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糖和糖生物化学
第一章 糖和糖生物化学
第一节糖的概述 糖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分子,每年全球 植物和藻类光合作用可转换1000亿吨C02和H20成 为纤维素和其他植物产物。植物体85-90%的干 重是糖。总的说来,糖在生物体内所起的作用 包括:能量物质、结构物质和活性物质
第一节 糖的概述 糖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分子,每年全球 植物和藻类光合作用可转换1000亿吨CO2和H2O成 为纤维素和其他植物产物。植物体85-90%的干 重是糖。总的说来,糖在生物体内所起的作用 包括:能量物质、结构物质和活性物质
糖研究的简史 1843年,Dumas测定糖的实验式为(CH20)n; ÷1870年, Co11ey;1883年,Tol1ens设想葡萄糖的 结构式; 及 1881年,Emi1 Fischer对单糖结构分析,人工合成 了当时已知的所有的己糖和戊糖; ÷1846年,Dubrunfont:提出葡萄糖溶液有变旋现象; ÷1893年,Fischer正式提出葡萄糖的环状结构; ÷1895年,Tanret,发现三种葡萄糖,其旋光性不同; 1926年,W.N.Haworth提出葡萄糖的Haworth:投影 式;
一、糖研究的简史 ❖ 1843年,Dumas测定糖的实验式为(CH2O)n; ❖ 1870年,Colley;1883年,Tollens设想葡萄糖的 结构式; ❖ 1881年,Emil Fischer对单糖结构分析,人工合成 了当时已知的所有的己糖和戊糖; ❖ 1846年,Dubrunfont提出葡萄糖溶液有变旋现象; ❖ 1893年,Fischer正式提出葡萄糖的环状结构; ❖ 1895年,Tanret发现三种葡萄糖,其旋光性不同; ❖ 1926年,W.N.Haworth提出葡萄糖的Haworth投影 式;
l928年,Malaprada发明过碘酸氧化法测定糖的 结构; 1932年,Fleury和Lange把这一方法完善化用于 糖化学的研究; ÷1933年,N.A.Saeuson提出端基差向异构体, 以表示还原糖及糖苷的、B两种异构体; 1950年,R.E.Reevesi证明己糖的椅式构象; 1950s后,把生物化学最新的理论和方法用于糖 生物化学的研究,尤其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 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发展或兴起了糖化学或糖生 物化学的研究时代,特别是糖复合物的研究上发 起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又一个热点
❖ 1928年,Malaprada发明过碘酸氧化法测定糖的 结构; ❖ 1932年,Fleury和Lange把这一方法完善化用于 糖化学的研究 ; ❖ 1933年,N.A.Saeuson提出端基差向异构体, 以表示还原糖及糖苷的、两种异构体; ❖ 1950年,R.E.Reeves证明己糖的椅式构象; ❖ 1950s后,把生物化学最新的理论和方法用于糖 生物化学的研究,尤其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 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发展或兴起了糖化学或糖生 物化学的研究时代,特别是糖复合物的研究上发 起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又一个热点
二、糖的世界 食用糖(蔗糖) 医疗用糖(葡萄糖及其衍生物,如葡萄糖酸的钠、钾、 、锌还等) 绿色植物的皮、杆等(纤维素) 粮食及块根、块茎中的糖(淀粉) 动物体内的贮藏多糖(糖元) ÷昆虫、蟹、虾等外骨骼(几丁质) 食用菌中糖(香菇多糖、 茯苓多糖、灵芝多糖、昆布 多糖等) 细菌、酵母的细胞壁 结缔组织中的糖(肝素、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 酸皮肤素等) 核酸、脂多糖(糖脂)、糖蛋白(蛋白聚糖).中的糖 细胞膜及其他细胞结构中的糖 血型糖、活性糖分子
二、糖的世界 ❖ 食用糖(蔗糖) ❖ 医疗用糖(葡萄糖及其衍生物,如葡萄糖酸的钠、钾、 钙、锌盐等) ❖ 绿色植物的皮、杆等(纤维素) ❖ 粮食及块根、块茎中的糖(淀粉) ❖ 动物体内的贮藏多糖(糖元) ❖ 昆虫、蟹、虾等外骨骼(几丁质) ❖ 食用菌中糖(香菇多糖、茯苓多糖、灵芝多糖、昆布 多糖等) ❖ 细菌、酵母的细胞壁 ❖ 结缔组织中的糖(肝素、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 酸皮肤素等) ❖ 核酸、脂多糖(糖脂)、糖蛋白(蛋白聚糖)中的糖 ❖ 细胞膜及其他细胞结构中的糖 ❖ 血型糖、活性糖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