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4 2% 2% 4% 1% 9% 课程目标5 2% 2% 4% 合评 305 60% 五、课程思政素材 对课程目标的支排度 对应章 教学方 课程思政素材 节 法 2.2.2.2.2 12 345 政治认同:鼓励学生查阅并学习由我国专家学者在国 际著名期刊上发表的微生物学研究文献。在课堂上属 开科学知识与思政德有结合的大讨论和总结,励学 第1章 讲授 生积极开展创新项目,展示论点正确、论据充分的专 业学术论文,提升专业素养,为未来创新型生态农物 业的发展多做贡献。 德才兼备:华东理工大学王启要教授团队最新发布有 PNAS的研究表明,导致人类和海洋动物致病的海洋 病原性弧菌(010139霍乱弧菌、刷溶血弧菌、溶深 弧菌和鰻弧肉等)天然具有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性, 有关细菌感应B内酰胺类抗生素并产生抗性的新机制 2 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为将来针对病原性孤菌新型抗菌 第7章 讲授 药物的理性设计和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改进莫定了基 础。引导大家对于细菌性耐药性的探究,培养本科生 的科学素养和提升研究的兴趣,树立德才兼备高层次 人才的榜样性作用,积极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型农牧业 建设添砖加瓦。 与时俱进:通过查阅鱼病防治等相关文献资料,了解 我国水产疫苗的发展历程。充分挖掘我国科研工作者 在一些重要水产养殖病害疫苗技术上的突破性进展】 以及为推进疫苗防控技术在我田水产养殖业中的广泛 应用中所做出的不借努力和伟大功續。引导学生结合 第10章 讲授 专业知识,发挥想象为水产养殖的健康理念和可持续 发展实践自己的理论与梦想。提升水产养殖行业的仙 命感和荣誉感,增强水产健康养殖的的社会责任感。 在弘扬科学文化的同时,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自觉 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8
8 课程目标 4 2% 2% 4% 1% 9% 课程目标 5 2% 2% 4% 1% 8% 合计 10% 10% 20% 60% 100% 五、课程思政素材 序 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 节 教学方 法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2. 1 2. 2 2. 3 2. 4 2. 5 1 政治认同:鼓励学生查阅并学习由我国专家学者在国 际著名期刊上发表的微生物学研究文献,在课堂上展 开科学知识与思政德育结合的大讨论和总结,鼓励学 生积极开展创新项目,展示论点正确、论据充分的专 业学术论文,提升专业素养,为未来创新型生态农牧 业的发展多做贡献。 第 1 章 讲授 √ √ √ √ √ 2 德才兼备:华东理工大学王启要教授团队最新发布在 PNAS 的研究表明,导致人类和海洋动物致病的海洋 病原性弧菌(非 O1-O139 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 弧菌和鳗弧菌等)天然具有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性, 有关细菌感应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并产生抗性的新机制 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为将来针对病原性弧菌新型抗菌 药物的理性设计和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改进奠定了基 础。引导大家对于细菌性耐药性的探究,培养本科生 的科学素养和提升研究的兴趣,树立德才兼备高层次 人才的榜样性作用,积极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型农牧业 建设添砖加瓦。 第 7 章 讲授 √ √ √ √ 3 与时俱进:通过查阅鱼病防治等相关文献资料,了解 我国水产疫苗的发展历程。充分挖掘我国科研工作者 在一些重要水产养殖病害疫苗技术上的突破性进展, 以及为推进疫苗防控技术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的广泛 应用中所做出的不惜努力和伟大功绩。引导学生结合 专业知识,发挥想象为水产养殖的健康理念和可持续 发展实践自己的理论与梦想。提升水产养殖行业的使 命感和荣誉感,增强水产健康养殖的的社会责任感。 在弘扬科学文化的同时,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自觉 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第 10 章 讲授 √ √ √ √ √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指定教村 周德庆主编,《微生物学教程》(第三板),高等教有出版社,2011年4月第3版, I1SBN:9787040314045。 周德庆主编,《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三版),高等教有出版社,2013年3月第3 版,1SBN:9787040369380 阅读书目 陆承平主编,《兽医微生物学》(第五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1月第5版,ISBN: 978-7-109-17286-9。 沈萍主编,《微生物学》,普通高等教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有出版社, 2009年8月第1版,1SBN:978-7-04022268-5。 黄秀梨,辛明秀主编,《微生物学》(第3版),普通高等教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高等教有出版社,2009年2月,第3版,ISBN:978-704025345-0。 张奇亚主编,《水生病毒学》,高等教有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ISBN: 978-7-04-021926-5。 ase inAquaculture,Brain Austin,Woodhead Publishing Limited,2012 Aquaculture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Didier Montet,Science Publishers,2011, 1SBN978-1-57808-711-2 Beneficial Microorganisms in Agriculture,Aquaculture and Other Areas,Min-Tze Liong, Springer,2015,ISBN978-3-319-23182-2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of Aquatic and Waste Systems,Nduka Okafor,Springer, 2011,ISBN978-94-007-1459-5 Molecular Paradigms of Infectious Disease,CHERYLA.NICKERSON,Springer,2006, ISBN.-10:0-387-30917-9 Molecular Microbiology--DIAGNOSTIC PRINCIPLES AND PRACTICE,David H. Persing.ASM Press,2016,ISBN 9781555819088 杂志与期刊 of Bacteriology Natre Microb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 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America (PNAS) Bio 9
9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指定教材 周德庆主编,《微生物学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4 月 第 3 版, ISBN:9787040314045。 周德庆主编,《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年 3 月第 3 版,ISBN:9787040369380。 阅读书目 陆承平主编,《兽医微生物学》(第五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年 1 月第 5 版,ISBN: 978-7-109-17286-9。 沈萍主编,《微生物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年 8 月第 1 版,ISBN:978-7-04022268-5。 黄秀梨,辛明秀主编,《微生物学》(第 3 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 2 月,第 3 版,ISBN:978-7-04025345-0。 张奇亚主编,《水生病毒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 1 月第 1 版,ISBN: 978-7-04-021926-5。 