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社会化将无法实现。 、社会环境因素 (一)社会文化 社会心理学所讲的文化一般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文学、艺术、教 育、科学等精神财富,而且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风俗、习惯、传统及 生产力水平等。各个社会的文化是社会整体性的产物。它一经产生就陶冶每一个 社会成员,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心理、行为与生活实践自然地符合它的要求与 准则,并带着它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所做贡献而激发的情感因素,以价值观念 形态积淀于民族心理意识之中,得以世代相传,并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程度不同、 功能不一的社会效应。因此,社会文化是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在“民族心理” 章中,我们还要详述文化对民族心理的塑造作用。 (二)家庭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化因素。这主要是由于 3个原因:第一,童年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期。儿童时期的智力水平、个性 特征、社会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后来的社会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第二,儿童 时期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父母对儿童有着足够 的权威和支配作用。这一时期儿童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第三,家 庭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各种社会关系通过家庭这个中介反射到儿童身 上 家庭中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气氛尤为重 要。所谓教养方式即是父母对子女教育、训练、哺育的社会化方式.它有两层含 义:一是教养态度,二是教养行为。教养态度是指父母在教育、哺育子女方面所 持的知识、信念、情绪及行为倾向;教养行为是指父母在教育、哺育子女时所采 取的实际行动.有的学者把教养方式分为4种类型。 1.宠爱型。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唯恐子女受到任何挫折。据研究发现 幼时受父母溺爱者,长大后在人格上多表现为依赖性强,遇事退缩,缺乏同情, 情绪不稳定,自制能力和自信心差,易受别人意见的左右。 2.放任型。父母的态度与宠爱型的相反。对子女的行为完全放任,很少管 教约束。采取这种方式不能使子女养成是非观念,子女缺乏教养,因而以后很难
6 个人的社会化将无法实现。 二、社会环境因素 (一)社会文化 社会心理学所讲的文化一般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文学、艺术、教 育、科学等精神财富,而且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风俗、习惯、传统及 生产力水平等。各个社会的文化是社会整体性的产物。它一经产生就陶冶每一个 社会成员,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心理、行为与生活实践自然地符合它的要求与 准则,并带着它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所做贡献而激发的情感因素,以价值观念 形态积淀于民族心理意识之中,得以世代相传,并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程度不同、 功能不一的社会效应。因此,社会文化是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在“民族心理”一 章中,我们还要详述文化对民族心理的塑造作用。 (二)家庭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化因素。这主要是由于 3 个原因:第一,童年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期。儿童时期的智力水平、个性 特征、社会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后来的社会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第二,儿童 时期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父母对儿童有着足够 的权威和支配作用。这一时期儿童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第三,家 庭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各种社会关系通过家庭这个中介反射到儿童身 上。 家庭中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气氛尤为重 要。所谓教养方式即是父母对子女教育、训练、哺育的社会化方式.它有两层含 义:一是教养态度,二是教养行为。教养态度是指父母在教育、哺育子女方面所 持的知识、信念、情绪及行为倾向;教养行为是指父母在教育、哺育子女时所采 取的实际行动.有的学者把教养方式分为 4 种类型。 1.宠爱型。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唯恐子女受到任何挫折。据研究发现, 幼时受父母溺爱者,长大后在人格上多表现为依赖性强,遇事退缩,缺乏同情, 情绪不稳定,自制能力和自信心差,易受别人意见的左右。 2.放任型。父母的态度与宠爱型的相反。对子女的行为完全放任,很少管 教约束。采取这种方式不能使子女养成是非观念,子女缺乏教养,因而以后很难
