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程内容第一章形体与舞蹈基础【学习目标】1.认识和掌握芭蕾的基本专业术语2.掌握芭蕾中的基本体态、基本手位和脚位3.训练挺拔的身姿和乐感【课程内容】1.芭蕾形体训练的基本知识。2.芭蕾形体训练的扶把练习、中间练习。3.芭蕾形体训练的跳跃练习。4.基本站姿、走姿、坐姿、各部位柔韧练习。【重点、难点】1.重点:扶把练习、中间练习。2.难点:跳跃练习、基本站姿、走姿、坐姿【教学方法】本章节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学习要求】本章节学习要求注重姿态教学、重视把杆训练、强化教学组合动作训练。【学习资源】网络教学平台。第二章形体与舞蹈基本组合【学习目标】1.身段的灵活运用2.动作的完整性与协调性3.组合训练中找到美感与自信【课程内容】1.中国古典身韵呼吸组合。2.中国古典身韵上身舞姿组合。3.中国古典身韵步伐组合。4.中国古典舞身韵基本舞姿组合。【重点、难点】1.重点:中国古典舞呼吸组合:中国古典舞身韵上身舞姿组合。2.难点:中国古典身韵步伐组合:中国古典舞身韵基本舞姿组合。18
18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 形体与舞蹈基础 【学习目标】 1.认识和掌握芭蕾的基本专业术语 2.掌握芭蕾中的基本体态、基本手位和脚位 3.训练挺拔的身姿和乐感 【课程内容】 1.芭蕾形体训练的基本知识。 2.芭蕾形体训练的扶把练习、中间练习。 3.芭蕾形体训练的跳跃练习。 4.基本站姿、走姿、坐姿、各部位柔韧练习。 【重点、难点】 1.重点:扶把练习、中间练习。 2.难点:跳跃练习、基本站姿、走姿、坐姿。 【教学方法】 本章节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 【学习要求】 本章节学习要求注重姿态教学、重视把杆训练、强化教学组合动作训练。 【学习资源】 网络教学平台。 第二章 形体与舞蹈基本组合 【学习目标】 1.身段的灵活运用 2.动作的完整性与协调性 3.组合训练中找到美感与自信 【课程内容】 1.中国古典身韵呼吸组合。 2.中国古典身韵上身舞姿组合。 3.中国古典身韵步伐组合。 4.中国古典舞身韵基本舞姿组合。 【重点、难点】 1.重点:中国古典舞呼吸组合;中国古典舞身韵上身舞姿组合。 2.难点:中国古典身韵步伐组合;中国古典舞身韵基本舞姿组合
【教学方法】本章节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学习要求】本章节学习要求注重姿态教学、重视身体呼吸训练、强化教学组合协调训练。【学习资源】网络教学平台。第三章民族民间舞蹈基础【学习目标】1.认识和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和艺术背景2.掌握各个民族民间舞的动作来源与体态、风格【课程内容】1.民族民间舞蹈介绍、了解与赏析2.各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体态、动律3.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背景以及动作风格4.了解民族民间舞蹈道具【重点、难点】1.重点:对各个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2.难点:了解民族民间舞蹈动作的来源与地域的关系【教学方法】本章节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学习要求】本章节学习要求注重民族民间舞蹈背景教学、重视体态训练、强化教学组合动作训练。【学习资源】网络教学平台。第四章民族民间舞蹈组合【学习目标】1.独立完成表演性组合2.掌握群体舞蹈的编排和整体的队形【课程内容】1.蒙族舞蹈组合19
19 【教学方法】 本章节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 【学习要求】 本章节学习要求注重姿态教学、重视身体呼吸训练、强化教学组合协调训 练。 【学习资源】 网络教学平台。 第三章 民族民间舞蹈基础 【学习目标】 1.认识和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和艺术背景 2.掌握各个民族民间舞的动作来源与体态、风格 【课程内容】 1.民族民间舞蹈介绍、了解与赏析 2.各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体态、动律 3.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背景以及动作风格 4.了解民族民间舞蹈道具 【重点、难点】 1.重点:对各个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 2.难点:了解民族民间舞蹈动作的来源与地域的关系 【教学方法】 本章节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 【学习要求】 本章节学习要求注重民族民间舞蹈背景教学、重视体态训练、强化教学组 合动作训练。 【学习资源】 网络教学平台。 第四章 民族民间舞蹈组合 【学习目标】 1.独立完成表演性组合 2.掌握群体舞蹈的编排和整体的队形 【课程内容】 1.蒙族舞蹈组合
