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使学生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具备运用所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研究 生命科学特别是水产养殖中与本课程相关课题的能力。 24把课程学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教有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 价值取向、政治信仰和社会责任,为培养新时代水产科技人才打下基础,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误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1.1 1.2 1.3 1.6 27 22 2.3 24 2.6 31 3.3 34 3.6 二、 教学内容 对课程日标的支撞度 敦学内容 学时 备注 2.12.2232.4 一物学研充的内容 作 第二节 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 物学究方 细组分的公 方法 的基本 些特行 的生理 第 结榜
2.3 使学生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具备运用所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研究 生命科学特别是水产养殖中与本课程相关课题的能力。 2.4 把课程学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 价值取向、政治信仰和社会责任,为培养新时代水产科技人才打下基础。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课程目标 4 毕 业 要 求 1.1 √ 1.2 √ 1.3 √ 1.4 √ 1.5 1.6 √ 2.1 2.2 2.3 √ 2.4 √ √ 2.5 √ √ 2.6 √ √ 3.1 √ √ 3.2 √ √ 3.3 √ 3.4 √ 3.5 √ √ 3.6 二、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学时 备注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2.1 2.2 2.3 2.4 第一章 细胞概述 第一节 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 现状 第二节 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 简史 3 作业: 1. 当前细胞生物学 研究的热点有哪 些? 第二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第二节 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 第三节 细胞培养、细胞工程与显微 操作技术 3 作业: 1. 谈谈你最为了解 的几种细胞生物学 实验方法? 第三章 细胞质膜与跨膜运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红细胞膜结构 第三节 膜的化学组成 第四节 膜的分子结构及特点 第五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4 作业: 1. 生物膜的基本结 构特征是什么? 这 些特征与它的生理 功能的联系? 2. 从生物膜结构模 型的演化谈谈对生 物膜结构的认识过
程 作业外基质的组 与黏着 4 功能是生 第四 细胞连接 第五章细胞通讯 第二节 酶联受体信号转导 5 行细胞间相互 第三节 第节 信号的整合写 通路有问异同 3 功 作业 第二节 向信号写线轻体蛋白定 第三节 线粒体的功能—氧化磷 第四节 检体的遗传、增殖和起 作业: 叶绿体的结 与化学组成 第 第五节 第九章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膜 作业 细胞质膜系统及研究方法 微笔 架还有什 第四节 4 能量的是物质和 2,核仁是如何形成 第天书 结构与基因活化 的 核质 第十二章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作业
程? 第四章 细胞环境与互作 第一节 细胞表面 第二节 细胞外基质 第三节 细胞识别与黏着 第四节 细胞连接 4 作业: 1. 细胞外基质的组 成、分子结构及生物 学功能是什么?细 胞连接有哪几种类 型, 各有何功能? 第五章 细胞通讯 第一节 细胞通讯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G 蛋白偶联受体及信号转 导 第三节 酶联受体信号转导 第四节 其他信号转导途径 第五节 信号的整合与终止 5 作业: 1. 细胞有哪几种方 式通过分泌化学信 号进行细胞间相互 通讯? 2. 简要比较 G -蛋白 偶联受体介导的信 号通路有何异同? 第六章 核糖体与核酶 第一节 核糖体的形态结构 第二节 核糖体的生物发生 第三节 核糖体的功能 第四节 反义 RNA 与核酶 3 作业: 1. 核糖体的结构和 主要功能是什么? 第七章 线粒体与过氧化物酶体 第一节 线粒体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第二节 导向信号与线粒体蛋白定 位 第三节 线粒体的功能——氧化磷 酸化作用 第四节 线粒体的遗传、增殖和起 源 第五节 过氧化物酶体 3 作业: 1. 为什么线粒体和 叶绿体是细胞内两 种产能细胞器? 第八章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第一节 叶绿体的来源与分布 第二节 叶绿体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第四节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第五节 叶绿体遗传和起源 2 作业: 1. 为什么线粒体和 叶绿体是半自主性 细胞器? 第九章 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膜 运输 第一节 细胞质膜系统及研究方法 第二节 内质网 第三节 高尔基体 第四节 溶酶体 第五节 细胞的分泌与内吞作用 第六节 小泡运输的分子机制 5 作业: 1. 粗面内质网上合 成哪几类蛋白质,它 们在内质网上合成 的生物学意义又是 什么? 2. 结合结构特征谈 谈高尔基体怎样行 使其生理功能? 第十章 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 第一节 细胞骨架的组成和功能 第二节 微管 第三节 微丝 第四节 中间纤维 4 作业: 1. 除支持和运动 外,细胞骨架还有什 么功能?怎样理解 ―骨架‖的概念? 2. 细胞中同时存在 几种骨架体系的意 义?是否是物质和 能量的浪费? 第十一章 细胞核与染色体 第一节 核被膜与核孔复合体 第二节 染色质 第三节 染色体 第四节 核仁 第五节 染色体结构与基因活化 第六节 核基质 3 作业: 1. 核孔复合体的结 构及其功能是什 么? 2. 核仁是如何形成 的? 第十二章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4 作业:
