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Theory of Chemistry Education 课程编码:Z210545 总学分:4.0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32 课程性质:专业教育必修课 开课单位:师范学院 大纲制定者:毛雁升 大纲审定者: 审定日期:2014年10月 课程简介:化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教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培养学生忠诚人民的教有事业的思想,理解并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 论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探讨中学化学教学规律与从事中学化学教有教学工作的能力,为今 后胜任中学化学教学及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打下较坚实的基础。主要包括绪论、化学教育新理 念、中学化学课程与化学教材、中学生的化学学习理论、化学教学理论、化学教学设计、化 学教学实践等内容。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化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教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一门专业特色课程,它 对培养合格中学化学教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忠诚人民的教 有事业的思想,理解并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探讨 中学化学教学规律与从事中学化学教有教学工作的能力,为今后胜任中学化学教学及进行教 有教学研究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形成和发展,教学论的性质、内容、功能和任 务,掌握化学教育新理念,中学化学课程与化学教材的基本知识,化学教学理论、中学生学 习理论,化学教学设计、化学教学实践等内容。培养学生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的思想,理解 并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探讨中学化学教学规律与 从事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为今后胜任中学化学教学及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打下较坚 实的基础。 2.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讨论和实践练习为主,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1,理解中学化学 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要求, 以及中学化学教材的内容和知识体系。2.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教学原则和特点以及 中学化学教学的一般规律和主要教学方法。3.掌握中学化学教学工作常规,理解中学化学
《化学学科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Theory of Chemistry Education 课程编码:Z210545 总学分:4.0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32 课程性质:专业教育必修课 开课单位:师范学院 大纲制定者:毛雁升 大纲审定者: 审定日期:2014 年 10 月 课程简介:化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培养学生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的思想,理解并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 论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探讨中学化学教学规律与从事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为今 后胜任中学化学教学及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打下较坚实的基础。主要包括绪论、化学教育新理 念、中学化学课程与化学教材、中学生的化学学习理论、化学教学理论、化学教学设计、化 学教学实践等内容。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化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一门专业特色课程,它 对培养合格中学化学教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忠诚人民的教 育事业的思想,理解并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探讨 中学化学教学规律与从事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为今后胜任中学化学教学及进行教 育教学研究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形成和发展,教学论的性质、内容、功能和任 务,掌握化学教育新理念,中学化学课程与化学教材的基本知识,化学教学理论、中学生学 习理论,化学教学设计、化学教学实践等内容。培养学生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的思想,理解 并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探讨中学化学教学规律与 从事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为今后胜任中学化学教学及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打下较坚 实的基础。 2. 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讨论和实践练习为主,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1.理解中学化学 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要求, 以及中学化学教材的内容和知识体系。2.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教学原则和特点以及 中学化学教学的一般规律和主要教学方法。3.掌握中学化学教学工作常规,理解中学化学
教学的规范化要求,具有分析教材、各课、上课和组织化学教学活动的初步能力。4.理解 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特征。掌握指导中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方法。5.掌握化学实验和化 学教学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掌握各种形式的化学实验和直观教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 运用。6.理解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有,科学素养培养和发展智能的 意义、有效途径及方法。7.了解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化学教学规 律奠定基础。8。了解中学化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基本素质要求。 由于本课程实践性较强,教学上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训练,在学习上要多练 习,勤思考,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讨论 三、课程知识单元与知识点 0序论 0.1化学教育的发展和教学论的形成。 0.2化学教学论的性质、内容、功能和任务 0.3化学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活动:使学生体会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养。 1化学教育新理念 1.1全面发挥化学教有功能 1.2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1.3加强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2中学化学课程与化学教材 2.1关于课程的基础知识 2.2化学课程的改革和设计。 2.3化学教材的编写与评价 3中学生的化学学习 3.1化学学习的过程。 3.2化学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 3.3化学学习动力与学习能力 4化学教学理论 4.1化学教学的理论基础 4.2化学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4.3化学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观摩听课2学时
教学的规范化要求,具有分析教材、备课、上课和组织化学教学活动的初步能力。4.理解 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特征。掌握指导中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方法。5.掌握化学实验和化 学教学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掌握各种形式的化学实验和直观教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 运用。6.理解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素养培养和发展智能的 意义、有效途径及方法。7.了解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化学教学规 律奠定基础。8.了解中学化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基本素质要求。 由于本课程实践性较强,教学上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训练,在学习上要多练 习,勤思考,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讨论。 三、课程知识单元与知识点 0 序论 0.1 化学教育的发展和教学论的形成。 0.2 化学教学论的性质、内容、功能和任务 0.3 化学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活动:使学生体会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养。 1 化学教育新理念 1.1 全面发挥化学教育功能。 1.2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1.3 加强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2 中学化学课程与化学教材 2.1 关于课程的基础知识。 2.2 化学课程的改革和设计。 2.3 化学教材的编写与评价。 3 中学生的化学学习 3.1 化学学习的过程。 3.2 化学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 3.3 化学学习动力与学习能力 4 化学教学理论 4.1 化学教学的理论基础。 4.2 化学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4.3 化学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观摩听课 2 学时
5化学教学设计 5.1化学教学设计概述。 5,2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5.3化学实践活动设计。 6化学教学实践 6.1化学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教学。 6.2物质知识的牧学。 6.3能力培养与科学方法教学。 6.4思想品德与人文精神教有。 实践练习26学时 7化学徽格教学 7.1微格教学简介 7.2微格教学设计技能 7.3微格教学技能训练 7.4说课技能训练 四、时间分配 教学环节(学时) 知识 知识点 单元 计 0 绪论 2 2 1 化学教育新理念 2 中学化学课程与化学教材 4 3 中学生的化学学习 2 2 4 化学教学理论 4 4 5 化学教学设计 4 4 6 化学教学实践 4 8 12 7 化学微格教学 32 总计 32 64 五、课程其他说明 1.主要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2.适用专业类别:化学专业(师范类),等等。 3.主要教材(作者、教材名称、出版社):
5 化学教学设计 5.1 化学教学设计概述。 5.2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5.3 化学实践活动设计。 6 化学教学实践 6.1 化学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教学。 6.2 物质知识的教学。 6.3 能力培养与科学方法教学。 6.4 思想品德与人文精神教育。 实践练习 26 学时 7 化学微格教学 7.1 微格教学简介 7.2 微格教学设计技能 7.3 微格教学技能训练 7.4 说课技能训练 四、时间分配 知识 单元 知 识 点 教学环节(学时) 讲 课 研 讨 课 实 验 上 机 课 外 小 计 0 绪 论 2 2 1 化学教育新理念 4 4 2 中学化学课程与化学教材 4 4 3 中学生的化学学习 2 2 4 化学教学理论 4 4 5 化学教学设计 4 4 6 化学教学实践 4 8 12 7 化学微格教学 32 32 总 计 32 64 五、课程其他说明 1.主要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2.适用专业类别:化学专业(师范类),等等。 3.主要教材(作者、教材名称、出版社):
杨承印主编化学课程与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 王克勤主编化学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 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第三版,2005年4月,北京蓝色畅想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4.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 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笔试,开卷。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40%,笔试60% 平时成绩:作业、课堂提问和讨论及课堂出勤等40%
杨承印主编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2 月 王克勤主编 化学教学论 科学出版社 2006 年 8 月 刘知新主编 化学教学论 第三版,2005 年 4 月,北京蓝色畅想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4.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 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笔试,开卷。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 40% ,笔试 60% 平时成绩:作业、课堂提问和讨论及课堂出勤等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