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通论第一章导论:文学名著与我们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对课程进行解读。使学生关注并思考文学在人文素质构成中的地位以及文学的阅读与法律学习的关联。讲解课程的结构和方法。学时分配:2第一节解读这门课一为什么要上一门文学课一、关于人文素质的积累(一)大学是一个空间而不是一条道路1、人生的变化一一关于大学。一大学生,灵魂的发育季节。2、应试教育到大学的转化3、人生的规划和目标(二)文化积累的重要性1、哲学意义上的幸福与人生人生应该幸福,这是最重要的。人生无往不在痛苦和挣扎之中。反抗的方式是当强者和英雄。英雄各种各样,各个不同。2、愉快生活的三个基本要素一人生幸福一一自在从容一一认识和判断一一人生智慧一一文化(人文与语言)二、文学与法律的关联性(一)、文学与人生1、文学是人学,人是复杂的2、小说里有你需要的一切东西3、文学艺术的功能一一对人类心灵、人类精神情感可能存在的一切状态的探索。(二)、法与人的生存之所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一黑格尔第二节大学、人文与文学三、大学的人文(一)、人文”的核心命意是“超越个体、超越种族、超越国家、超越具体人伦事功,从人类整体甚至宇宙大全的角度思考世界”(二)、大学是以培养“人”为天职。关心“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是大学的本质。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仅在于它5
中华文明通论 5 第一章 导论:文学名著与我们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对课程进行解读。使学生关注并思考文学在人文素质构成中的地位 以及文学的阅读与法律学习的关联。讲解课程的结构和方法。 学时分配:2 第一节 解读这门课 ——为什么要上一门文学课 一、关于人文素质的积累 (一)大学是一个空间而不是一条道路 1、人生的变化——关于大学。 ——大学生,灵魂的发育季节。 2、应试教育到大学的转化 3、人生的规划和目标 (二)文化积累的重要性 1、哲学意义上的幸福与人生 人生应该幸福,这是最重要的。 人生无往不在痛苦和挣扎之中。 反抗的方式是当强者和英雄。 英雄各种各样,各个不同。 2、愉快生活的三个基本要素 ——人生幸福——自在从容——认识和判断——人生智慧——文化(人文与语言) 二、文学与法律的关联性 (一)、文学与人生 1、文学是人学,人是复杂的 2、小说里有你需要的一切东西 3、文学艺术的功能——对人类心灵、人类精神情感可能存在的一切状态的探索。 (二)、法与人的生存之所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黑格尔 第二节 大学、人文与文学 三、大学的人文 (一)、人文”的核心命意是“超越个体、超越种族、超越国家、超越具体人伦事功,从人类 整体甚至宇宙大全的角度思考世界”。 (二)、大学是以培养“人”为天职。 关心“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是大学的本质。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仅在于它
通识主干课程教学大纲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这种大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其人文精神。(三)、文学经典文学经典的教育乃是全面持久的人文教育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由于文学本身巨大的包容性和感染力,深入解读一定数量的文学经典,往往可以在人文修养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关于课程的结构(一)各个章节的基本内容1、导言:文学名著与我们2、关于文学:文学是什么,文学的标准,文学的本质和文学的使命。3、有关阅读:阅读的态度和方法。什么是名著?(4课时)4、文学的此岸和彼岸(上):海明威欣赏一一文学关注社会人生,更关注理想和未来5、艺术的价值一一人生的收藏。经典与流行6、文学的此岸和彼岸(下):鲁迅研究一一中国作家的文化选择7、《百年孤独》导读一一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一一艺术的形式永远是追求现代的8、诗歌是人生抽象的表达:文学艺术以形象思维表达抽象情感观念的特征。9、人生与戏剧相关、人生与表演相关:从戏剧看文学艺术的本质以及人类对艺术的需求(二)各个章节之间的关联1、文学的内容a)文学的功能及作家的追求。b)作家对人生和社会的观察在文学作品的反映。c)文学作品在关注社会人生中的价值和地位。2、文学的此岸和彼岸。中外作家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下对文学的不同诉求。3、文学作品的形式a)内容与形式的关系。b)在文学创作中作家何以对形式的创新孜孜以求。4、诗歌的特征a)意向。b)抽象。c)深层感悟。d)文学与音乐。e)文学与绘画。f)文学与建筑。5、戏剧的特征a)戏剧的综合性。b)戏剧与人生。c)集中体验与浓缩的人生。6
