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亚迪公司战略发展历史 早在比亚迪进入电池市场开始,就树立了要成为二次充电电池领域里中国的一流企业, 继而赶超世界顶尖水平,成为该领域内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而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原因 我们可以从比亚迪公司的战略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比亚迪公司战略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比亚迪电池产业。1993年,王传福创立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进入电池市场。 首先确定并制定好从核心技术做起,然后找到镍镉电池的突破口一成本和品质,发挥自主设 计生产线,以手工代替机器的半自动生产模式,把电池生产从资本密集型转变为劳动密集型 竞争策略,化整为零 第二阶段:比亚迪IT产业。1997年,比亚迪成长为一个年销售近1亿的中型企业。之 后比亚迪正式进入国人尚没有想过进入的行业一锂离子电池行业。那时比亚迪的领导人高瞻 远瞩,认为中国的充电电池厂家要实现质的飞跃,必须涉足锂离子电池产业,否则将永远落 后于日本等竞争对手。正是比亚迪这种战略选择,使得比亚迪在该产业内迅速的发展起来 跻身诺基亚、摩托罗拉等重要供应商的行列。 第三阶段:比亚迪汽车产业。不到十年即做到行业第一的企业,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布局 的转移与调整,成为比亚迪的自然选择。2003年1月23日,王传福在香港宣布动用2.54 亿港币收购西安秦川汽车77%股份,正式向传统汽车工业出击。在进军汽车行业的第一年, 比亚迪收购了北汽集团旗下的模具公司,组建北京比亚迪模具有限公司,拥有了在模具方面 降低成本、提高车身品质的能力。同年4月,上海比亚迪汽车研发中心成立,下设多个20 多个项目攻关组,分别从事比亚迪系列轿车车身、汽车电子、安全装置及电动汽车等方面的 研究和探索,半年内就成功申报100多项国家专利。随后,比亚迪成立了上海汽车工业园 建立了构架齐全的汽车研发体系和整车检测中心以及自己的碰搜线和各种环境实验室 (二)比亚迪公司成长战略发展现状与挑战 比亚迪公司成长战略发展现状:2008年全球经历了非常动荡的一年。美国次按危机触 发前所未见的环球金融海啸,全球经济增长随即急速下滑,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是 比亚迪公司的整体表现仍然理想。比亚迪的二次充电电池业务虽有下滑,但是还是继续占取 市场份额,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比亚迪的手机部件业务始终贯彻为客户提供手机部件 站式垂直整合供应服务的经营策略,除了提供多元化的手机部件外,更进一步扩大其组装服 务及原始设计制造服务的经营,带动手机部件业务在逆境中增长:比亚迪的汽车业务在2008 年中取得突破性发展,中高档商务轿车F6车型及经济车型F0相继上市,丰富了比亚迪的产 品线。此外全球首款新能源汽车F6DM双模电动车也正面世。比亚迪已与荷兰经销商签署协 议,在欧洲荷兰、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匈牙利销售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 并计划将此款车型出口到以色列,以作为比亚迪进军中东市场的第一站 尽管比亚迪的发展十分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是充满挑战的 在国内,随着金融海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比亚迪面对严峻的国内汽车市场还需要解决 很多问题。首先越来越多的的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如江淮汽车、长城汽车相继进入轿车生产领 域并且也有一定的企业如奇瑞、吉利也开始设计并制造新能源汽车。其次比亚迪自身设计制 造的混合动力电动车的电池充电等技术问题上还需要突破。 在国外,丰田和通用汽车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以后的发展重点,都将在2010年推出自己
