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S1309102英文名称:BusinessFoundation教学对象:学校各专业学生学时学分:共32学时,2学分先修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面向4年制本科生第三学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对高校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主渠道。根据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基本要求(试行)》([高教2012]4号),以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二、课程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掌握创业团队组建、商机识别、资源整合与利用、商业模式设计与创业计划书撰写,了解新企业创立过程等方面
《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面向 4 年制本科生第三学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对 高校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主渠道。根据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 育基本要求(试行)》([高教 2012]4 号),以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 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创业基础” 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 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 就业和全面发展。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业的基本内 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掌握创业团队组建、商机识别、资源整合与 利用、商业模式设计与创业计划书撰写,了解新企业创立过程等方面 课程编码: S1309102 英文名称: Business Foundation 教学对象: 学校各专业学生 学时学分: 共 32 学时,2 学分 先修课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的理论知识。【能力目标】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能够合理运用创业思维方式去探寻创业机会进行资源整合,掌握创业计划书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素质目标】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创新求变的价值观和成长型思维。具有积极进取的创新创业品质、健康的创业心理素质和创业型人才的主体意识。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二)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三、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的需求与特点联系起来,努力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以个体、小组和集体的形式参与其中,并通过思考和回顾来培养实践技能,然后将这些技能应用到各种环境中。在教学中,配合使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商业游戏等创新教学方法,确保学生积极参与整个
的理论知识。 【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能够合理运用创业思维方式去探寻 创业机会进行资源整合,掌握创业计划书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 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素质目标】 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创新求变的价值观和成长型思维。具 有积极进取的创新创业品质、健康的创业心理素质和创业型人才的主 体意识。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 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 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 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思想 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的需求与特点联系 起来,努力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以个体、小组和集体的 形式参与其中,并通过思考和回顾来培养实践技能,然后将这些技能 应用到各种环境中。在教学中,配合使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 扮演、头脑风暴、商业游戏等创新教学方法,确保学生积极参与整个
学习过程。1、分组讨论:首先设定一个目标,该目标贯穿讨论过程的始终,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后得出小组结论,并由小组成员代表来陈述讨论结果。2、小组活动:3-5人一组,在短时间内进行合作来共同解决一个问题。3、案例分析:通过描述和分析某种实际的或虚构的情况来说明或强调一种观点,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过程。4、头脑风暴:以一个问题开始,学生开动脑筋,想出越来越多的办法,并把所有想法记录下来。5、角色扮演:各小组以表演的形式在反映某个设定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观点,说明人们在某一情况下是如何做出反应的。6、商业游戏:为学生创造亲身体验企业经营管理的机会。将学生分为三个团队,互相展开竞争与合作。在游戏结束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合为总结,并对学习成果进行讨论。7、课堂实训:某个理论知识点讲授完成后,设置的学生自已动手、动脑完成,课堂作业。使用以上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重点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发现自已的兴趣所在,在实践中学习,与其他人产生互动,并与其他人分享经验与经历。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学习策略,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自信心并果断决策。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帮助每一名学生取得最大限度的收获