通识主干课程教学大纲 6 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这种大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其人文精神。 (三)、文学经典 文学经典的教育乃是全面持久的人文教育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由于文学本身巨大的包容性和 感染力,深入解读一定数量的文学经典,往往可以在人文修养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关于课程的结构 (一)各个章节的基本内容 1、导言:文学名著与我们 2、关于文学:文学是什么,文学的标准,文学的本质和文学的使命。 3、有关阅读:阅读的态度和方法。什么是名著?(4 课时) 4、文学的此岸和彼岸(上):海明威欣赏——文学关注社会人生,更关注理想和未来 5、艺术的价值——人生的收藏。经典与流行 6、文学的此岸和彼岸(下):鲁迅研究——中国作家的文化选择 7、《百年孤独》导读——文学的内容与形式——艺术的形式永远是追求现代的 8、诗歌是人生抽象的表达:文学艺术以形象思维表达抽象情感观念的特征。 9、人生与戏剧相关、人生与表演相关:从戏剧看文学艺术的本质以及人类对艺术的需求 (二)各个章节之间的关联 1、文学的内容 a)文学的功能及作家的追求。 b)作家对人生和社会的观察在文学作品的反映。 c)文学作品在关注社会人生中的价值和地位。 2、文学的此岸和彼岸。 中外作家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下对文学的不同诉求。 3、文学作品的形式 a)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b)在文学创作中作家何以对形式的创新孜孜以求。 4、诗歌的特征 a)意向。 b)抽象。 c)深层感悟。 d)文学与音乐。 e)文学与绘画。 f)文学与建筑。 5、戏剧的特征 a)戏剧的综合性。 b)戏剧与人生。 c)集中体验与浓缩的人生
中华文明通论第二章阅读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章探讨阅读对于人类文化进程以及对于个人人文素养养成的意义,并讨论阅读的方法和范畴。学时分配:2第一节人文经典的阅读一、阅读的意义(一)、阅读是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二)、阅读是了解世事人情的有效方法(三)、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四)、阅读是加强思想修养的必由之路(五)、阅读是提升人生质量的根本途径一一非功利二、读书的态度一文化的素质(一)倾听(二)对话(三)交流(四)判断(五)汲取三、伟人与我们(一)人类文化传承的特征1、人类的文化遗产无边无涯、灿烂丰富,对个体的人来说如汪洋大海一样广阔深邃,没有止境。2、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无数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思想。他们高高在上,不屈从与世俗的凡音,有自己独到的真知灼见;他们关注人类的终极命运,关心人类长远的方向;他们有自己理解人类和把握人类命运的方式,以至于他的思想不朽。(二)伟人与我们1、<英>卡莱尔:“伟人是自身有生命力的光源··这光源灿烂夺目,照亮了黑暗的世界。他不是一枝被点燃的蜡烛,而是上帝恩赐给我们的天然阳光。..整个世界的灵魂就是这些为人的灵魂。”2、读好书帮助我们驱除贫庸,抵御邪恶,远离虚无与轻浮,获得对爱、对美、对善的认识与感悟能力,创造出更富足的精神世界和更纯粹的灵魂。3、读书与思考读书与思考,让我们彻底超越平庸,追求自由快乐的人生。7
