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脑膜、脑血管和脑脊液循环思政案例1、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硬外麻和腰麻硬外麻和腰麻都属于椎管内麻醉,局部麻醉的一种。硬外麻是硬膜外隙麻醉的简称,通过硬膜外隙穿刺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隙阻滞神经根,阻滞范围为节段性,根据给药的间隙,阻滞某一或某几个脊髓节段支配的平面内的感觉和运动神经,从而达到麻醉的效果。主要用于下腹部和下肢的外科手术。腰麻是蛛网膜下隙麻醉的简称,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阻滞其内走行的神经根,麻醉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均被阻滞。腰麻和硬膜外还可以同时进行,称为腰-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能提供更持续和广泛的手术镇痛和麻醉效果。从解剖学结构来看硬膜外隙和蛛网膜下隙仅隔了贴附在一起的硬脊膜和蛛网膜,穿刺针经过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就可到达硬膜外腔,若再穿过硬脊膜和蛛网膜就会到达蛛网膜下隙。由于蛛网膜下隙内有脑脊液且与脑室相通,麻醉药量过大或麻醉平面过度上升将会导致延髓生命中枢麻痹,造成心跳呼吸骤停。硬外麻因为要麻醉被神经鞘包绕的神经根,用药量比腰麻时大5~10倍,且起效较慢。若在硬外麻时误注入蛛网膜下隙可引起广泛的神经阻滞,临床表现为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停止,严重的低血压,而且往往在注药后很快出现,处理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这就是硬膜外麻醉最危险的并发症一一全脊髓麻醉,必须立即进行气管插管,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积极补液,抢救生命。医生面对的是一条一条生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无论是在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未来诊断、治疗疾病,都需要做到科学、准确、严谨,这是对于医学生的要求,更是未来我们成为医务工作者所要要担负的责任。2、终身学习,服务惠者脑动脉瘤89岁的王奶奶因为剧烈头痛紧急来到医院就诊,CT和在脑血管造影检查后,提
第二十章脑膜、脑血管和脑脊液循环思政案例 1、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硬外麻和腰麻 硬外麻和腰麻都属于椎管内麻醉,局部麻醉的一种。硬外麻是硬膜外隙麻醉的简 称,通过硬膜外隙穿刺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隙阻滞神经根,阻滞范围为节段性, 根据给药的间隙,阻滞某一或某几个脊髓节段支配的平面内的感觉和运动神经, 从而达到麻醉的效果。主要用于下腹部和下肢的外科手术。腰麻是蛛网膜下隙麻 醉的简称,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阻滞其内走行的神经根,麻醉平面以下的 感觉、运动均被阻滞。腰麻和硬膜外还可以同时进行,称为腰-硬膜外联合阻滞 麻醉,能提供更持续和广泛的手术镇痛和麻醉效果。 从解剖学结构来看硬膜外隙和蛛网膜下隙仅隔了贴附在一起的硬脊膜和蛛网膜, 穿刺针经过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就可到达硬膜外腔, 若再穿过硬脊膜和蛛网膜就会到达蛛网膜下隙。由于蛛网膜下隙内有脑脊液且与 脑室相通,麻醉药量过大或麻醉平面过度上升将会导致延髓生命中枢麻痹,造成 心跳呼吸骤停。硬外麻因为要麻醉被神经鞘包绕的神经根,用药量比腰麻时大 5~10 倍,且起效较慢。若在硬外麻时误注入蛛网膜下隙可引起广泛的神经阻滞, 临床表现为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停止,严重的低血压,而且往往在注药后很快出 现,处理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这就是硬膜外麻醉最危险的并发症——全脊髓 麻醉,必须立即进行气管插管,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积极补液,抢救生命。 医生面对的是一条一条生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无论是在基础知识的学习, 还是未来诊断、治疗疾病,都需要做到科学、准确、严谨,这是对于医学生的要 求,更是未来我们成为医务工作者所要要担负的责任。 2、终身学习,服务患者 脑动脉瘤 89 岁的王奶奶因为剧烈头痛紧急来到医院就诊,CT 和在脑血管造影检查后,提
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系由颅内动脉瘤所致,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听到手术,可把主奶奶吓环了,莫不是要把她的脑袋切开啊?主奶奶一时陷入了恐慌。医生告诉王奶奶,现在有了新的技术,不用开颅,采用脑血管介入导管技术,不需要把脑袋打开手术,而是采用介入微创技术,就是用一根2毫米左右的微导管,从右侧大腿股动脉插入,顺着血管送入颅内,导入到动脉瘤的部位,进行弹簧圈栓塞。其主要目的是把动脉瘤脆弱的血管壁从血循环通路中隔绝出去,不让血液进入动脉瘤,杜绝血流对动脉瘤的血管壁进行冲击,就起到防止动脉瘤破裂的目的。经过介入手术治疗,89岁的王奶奶在术后第二天就下床活动,仅在大腿的皮肤上留下一个小小的穿刺点,三天后王奶奶就治愈出院了。脑动脉瘤不是人们常说的脑肿瘤,它是指脑内动脉的结构异常,引起血管壁的异常扩张。通俗地说,动脉瘤就是动脉血管壁的某一薄弱点在内在压力的作用下向外扩张,类似水管在水压的冲击下某一薄弱点出现异常膨胀扩张。一旦扩张到极限,动脉的血管壁就会破裂出血。