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案器物史的发展,承载了人类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具有精神与物质生产的双重属性。器物之美,它是一种综合之美,它是人类艺术美学与生活实践的结合,是艺术与科学的产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西方器物种类繁多,工艺精湛,丰富多彩,它既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水平与审美水平,也体现了社会生产水平和人在自然界中所处的地位的变化。一、中国器物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时期原始先民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满天星斗的中华文明。中国最早的陶器诞生于江西万年的仙人洞,距今已有一万年。此外,黄河中下游的彩陶工艺,东海之滨的黑陶工艺,东南沿海地区的印文硬陶工艺等,都以其精湛的工艺绽放出艺术的光彩。如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发现的龙山文化陶器(距今约4800-4300年),这些陶器制作规整、棱角分明,器身乌黑发亮,薄如蛋壳(0.5-1mm),代表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陶技术的最高成就。2.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手工业得到快速的发展,除了能烧制精美的陶器,还能从矿石中提炼出红铜,制作出简单的金属器血。此外,还能将红铜与锡制成一种合金,制作出最具商周特色的青铜器。中国最早的青铜酒器,是在1975年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出土的乳钉纹铜爵,造型朴素,平底束腰,形制精巧,距今已有4000年。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开始丰富起来,有烹饪器、食器、酒器、水器、杂器、兵器、乐器及日常工具等。3.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的奴隶制逐步衰落,封建制逐步形成。一些原有在王室王臣所能拥有的器物造型,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地方也开始拥有并盛行。伴随着这个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解放,工艺美术也开始张扬个性,追求浪漫。比如这个时期的青铜器的器形从厚重变化为轻灵,造型也由威严开始变得奇巧,手法也由浓厚的神话色彩而开始趋于写实,装饰纹样更加贴近于现实生活。如1923年在河南新郑发现的一件春秋时期的莲鹤方尊,造型大方典雅,装饰华丽,仁立在莲瓣中央的立鹤引颈欲鸣,展现出清新自由、生活活泼的格调,标志着中国装饰工艺的新开端,被专家们认为是“青铜时代的绝唱”。4.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国家实行了集权的政治制度,建立了庞大的手工业管理机构。漆器是当时10
《美育》教案 10 器物史的发展,承载了人类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具有精神与物质生产的双重属 性。器物之美,它是一种综合之美,它是人类艺术美学与生活实践的结合,是艺术与科 学的产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西方器物种类繁多,工艺精湛,丰富多彩,它既反 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水平与审美水平,也体现了社会生产水平和人在自然界中所处的地 位的变化。 一、中国器物的发展历程 1. 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先民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满天星斗的中华文明。中国最早的陶器诞生于 江西万年的仙人洞,距今已有一万年。此外,黄河中下游的彩陶工艺,东海之滨的黑陶 工艺,东南沿海地区的印文硬陶工艺等,都以其精湛的工艺绽放出艺术的光彩。如山东 章丘龙山镇城子崖发现的龙山文化陶器(距今约 4800-4300 年),这些陶器制作规整、 棱角分明,器身乌黑发亮,薄如蛋壳(0.5-1mm),代表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陶技术的最高 成就。 2.夏商周时期 夏商周时期手工业得到快速的发展,除了能烧制精美的陶器,还能从矿石中提炼出 红铜,制作出简单的金属器皿。此外,还能将红铜与锡制成一种合金,制作出最具商周 特色的青铜器。中国最早的青铜酒器,是在 1975 年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出土的乳钉纹 铜爵,造型朴素,平底束腰,形制精巧,距今已有 4000 年。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 开始丰富起来,有烹饪器、食器、酒器、水器、杂器、兵器、乐器及日常工具等。 3.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的奴隶制逐步衰落,封建制逐步形成。一些原有在王室王臣所能拥有的器 物造型,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地方也开始拥有并盛行。伴随着这个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 解放,工艺美术也开始张扬个性,追求浪漫。比如这个时期的青铜器的器形从厚重变化 为轻灵,造型也由威严开始变得奇巧,手法也由浓厚的神话色彩而开始趋于写实,装饰 纹样更加贴近于现实生活。如 1923 年在河南新郑发现的一件春秋时期的莲鹤方尊,造 型大方典雅,装饰华丽,伫立在莲瓣中央的立鹤引颈欲鸣,展现出清新自由、生活活泼 的格调,标志着中国装饰工艺的新开端,被专家们认为是“青铜时代的绝唱”。 4.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国家实行了集权的政治制度,建立了庞大的手工业管理机构。漆器是当时