4 (一)比亚迪公司战略发展历史 早在比亚迪进入电池市场开始,就树立了要成为二次充电电池领域里中国的一流企业, 继而赶超世界顶尖水平,成为该领域内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而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原因 我们可以从比亚迪公司的战略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比亚迪公司战略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比亚迪电池产业。1993 年,王传福创立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进入电池市场。 首先确定并制定好从核心技术做起,然后找到镍镉电池的突破口—成本和品质,发挥自主设 计生产线,以手工代替机器的半自动生产模式,把电池生产从资本密集型转变为劳动密集型 竞争策略,化整为零。 第二阶段:比亚迪 IT 产业。1997 年,比亚迪成长为一个年销售近 1 亿的中型企业。之 后比亚迪正式进入国人尚没有想过进入的行业—锂离子电池行业。那时比亚迪的领导人高瞻 远瞩,认为中国的充电电池厂家要实现质的飞跃,必须涉足锂离子电池产业,否则将永远落 后于日本等竞争对手。正是比亚迪这种战略选择,使得比亚迪在该产业内迅速的发展起来, 跻身诺基亚、摩托罗拉等重要供应商的行列。 第三阶段:比亚迪汽车产业。不到十年即做到行业第一的企业,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布局 的转移与调整,成为比亚迪的自然选择。2003 年 1 月 23 日,王传福在香港宣布动用 2.54 亿港币收购西安秦川汽车 77%股份,正式向传统汽车工业出击。在进军汽车行业的第一年, 比亚迪收购了北汽集团旗下的模具公司,组建北京比亚迪模具有限公司,拥有了在模具方面 降低成本、提高车身品质的能力。1同年 4 月, 上海比亚迪汽车研发中心成立, 下设多个 20 多个项目攻关组, 分别从事比亚迪系列轿车车身、汽车电子、安全装置及电动汽车等方面的 研究和探索, 半年内就成功申报 100 多项国家专利。随后, 比亚迪成立了上海汽车工业园, 建立了构架齐全的汽车研发体系和整车检测中心以及自己的碰搜线和各种环境实验室。 (二)比亚迪公司成长战略发展现状与挑战 比亚迪公司成长战略发展现状:2008 年全球经历了非常动荡的一年。美国次按危机触 发前所未见的环球金融海啸,全球经济增长随即急速下滑,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是 比亚迪公司的整体表现仍然理想。比亚迪的二次充电电池业务虽有下滑,但是还是继续占取 市场份额,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比亚迪的手机部件业务始终贯彻为客户提供手机部件一 站式垂直整合供应服务的经营策略,除了提供多元化的手机部件外,更进一步扩大其组装服 务及原始设计制造服务的经营,带动手机部件业务在逆境中增长;比亚迪的汽车业务在 2008 年中取得突破性发展,中高档商务轿车 F6 车型及经济车型 F0 相继上市,丰富了比亚迪的产 品线。此外全球首款新能源汽车 F6DM 双模电动车也正面世。比亚迪已与荷兰经销商签署协 议,在欧洲荷兰、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匈牙利销售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 并计划将此款车型出口到以色列,以作为比亚迪进军中东市场的第一站。 尽管比亚迪的发展十分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是充满挑战的。 在国内,随着金融海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比亚迪面对严峻的国内汽车市场还需要解决 很多问题。首先越来越多的的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如江淮汽车、长城汽车相继进入轿车生产领 域并且也有一定的企业如奇瑞、吉利也开始设计并制造新能源汽车。其次比亚迪自身设计制 造的混合动力电动车的电池充电等技术问题上还需要突破。 在国外,丰田和通用汽车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以后的发展重点,都将在 2010 年推出自己
的插电式电动车,并能做到大规模投入生产销售,这无疑是比亚迪未来最大也迫切需要解决 的。国外政府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法规及税收优惠比国内更为齐全完善,因此国外汽 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将更为顺流。但是比亚迪在国外市场缺乏完善的销售网络,在 海外市场的销售将会滞后 (三)比亚迪公司成长的独特性分析 比亚迪公司之所以可以打破“手机厂商造车都会失败”这一魔咒,关键在于比亚迪公司 成长的独特性。 1.比亚迪公司的自主研发战略。比亚迪从1995年成立开始做镍镉电池就开始实施这 战略并长期运用于公司的各领域成长当中。比亚迪公司决定进军电池行业时就已经决定要从 核心技术做起,并自主确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成本。遵循这一核心竞争力比亚迪公司自主 设计生产线,以手工替代机械,从本质上减低了成本,并且使得生产线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比亚迪进入手机配件行业则通过多元化发展,通过向顾客提供一站式部件供应服务,再次确 定其在手机部件行业的领先地位。