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后记3
3 教 学 后 记
授课时间第2,3周课次第2,3次章节第二章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名称授课教学理论课()、实践课()、习题题()、其它(4时数方式教学目标:1.理解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教学2.了解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敏感期和吸收性心智等特点。目的3.培养儿童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求教学讲述式教学:示例分析。方法教学重点:儿童的发展和蒙台梭利的儿童观,蒙台教师观和教学观。重点难点:理解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核心理念。难点
4 授课时间 第 2 ,3 周 课 次 第 2 ,3 次 章 节 名 称 第二章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核心理念 授 课 方 式 理论课 ( √ )、实践课( )、习题题( )、其它 ( ) 教学 时数 4 教 目 要 学 的 求 教学目标:1. 理解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核心理念。 2. 了解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敏感期和吸收性心智等特点。 3.培养儿童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 学 方 法 讲述式教学;示例分析。 教 重 难 学 点 点 重点:儿童的发展和蒙台梭利的儿童观,蒙台教师观和教学观。 难点:理解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核心理念
教学步骤及内容:一,儿童的发展和蒙台梭利的儿童观1.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1)教师介绍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的概念,并分别介绍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不同阶段儿童的需求和能力。为了更好地理解不同阶段的儿童需求和能力,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讨论活动,例如: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每个年龄段的儿童进行讨论,列出该阶段儿童可能面临的需求和能力。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模拟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和需求,以促进对儿童发展的深入理解。案例分析:提供实际案例或故事,要求学生分析其中儿童的需求和能力,并提出相应的支持和帮助策略。通过这些讨论和互动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和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与儿童相关的工作或生活提供有益的参考。2.儿童具有敏感期4
4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儿童的发展和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1. 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1) 教师介绍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的概念,并分别介绍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 (2)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不同阶段儿童的需求和能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不同阶段的儿童需求和能力,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讨论活动,例如: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每个年龄段的儿童进行讨论,列出该阶段儿童可能面临的 需求和能力。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模拟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和需求,以促进对儿童发 展的深入理解。 案例分析:提供实际案例或故事,要求学生分析其中儿童的需求和能力,并提出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策略。 通过这些讨论和互动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和能力,为他们将来从 事与儿童相关的工作或生活提供有益的参考。 2. 儿童具有敏感期
5
5
(1)教师讲解儿童具有敏感期的概念和特点,并举例说明不同敏感期对学习的影响。语言敏感期、运动敏感期、社交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细节敏感期(2)展示蒙台梭利教具或模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儿童的敏感期。通过实际操作蒙台梭利教具和模型,学生可以体验儿童在敏感期内的学习过程。例如,使用蒙台梭利的数学教具,学生可以学习数数、识别形状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通过操作这些教具,学生可以体验到儿童在敏感期内的学习乐趣和成就感。3.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1)教师介绍"吸收性心智"的概念和特点,并讲解它对儿童学习的重要性。(2)展示相关资料,让学生通过观看了解"吸收性心智"的表现和应用。4.儿童的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讲解儿童的发展是通过工作和实践获得的,并说明工作对儿童学习的重要性二,蒙台梭利的教师观和教学观1.教师的角色(1)教师讲解蒙台梭利教师的角色,包括引导者、观察者和记录者等多个方面。(2)通过示范演示,展示蒙台梭利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2.教师的素质要求(1)教师讲解蒙台梭利教师的素质要求,包括爱心、耐心、观察力和专业知识等方面。(2)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不同素质对教师的工作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3.自由与纪律(1)教师介绍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强调在蒙台梭利教学法中如何平衡自由和纪律。(2)展示创设有准备的环境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自由在教室中的体现。4.创设"有准备的环境”(1)教师讲解创设"有准备的环境的原则和方法,并介绍教室布置和教具选择的重要性。有准备的环境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概念之一,旨在为儿童提供一个自由、有序且充满探索机会的学习环境。(2)学生分组,设计一个符合蒙台梭利理念的"有准备的环境",并做简短的展示分享。5.自由自主的教学方法教师介绍蒙台梭利教学法中的自由自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自由选择、自主探索和自我评价等。5
5 (1) 教师讲解儿童具有敏感期的概念和特点,并举例说明不同敏感期对学习的影响。 语言敏感期、 运动敏感期、 社交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细节敏感期 (2) 展示蒙台梭利教具或模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儿童的敏感期。 通过实际操作蒙台梭利教具和模型,学生可以体验儿童在敏感期内的学习过程。例如,使用蒙台梭 利的数学教具,学生可以学习数数、识别形状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通过操作这些教具,学生可 以体验到儿童在敏感期内的学习乐趣和成就感。 3. 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 (1) 教师介绍"吸收性心智"的概念和特点,并讲解它对儿童学习的重要性。 (2) 展示相关资料,让学生通过观看了解"吸收性心智"的表现和应用。 4. 儿童的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讲解儿童的发展是通过工作和实践获得的,并说明工作对儿童学习的重要性。 二,蒙台梭利的教师观和教学观 1. 教师的角色 (1) 教师讲解蒙台梭利教师的角色,包括引导者、观察者和记录者等多个方面。 (2) 通过示范演示,展示蒙台梭利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2. 教师的素质要求 (1) 教师讲解蒙台梭利教师的素质要求,包括爱心、耐心、观察力和专业知识等方面。 (2)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不同素质对教师的工作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 3. 自由与纪律 (1) 教师介绍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强调在蒙台梭利教学法中如何平衡自由和纪律。 (2) 展示创设有准备的环境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自由在教室中的体现。 4. 创设"有准备的环境" (1) 教师讲解创设"有准备的环境"的原则和方法,并介绍教室布置和教具选择的重要性。 有准备的环境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概念之一, 旨在为儿童提供一个自由、有序且充满探索机会的 学习环境。 (2) 学生分组,设计一个符合蒙台梭利理念的"有准备的环境" ,并做简短的展示分享。 5. 自由自主的教学方法 教师介绍蒙台梭利教学法中的自由自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自由选择、 自主探索和自我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