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酶学通论 Product (release
第八章 酶学通论
酶, enzyme 希腊语原意: in yeast 生命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物质 细胞中大部分球蛋白为酶
酶, enzyme 希腊语原意: in yeast 生命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物质 细胞中大部分球蛋白为酶
一、酶学研究史 19世纪中叶对发酵本质的探讨: 1857年Pasteur认为发酵分几个阶段进行,每一 步都有特定的酶参与,但酶只在活体细胞中才能起 作用。发酵是酵母细胞活动的结果。 1897年Buchner兄弟用酵母提取液实现发酵,证 明了酶可以离开细胞起作用。 酶的名称 1878年 Khne提出enzyme一词:“在酵母中” 1898年 Duclaux提出用后缀“ase”表示酶
19世纪中叶对发酵本质的探讨: 1857年 Pasteur认为发酵分几个阶段进行, 每一 步都有特定的酶参与, 但酶只在活体细胞中才能起 作用。发酵是酵母细胞活动的结果。 1897年 Büchner兄弟用酵母提取液实现发酵,证 明了酶可以离开细胞起作用。 酶的名称 1878年 Kühne提出enzyme一词:“在酵母中”。 1898年 Duclaux提出用后缀“ase”表示酶。 一、酶学研究史
酶学研究史 酶促动力学 1894年 Fisher提出酶与底物作用的“锁钥”学说 1913年 Michaelis和Menton米氏方程建立。 关于酶的化学本质的认识: 1833年Payen和Persoz从麦芽的水抽提物中用 酒精沉淀得到一种热不稳定物质,可使淀粉水解成 可溶性糖。 1926年Sumner首次从刀豆中得到脲酶结晶,并证 明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I982年Thomas R Cech,从四膜虫发现rRNA的自身 催化作用,并提出了核酶(ribozyme)的概念。 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 1970年Restriction enzyme的发现→基因工程
酶促动力学 1894年 Fisher提出酶与底物作用的“锁钥”学说 1913年 Michaelis 和 Menton米氏方程建立。 关于酶的化学本质的认识: 1833年 Payen 和 Persoz从麦芽的水抽提物中用 酒精沉淀得到一种热不稳定物质,可使淀粉水解成 可溶性糖。 1926年 Sumner首次从刀豆中得到脲酶结晶,并证 明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1982年 Thomas R Cech从四膜虫发现rRNA的自身 催化作用,并提出了核酶(ribozyme)的概念。 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 1970年 Restriction enzyme的发现→基因工程。 酶学研究史
二、酶是生物催化剂 ◆酶是一种催化剂 1.进行热力学上允许进行的反应; 2.缩短化学反应平衡到达的时间,而不改变反应 的平衡点; 3.用量少而催化效率高;
二、酶是生物催化剂 ◆ 酶是一种催化剂 1.进行热力学上允许进行的反应; 2.缩短化学反应平衡到达的时间,而不改变反应 的平衡点; 3.用量少而催化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