2.藏族舞蹈组合3.维族舞蹈组合4.傣族舞蹈组合【重点、难点】1.重点: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把控2.难点: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体态【教学方法】本章节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学习要求】本章节学习要求注重整体舞感教学、重视风格训练、强化教学组合综合训练。【学习资源】网络教学平台。五、实践教学安排该课程属于实训类课,实践学时共32学时。教师每周现场讲解、示范教学、学生模仿练习、逐个检查指导,引导学生将训练技巧规范应用于舞蹈组合。实践环节增加了民间舞的训练、舞蹈作品的排练,要求学生参与实践、体验。六、考核方式与评定方法(一)考核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课程目标1:掌握形体与舞蹈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自身形体训练、体1.了解形体与舞蹈的基础知识:态优美、乐感和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2.熟悉基本体态内容、训练方法平时作业以及如何纠正不良体态和规范身体基与技巧;学习笔记本姿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道德3.能根据要求完成基本形体组期末考查合。品质,以及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综合素质。课程目标2:明确形体与舞蹈的重要意1.会运用身韵的呼吸与体态和步义,在舞蹈学习活动和教育实践中,伐的结合;平时作业2.分析舞蹈组合重难点,研究其活学活用,为音乐表演、舞台表演起学习笔记到辅助的作用。提高开掘塑造自我、情感内容、艺术特点。期末考查适应环境、表现自我的能力。在社会3.完整流畅的形体舞蹈综合训练组合。交往中更富亲和力和征服力。20
20 2.藏族舞蹈组合 3.维族舞蹈组合 4.傣族舞蹈组合 【重点、难点】 1.重点: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把控 2.难点: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体态 【教学方法】 本章节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 【学习要求】 本章节学习要求注重整体舞感教学、重视风格训练、强化教学组合综合训 练。 【学习资源】 网络教学平台。 五、实践教学安排 该课程属于实训类课,实践学时共 32 学时。 教师每周现场讲解、示范教学、学生模仿练习、逐个检查指导,引导学生 将训练技巧规范应用于舞蹈组合。实践环节增加了民间舞的训练、舞蹈作品的 排练,要求学生参与实践、体验。 六、考核方式与评定方法 (一)考核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掌握形体与舞蹈的的基本 知识和基本理论、自身形体训练、体 态优美、乐感和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以及如何纠正不良体态和规范身体基 本姿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道德 品质,以及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综 合素质。 1.了解形体与舞蹈的基础知识; 2.熟悉基本体态内容、训练方法 与技巧; 3.能根据要求完成基本形体组 合。 平时作业 学习笔记 期末考查 课程目标 2:明确形体与舞蹈的重要意 义,在舞蹈学习活动和教育实践中, 活学活用,为音乐表演、舞台表演起 到辅助的作用。提高开掘塑造自我、 适应环境、表现自我的能力。在社会 交往中更富亲和力和征服力。 1.会运用身韵的呼吸与体态和步 伐的结合; 2.分析舞蹈组合重难点,研究其 情感内容、艺术特点。 3.完整流畅的形体舞蹈综合训练 组合。 平时作业 学习笔记 期末考查