1什么是细测 期主要变化是什 作业 第三节 知胞基因表达的调控 3 北是基说细胞分 的结果 十四章细跑老、死亡与密变 何相互作用的 细胞调亡的 第二节细胞调亡 与 的区别是 么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牧材(参考书和课外阅读资料)、课件(包括主讲 老师课程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幻灯片)入、辅助视频资料以及网 上辅导(主要采用学校EOL综合教学平台、EMAL),课后答疑辅导等形式。 教学方法包含课堂讲授,课常讨论,课后阅读。引导学生思考,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 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和思考课程内容。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总成绩=平时作业(10%)+学习态度(10%)+课堂讨论(20%)+期末闭卷考试(60%) 2.平时作业是针对自学部分内容和课外阅读内容的思考和总结:学习态度是针对参与 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反应度:课堂讨论是针对授课内容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的讨论 3.卷面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涵盖所有讲授及课外阅读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 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 用能力。 课程目标 成绩比例% 合计 平时或绩 课程考试 平时作业 学习态度 课堂讨论 误程目标1 5% 5% 5% 25% 40% 课程目标2 5% 5% 5% 30% 45%
第一节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第二节 细胞周期调控 1. 什么是细胞周 期?细胞周期各时 期主要变化是什 么? 2. 细胞周期中有哪 些主要检验点,各起 何作用? 第十三章 胚胎发育与细胞分化 第一节 细胞分化 第二节 癌细胞 第三节 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 3 作业: 1. 多细胞生物个体 发育和细胞分化的 关系? 2. 为什么说细胞分 化是基因选择性表 达的结果?细胞分 化过程中核质是如 何相互作用的? 第十四章 细胞衰老、死亡与癌变 第一节 细胞衰老 第二节 细胞凋亡 2 作业: 1. 细胞凋亡的概 念,形态特征及其与 坏死的区别是什 么? 三、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参考书和课外阅读资料)、课件(包括主讲 老师课程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幻灯片)、辅助视频资料以及网 上辅导(主要采用学校 EOL 综合教学平台、E-MAIL),课后答疑辅导等形式。 教学方法包含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阅读。引导学生思考,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 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和思考课程内容。 四、 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 总成绩=平时作业(10%)+学习态度(10%)+课堂讨论(20%)+期末闭卷考试(60%)。 2. 平时作业是针对自学部分内容和课外阅读内容的思考和总结;学习态度是针对参与 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反应度;课堂讨论是针对授课内容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的讨论。 3. 卷面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涵盖所有讲授及课外阅读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 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 用能力。 课程目标 成绩比例% 合计 平时成绩 课程考试 平时作业 学习态度 课堂讨论 课程目标 1 5% 5% 5% 25% 40% 课程目标 2 5% 5% 5% 30% 45%
课程目标3 0% 0% 5% 5% 10% 课程目标4 0% 3% 5% 合计 106 10% 209% 60% 100% 五、课程思政素材 序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教学方法 212.22.324 在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中国与世界成果共 享,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的重大理论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策略思想具有一脉相 承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相互依存的利益共 同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 化和社会信息化使得世界各国日益成为 讲投,课 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任何一个 第一章 堂讨论 国家或政党在这个共同体中都不可能独善 其身,必须携手共创未来,例如:新中国成 立后,酒现出一大批不为西方优厚待遇所 动,回国报效祖国的知名学者,讲述先辈的 事迹,培养爱国主义,潜移默化地为现代青 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 中国科学家在干细胞领域做出了许多贡献。 周琪和高绍荣分别独立证明了PS细跑具有 发育的全能性,这为这一技术应用于治疗炎 定了理论基础。邓宏魁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 体细胞重编程为PS细胞,该成果开辟了 条全新的实现体细跑重编程的途径,摆脱了 对病毒导入的依赖,给未来应用再生医学治 讲授,课 第13章 疗重大疾病带来了新的可能。高绍荣利用体 堂讨论 细胞核移植与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从事哺 乳动物早期胚胎发有和体细胞重编程分子 机制与干细胞研究。这些创新工作都是在我 因提出科技兴国的背景下大力支持基础研 究的结果。中国人也可以靠自己的聪明才智 为科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1995年以来,王晓东博士主要致力于人体细 讲授、互 第14章 胞调亡的研究,调亡是细胞的一种特殊生理 动讨论