《美育》教案最贵重的工艺品,它替代了青铜器,使用范围也逐渐从官府扩大到民间。当时四川的蜀郡、广汉的金银扣漆器是很著名的品种。当时漆器的装饰手法以彩绘为主,有红彩、黑彩及多彩,所用油漆,经久不衰,并从实用角度出发,设计了多子盒、成套器皿等,既节省空间,又美观协调。这个时期器物的装饰题材,一类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纹样,比如有宴饮图、舞乐图、狩猎图、攻战图、以及反映生产劳动的耕种、收获、治炼等图案;另一类则是用以“成教化、助风俗”的宗教纹样,比如东王公、西王母、四神纹、以及各类祥瑞图案。这些装饰大多采用平面剪影的方式装饰在器物上,装饰味比较浓厚。5.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的频繁,佛教的流行,民族之间的交流不断扩大,外域文明也为中华文明带来了新的文化成分。总体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以瓷为主导的工艺美术发展时期。“瓷”字在西晋的文献上出现,瓷器工艺成熟,并广泛地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逐渐代替漆、木、竹、青铜乃至陶器。这一时期器物的造型基本趋势是从矮扁向高瘦发展。比如在河北景县及湖北武昌出王的莲花尊,设计别致,造型高瘦,意匠深远,尊以腹部为中心,上下各堆塑莲花瓣各三层,层层相接,故又名“仰复莲花尊”,是佛教的礼仪用器。6.隋唐时期从初唐到盛唐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特别是开元、天宝年间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使得这个时期的工艺美术非常发达。在陶瓷、金银器、漆器、木工等方面都达到了全面繁荣的时期。隋唐时期,佛、道并立,思想开放,文化交流频繁,当时很多器物的造型既继承了本国优秀的艺术传统,也兼收了外国的工艺美术特色,开创了新的工艺美术风格。7.宋代时期宋代是我国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时期,人民的审美倾向趋于理性、趋于抽象。这个时期,重文轻武的国策与士大夫阶层的形成,发达的商品经济促进工艺美术的大发展。宋人不爱奢华、不好奇巧,却钟情于对自然、纯朴、简约、内蕴的追求,形成典雅、秀丽、清淡的时代风格。其中,最突出的成就当属陶瓷,无论从生产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8.元代时期元代是一个民族文化大交流时期。元代初年,手工业遭到严重的破坏,但是,统治11
《美育》教案 11 最贵重的工艺品,它替代了青铜器,使用范围也逐渐从官府扩大到民间。当时四川的蜀 郡、广汉的金银扣漆器是很著名的品种。当时漆器的装饰手法以彩绘为主,有红彩、黑 彩及多彩,所用油漆,经久不衰,并从实用角度出发,设计了多子盒、成套器皿等,既 节省空间,又美观协调。这个时期器物的装饰题材,一类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纹样,比如 有宴饮图、舞乐图、狩猎图、攻战图、以及反映生产劳动的耕种、收获、冶炼等图案; 另一类则是用以“成教化、助风俗”的宗教纹样,比如东王公、西王母、四神纹、以及 各类祥瑞图案。这些装饰大多采用平面剪影的方式装饰在器物上,装饰味比较浓厚。 5.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的频繁,佛教的流行,民族之间的交流不断扩大,外域文 明也为中华文明带来了新的文化成分。总体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以瓷为主导的工艺 美术发展时期。“瓷”字在西晋的文献上出现,瓷器工艺成熟,并广泛地进入了人们的 日常生活之中,逐渐代替漆、木、竹、青铜乃至陶器。这一时期器物的造型基本趋势是 从矮扁向高瘦发展。比如在河北景县及湖北武昌出土的莲花尊,设计别致,造型高瘦, 意匠深远,尊以腹部为中心,上下各堆塑莲花瓣各三层,层层相接,故又名“仰复莲花 尊”,是佛教的礼仪用器。 6.隋唐时期 从初唐到盛唐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特别是开元、天宝年间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的 繁荣景象,使得这个时期的工艺美术非常发达。在陶瓷、金银器、漆器、木工等方面都 达到了全面繁荣的时期。隋唐时期,佛、道并立,思想开放,文化交流频繁,当时很多 器物的造型既继承了本国优秀的艺术传统,也兼收了外国的工艺美术特色,开创了新的 工艺美术风格。 7.宋代时期 宋代是我国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时期,人民的审美倾向趋于理性、趋于抽象。这个 时期,重文轻武的国策与士大夫阶层的形成,发达的商品经济促进工艺美术的大发展。 宋人不爱奢华、不好奇巧,却钟情于对自然、纯朴、简约、内蕴的追求,形成典雅、秀 丽、清淡的时代风格。其中,最突出的成就当属陶瓷,无论从生产规模还是技术水平, 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8.元代时期 元代是一个民族文化大交流时期。元代初年,手工业遭到严重的破坏,但是,统治