比亚迪在电池,IT行业取得一定成就后,利用自己优势 培育出另一产业一汽车制造业。比亚迪公司在F3汽车的研发过程中,始终坚持自主研发战 略,申请国家专利1000多项。 2.比亚迪公司的电动力汽车战略。比亚迪公司并非学中国其他任何一家自主品牌汽车 样制造传统的汽油车,而是看准国内外汽车发展形式利用自身在电池产业的优势大力发展电 动力汽车战略。如果电池有足够的电力储蓄,有较短的充电时间,有低廉的制造成本,有安 全稳定的性能,那么电动汽车行业将步入高速成长期,开创出一片巨大的“蓝海”。比亚迪 为了开创出这片蓝海,再次发挥其自主研发战略,研发出铁电池。这块铁电池比丰田,通用 汽车所研发的电池有着明显的优势。 3.比亚迪公司特有的“袋鼠”发展模式:所谓“袋鼠”模式即是集中内部资源,在已有 的商业领域成功后,迅速进行战略转移。利用内部的资源像袋鼠一样繁衍一个又一个新业务 汽车业务即是比亚迪培育出的一只“袋鼠”。(如图1所示) 比亚迪公司经过十几年时间得到迅速发展,可以说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新贵而且也形 成了自己特有的发展模式。虽说比亚迪公司正处于茁壮成长阶段,看似成功的道路却布满了 荆棘,为了能继续成长下去,比亚迪公司必须铲除荆棘,克服成长道路中的各种困难。本文 旨在通过对比亚迪各项定量分析,为该公司未来选择提供一个可行的、风险较小的战略方案。 供从 战略向汽车转移提 比亚迪电池产业 比输出资本 供技术储备和发 迪模式 比亚迪汽车产业 发展模式
5 的插电式电动车,并能做到大规模投入生产销售,这无疑是比亚迪未来最大也迫切需要解决 的。国外政府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法规及税收优惠比国内更为齐全完善,因此国外汽 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将更为顺流。但是比亚迪在国外市场缺乏完善的销售网络,在 海外市场的销售将会滞后。 (三)比亚迪公司成长的独特性分析 比亚迪公司之所以可以打破“手机厂商造车都会失败”这一魔咒,关键在于比亚迪公司 成长的独特性。 1.比亚迪公司的自主研发战略。比亚迪从 1995 年成立开始做镍镉电池就开始实施这一 战略并长期运用于公司的各领域成长当中。比亚迪公司决定进军电池行业时就已经决定要从 核心技术做起,并自主确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本。遵循这一核心竞争力比亚迪公司自主 设计生产线,以手工替代机械,从本质上减低了成本,并且使得生产线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比亚迪进入手机配件行业则通过多元化发展,通过向顾客提供一站式部件供应服务,再次确 定其在手机部件行业的领先地位。比亚迪在电池,IT 行业取得一定成就后,利用自己优势 培育出另一产业—汽车制造业。比亚迪公司在 F3 汽车的研发过程中,始终坚持自主研发战 略,申请国家专利 1000 多项。 2.比亚迪公司的电动力汽车战略。比亚迪公司并非学中国其他任何一家自主品牌汽车一 样制造传统的汽油车,而是看准国内外汽车发展形式利用自身在电池产业的优势大力发展电 动力汽车战略。如果电池有足够的电力储蓄,有较短的充电时间,有低廉的制造成本,有安 全稳定的性能,那么电动汽车行业将步入高速成长期,开创出一片巨大的“蓝海”。比亚迪 为了开创出这片蓝海,再次发挥其自主研发战略,研发出铁电池。这块铁电池比丰田,通用 汽车所研发的电池有着明显的优势。 3.比亚迪公司特有的“袋鼠”发展模式:所谓“袋鼠”模式即是集中内部资源,在已有 的商业领域成功后,迅速进行战略转移。利用内部的资源像袋鼠一样繁衍一个又一个新业务, 汽车业务即是比亚迪培育出的一只“袋鼠”。(如图 1 所示) 比亚迪公司经过十几年时间得到迅速发展,可以说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新贵而且也形 成了自己特有的发展模式。虽说比亚迪公司正处于茁壮成长阶段,看似成功的道路却布满了 荆棘,为了能继续成长下去,比亚迪公司必须铲除荆棘,克服成长道路中的各种困难。本文 旨在通过对比亚迪各项定量分析,为该公司未来选择提供一个可行的、风险较小的战略方案。 产 业 平 衡 与 支 提 持 供 技 术 储 备 和 发 展 模 式 产 业 平 衡 提 供 技 术 储 备 和 发 展 模 式 借 鉴 从 战 略 向 汽 车 转 移 提 供 产 业 保 障 输出资本 模式 比 亚 迪 集 团 比亚迪电池产业 比亚迪汽车产业