Infectious disease in Aquaculture, Brain Austin,Woodhead Publishing Limited,2012, ISBN 978-0-85709-016-4 Aquaculture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Didier Montet,Science Publishers,2011, ISBN 978-1-57808-711-2 Beneficial Microorganisms in Agriculture, Aquaculture and Other Areas,Min-Tze Liong, Springer,2015,ISBN 978-3-319-23182-2 Health and Environment in Aquaculture,Edmir Daniel Carvalho,InTech,2012, ISBN 978-953-51-0497-1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of Aquatic and Waste Systems,Nduka Okafor,Springer, 2011,ISBN 978-94-007-1459-5 Molecular Paradigms of Infectious Disease,CHERYL A. NICKERSON,Springer,2006, ISBN-10: 0-387-30917-9 Molecular Microbiology--DIAGNOSTIC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David H. Persing,ASM Press ,2016,ISBN 9781555819088 杂志与期刊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Journal of Virology; Nature Microbi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NAS)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views
Anmual Review of Microbiology PLOS ONE Aquatic Microbial Ecology Journal of Fish Diseases Trends in Microbiology Aquaculture 七、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各章应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原理和方 法,使学生对微生物学及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和把握。 主撰人:张也 审核人:许丹,张宗恩 教学院长:黄旭雄 日期:2018年12月27日 10
10 Annual Review of Microbiology PLOS ONE Aquatic Microbial Ecology Journal of Fish Diseases Trends in Microbiology Aquaculture 七、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各章应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原理和方 法,使学生对微生物学及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和把握。 主撰人:张 也 审核人:许丹,张宗恩 教学院长:黄旭雄 日 期:2018 年 12 月 27 日
《水生动物病原傲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for Aquatic Animal Pathogen) 课程编号:1806127 分:3学分 总学时48学时分配(讲授学时:42,含思政讨论课:6学时 开设学期:第4学期 面向专业:水生动物医学 课程级别:市级重点建设课程,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核心课程 果程负责人:张庆华 教学团队:张庆华,宋增福,姜有声,许丹,张也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概况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专业基础学科,它研究微生物的一般规律 及水生来源的病原微生物造成的水生动物疾病特征 方法等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分 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介绍微生物类群的基本知识及实验技术,如通过微生物的种类 形态特征、生长培养、遗传变异、控制方法、微生物的生态及分类鉴定等的学习,使学生对 微生物有初步的认识:各论部分主要介绍水生动物疾病中常见的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疾 病的病原特占及发病规律,此外了解常见水产品上的有害微牛物种类,为料学研究及生产实 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 使学生具备致病因素分析和检验的基本技 能,另一方面,结合知识点了解,发掘学科发展史上的知名人士的生平和重要事件,引导和 教有学生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课程面向水生动物医学本科专业。 Microbiology for aquatic animal pathogen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discipline with a wide range of content.It studies the general rules of microorganisms,the characteristics of aquatic animal diseases caused by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of aquatic origin,and detection methods.The cours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overview microbiology and special microbiological pathogens for aquatic animals.In the first part,overview microbiology section describes the basics of microorganism and expe rimental techniques.We introduce the types of microorganisms morphology,growth medium,genetic variation,control method. ec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identif ication in order to make our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preliminary microorgar sms.In the second part,we cteris ous aquatic anim ung Inroug study of this course,stu analysis and testing of pathogen 2.课程目标 2.」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是水生动物医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木课程比较系统 和完整地介绍了普通微生物学和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的基本内容。该课程涉及普通微生物 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引起水生动物疾病的常见微生物(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 的病原特点及发病规律,为科学研究及生产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1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for Aquatic Animal Pathogen) 课程编号:1806127 学 分:3 学分 学 时:总学时 48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42,含思政讨论课:6 学时) 开设学期:第 4 学期 面向专业:水生动物医学 课程级别:市级重点建设课程,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负责人:张庆华 教学团队:张庆华,宋增福,姜有声,许丹,张也 一、 课程简介 1. 