《美育》教案者们为了满足生活上的享受及军事上的需要,对手工业尤为重视。这个时期,景德镇的瓷业出现历史性的飞跃,其中,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完成,是元代工艺美术的一项重要贡献,这为明清制瓷中心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元代最典型的器物当属元青花,目前国内外仅存元青花数量稀少,价值较高。9.明代时期明代是一个严厉的中央集权统治时代,伴随着国家减免赋役,恢复经济,郑和七下西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江南地区酿萌芽,在一系列的改革之下,明朝的手工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明朝的工艺美术生产,呈现出雅俗共存的面貌。明朝已经形成了各个工艺品种的著名生产中心,如景德镇的陶瓷、遵化的炼铁、益都的玻璃等等。10.清代时期清代器物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清代中期以前,这个时期经历了康雍乾的繁荣景象,展现了很多优秀的工艺美术技术。另一个时期是清代中期以后,艺术创作方面走向了繁琐堆饰,器物的格调参差不齐,优秀工艺技术与低劣的艺术趣味结合,但是生产技术仍取得一些成就。康雍乾时期,陶瓷、雕刻、漆器都有所发展,景德镇仍是全国的制瓷中心。二、西方器物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时期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人类所特有的工艺美术文化。无论是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工艺,牙骨工艺,还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工艺,都是原始人为了生存的需求和逐渐形成的审美意识的产物。如巴黎人类博物馆藏的“有小羚羊雕饰的投枪器”,就用生动的手法在器物的一端上刻有羚羊装饰,显示了狩猎民族出色的装饰工艺。另外,欧洲的彩陶工艺大致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彩陶一般为双色或者三色,现藏于雅典国立考古博物馆的双耳彩陶罐,就使用褐色与红色的平行线穿插装饰,中间绘制螺旋纹,生动大方,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2.古玛雅文化时期在古玛雅时期,玛雅人就已经创造了丰富的文化成就,他们创造的象形文字、图形、符号共计800多个,可编汇成3万多个词汇,并开始以365天为一年的历法。在公元四世纪至九世纪,是玛雅文化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工艺美术代表就是表面磨得光亮的橘红或橘黄色陶器,这些陶器多施彩绘,一些彩绘图案是当时壁画图案的翻版,艺术价12
《美育》教案 12 者们为了满足生活上的享受及军事上的需要,对手工业尤为重视。这个时期,景德镇的 瓷业出现历史性的飞跃,其中,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完成,是元代工艺美术的一项重要 贡献,这为明清制瓷中心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元代最典型的器物当属元青花, 目前国内外仅存元青花数量稀少,价值较高。 9.明代时期 明代是一个严厉的中央集权统治时代,伴随着国家减免赋役,恢复经济,郑和七下 西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江南地区酝酿萌芽,在一系列的改革之下,明朝的手工业也 有了较大的发展。明朝的工艺美术生产,呈现出雅俗共存的面貌。明朝已经形成了各个 工艺品种的著名生产中心,如景德镇的陶瓷、遵化的炼铁、益都的玻璃等等。 10.清代时期 清代器物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清代中期以前,这个时期经历了康 雍乾的繁荣景象,展现了很多优秀的工艺美术技术。另一个时期是清代中期以后,艺术 创作方面走向了繁琐堆饰,器物的格调参差不齐,优秀工艺技术与低劣的艺术趣味结合, 但是生产技术仍取得一些成就。康雍乾时期,陶瓷、雕刻、漆器都有所发展,景德镇仍 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二、西方器物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时期 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人类所特有的工艺美术文化。无论是 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工艺,牙骨工艺,还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工艺,都是原始人为了生存 的需求和逐渐形成的审美意识的产物。如巴黎人类博物馆藏的“有小羚羊雕饰的投枪 器”,就用生动的手法在器物的一端上刻有羚羊装饰,显示了狩猎民族出色的装饰工艺。 另外,欧洲的彩陶工艺大致出现在公元前 3000 年前后,彩陶一般为双色或者三色,现 藏于雅典国立考古博物馆的双耳彩陶罐,就使用褐色与红色的平行线穿插装饰,中间绘 制螺旋纹,生动大方,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2.古玛雅文化时期 在古玛雅时期,玛雅人就已经创造了丰富的文化成就,他们创造的象形文字、图形、 符号共计 800 多个,可编汇成 3 万多个词汇,并开始以 365 天为一年的历法。在公元四 世纪至九世纪,是玛雅文化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工艺美术代表就是表面磨得光亮的 橘红或橘黄色陶器,这些陶器多施彩绘,一些彩绘图案是当时壁画图案的翻版,艺术价