比亚迪IT产业 图1比亚迪的发展模式路径 资料来源:商界论坛杂志2007年第10期P80 四、比亚迪公司成长战略的内外环境分析 战略制定的定量分析方法都需要将直觉性判断和分析性判断有机结合。人的主观性并不 可能完全避免。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参考各种相关研究,以客观信息与分析作为 撑,进行各种权重和分值的设定 (一)比亚迪公司成长战略外部环境定量分析 1.EFE矩阵分析 表1比亚迪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关键外部因素 加权分数 国际市场上越来越高要求的排放标准 0.15 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 未来国内外需求强劲 因内外汽车产业发展的能源,生态环境约束 0.3 其他汽车品牌企业的同类新能源汽车价格偏高 0.13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机制进一步完善 33432 0.15 巴菲特入股比亚迪 0.02 0.04 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信心不足 0.4 汽车消费市场管理制度缺失 丰田和通用汽车将新能源车作为发展重点 0.07 0.28 国内其他自主品牌如长城汽车逐渐进入轿车领域 0.05 3 国内外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质量标准高 0.04 消费条件与消费环境的制约 223 0.04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总计 1.0 2.67 注:本文中关于汽车企业内外因素的权重,主要参考了《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的评估表并结合笔者对汽车 行业有关资料的分析,总结后得出的 比亚迪的EE矩阵分析(如表1):比亚迪公司在国内市场拥有领先地位,而它的的电 池和IT行业在国际上也占据了可观的份额,并且比亚迪公司一直以来关注技术创新,比亚 迪的混合电动汽车技术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面对其他国外汽车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价格偏高 这一外部机会,比亚迪的把握能力很强。比亚迪的另一个有利机会在于价格方面,相对于国
6 图 1 比亚迪的发展模式路径 资料来源:商界论坛杂志 2007 年第 10 期,P80 四、比亚迪公司成长战略的内外环境分析 战略制定的定量分析方法都需要将直觉性判断和分析性判断有机结合。人的主观性并不 可能完全避免。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参考各种相关研究,以客观信息与分析作为 支撑,进行各种权重和分值的设定。 (一) 比亚迪公司成长战略外部环境定量分析 1.EFE 矩阵分析 表 1 比亚迪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关键外部因素 权重 评分 加权分数 机会 国际市场上越来越高要求的排放标准 0.15 2 0.3 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 0.1 2 0.2 未来国内外需求强劲 0.05 3 0.15 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的能源,生态环境约束 0.1 3 0.3 其他汽车品牌企业的同类新能源汽车价格偏高 0.13 4 0.52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机制进一步完善 0.05 3 0.15 巴菲特入股比亚迪 0.02 2 0.04 威胁 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信心不足 0.2 2 0.4 汽车消费市场管理制度缺失 0.02 2 0.04 丰田和通用汽车将新能源车作为发展重点 0.07 4 0.28 国内其他自主品牌如长城汽车逐渐进入轿车领域 0.05 3 0.15 国内外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质量标准高 0.02 2 0.04 消费条件与消费环境的制约 0.02 2 0.04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0.02 3 0.06 总计 1.0 2.67 注:本文中关于汽车企业内外因素的权重,主要参考了《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的评估表并结合笔者对汽车 行业有关资料的分析,总结后得出的。 比亚迪的 EFE 矩阵分析(如表 1):比亚迪公司在国内市场拥有领先地位,而它的的电 池和 IT 行业在国际上也占据了可观的份额,并且比亚迪公司一直以来关注技术创新,比亚 迪的混合电动汽车技术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面对其他国外汽车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价格偏高 这一外部机会,比亚迪的把握能力很强。比亚迪的另一个有利机会在于价格方面,相对于国 比亚迪 IT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