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双水相萃取
19 双水相萃取
19.1 双水相的形成 ◼ 亲水性的聚合物溶液 ◼ 熵增——混合——自发 ◼ 分子间作用力-随着Mr的增加,而增大. ◼ 聚合物的不相容性-含有聚合物分子的 溶液发生分相的现象. ◼ 相图:相平衡时物系的组成,温度与压力的关 系
19.1 双水相的形成 ◼ 亲水性的聚合物溶液 ◼ 熵增——混合——自发 ◼ 分子间作用力-随着Mr的增加,而增大. ◼ 聚合物的不相容性-含有聚合物分子的 溶液发生分相的现象. ◼ 相图:相平衡时物系的组成,温度与压力的关 系
19.1 双水相的形成 双水相系统(aqueous two-phase system, ATPS) PEG = 聚已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Kpi = 磷酸钾 DX = 葡聚糖(dextran) 1、Pro如何分布 2、影响因素 3、应用
19.1 双水相的形成 双水相系统(aqueous two-phase system, ATPS) PEG = 聚已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Kpi = 磷酸钾 DX = 葡聚糖(dextran) 1、Pro如何分布 2、影响因素 3、应用
19.2 ATPS相图 双节线(bi-nodal): 图中的曲线。双节线以下的区域为均相区, 以上的区域为两相区,即ATPS 。 系线(tie line): 双节线上两点的直线。 系线反映的信息 A 杠杆规则:系线上各点均为分成组成相同, 而体积不同的两相。两相体积近似服从杠 杆规则 B 性质差异:系线的长度是衡量两相间 相对差别的尺度,系线越长,两相间的 性质差别越大;反之则越小. C 临界点(critical point):当系线长度 趋于零时, 两相差别消失,任何溶质在 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均为1。如K点
19.2 ATPS相图 双节线(bi-nodal): 图中的曲线。双节线以下的区域为均相区, 以上的区域为两相区,即ATPS 。 系线(tie line): 双节线上两点的直线。 系线反映的信息 A 杠杆规则:系线上各点均为分成组成相同, 而体积不同的两相。两相体积近似服从杠 杆规则 B 性质差异:系线的长度是衡量两相间 相对差别的尺度,系线越长,两相间的 性质差别越大;反之则越小. C 临界点(critical point):当系线长度 趋于零时, 两相差别消失,任何溶质在 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均为1。如K点
19.3 蛋白质的分配平衡 1)分配系数m 2)m贡献因子 me、mb和ma分别为静电、疏水和亲和作用对溶质 m的贡献
19.3 蛋白质的分配平衡 1)分配系数m 2)m贡献因子 me、mb和ma分别为静电、疏水和亲和作用对溶质 m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