课程目标 3 0% 0% 5% 5% 10% 课程目标 4 0% 0% 5% 0% 5% 合计 10% 10% 20% 60% 100% 五、 课程思政素材 序 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教学方法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2.1 2.2 2.3 2.4 1 在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中国与世界成果共 享,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的重大理论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 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策略思想具有一脉相 承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相互依存的利益共 同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 化和社会信息化使得世界各国日益成为一 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任何一个 国家或政党在这个共同体中都不可能独善 其身,必须携手共创未来。例如:新中国成 立后,涌现出一大批不为西方优厚待遇所 动,回国报效祖国的知名学者,讲述先辈的 事迹,培养爱国主义,潜移默化地为现代青 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 第一章 讲授,课 堂讨论 2 中国科学家在干细胞领域做出了许多贡献。 周琪和高绍荣分别独立证明了iPS细胞具有 发育的全能性,这为这一技术应用于治疗奠 定了理论基础。邓宏魁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 体细胞重编程为 iPS 细胞。该成果开辟了一 条全新的实现体细胞重编程的途径,摆脱了 对病毒导入的依赖,给未来应用再生医学治 疗重大疾病带来了新的可能。高绍荣利用体 细胞核移植与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从事哺 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和体细胞重编程分子 机制与干细胞研究。这些创新工作都是在我 国提出科技兴国的背景下大力支持基础研 究的结果。中国人也可以靠自己的聪明才智 为科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第 13 章 讲授,课 堂讨论 3 1995年以来,王晓东博士主要致力于人体细 胞凋亡的研究,凋亡是细胞的一种特殊生理 第 14 章 讲授、互 动讨论
功能,对人体正常发有和清除损伤细胞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调亡的缺陷是肿瘤发生的 关键步骤。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王晓东博」 领导的实验室发现了细胞调亡的生化通路 与其作用机理。根据这些研究成果,王晓东 博士还研发出针对肿瘤细泡调亡的新型实 验性肿瘤治疗药物。王晓东博士2004年被 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 外籍院士。王晓东于2003年依然回国创立北 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引入全新的评价体制。 产出了大量原创性成果,且有大批开始转 化。 大、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细胞生物学》第4版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高等教有出版社2011 《细胞与干细胞:神奇的生命科学》第1版王佃亮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遗传的革命》第1版内莎凯里贾乙王亚菲译重庆出版社2016 《生物膜》第1版杨福愉科学出版社2005 七、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学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需在修完生物化学基础上学习。细胞生物 学是后续分子生物学,发有生物学,免疫学和神经科学等专业课的基础。生物化学强调各类 大分子的结构和代谢反应,细胞生物学侧重于了解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各种生命活动,遗传 学侧重于基因型与表型间的联系。 八、说明 本课程为2012年校级085重点建设课程和2016年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主撰人:邹喀明陈杰 审核人:张俊玲张宗居 教学院长:黄旭雄 日期:2018年12月20日
功能,对人体正常发育和清除损伤细胞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凋亡的缺陷是肿瘤发生的 关键步骤。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王晓东博士 领导的实验室发现了细胞凋亡的生化通路 与其作用机理。根据这些研究成果,王晓东 博士还研发出针对肿瘤细胞凋亡的新型实 验性肿瘤治疗药物。王晓东博士2004年被评 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 外籍院士。王晓东于2003年依然回国创立北 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引入全新的评价体制, 产出了大量原创性成果,且有大批开始转 化。 六、 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细胞生物学》第 4 版 翟中和 王喜忠 丁明孝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细胞与干细胞:神奇的生命科学》第 1 版 王佃亮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 《遗传的革命》第 1 版 内莎凯里 贾乙 王亚菲译 重庆出版社 2016 《生物膜》第 1 版 杨福愉 科学出版社 2005 七、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学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需在修完生物化学基础上学习。细胞生物 学是后续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免疫学和神经科学等专业课的基础。生物化学强调各类 大分子的结构和代谢反应,细胞生物学侧重于了解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各种生命活动,遗传 学侧重于基因型与表型间的联系。 八、说明 本课程为 2012 年校级 085 重点建设课程和 2016 年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主撰人:邹曙明 陈杰 审核人:张俊玲 张宗恩 教学院长:黄旭雄 日期:2018 年 12 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