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山西省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继续 益下滑,个别企业出现流动性紧张、债务违约 向纵深推进。2014年,山西省农村银行业金风险加大的情况,山西省有关部门通过商请贷 融机构运营市场化意识增强,全年共有9家农款展期,引进战略投资者,财政注资担保和破 村信用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6家机构加产重整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和化解风险,着 入全国银行间市场。山西尧都农商行完成7亿力保障相关人员工资给付和债权兑付等合法 元二级资本债券的发行工作,填补了山西省的权益。 空白,浮山县信用联社央行专项票据完成兑 8.跨境人民币业务规模和范围逐步扩大。 付 2014年,山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办理跨 7.银行业不良贷款有所上升,行业风险有 境人民币业务317.3亿元,同比增长90.49%, 所暴露。2014年,受经济运行下行、企业经 占到同期本外币全部收支的17.96%,较上年 营压力加大影响,山西省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小提升9.16个百分点。跨境使用人民币结算的 幅反弹,达到4.58%,同比上升0.13个百分外贸企业增至199家。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性 点 逐步显现,2014年人民币跨境信贷融资27.9 2014年,针对煤炭、钢铁等行业整体效亿元,是上年同期的9.1倍。 专栏1:因地制宜主动创新扎实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 山西省忻州市作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贫困县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全辖14个县 (市、区)中有11个国定贫困县,贫困人口占到全市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扶贫任务十分艰巨。 当地金融机构以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为平台,以窗口指导和货币政策工 具支持为手段,以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发展扶贫项目为突破口,积极推动辖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 开发金融服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采取的措施 (一)建立联动机制,加强沟通协调。一是建立了“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金鼬服务联动协 调工作机制”,明确了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措施和保障机制,切实推动辖区扶 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二是在连片特困地区五台县、神池县重点推进了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试点工 作,积极探索扶贫开发金融服务模式。制定了《五台县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规 划和实施方案》、《吕梁山片区(神池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和《神池县关于启动实 施扶贫开发细胞工程的意见》,成立了“五台县连片特困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领导组”,确定 了扶贫方向、思路、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 (二)选准扶持对象,建立监测档案。一是认真梳理当地经济社会、资源构架、产业发展 贫困现状,摸清当地产业扶贫项目,建立了相应的贫因县工作档案。二是在全县选择农业基础条 件较好,贫困农户脱贫意愿高的1个乡镇中2-3个自然村作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重点突破 口,采取点对点、面对面的方法开展工作。三是有重点地对贫困乡(镇)、自然村和贫困户进行专 项调查研究,针对性地选定扶持的项目和农户,同时建立帮扶项目和农户工作档案 (三)针对不同对象,实施精准扶贫。一是针对贫困户具备种养殖技术且可行的发展项目 择优发放扶持信貸资金,帮助实现自主脱贫;二是对于自身条件较差、缺乏技术支持、没有发展 项目的贫困户,联合政府科技和农业扶贫部门,通过技术培训、政策扶持、联合担保等方式,实 现互助脱贫;三是对于基础条件差、基本缺乏创业能力或重体力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扶贫开发领 导组联合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帮助其脱贫 四)拓宽融资途径,推动产品创新。一是在政策层面把领导组确定的扶贫工作重点乡镇、 自然村和贫困户范围内的经济组织作为融资担保、农业保险、扶贫贴息的主要区域,享受县域经 济扶持发展的“经济特区”政策,疏通贫困区域经济组织融资担保瓶颈;二是使用中国人民银行 支农再贷款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县域扶持区域范围内的攴持额度、贷款利率必须优惠于其他 区域,信貸支持额度不得低于其他区域,贷款利率不得高于其他区域;三是引导连片特困县金融