由于动脉的压力大,如果动脉破裂,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引发脑疝,导致1/3患者立即死亡,另有1/3病人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只有剩下的1/3患者可以恢复回归社会。因此人们把脑动脉瘤形容为随时能爆炸的“不定时炸弹”。目前介入治疗动脉瘤的研究发展迅速,技术也日渐成熟,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尤其对于动脉瘤位置不适合手术、岁数偏大、体质比较弱、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不能承受开颅手术的患者应首选治疗。但是介入手术操作技能门槛高、费用较大,而且手术也存在一定风险。因此路径比较复杂的动脉瘤,血管变异,导管到达困难的动脉瘤,还是选择开颅比较适合。新的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推动者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一名医学生,要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去学习新技术、新疗法,才能更好为患者服务。3、学以致用,科普宜宣教大头娃娃临床可以见到一些婴幼儿头特别大,我们称他们为“大头娃娃”。这是由于脑脊液循环受阻导致的先天性脑积水患儿。先天性脑积水也称婴儿脑积水。正常情况,颅内脑脊液是不断地产生和吸收的,保持着一个动态平衡;若出现产生过
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系由颅内动脉瘤所致,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听到手术, 可把王奶奶吓坏了,莫不是要把她的脑袋切开啊?王奶奶一时陷入了恐慌。医生 告诉王奶奶,现在有了新的技术,不用开颅,采用脑血管介入导管技术,不需要 把脑袋打开手术,而是采用介入微创技术,就是用一根 2 毫米左右的微导管,从 右侧大腿股动脉插入,顺着血管送入颅内,导入到动脉瘤的部位,进行弹簧圈栓 塞。其主要目的是把动脉瘤脆弱的血管壁从血循环通路中隔绝出去,不让血液进 入动脉瘤,杜绝血流对动脉瘤的血管壁进行冲击,就起到防止动脉瘤破裂的目的。 经过介入手术治疗,89 岁的王奶奶在术后第二天就下床活动,仅在大腿的皮肤 上留下一个小小的穿刺点,三天后王奶奶就治愈出院了。 脑动脉瘤不是人们常说的脑肿瘤,它是指脑内动脉的结构异常,引起血管壁的异 常扩张。通俗地说,动脉瘤就是动脉血管壁的某一薄弱点在内在压力的作用下向 外扩张,类似水管在水压的冲击下某一薄弱点出现异常膨胀扩张。一旦扩张到极 限,动脉的血管壁就会破裂出血。由于动脉的压力大,如果动脉破裂,短时间内 大量出血,引发脑疝,导致 1/3 患者立即死亡,另有 1/3 病人在医院抢救无效死 亡,只有剩下的 1/3 患者可以恢复回归社会。因此人们把脑动脉瘤形容为随时能 爆炸的“不定时炸弹”。目前介入治疗动脉瘤的研究发展迅速,技术也日渐成熟, 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尤其对于动脉瘤位置不适合手术、岁数偏大、 体质比较弱、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不能承受开颅手术的患者应首选治疗。但是介 入手术操作技能门槛高、费用较大,而且手术也存在一定风险。因此路径比较复 杂的动脉瘤,血管变异,导管到达困难的动脉瘤,还是选择开颅比较适合。 新的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推动者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一名医学生,要秉 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去学习新技术、新疗法,才能更好为患者服务。 3、学以致用,科普宣教 大头娃娃 临床可以见到一些婴幼儿头特别大,我们称他们为“大头娃娃”。这是由于 脑脊液循环受阻导致的先天性脑积水患儿。先天性脑积水也称婴儿脑积水。正常 情况,颅内脑脊液是不断地产生和吸收的,保持着一个动态平衡;若出现产生过
多或(和)吸收回流障碍,则脑室系统或(和)蛛网膜下腔将积聚大量脑脊液而扩大,形成脑积水。常见病因有中脑导水管狭窄及闭塞、小脑扁桃体下疝及第四脑室中孔或侧孔闭锁等。早期对智力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到了晚期随着积水量的增加,影响到了脑实质的发育,就会出现表情呆滞、智力迟钝、视力减退、肢体瘫痪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危及生命。作为医学生,要用自已学到的知识多去做科普宣教,比如要提醒家长们,更多的去关爱孩子,善于发现孩子存在异常的情况,宝宝头大不一定就是聪明,不一定就是福气,要高度警惕是否有营养不良或者有脑积水,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4、未惧人生无通途,唯以精诚至魂魄王忠诚院士王忠诚,(1925.12.20-2012.09.30),山东烟台人,世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半个世纪的医学生涯中,他带领中国神经外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至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在世界医学界挺直了脊梁。20世纪50年代,为了打破西方封锁,掌握先进的“脑血管造影”技术,王忠诚在缺少防护的情况下,无数次暴露在大剂量放射线中进行实验。脱发,牙龈出血,体质大为减弱,多次患肺炎,有两次险些丢掉性命·王忠诚却说:“我知道危害性有多大,但是为了成功,必须豁出去。”豁出命的坚持换来了收获。他用7年时间积累了2500份脑血管造影资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脑血管造影术》专著。这本里程碑式的专著,使我国神经外科诊断水平一步跨越了30年。60年代他首先在国内采用并推广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施行逾千例动脉瘤手术,使该病死亡率由10%降到2%以下。70年代,他率先在国内开展并推广颅脑显微手术,第一次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完全切除垂体腺瘤并保留患者的正常垂体功能。80年代,他摘除了直径为9cm的巨大动脉瘤,至今为世界罕见。他率先提出了“脑干和脊髓具有可塑性”的观点,总结出一套不同脑干肿瘤采取不同手术入路的理论和方法,打开了医学界的“禁区”一一脑干肿瘤手术。80年代,他曾是世界唯一完成开手术逾万例的医生,王忠诚也因此被誉为“万颅之魂”。靠着不解的开拓创新,王忠诚解决了一系列神经外科领域公认的世界难题