适应集体生活 3.专制型。父母对子女管教非常严格。他们多是幼年受过艰难后来又有成 就,因而对子女的前途甚为关心的人。他们望子成龙心切,教育都有长期计划, 但对子女的能力、兴趣缺乏充分;解,常用命令、指责等手段强迫孩子服从。这 类家庭出身的儿童在性格上多表现为诚实、礼貌、细心、负责任,但在其他方面 却表现羞怯、自卑、敏感、对人屈从的性格。 4.民主型。父母能充分理解孩子的要求和兴趣,尊重其意见,适度满足其 要求,并引导孩子独立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这类家庭出身的孩子表现为自立、 自信,能主动解决自己的困难,情绪稳定,易理解他人。 破裂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也很大。破裂家庭的构成有两种情况:一为 父母(或其中一人)死亡,一为父母离婚。无论何种情况,对子女的影响均是不良 的。单以父或母去世的家庭对子女的影响而盲,据研究发现父或母去世时间的早 晚对子女的人格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婴幼儿时丧母者对以后人格发展比丧父 者的影响要大,但在儿童期丧父者比丧母者的影响要大。从一项少年犯罪的统计 调查结果看,少年罪犯出现率最高的是从出生至4岁间丧母或丧父的人,其犯罪 率高出一般人两倍以上,与10-14岁丧父或丧母者比较则高出近4倍。 家庭中子女的出生顺序也是影响个人社会化的原因。据研究在多子女家庭 中,有出生越晚智力发展也越高的趋势。在社会适应方面,长子(女)的适应也比 较困难,其次是独生子女。有研究者调查小学六年级一个班学生45人的人际关 系,结果发现在团体中社会地位最低、又最不受人欢迎的8个儿童中有3人是独 生子女 (三)学校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向人们传授知识、技能、价值标准、社 会规范的专门机构。当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学校的影响逐渐上升到首要地位 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学校通过教材、教学、教师人格、学生的各种组织及 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等对学生的社会化发生影响 首先,学校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化机构,其首要作用是进行系统教育。除 了传播各种知识、技能外,学校提供的信息、概念和各种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政治 意识、政治态度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7 适应集体生活。 3.专制型。父母对子女管教非常严格。他们多是幼年受过艰难后来又有成 就,因而对子女的前途甚为关心的人。他们望子成龙心切,教育都有长期计划, 但对子女的能力、兴趣缺乏充分;解,常用命令、指责等手段强迫孩子服从。这 类家庭出身的儿童在性格上多表现为诚实、礼貌、细心、负责任,但在其他方面 却表现羞怯、自卑、敏感、对人屈从的性格。 4.民主型。父母能充分理解孩子的要求和兴趣,尊重其意见,适度满足其 要求,并引导孩子独立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这类家庭出身的孩子表现为自立、 自信,能主动解决自己的困难,情绪稳定,易理解他人。 破裂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也很大。破裂家庭的构成有两种情况:一为 父母(或其中一人)死亡,一为父母离婚。无论何种情况,对子女的影响均是不良 的。单以父或母去世的家庭对子女的影响而盲,据研究发现父或母去世时间的早 晚对子女的人格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婴幼儿时丧母者对以后人格发展比丧父 者的影响要大,但在儿童期丧父者比丧母者的影响要大。从一项少年犯罪的统计 调查结果看,少年罪犯出现率最高的是从出生至 4 岁间丧母或丧父的人,其犯罪 率高出一般人两倍以上,与 10--14 岁丧父或丧母者比较则高出近 4 倍。 家庭中子女的出生顺序也是影响个人社会化的原因。据研究在多子女家庭 中,有出生越晚智力发展也越高的趋势。在社会适应方面,长子(女)的适应也比 较困难,其次是独生子女。有研究者调查小学六年级一个班学生 45 人的人际关 系,结果发现在团体中社会地位最低、又最不受人欢迎的 8 个儿童中有 3 人是独 生子女。 (三)学校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向人们传授知识、技能、价值标准、社 会规范的专门机构。当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学校的影响逐渐上升到首要地位, 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学校通过教材、教学、教师人格、学生的各种组织及 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等对学生的社会化发生影响。 首先,学校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化机构,其首要作用是进行系统教育。除 了传播各种知识、技能外,学校提供的信息、概念和各种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政治 意识、政治态度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