课程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课程目标3:符合当前教育改革新理念,学会知识、审美、趣味多方位综平时作业合性探索。通过学习,感受各地区、1.民族民间体态组合:学习笔记各民族舞蹈文化的魅力,深刻领会中2.民族民间道具组合;期末考查国舞蹈的内在意蕴,感受中华舞蹈艺3.2-3个民族民间综合训练组合。术的博大精深,培养爱国情操,提升文化自信。(二)评定方法1.成绩评定考查课程成绩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定模式,平时成绩占总成绩比30%,其中包括课堂参与(20分)、平时作业(60分)、课堂测评(20分);学习笔记100分,占比20%;终结性考核指期末考查成绩,占比50%。2.课程目标考核占比与达成值计算考核环节考核方式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堂参与(20%)20平时成绩过程性考核平时作业(60%)3030(30%)(满分100)20课堂表现(20%)过程性考核学习笔记学习笔记503020(20%)(满分100分)终结性考核期末成绩5020考查30(50%)(满分100)分目标达成值=Z各考核环节样本总均分/总分×权重(总达成值以分目标课程达成值最小值确定)(三)评分标准1.期末考查评分标准评分标准(50分)课程目标45-5040-44353930-340-29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熟悉舞蹈教对舞蹈教学了解舞蹈教初步了解舞蹈对舞蹈教学内学内容、教学学内容、教学教学内容、合容、合作对象内容、合作对/合作对象,/合作对象,作对象,能进知半解,能象不了解,简课程目标1能根据要求能初步进行行简单的舞蹈参加简单的舞单的舞蹈活进行舞蹈教舞蹈教学设蹈活动。动也无法胜活动设计、实任。学设计、实施施。计、实施与评价。与评价。21
21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3:符合当前教育改革新理 念,学会知识、审美、趣味多方位综 合性探索。通过学习,感受各地区、 各民族舞蹈文化的魅力,深刻领会中 国舞蹈的内在意蕴,感受中华舞蹈艺 术的博大精深,培养爱国情操,提升 文化自信。 1.民族民间体态组合; 2.民族民间道具组合; 3.2-3个民族民间综合训练组合。 平时作业 学习笔记 期末考查 (二)评定方法 1.成绩评定 考查课程成绩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定模式,平时成绩 占总成绩比 30%,其中包括课堂参与(20 分)、平时作业(60 分)、课堂测评 (20 分);学习笔记 100 分,占比 20%;终结性考核指期末考查成绩,占比 50%。 2.课程目标考核占比与达成值计算 考核环节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过程性考核 (满分100) 平时成绩 (30%) 课堂参与(20%) 20 平时作业(60%) 30 30 课堂表现(20%) 20 过程性考核 (满分100分) 学习笔记 (20%) 学习笔记 50 30 20 终结性考核 (满分100) 期末成绩 (50%) 考查 50 30 20 课程达成值 分目标达成值=∑各考核环节样本总均分/总分×权重(总达成值以分目标 最小值确定) (三)评分标准 1.期末考查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50 分) 45-50 40-44 35-39 30-34 0-29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1 熟 悉 舞 蹈 教 学内容、教学 /合作对象, 能 根 据 要 求 进 行 舞 蹈 教 学设计、实施 与评价。 了 解 舞 蹈 教 学内容、教学 /合作对象, 能 初 步 进 行 舞 蹈 教 学 设 计、实施与评 价。 初步了解舞蹈 教学内容、合 作对象,能进 行简单的舞蹈 活动设计、实 施。 对舞蹈教学内 容、合作对象 一知半解,能 参加简单的舞 蹈活动。 对 舞 蹈 教 学 内容、合作对 象不了解,简 单 的 舞 蹈 活 动 也 无 法 胜 任