课程概况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专业基础学科,它研究微生物的一般规律 及水生来源的病原微生物造成的水生动物疾病特征、检测方法等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分总 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介绍微生物类群的基本知识及实验技术,如通过微生物的种类、 形态特征、生长培养、遗传变异、控制方法、微生物的生态及分类鉴定等的学习,使学生对 微生物有初步的认识;各论部分主要介绍水生动物疾病中常见的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疾 病的病原特点及发病规律,此外了解常见水产品上的有害微生物种类,为科学研究及生产实 践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具备致病因素分析和检验的基本技 能,另一方面,结合知识点了解,发掘学科发展史上的知名人士的生平和重要事件,引导和 教育学生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课程面向水生动物医学本科专业。 Microbiology for aquatic animal pathogen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discipline with a wide range of content. It studies the general rules of microorganism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quatic animal diseases caused by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of aquatic origin, and detection methods. The cours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 overview microbiology and special microbiological pathogens for aquatic animals. In the first part, overview microbiology section describes the basics of microorganism and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We introduce the types of microorganisms, morphology, growth medium, genetic variation, control method, microbial ec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in order to make our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preliminary microorganisms. In the second part, we introdu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aquatic animal diseases pathogens, including bacterial, viral and fungal and the incidence of disease law.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have the basic skills of analysis and testing of pathogenic factors. 2. 课程目标: 2.1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是水生动物医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比较系统 和完整地介绍了普通微生物学和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的基本内容。该课程涉及普通微生物 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引起水生动物疾病的常见微生物(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 的病原特点及发病规律,为科学研究及生产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2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理论学习需要循序渐进。在此基础上前后贯通,了解知 识之间的脉络和内在联系。不断加深各章节的重点、难点与考核点,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及 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3使学生注意区分有益菌和病原菌,建立充分利用有益菌控制有害病原菌的理念。 2.4把课程学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教有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 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 2.5培养一懂两爱(具有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情怀)的新时代水产科技创 新和实践者,具有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 文化,具有 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医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能够正确把握和理解人 与社会发展规律,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降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课程目标5 11 √ 12 13 1.4 15 毕业要求 1.6 21 24 2.5 2.6 二、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安排 敦学内容 学时 备注 对课程目标的支排度 212.2232.425 第1音绪论 2 作业 11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及其 量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过 3. 13微生物学与人类进步之 牛物的五大共性 研究对象及方法 12
12 2.2 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理论学习需要循序渐进。在此基础上前后贯通,了解知 识之间的脉络和内在联系。不断加深各章节的重点、难点与考核点,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及 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使学生注意区分有益菌和病原菌,建立充分利用有益菌控制有害病原菌的理念。 2.4 把课程学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 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 2.5 培养一懂两爱(具有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情怀)的新时代水产科技创 新和实践者,具有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 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医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能够正确把握和理解人 与社会发展规律,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课程目标 4 课程目标 5 毕 业 要 求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 √ 2.1 √ √ √ 2.2 √ √ √ 2.3 √ √ √ 2.4 √ √ √ 2.5 √ √ √ 2.6 √ √ 二、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 学时 备注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2.1 2.2 2.3 2.4 2.5 第1章 绪论 1.1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及其 分类地位 1.2 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过 程 1.3 微生物学与人类进步之 间的关系 1.4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2 作业: 1. 理解微生物的概念 2.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3. 了解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 过程 4. 微生物学与人类进步 5. 水生动物微生物的特点、 研究对象及方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