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的本质(一)人性假设理论(二)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二、与组织行为学相关的学科理论1.心理学——心理现象2.人类学3.社会学4.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学科教学内容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内容课堂练习及作业布置复习思考:1.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2.学习和研究组织行为学时,目前常用的具体方法有哪些?3.人性假设有哪些?4.人际关系学说的内容有哪些?5.马克思主义人性观是什么?6.组织行为学的相关学科有哪些?周次3第二章重个体心理与行为第一节个性理论授课章节第二节气质与管理第三节性格与管理第四节能力与管理本次授课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把握个性、气质、性格、能力等的概念、分类、构成和特点;掌握个性理论、性格结构和性格理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人、运用人,在工作与学习等活动中扬长避短,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11
11 一、人的本质 (一)人性假设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 二、与组织行为学相关的学科理论 1.心理学——心理现象 2.人类学 3.社会学 4.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学科 教学内容总结(5 分钟) 回顾本节课内容 课堂练习及作业布置 复习思考: 1.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学习和研究组织行为学时,目前常用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3.人性假设有哪些? 4.人际关系学说的内容有哪些? 5.马克思主义人性观是什么? 6.组织行为学的相关学科有哪些? 周次 3 授课章节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个性理论 第二节 气质与管理 第三节 性格与管理 第四节 能力与管理 本次授课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把握个性、气质、性格、能力等的概念、分类、构成和特点;掌握个性理论、 性格结构和性格理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人、运用人,在工作与学习等活动中扬长避短,处理 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本次教学的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性格与气质的关系2.性格与管理的关系。【教学重点】1.个性理论与人的行为;2.气质、性格、能力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授课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辅之以多媒体教学,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掌握程度,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基本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及大致时间分配第一部分知识点复习(5分钟)第二部分教学内容讲解第一节个性理论一、个性的概念与特征(一)个性的概念(二)个性的特征二、影响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因素1.遗传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2.环境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三、个性理论与运用1.个性发展阶段论2.五维度模型第二节气质与管理一、气质的概念1.概念2.涵义(1)气质是一个人活动的“风格与节奏”(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的关系较为密切和直接,是气质的主要生理基础。二、气质类型及其特征12
12 本次教学的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 1.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2.性格与管理的关系。 【教学重点】 1.个性理论与人的行为; 2.气质、性格、能力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授课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辅之以多媒体教学,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掌握程度,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基本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及大致时间分配 第一部分 知识点复习(5 分钟)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讲解 第一节 个性理论 一、个性的概念与特征 (一)个性的概念 (二)个性的特征 二、影响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遗传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2.环境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三、个性理论与运用 1.个性发展阶段论 2.五维度模型 第二节 气质与管理 一、气质的概念 1.概念 2.涵义 (1)气质是一个人活动的“风格与节奏”。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的关系较为密切和直接,是气质的主要生理基础。 二、气质类型及其特征
1.胆汁质2.多血质3.粘液质4.抑郁质三、气质类型与管理的关系1.每种气质类型的人都能成功2.气质类型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3.因材施教,根据气质类型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第三节性格与管理一、性格的概念1.概念2.涵义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第一,性格具有社会性,变化较为容易和快速;气质变化速度较慢,改变难度较大。第二,气质没有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2.性格与气质的联系第一,气质影响性格,使性格带上一种独特的色彩第二,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特征,使之服从于社会实践的要求。三、性格的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四、性格的类型1.斯普兰格的性格类型论2.霍兰德的性格类型论五、性格与管理的关系1:性格对管理的影响2.性格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1)在管理活动中,应遵循性格顺应和性格互补原则。(2)根据不同的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3)注重培养良好的职业性格,增强职业责任感(4)人员选拔时,要注重考核备选人员的性格特征。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13
13 1.胆汁质 2.多血质 3.粘液质 4.抑郁质 三、气质类型与管理的关系 1.每种气质类型的人都能成功 2.气质类型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 3.因材施教,根据气质类型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 第三节 性格与管理 一、性格的概念 1.概念 2.涵义 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第一,性格具有社会性,变化较为容易和快速;气质变化速度较慢,改变难度较大。 第二,气质没有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2.性格与气质的联系 第一,气质影响性格,使性格带上一种独特的色彩 第二,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特征,使之服从于社会实践的要求。 三、性格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四、性格的类型 1.斯普兰格的性格类型论 2.霍兰德的性格类型论 五、性格与管理的关系 1.性格对管理的影响 2.性格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1)在管理活动中,应遵循性格顺应和性格互补原则。 (2)根据不同的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3)注重培养良好的职业性格,增强职业责任感 (4)人员选拔时,要注重考核备选人员的性格特征。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 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第四节能力与管理一、能力的概念与类型1.能力的概念(1)概念(2)涵义2.能力的类型(1)根据能力的倾向性,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根据能力的功能,可以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3)根据能力参与的活动的性质,可以划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二、能力的差异(一)能力的类型差异(二)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三)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1.能力的早期表现2.中年成才3.能力的晚期表现(四)能力的性别差异三、能力与管理的关系1.合理选才,量才录用2.人尽其才,让能力与职务相匹配3.根据员工能力差异,实现能力互补4.加强员工能力培训教学内容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内容课堂练习及作业布置1.个性有哪些特点?2.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有哪些影响因素?3.气质有哪些类型?其特征分别是什么?4.气质类型与管理有什么样的关系?5.简述性格的特征。6.能力的差异有哪些?周次414
14 第四节 能力与管理 一、能力的概念与类型 1.能力的概念 (1)概念 (2)涵义 2.能力的类型 (1)根据能力的倾向性,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根据能力的功能,可以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3)根据能力参与的活动的性质,可以划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能力的差异 (一)能力的类型差异 (二)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三)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1.能力的早期表现 2.中年成才 3.能力的晚期表现 (四)能力的性别差异 三、能力与管理的关系 1.合理选才,量才录用 2.人尽其才,让能力与职务相匹配 3.根据员工能力差异,实现能力互补 4.加强员工能力培训 教学内容总结(5 分钟) 回顾本节课内容 课堂练习及作业布置 1.个性有哪些特点? 2.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有哪些影响因素? 3.气质有哪些类型?其特征分别是什么? 4.气质类型与管理有什么样的关系? 5.简述性格的特征。 6.能力的差异有哪些? 周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