多或(和)吸收回流障碍,则脑室系统或(和)蛛网膜下腔将积聚大量脑脊液而 扩大,形成脑积水。常见病因有中脑导水管狭窄及闭塞、小脑扁桃体下疝及第四 脑室中孔或侧孔闭锁等。早期对智力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到了晚期随着积水量的 增加,影响到了脑实质的发育,就会出现表情呆滞、智力迟钝、视力减退、肢体 瘫痪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危及生命。作为医学生,要用自己学到的知识 多去做科普宣教,比如要提醒家长们,更多的去关爱孩子,善于发现孩子存在异 常的情况,宝宝头大不一定就是聪明,不一定就是福气,要高度警惕是否有营养 不良或者有脑积水,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4、未惧人生无通途,唯以精诚至魂魄 王忠诚院士 王忠诚,(1925.12.20-2012.09.30),山东烟台人,世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 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1994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获 2008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半个世纪的医学生涯中,他带领中国神经 外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至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在世界医学界挺直了脊梁。 20 世纪 50 年代,为了打破西方封锁,掌握先进的“脑血管造影”技术,王忠诚 在缺少防护的情况下,无数次暴露在大剂量放射线中进行实验。脱发,牙龈出血, 体质大为减弱,多次患肺炎,有两次险些丢掉性命.王忠诚却说:“我知道危 害性有多大,但是为了成功,必须豁出去。”豁出命的坚持换来了收获。他用 7 年时间积累了 2500 份脑血管造影资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脑血管造影术》专 著。这本里程碑式的专著,使我国神经外科诊断水平一步跨越了 30 年。60 年代, 他首先在国内采用并推广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施行逾千例动脉瘤手术,使该病死 亡率由 10%降到 2%以下。70 年代,他率先在国内开展并推广颅脑显微手术,第一 次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完全切除垂体腺瘤并保留患者的正常垂体功能。80 年代, 他摘除了直径为 9cm 的巨大动脉瘤,至今为世界罕见。他率先提出了“脑干和脊 髓具有可塑性”的观点,总结出一套不同脑干肿瘤采取不同手术入路的理论和方 法,打开了医学界的“禁区”——脑干肿瘤手术。80 年代,他曾是世界唯一完成 开颅手术逾万例的医生,王忠诚也因此被誉为“万颅之魂”。 靠着不懈的开拓创新,王忠诚解决了一系列神经外科领域公认的世界难题
2000年,他获得了中国卫生界的最高奖励“白求恩奖章”;2001年,他获得了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授予的最高荣誉奖章;2009年,他登上了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王忠诚深知,要保持中国神经外科在世界上的领先位置,光靠一两个名家不行,必须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接班人。他最常对学生讲的就是:“我希望你们拿起手术刀,在世界神经外科状元榜上不断刻上“中国”两个字。”他亲自培养了70余名研究生和博士后。在全国近万名神经外科医师中,近一半是王忠诚带领的神经外科团队培养出来的。未惧人生无通途,唯以精诚至魂魄。王忠诚院士透支着自已的生命,实践着自己的人生诺言:“我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发展神经外科事业,为患者多做一点事情
2000 年,他获得了中国卫生界的最高奖励“白求恩奖章”;2001 年,他获得了 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授予的最高荣誉奖章;2009 年,他登上了国家最高科技奖 的领奖台。 王忠诚深知,要保持中国神经外科在世界上的领先位置,光靠一两个名家不行, 必须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接班人。他最常对学生讲的就是:“我希 望你们拿起手术刀,在世界神经外科状元榜上不断刻上‘中国'两个字。”他亲 自培养了 70 余名研究生和博士后。在全国近万名神经外科医师中,近一半是王 忠诚带领的神经外科团队培养出来的。 未惧人生无通途,唯以精诚至魂魄。王忠诚院士透支着自己的生命,实践着自己 的人生诺言:“我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发展神经外科事业,为患者多做一点事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