《美育》教案值极高。而且,无论从釉色还是烧成工艺,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3.古埃及文化时期古埃及同样也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古埃及人善于吸收东西方的各种文化,并借助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泛神论的宗教信仰,产生了举世闻名的“尼罗河文明”。古埃及的器物制作,往往重视它的装饰性表现,强调精神上的作用,因此,很多器物的制作并不是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而是满足宗教或墓葬的需要,供给鬼神“享用”。4.古波斯时期由于古波斯的地理位置优越,民族流动性强,加上波斯人强悍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使得波斯文明更加多元,更具包容性。古波斯的工艺制品有着很强的造型意识,无论是大件器物还是精小器血,波斯人总是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并且,波斯的工艺美术基本上摆脱了严谨的宗教信仰,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调和世俗气息,作品往往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5.古希腊时期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先后建立了大大小小200多个城邦,他们虽未建立统一的国家,但是在文学、哲学、史学、建筑、雕刻、工艺美术方面成绩斐然。当时许多工艺美术作品已经在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古希腊美学思想的指导下,古希腊的器物体现出优美、典雅、和谐的特点。6.古罗马时期古罗马时期由于帝国的鼎盛,统治阶级的腐化,古罗马时期的工艺美术在选材上,以及造型设计与装饰设计上,都体现了贵族的审美意识,充满了享乐主义的氛围。古罗马的工艺美术流传下很多颂扬人、赞美人的题材作品,有着强烈的现世主义观念和世俗态度,而且善于在作品上添加附加装饰。7.中世纪时期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成为了西方统治阶级最有力的支柱和人们精神上的寄托,在这个时期,哲学、科学、文学与艺术都从属于神学,因此,中世纪时期的工艺美术都有着强烈的宗教性质。8.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地区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个时期,西方在文化上的创新、思想上的解放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工艺美术的活动也慢慢开始摆脱教会的控制,慢慢13
《美育》教案 13 值极高。而且,无论从釉色还是烧成工艺,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3.古埃及文化时期 古埃及同样也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古埃及人善于吸收东西方的各种文 化,并借助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泛神论的宗教信仰,产生了举世闻名的“尼罗河文 明”。古埃及的器物制作,往往重视它的装饰性表现,强调精神上的作用,因此,很多 器物的制作并不是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而是满足宗教或墓葬的需要,供给鬼神“享用”。 4.古波斯时期 由于古波斯的地理位置优越,民族流动性强,加上波斯人强悍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 使得波斯文明更加多元,更具包容性。古波斯的工艺制品有着很强的造型意识,无论是 大件器物还是精小器皿,波斯人总是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并且,波斯的工艺美术基本 上摆脱了严谨的宗教信仰,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调和世俗气息,作品往往传达出一种乐 观向上的精神。 5.古希腊时期 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先后建立了大大小小 200 多个城邦,他们虽 未建立统一的国家,但是在文学、哲学、史学、建筑、雕刻、工艺美术方面成绩斐然。 当时许多工艺美术作品已经在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古希腊美学思想的指导下,古 希腊的器物体现出优美、典雅、和谐的特点。 