学习过程。 1、分组讨论:首先设定一个目标,该目标贯穿讨论过程的始终, 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后得出 小组结论,并由小组成员代表来陈述讨论结果。 2、小组活动:3-5 人一组,在短时间内进行合作来共同解决一个 问题。 3、案例分析:通过描述和分析某种实际的或虚构的情况来说明 或强调一种观点,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过程。 4、头脑风暴:以一个问题开始,学生开动脑筋,想出越来越多 的办法,并把所有想法记录下来。 5、角色扮演:各小组以表演的形式在反映某个设定的情景,帮 助学生理解不同的观点,说明人们在某一情况下是如何做出反应的。 6、商业游戏:为学生创造亲身体验企业经营管理的机会。将学 生分为三个团队,互相展开竞争与合作。在游戏结束时,教师指导学 生进行思考合为总结,并对学习成果进行讨论。 7、课堂实训:某个理论知识点讲授完成后,设置的学生自己动 手、动脑完成,课堂作业。 使用以上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重点营造和谐的学习环 境,使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在实践中学习,与其他人产生互动, 并与其他人分享经验与经历。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 学习策略,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自信心并果断决策。培养学生的合 作意识,帮助每一名学生取得最大限度的收获
四、教学实施要求(一)授课教师基本要求从事创新创业指导教学的教师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扎实的创新创业理论基础,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无学术不端、教学违纪现象;有教师资格证,有至少一项创新创业指导师、咨询师认证,有指导“互联网+”大赛或创新创业大赛的经历。(二)实践教学条件要求创新创业课程实习实训基地一览表序号用途实习实训基地名称1认知实习榆林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2榆林市汇智协同创业孵化服务中心认知实习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按过程考核方式执行,不再期末统一安排时间笔试。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采取平时的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团队创业计划书撰写、团队项目路演、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评分方式来进行考核。课程采取“个人平时表现成绩+团队课程实践成绩”的考核形式进行最终成绩评定,具体方式如下:1、成绩用百分制计分。2、个人平时表现成绩主要是根据出勤、课堂讨论、参加创业讲
四、教学实施要求 (一)授课教师基本要求 从事创新创业指导教学的教师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扎实的 创新创业理论基础,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问题上 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敬 业精神,无学术不端、教学违纪现象;有教师资格证,有至少一项创 新创业指导师、咨询师认证,有指导“互联网+”大赛或创新创业大 赛的经历。 (二)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创新创业课程实习实训基地一览表 序号 实习实训基地名称 用途 1 榆林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认知实习 2 榆林市汇智协同创业孵化服务中心 认知实习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按过程考核方式执行,不再期末统一安排时间笔试。本课程的考 核方式主要采取平时的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团队创业计划书撰写、 团队项目路演、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评分方式来进行考核。课程采取“个 人平时表现成绩+团队课程实践成绩”的考核形式进行最终成绩评定, 具体方式如下: 1、成绩用百分制计分。 2、个人平时表现成绩主要是根据出勤、课堂讨论、参加创业讲
座等完成的情况,占总成绩的30%;3、团队课程实践成绩为以团队形式完成的课后作业、创业计划书撰写、项目路演、团队参加创业比赛等评定成绩,占总成绩的70%。注:撰写创业计划书是创业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创业计划书写作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所发现的创业机会,对创业的全过程进行设计。学生自我选择伙伴组成创业团队,商讨创业点子,讨论写作及分工,并进行创业项目进行交流、互评,展示。最后,教师要求同学们每个团队的创业项目将成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储备项目池,并选拔优秀的项目参赛。六、课程教材与主要参考书(一)教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刘辉、李强、王秀艳主编,北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第1版。(二)主要参考书:[1]李肖鸣,朱建新.大学生创业基础(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2]李家华.创业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吴运迪.大学生创业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4]]张玉利.创业管理(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座等完成的情况,占总成绩的 30%; 3、团队课程实践成绩为以团队形式完成的课后作业、创业计划 书撰写、项目路演、团队参加创业比赛等评定成绩,占总成绩的 70%。 注:撰写创业计划书是创业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创业计划 书写作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所发现的创业机会,对创业 的全过程进行设计。学生自我选择伙伴组成创业团队,商讨创业点子, 讨论写作及分工,并进行创业项目进行交流、互评,展示。最后,教 师要求同学们每个团队的创业项目将成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 业大赛储备项目池,并选拔优秀的项目参赛。 六、课程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一)教材: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刘辉、李强、王秀艳主编,北京:上海 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年 3 月第 1 版。 (二)主要参考书: [1]李肖鸣,朱建新.大学生创业基础(第 2 版)[M].北 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李家华.创业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3]吴运迪.大学生创业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4]张玉利.创业管理(第 2 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