中华文明通论 7 第二章 阅读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章探讨阅读对于人类文化进程以及对于个人人文素养养成的意 义,并讨论阅读的方法和范畴。 学时分配:2 第一节 人文经典的阅读 一、阅读的意义 (一)、阅读是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 (二)、阅读是了解世事人情的有效方法 (三)、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 (四)、阅读是加强思想修养的必由之路 (五)、阅读是提升人生质量的根本途径——非功利 二、读书的态度—文化的素质 (一)倾听 (二)对话 (三)交流 (四)判断 (五)汲取 三、伟人与我们 (一)人类文化传承的特征 1、人类的文化遗产无边无涯、灿烂丰富,对个体的人来说如汪洋大海一样广阔深邃,没有止 境。 2、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无数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思想。他们高高在上,不屈从与世俗的凡音, 有自己独到的真知灼见;他们关注人类的终极命运,关心人类长远的方向;他们有自己理解人类和 把握人类命运的方式,以至于他的思想不朽。 (二)伟人与我们 1、<英>卡莱尔: “伟人是自身有生命力的光源.这光源灿烂夺目,照亮了黑暗的世界。他不是一枝被点燃的 蜡烛,而是上帝恩赐给我们的天然阳光。 .整个世界的灵魂就是这些为人的灵魂。” 2、读好书 帮助我们驱除贫庸,抵御邪恶,远离虚无与轻浮,获得对爱、对美、对善的认识与感悟能力, 创造出更富足的精神世界和更纯粹的灵魂。 3、读书与思考 读书与思考,让我们彻底超越平庸,追求自由快乐的人生
通识主干课程教学大纲第二节经典阅读一、读什么书(一)读经典(二)、读现代的书(三)、读全人类的书二、读书的范畴(一)、文学(二)、历史(三)、哲学(四)、社会政治(五)、人物传记(六)、伟人的平易之作8
通识主干课程教学大纲 8 第二节 经典阅读 一、读什么书 (一)读经典 (二)、读现代的书 (三)、读全人类的书 二、读书的范畴 (一)、文学 (二)、历史 (三)、哲学 (四)、社会政治 (五)、人物传记 (六)、伟人的平易之作
中华文明通论第三章关于文学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章通过文学是什么、文学的标准是什么、文学的本质和文学的使命是什么,探讨文学在人类文化中的价值和地位以及文学的特征。学时分配:4第一节?文学是什么一、文学是什么(一)文学与人类精神生活1、人类心灵的栖息地2、人类心灵的自我对话和反省3、人类自身对生活的冀望与梦想3、人类得以确立自我心灵的方向,延续与发展的支撑力文学是一4、超越于生活之上,是人间智者审视自身生活面貌,追求合理美好人生的畅想,是如人间仙乐般的声音。(二)沈从文人生的三个层面1、生存一2、生活一3、生命一一(三)文学的态度1、文学需要平视,不能仰视,更不能俯视。2、文学只有对于那些需要它的人才有意义。(四)文学的核心精神是人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的核心:爱人一一博爱一一将人看作万物之灵,关爱人的生命和生命价值,关注生命的意义。以人为本一一以人的利益为核心,以人的价值为评判标准来权衡世间万物,包括自然和我们人类自身。第二节文学评判的标准一、文学评判的标准是什么(一)对人的思考(二)对人类命运的观察和思考(三)对人类生存方式的观察和思考(四)对人类合理的生存方式的探索与找寻9
中华文明通论 9 第三章 关于文学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章通过文学是什么、文学的标准是什么、文学的本质和文学的使 命是什么,探讨文学在人类文化中的价值和地位以及文学的特征。 学时分配:4 第一节 文学是什么 一、文学是什么 (一)文学与人类精神生活 1、人类心灵的栖息地 2、人类心灵的自我对话和反省 3、人类自身对生活的冀望与梦想 3、人类得以确立自我心灵的方向,延续与发展的支撑力 文学是—— 4、超越于生活之上,是人间智者审视自身生活面貌,追求合理美好人生的畅想,是如人间仙 乐般的声音。 (二)沈从文人生的三个层面 1、生存—— 2、生活—— 3、生命—— (三)文学的态度 1、文学需要平视,不能仰视,更不能俯视。 2、文学只有对于那些需要它的人才有意义。 (四)文学的核心精神是人道主义精神 人道主义的核心:爱人——博爱——将人看作万物之灵,关爱人的生命和生命价值,关注生命 的意义。 以人为本——以人的利益为核心,以人的价值为评判标准来权衡世间万物,包括自然和我们人 类自身。 第二节 文学评判的标准 一、文学评判的标准是什么 (一)对人的思考 (二)对人类命运的观察和思考 (三)对人类生存方式的观察和思考 (四)对人类合理的生存方式的探索与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