评分标准(30分)课程目标27-3024-2621-2318-200-17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服装道具不太服装道具符服装道具基本符合考试要服装道具不服装道具符合考试要求,符合考试要求,舞蹈难度符合考试要合考试要求,舞蹈难度适求,舞蹈难度明显偏低,熟求,舞蹈难度舞蹈难度较中,熟练程度较低,熟练程练程度偏差,低,熟练程度高,熟练程度较好,舞蹈动度一般,具有舞蹈动作规范差,舞蹈动作强,舞蹈动作作规范性较一定舞蹈动作性较弱,技术规范性弱,技强,技术技巧规范性强,技规范性,技术技巧掌握较术技巧掌握掌握较好,情术技巧掌握技巧基本掌差,缺乏情感较差,缺乏情感表现力较课程目标2熟练,情感表握,情感表现表现力,舞蹈感表现力,舞强,舞蹈风格力一般,舞蹈蹈风格掌握风格掌握明显现力丰富,舞掌握准确,舞风格基本掌失误,舞蹈展不准确,舞蹈蹈风格掌握蹈展示完整,握,舞蹈展示示不完整,舞展示不完整,到位,舞蹈展舞蹈队形协较完整,舞蹈蹈队形不够协舞蹈队形不调合作,具有示完整,舞蹈队形基本协调调合作,无舞能协调合作,一定舞蹈创队形协调合合作,舞蹈创无舞蹈创新蹈创新性,质新性。作,舞蹈创新新性较弱。量低。性。错误多且明显。性突出。评分标准(20分)课程目标18-2016-1714-1512-13011优中良及格不及格排练效果显排练效果较排练效果不明合作不熟练,合作失误较著,舞蹈表演多,效果很好,舞蹈表演显,合作质量有明显失误。差。课程目标3质量高,作品熟练,作品表一般,缺乏舞I表演完整,舞演较完整,舞台意识,表演台效果好。台效果良好。平淡。2.课堂参与评分标准评分标准(20分)课程目标18-2016-1714-1512-130-11中优良及格不及格学习态度端学习态度端学习态度较端学习态度学习态度不端-正,按时上课,正,按时上课,正,有迟到现般,有迟到早正,不能按时不迟到不早不迟到不早象,遇事请假退现象,遇事上课,经常迟退,遇事请假退,遇事请假次数达到4请假次数不超到早退,遇事课程目标3次数不超过2次数不超过3次,无故不到过5次,无故请假次数超过次。次。现象有1次。不到现象超过5次,无故不1次但不超过3到次数较多。次。22
22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30 分) 27-30 24-26 21-23 18-20 0-17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2 服 装 道 具 符 合考试要求, 舞 蹈 难 度 较 高,熟练程度 强,舞蹈动作 规范性强,技 术 技 巧 掌 握 熟练,情感表 现力丰富,舞 蹈 风 格 掌 握 到位,舞蹈展 示完整,舞蹈 队 形 协 调 合 作,舞蹈创新 性突出。 服装道具符 合考试要求, 舞蹈难度适 中,熟练程度 较好,舞蹈动 作规范性较 强,技术技巧 掌握较好,情 感表现力较 强,舞蹈风格 掌握准确,舞 蹈展示完整, 舞蹈队形协 调合作,具有 一定舞蹈创 新性。 服装道具基本 符合考试要 求,舞蹈难度 较低,熟练程 度一般,具有 一定舞蹈动作 规范性,技术 技巧基本掌 握,情感表现 力一般,舞蹈 风格基本掌 握,舞蹈展示 较完整,舞蹈 队形基本协调 合作,舞蹈创 新性较弱。 服装道具不太 符 合 考 试 要 求,舞蹈难度 明显偏低,熟 练程度偏差, 舞蹈动作规范 性较弱,技术 技 巧 掌 握 较 差,缺乏情感 表现力,舞蹈 风格掌握明显 失误,舞蹈展 示不完整,舞 蹈队形不够协 调合作,无舞 蹈创新性,质 量低。 服 装 道 具 不 符 合 考 试 要 求,舞蹈难度 低,熟练程度 差,舞蹈动作 规范性弱,技 术 技 巧 掌 握 较差,缺乏情 感表现力,舞 蹈 风 格 掌 握 不准确,舞蹈 展示不完整, 舞 蹈 队 形 不 能协调合作, 无 舞 蹈 创 新 性。 错误多 且明显。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20 分) 18-20 16-17 14-15 12-13 0-11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3 排 练 效 果 显 著,舞蹈表演 质量高,作品 表演完整,舞 台效果好。 排 练 效 果 较 好,舞蹈表演 熟练,作品表 演较完整,舞 台效果良好。 排练效果不明 显,合作质量 一般,缺乏舞 台意识,表演 平淡。 合作不熟练, 有明显失误。 合 作 失 误 较 多 , 效 果 很 差。 2.课堂参与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20 分) 18-20 16-17 14-15 12-13 0-11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3 学 习 态 度 端 正,按时上课, 不 迟 到 不 早 退,遇事请假 次数不超过 2 次。 学 习 态 度 端 正,按时上课, 不 迟 到 不 早 退,遇事请假 次数不超过 3 次。 学习态度较端 正,有迟到现 象,遇事请假 次 数 达 到 4 次,无故不到 现象有 1 次。 学 习 态 度 一 般,有迟到早 退现象,遇事 请假次数不超 过 5 次,无故 不到现象超过 1次但不超过3 次。 学习态度不端 正,不能按时 上课,经常迟 到早退,遇事 请假次数超过 5 次,无故不 到次数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