运动时如何科学补糖? 5. 运动时能源物质是如何动员的? 【学习资源】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神经与内分泌调节 【学习目标】 1.分析说明脊髓、脑干及高位中枢对躯体运动的神经调控机制。 2.描述激素的作用,解释其传递方式。 3.列举主要内分泌腺分泌的主要激素,判断其生理功能。辨认或描述主要激 素对运动的基本反应、适应特征和代谢调节过程。 【课程内容】 1. 描述中枢兴奋传导的特征。牵张反射、姿势反射。 2. 解释激素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3. 说明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分泌的主要激素及其生理功能。 【重点、难点】 1.重点:脊髓、脑干对躯体运动的神经调控。主要激素对运动的基本反应、 适应特征和代谢调节过程
2.难点:高位中枢对驱体运动的神经调控。激素的作用机制;三大内分泌轴及其运动调节过程。【教学方法】1.以图示和视频及比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知识。2.中枢兴奋传导的特征与电传导相比较,通过区分的方式,将知识点记牢。【学习要求】学生通过讨论解决难点。【复习与思考】1.简述肌梭与腱梭的功能及作用特点?2.牵张反射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3什么是状态反射?在运动实践中有什么意义?4.激素的作用机制有哪些?5.简述三大内分泌轴及其功能?【学习资源】试题库、案例库、网络教学平台。第五章血液与运动【学习目标】1.回顾血液的组成成分,以此分析说明血液的理化特征。2.分析并能描述血液的一般生理功能运动对血液有形成分的影响。【课程内容】1.说出血液的组成及功能2.指出血液的理化特征3.举例说明运动对血量、红细胞白细胞的影响。【重点、难点】1.重点:血液的功能及运动对血液成分的影响。2.难点:运动对血液成分的影响。【教学方法】1.图示讲血液的组成成分,分析血液的理化特征。2.学生讨论红细胞的形状为什么不会是有棱角的。3.分析血液的一般生理功能。4.通过分析血常规报告单,让学生分析讨论运动对血液有形成分的影响。探讨献血的好处。【学习要求】19
19 2.难点:高位中枢对躯体运动的神经调控。激素的作用机制;三大内分泌轴 及其运动调节过程。 【教学方法】 1.以图示和视频及比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知识。 2.中枢兴奋传导的特征与电传导相比较,通过区分的方式,将知识点记牢。 【学习要求】 学生通过讨论解决难点。 【复习与思考】 1. 简述肌梭与腱梭的功能及作用特点? 2. 牵张反射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3. 什么是状态反射?在运动实践中有什么意义? 4. 激素的作用机制有哪些? 5.简述三大内分泌轴及其功能? 【学习资源】 试题库、案例库、网络教学平台。 第五章 血液与运动 【学习目标】 1. 回顾血液的组成成分,以此分析说明血液的理化特征。 2. 分析并能描述血液的一般生理功能运动对血液有形成分的影响。 【课程内容】 1.说出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2.指出血液的理化特征 3.举例说明运动对血量、红细胞白细胞的影响。 【重点、难点】 1.重点:血液的功能及运动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2.难点:运动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教学方法】 1.图示讲血液的组成成分,分析血液的理化特征。 2.学生讨论红细胞的形状为什么不会是有棱角的。 3.分析血液的一般生理功能。 4.通过分析血常规报告单,让学生分析讨论运动对血液有形成分的影响。探 讨献血的好处。 【学习要求】
学生课堂参与讨论。提前预习血液知识。运动解剖和高中生物知识复习。【复习与思考】1.名词解释:内环境,渗透压,碱储备。2.试述血液的机能。3.试述机体维持酸碱度相对稳定的机理和途径。4.论述运动与血液之间的关系。【学习资源】运动解部,网络。第六章血液循环与运动【学习目标】1.分析并说明心脏的生理特性,背记泵血的过程。2.区分比较血管的分类及各类具有的功能。3.背记动脉血压、静脉血压及静脉回心血量的概念,并利用原理说明影响因素。【课程内容】1.说明心肌的生理特性、心动周期与心率、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理、心泵功能的评价。2.举例说明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和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重点、难点】1.重点:心动周期、心脏泵血过程,评定心脏功能的指标及方法。动脉血压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及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2.难点:评定心脏功能的指标及方法。动脉血压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及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教学方法】1.结合运动实践和实验过程去分析心率、血压的反应性及适应性变化。2.回顾心脏和血管的解剖学结构,分析其生理功能。结构决定功能。3.先讲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和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再给学生出讨论题目,体位变化的实例,让学生分析血压或静脉回流量变化。【学习要求】让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对运动实践和生活遇到的问题会分析,能与血液循环的知识相联系。【复习与思考】1.名词解释:心指数,摄血分数,心力储备,自动节律性,血压。20
20 学生课堂参与讨论。提前预习血液知识。运动解剖和高中生物知识复习。 【复习与思考】 1.名词解释:内环境,渗透压,碱储备。 2.试述血液的机能。 3.试述机体维持酸碱度相对稳定的机理和途径。 4.论述运动与血液之间的关系。 【学习资源】 运动解剖,网络。 第六章 血液循环与运动 【学习目标】 1. 分析并说明心脏的生理特性,背记泵血的过程。 2. 区分比较血管的分类及各类具有的功能。 3. 背记动脉血压、静脉血压及静脉回心血量的概念,并利用原理说明影响 因素。 【课程内容】 1.说明心肌的生理特性、心动周期与心率、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理、心泵功 能的评价。 2.举例说明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和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重点、难点】 1.重点:心动周期、心脏泵血过程,评定心脏功能的指标及方法。动脉血压 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及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2.难点:评定心脏功能的指标及方法。动脉血压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及静脉 回心血量的因素。 【教学方法】 1.结合运动实践和实验过程去分析心率、血压的反应性及适应性变化。 2.回顾心脏和血管的解剖学结构,分析其生理功能。结构决定功能。 3.先讲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和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再给学生出讨论题目, 体位变化的实例,让学生分析血压或静脉回流量变化。 【学习要求】 让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对运动实践和生活遇到的问题会分析,能与血 液循环的知识相联系。 【复习与思考】 1.名词解释:心指数,摄血分数,心力储备,自动节律性,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