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 油脂的功能、性质及在食品加工中 的作用
食品化学 油脂的功能、性质及在食品加工中 的作用
油脂概述 脂类指存在于生物体中或食品中微溶于水, 能溶于有机溶剂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目前大量油脂除了消费在肥皂,油漆和其他 非食用的工业产品外,世界上生产的大部分 油脂仍继续作为我们人类的食物而被消费。 油脂是食物中能量的基本来源,是所有食物 中最浓缩的,每克约能供给9大卡的能量,而 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各供给约4卡
油脂概述 脂类指存在于生物体中或食品中微溶于水, 能溶于有机溶剂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目前大量油脂除了消费在肥皂,油漆和其他 非食用的工业产品外,世界上生产的大部分 油脂仍继续作为我们人类的食物而被消费。 油脂是食物中能量的基本来源,是所有食物 中最浓缩的,每克约能供给9大卡的能量,而 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各供给约4卡
油脂的分类 按物理状态分:脂肪(常温下为固态)和油(常温下为液 态); 按化学结构分: 简单脂:脂肪酸所生成的脂。包括酰基脂和蜡 复合脂: 分子中除了脂肪酸和醇外还有其它结构的脂类。 包括鞘脂类(鞘氨酸、脂肪酸、磷酸盐、胆碱组成), 脑苷脂类(鞘氨酸、脂肪酸、糖类组成),神经节苷脂 类(鞘氨酸、脂肪酸、复合的碳水化合物) 衍生脂:类胡箩卜素、类固醇、脂溶性纤维素等
油脂的分类 按物理状态分:脂肪(常温下为固态)和油(常温下为液 态); 按化学结构分: 简单脂:脂肪酸所生成的脂。包括酰基脂和蜡 复合脂: 分子中除了脂肪酸和醇外还有其它结构的脂类。 包括鞘脂类(鞘氨酸、脂肪酸、磷酸盐、胆碱组成), 脑苷脂类(鞘氨酸、脂肪酸、糖类组成),神经节苷脂 类(鞘氨酸、脂肪酸、复合的碳水化合物) 衍生脂:类胡箩卜素、类固醇、脂溶性纤维素等
油脂的分类 来源分:乳脂类、植物脂、动物脂、海产品动物油、微生物 油脂。 按不饱和程度分:干性油:碘值大于130,如桐油、亚麻籽 油、红花油等;半干性油:碘值介于100-130,如棉籽油、 大豆油等;不干性油:碘值小于100,如花生油、菜子油、 蓖麻油等。 按构成的脂肪酸分:单纯酰基油,混合酰基油
油脂的分类 来源分:乳脂类、植物脂、动物脂、海产品动物油、微生物 油脂。 按不饱和程度分:干性油:碘值大于130,如桐油、亚麻籽 油、红花油等;半干性油:碘值介于100-130,如棉籽油、 大豆油等;不干性油:碘值小于100,如花生油、菜子油、 蓖麻油等。 按构成的脂肪酸分:单纯酰基油,混合酰基油
油脂的热性质 (1)熔点:对一般的化合物而言,熔点=凝固点。但对具有粘滞性的和 同质多晶现象的物质,凝固点小于熔点。油脂的凝固点比其熔点低1-5℃。 油脂中熔点甘油三酯<甘油二酯<甘油一酯。对于油脂来说,组成脂肪酸 的饱和程度越高,熔点越高。天然油脂的熔点一般为一范围,因为油脂 一般为混合物,并有同质多晶现象。 (2)沸点和蒸汽压:油脂和脂肪酸的沸点有以下顺序:甘油三酯>甘油 二酯>甘油一酯>脂肪酸>脂肪酸的低级醇酯。他们的蒸汽压则按相反的顺 序变化。 (3)烟点,闪点,着火点:烟点,闪点,着火点是油脂在接触空气时加 热时的稳定性指标。烟点:在不通风的情况下加热油脂观察到油脂发烟 时的温度,一般为240℃。闪点:油脂在加热时油脂的挥发物能被点燃但 不能维持燃烧的温度,一般为340℃。着火点:油脂在加热时油脂的挥发 物能被点燃且能持续燃烧的时间不少于5 秒的温度,一般为370℃
油脂的热性质 (1)熔点:对一般的化合物而言,熔点=凝固点。但对具有粘滞性的和 同质多晶现象的物质,凝固点小于熔点。油脂的凝固点比其熔点低1-5℃。 油脂中熔点甘油三酯<甘油二酯<甘油一酯。对于油脂来说,组成脂肪酸 的饱和程度越高,熔点越高。天然油脂的熔点一般为一范围,因为油脂 一般为混合物,并有同质多晶现象。 (2)沸点和蒸汽压:油脂和脂肪酸的沸点有以下顺序:甘油三酯>甘油 二酯>甘油一酯>脂肪酸>脂肪酸的低级醇酯。他们的蒸汽压则按相反的顺 序变化。 (3)烟点,闪点,着火点:烟点,闪点,着火点是油脂在接触空气时加 热时的稳定性指标。烟点:在不通风的情况下加热油脂观察到油脂发烟 时的温度,一般为240℃。闪点:油脂在加热时油脂的挥发物能被点燃但 不能维持燃烧的温度,一般为340℃。着火点:油脂在加热时油脂的挥发 物能被点燃且能持续燃烧的时间不少于5 秒的温度,一般为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