6 6.山西省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继续 向纵深推进。2014 年,山西省农村银行业金 融机构运营市场化意识增强,全年共有 9 家农 村信用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6 家机构加 入全国银行间市场。山西尧都农商行完成 7 亿 元二级资本债券的发行工作,填补了山西省的 空白,浮山县信用联社央行专项票据完成兑 付。 7.银行业不良贷款有所上升,行业风险有 所暴露。2014 年,受经济运行下行、企业经 营压力加大影响,山西省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小 幅反弹,达到 4.58%,同比上升 0.13 个百分 点。 2014 年,针对煤炭、钢铁等行业整体效 益下滑,个别企业出现流动性紧张、债务违约 风险加大的情况,山西省有关部门通过商请贷 款展期,引进战略投资者,财政注资担保和破 产重整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和化解风险,着 力保障相关人员工资给付和债权兑付等合法 权益。 8.跨境人民币业务规模和范围逐步扩大。 2014 年,山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办理跨 境人民币业务 317.3 亿元,同比增长 90.49%, 占到同期本外币全部收支的 17.96%,较上年 提升 9.16 个百分点。跨境使用人民币结算的 外贸企业增至 199 家。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性 逐步显现,2014 年人民币跨境信贷融资 27.9 亿元,是上年同期的 9.1 倍。 专栏 1:因地制宜 主动创新 扎实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 山西省忻州市作为全国 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贫困县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全辖 14 个县 (市、区)中有 11 个国定贫困县,贫困人口占到全市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扶贫任务十分艰巨。 当地金融机构以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为平台,以窗口指导和货币政策工 具支持为手段,以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发展扶贫项目为突破口,积极推动辖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 开发金融服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采取的措施 (一)建立联动机制,加强沟通协调。一是建立了“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 调工作机制”,明确了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措施和保障机制,切实推动辖区扶 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二是在连片特困地区五台县、神池县重点推进了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试点工 作,积极探索扶贫开发金融服务模式。制定了《五台县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规 划和实施方案》、《吕梁山片区(神池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和《神池县关于启动实 施扶贫开发细胞工程的意见》,成立了“五台县连片特困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领导组”,确定 了扶贫方向、思路、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 (二)选准扶持对象,建立监测档案。一是认真梳理当地经济社会、资源构架、产业发展、 贫困现状,摸清当地产业扶贫项目,建立了相应的贫困县工作档案。二是在全县选择农业基础条 件较好,贫困农户脱贫意愿高的 1 个乡镇中 2-3 个自然村作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重点突破 口,采取点对点、面对面的方法开展工作。三是有重点地对贫困乡(镇)、自然村和贫困户进行专 项调查研究,针对性地选定扶持的项目和农户,同时建立帮扶项目和农户工作档案。 (三)针对不同对象,实施精准扶贫。一是针对贫困户具备种养殖技术且可行的发展项目, 择优发放扶持信贷资金,帮助实现自主脱贫;二是对于自身条件较差、缺乏技术支持、没有发展 项目的贫困户,联合政府科技和农业扶贫部门,通过技术培训、政策扶持、联合担保等方式,实 现互助脱贫;三是对于基础条件差、基本缺乏创业能力或重体力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扶贫开发领 导组联合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帮助其脱贫。 (四)拓宽融资途径,推动产品创新。一是在政策层面把领导组确定的扶贫工作重点乡镇、 自然村和贫困户范围内的经济组织作为融资担保、农业保险、扶贫贴息的主要区域,享受县域经 济扶持发展的“经济特区”政策,疏通贫困区域经济组织融资担保瓶颈;二是使用中国人民银行 支农再贷款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县域扶持区域范围内的支持额度、贷款利率必须优惠于其他 区域,信贷支持额度不得低于其他区域,贷款利率不得高于其他区域;三是引导连片特困县金融
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大力发展多元联保贷款,农机具、林权抵押、仓单和应收账款质押等信贷业 、取得的成效 (一)实现了货币政策与金融扶贫的有机结合。2014年,“定向降准”为忻州市连片特困县 域金融机构释放流动性1.4亿元,增强了其“三农”信贷投放实力;全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累计 发放支农贷款238.6亿元,支持农户14.48万户,支持涉农龙头企业188个,支持农民专业合作 社204个,支持基地(园区)76个,有力地推动了忻州市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试点乡镇、自然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示范效应初步显现。 二)实现了信贷政策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融合。2014年,五台农商行投放绿色蔬菜贷款2760 万元,每亩收益实现1.5万~4万元,带动320个贫困户户均收入1300元;投放节能日光温室、 设施蔬莱大棚、蔬莱新品种基地贷款3250万元,支持辖区扶贫攻坚项目区农民种植特色蔬莱1823 亩,带动1823户贫困户走上致富之路。神池信用联社重点支持了4个种养基地(园区),3个具 有带动作用的农业龙头企业项目,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一县一业”基地县1个,“一村 品”专业村16个,支持123名农村青年和5名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 (三)实现了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成功对接。2014年,忻州市法人金融机构通过推广中小 企业联贷联保、收费权质押、存货质押、商户通等新貸款业务,有力地支持了家庭农场、专业大 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涉农基地(园区)等现代农业主体的贷款需求。五 台农商行推出了“公司+农户+信贷”、“合作社+农户+信贷”的信贷模式,鼓励特困区农户围绕龙 头企业和合作社发展种养业。该行支持的五台山酒厂,以酒厂为龙头、以合作社为龙身,目前已 形成了种田产粮、粮食酿酒、酒糟喂牛、牛粪发酵生成黄粉虫喂鸡、鸡粪再产粮食的生态农业循 环圈,该产业链带动辐射周边贫困户1000多户,户均增收4800余元 (二)证券业健康发展,融资能力继 表32014年山西省证券业基本情况 续提升 1.证券机构经营稳健、市场交投活跃。截 总部设在辖内的证券公司数(家) 至2014年末,法人证券、期货公司资产总额分 总部设在辖内的基金公司数(家 总部设在辖内的期货公司数(家) 别达273.7亿元和23.2亿元,同比增长年末国内上市公司数(家) 72.9%、52.87%;受益于证券市场繁荣,证券 当年国内股票(A股)筹资(亿元) 22.8 公司利润同比增长95.47%。投资者开户及投资 当年发行H股筹资(亿元) 当年国内债券筹资(亿元) 1421.1 活跃,年末证券、期货投资者开户数分别为 其中:短期融资券筹资额(亿元)253.0 173.9万户和5.6万户,同比增长5.61%、9.68% 期票据筹资额(亿元) 融资融券业务较同期增长3倍。市场交易放量数据来源:山西证监局、山西省发改委、中国人民银 增长,全年累计代理证券、期货交易额1943.2行太原中心支 亿元和46495.4亿元,同比增长41.29%、6.41% (三)保险业稳健发展,社会保障功 2.证券市场多元发展。2014年末,山西省能不断增强 境内共有A股上市公司35家,新增1家:总股 行业实力继续增强,市场体系更加完善。 本562.5亿股,总市值5624.1亿元。上市公司 截至2014年末,山西省保险业总资产达到 实现多渠道融资:A股市场募集资金57.8亿元 1038.9亿元、同比增长8.64%,新增省级保险 短期融资券等银行间市场融资工具融资31.3公司3家,保险公司总数达到47家,从业人员 亿元。5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累计获批122.8 14.4万余人。2014年,山西省保险业累计实现 亿元。新三板市场实现突破,全年4家企业挂保费收入465.4亿元,同比增长1285%,高于 牌(见表3)。 上年5.64个百分点。赔款和给付支出182.5 亿元,同比增长7.7%。农业保险承保金额及 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00%和21.37%社会保