6.古罗马时期 古罗马时期由于帝国的鼎盛,统治阶级的腐化,古罗马时期的工艺美术在选材上, 以及造型设计与装饰设计上,都体现了贵族的审美意识,充满了享乐主义的氛围。古罗 马的工艺美术流传下很多颂扬人、赞美人的题材作品,有着强烈的现世主义观念和世俗 态度,而且善于在作品上添加附加装饰。 7.中世纪时期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成为了西方统治阶级最有力的支柱和人们精神上的寄托,在这个 时期,哲学、科学、文学与艺术都从属于神学,因此,中世纪时期的工艺美术都有着强 烈的宗教性质。 8.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地区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个时期,西方在文化上的创新、 思想上的解放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工艺美术的活动也慢慢开始摆脱教会的控制,慢慢
《美育》教案演变成宫廷性质的工艺美术和商品经济的工艺美术。9.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和中央君主专制集权的加强,整个西方的艺术风格开始呈现出庄严高贵、豪华壮观的面貌。巴洛克风格,打破了以往旧风格的各种陈规,洋溢着生机勃勃、强烈奔放、豪华壮观的特征。在工艺美术方面,巴洛克时期的木工艺和玻璃工艺成就较为突出。10.洛可可时期洛可可时期由于宫廷艺术穷奢极欲,享乐主义盛行,受到东方装饰艺术的影响,欧洲的王公贵族们喜爱各种表面浮华且装饰艳丽的作品。在这种至上而下的装饰运动中,欧洲的器物装饰普遍带有纤细、华丽、繁的特点。11.近代时期欧洲率先开启了工业革命,随着社会形态、经济和文化结构产生的巨大变革,工艺美术的呈现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工艺美术运动,一批以威廉·莫里斯为首的有识之士,他们因无法忍受现代工业化产品的“丑陋”,自发兴起了一场手工艺文化复兴运动。(二)器物审美特征器物是物质和精神的综合产物,它既是艺术创造,又是科学创造。因此,器物之美主要来源于自然之美与生活之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生产条件、审美风尚、民族特点的不同,器物展现出了不同的时代样貌,因此,器物之美具有特定的历史基础。探索器物之美,犹如探索一处缤纷灿烂的文化宝藏,内涵宏广、意蕴美妙,令研究者着迷。总体来说,器物之美包含了生活美、科学美、功能美、造型美、装饰美五个层次,这五个方面相互影响,互为支撑,形成了器物审美的主要特征,一、生活美从器物诞生的那天起,器物就与人类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只要涉及到吃与用的问题,就与器物产生了联系。从古至今,器物都广泛渗透到每家每户当中去,服务于人类的生活。即使伴随着现代玻璃、塑料、金属制品等新材料的出现,器物从未改变过它的服务属性。因此,器物之美,首先体现了生活之美,二、功能美功能美是指器物经过一种“合目的性”的功能改进,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生活,享14
《美育》教案 14 演变成宫廷性质的工艺美术和商品经济的工艺美术。 9.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时期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和中央君主专制集权的加强,整个西方的艺术风格 开始呈现出庄严高贵、豪华壮观的面貌。巴洛克风格,打破了以往旧风格的各种陈规, 洋溢着生机勃勃、强烈奔放、豪华壮观的特征。在工艺美术方面,巴洛克时期的木工艺 和玻璃工艺成就较为突出。 10.洛可可时期 洛可可时期由于宫廷艺术穷奢极欲,享乐主义盛行,受到东方装饰艺术的影响,欧 洲的王公贵族们喜爱各种表面浮华且装饰艳丽的作品。在这种至上而下的装饰运动中, 欧洲的器物装饰普遍带有纤细、华丽、繁缛的特点。 11.近代时期 欧洲率先开启了工业革命,随着社会形态、经济和文化结构产生的巨大变革,工艺 美术的呈现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工艺美术运动,一批以威廉·莫里斯为首 的有识之士,他们因无法忍受现代工业化产品的“丑陋”,自发兴起了一场手工艺文化 复兴运动。 (二)器物审美特征 器物是物质和精神的综合产物,它既是艺术创造,又是科学创造。因此,器物之美 主要来源于自然之美与生活之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生产条件、审美风尚、民族 特点的不同,器物展现出了不同的时代样貌,因此,器物之美具有特定的历史基础。探 索器物之美,犹如探索一处缤纷灿烂的文化宝藏,内涵宏广、意蕴美妙,令研究者着迷。 总体来说,器物之美包含了生活美、科学美、功能美、造型美、装饰美五个层次,这五 个方面相互影响,互为支撑,形成了器物审美的主要特征。 一、生活美 从器物诞生的那天起,器物就与人类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只要涉及到吃与 用的问题,就与器物产生了联系。从古至今,器物都广泛渗透到每家每户当中去,服务 于人类的生活。即使伴随着现代玻璃、塑料、金属制品等新材料的出现,器物从未改变 过它的服务属性。因此,器物之美,首先体现了生活之美。 二、功能美 功能美是指器物经过一种“合目的性”的功能改进,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生活,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