7 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大力发展多元联保贷款,农机具、林权抵押、仓单和应收账款质押等信贷业 务。 二、取得的成效 (一)实现了货币政策与金融扶贫的有机结合。2014 年,“定向降准”为忻州市连片特困县 域金融机构释放流动性 1.4 亿元,增强了其“三农”信贷投放实力;全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累计 发放支农贷款 238.6 亿元,支持农户 14.48 万户,支持涉农龙头企业 188 个,支持农民专业合作 社 204 个,支持基地(园区)76 个,有力地推动了忻州市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试点乡镇、自然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示范效应初步显现。 (二)实现了信贷政策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融合。2014 年,五台农商行投放绿色蔬菜贷款 2760 万元,每亩收益实现 1.5 万~4 万元,带动 320 个贫困户户均收入 1300 元;投放节能日光温室、 设施蔬菜大棚、蔬菜新品种基地贷款 3250 万元,支持辖区扶贫攻坚项目区农民种植特色蔬菜 1823 亩,带动 1823 户贫困户走上致富之路。神池信用联社重点支持了 4 个种养基地(园区),3 个具 有带动作用的农业龙头企业项目,7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一县一业”基地县 1 个,“一村一 品”专业村 16 个,支持 123 名农村青年和 5 名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 (三)实现了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成功对接。2014 年,忻州市法人金融机构通过推广中小 企业联贷联保、收费权质押、存货质押、商户通等新贷款业务,有力地支持了家庭农场、专业大 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涉农基地(园区)等现代农业主体的贷款需求。五 台农商行推出了“公司+农户+信贷”、“合作社+农户+信贷”的信贷模式,鼓励特困区农户围绕龙 头企业和合作社发展种养业。该行支持的五台山酒厂,以酒厂为龙头、以合作社为龙身,目前已 形成了种田产粮、粮食酿酒、酒糟喂牛、牛粪发酵生成黄粉虫喂鸡、鸡粪再产粮食的生态农业循 环圈,该产业链带动辐射周边贫困户 1000 多户,户均增收 4800 余元。 (二)证券业健康发展,融资能力继 续提升 1.证券机构经营稳健、市场交投活跃。截 至 2014 年末,法人证券、期货公司资产总额分 别达 273.7 亿元和 23.2 亿元,同比增长 72.99%、52.87%;受益于证券市场繁荣,证券 公司利润同比增长 95.47%。投资者开户及投资 活跃,年末证券、期货投资者开户数分别为 173.9万户和5.6万户,同比增长5.61%、9.68%; 融资融券业务较同期增长 3 倍。市场交易放量 增长,全年累计代理证券、期货交易额 14943.2 亿元和 46495.4 亿元,同比增长 41.29%、6.41%。 2.证券市场多元发展。2014 年末,山西省 境内共有 A 股上市公司 35 家,新增 1 家;总股 本 562.5 亿股,总市值 5624.1 亿元。上市公司 实现多渠道融资:A 股市场募集资金 57.8 亿元, 短期融资券等银行间市场融资工具融资 311.3 亿元。5 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累计获批 122.8 亿元。新三板市场实现突破,全年 4 家企业挂 牌(见表 3)。 表 3 2014 年山西省证券业基本情况 项 目 数量 总部设在辖内的证券公司数(家) 2 总部设在辖内的基金公司数(家) 0 总部设在辖内的期货公司数(家) 4 年末国内上市公司数(家) 35 当年国内股票(A股)筹资(亿元) 22.8 当年发行H股筹资(亿元) 0.0 当年国内债券筹资(亿元) 1421.1 其中:短期融资券筹资额(亿元) 253.0 中期票据筹资额(亿元) 156.0 数据来源:山西证监局、山西省发改委、中国人民银 行太原中心支行。 (三)保险业稳健发展,社会保障功 能不断增强 1.行业实力继续增强,市场体系更加完善。 截至 2014 年末,山西省保险业总资产达到 1038.9 亿元、同比增长 8.64%,新增省级保险 公司 3 家,保险公司总数达到 47 家,从业人员 14.4 万余人。2014 年,山西省保险业累计实现 保费收入 465.4 亿元,同比增长 12.85%,高于 上年 5.64 个百分点。赔款和给付支出 182.5 亿元,同比增长 7.77%。农业保险承保金额及 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400%和 21.37%。社会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