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2020届高三学年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文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底气之根。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的早期,各种思想学派精彩纷 呈,多角度地体现中华智慧的全面性和丰富性。中国历史上思想学派众多,各有 持论,各有辉煌,虽有差异,但不是彼此隔绝。《易传》云:“圣人有以见天下 之动,而观其会通。”“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和而不同,海纳百川, 中华传统文化是由各派思想从各种角度切入的关于宇宙人生、治国理政、立德树 人相异相成的大智慧,取之不竭,常用常新 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人文文化,它最关注的是现世而非来世, 是人间而非天堂一一它是人的文化,而非神的文化。中国历来不是政教合一、皇 权与神权共治的国家。传统中国的治国理政、立德教民,是依据思想家的教导和 智慧,而非神谕或上天启示。在中国,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历代思想家的学说主 要是现实的智慧,而无关来世。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忧其君”和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体现的都是这种世俗精神、入世情怀 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关怀,并非没有超越性和神圣性。中华传统文化把为国家为 民族而勇于牺牲作为最髙价值,其自身就包含超越性,即超越个人的利益,心中 有“大我”而不是“小我”;具有神圣性,因为它怀有崇高的理想和信仰,杀身 成仁,舍生取义,以身殉道,以身殉国,而不是临难图苟免,贪生怕死。中华民 族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也没有宗教殉教者,没有对宗教战争杀戮者的赞美,有 的则是对为国牺牲者的歌颂。屈原的《九歌·国殇》就是对战死沙场的勇士们的 歌颂,“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 惩”。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 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是极具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文化,一部中华文化史,同时是一部中华文化 思想创造史。各个时代都有各自做出突出贡献的思想家和传世经典文本。至于楚 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代表自己时代性的文化珍品。中 华文化的创造性和时代性特征,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我 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历经5000年发展从未中断,全赖这种创造力。尤其处在发 展迅速、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当代世界,一个国家仅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而 无创造性,不能创造出与时代相符合的当代文化,不会拥有足以自信的文化底气 文化遗产是历史,它代表先人的创造和智慧。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仅要源远,还要 流长;不仅要根深,还要叶茂;不仅要有传统性,还要有现代性。因为传统文化 遗产能够保存,能够发挥它泽被子孙后世的作用,不能只依靠祖先的荫应,而应 该是后世子孙的继承、发展和创造 (摘编自《论文化自信的底气》)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哈尔滨 2020 届高三学年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底气之根。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的早期,各种思想学派精彩纷 呈,多角度地体现中华智慧的全面性和丰富性。中国历史上思想学派众多,各有 持论,各有辉煌,虽有差异,但不是彼此隔绝。《易传》云:“圣人有以见天下 之动,而观其会通。”“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和而不同,海纳百川, 中华传统文化是由各派思想从各种角度切入的关于宇宙人生、治国理政、立德树 人相异相成的大智慧,取之不竭,常用常新。 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人文文化,它最关注的是现世而非来世, 是人间而非天堂——它是人的文化,而非神的文化。中国历来不是政教合一、皇 权与神权共治的国家。传统中国的治国理政、立德教民,是依据思想家的教导和 智慧,而非神谕或上天启示。在中国,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历代思想家的学说主 要是现实的智慧,而无关来世。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忧其君”和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体现的都是这种世俗精神、入世情怀。 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关怀,并非没有超越性和神圣性。中华传统文化把为国家为 民族而勇于牺牲作为最高价值,其自身就包含超越性,即超越个人的利益,心中 有“大我”而不是“小我”;具有神圣性,因为它怀有崇高的理想和信仰,杀身 成仁,舍生取义,以身殉道,以身殉国,而不是临难图苟免,贪生怕死。中华民 族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也没有宗教殉教者,没有对宗教战争杀戮者的赞美,有 的则是对为国牺牲者的歌颂。屈原的《九歌·国殇》就是对战死沙场的勇士们的 歌颂,“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 惩”。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 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是极具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文化,一部中华文化史,同时是一部中华文化 思想创造史。各个时代都有各自做出突出贡献的思想家和传世经典文本。至于楚 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代表自己时代性的文化珍品。中 华文化的创造性和时代性特征,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我 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历经 5000 年发展从未中断,全赖这种创造力。尤其处在发 展迅速、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当代世界,一个国家仅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而 无创造性,不能创造出与时代相符合的当代文化,不会拥有足以自信的文化底气。 文化遗产是历史,它代表先人的创造和智慧。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仅要源远,还要 流长;不仅要根深,还要叶茂;不仅要有传统性,还要有现代性。因为传统文化 遗产能够保存,能够发挥它泽被子孙后世的作用,不能只依靠祖先的荫应,而应 该是后世子孙的继承、发展和创造。 (摘编自《论文化自信的底气》)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化自信的底气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已经消失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 化 B.因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早期产生了多种思想学派,所以具有全面性和丰富性的特 点 C.在中国历史上,众多的思想学派虽然坚守自己的学说但没有陷入彼此隔绝的状 态 D.《易传》所言的“会通”“同归”,可以用来解释各派思想对共同问题的关注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中的“未知生,焉知死”反映了儒学人文文化的本质以及对现世的关 注 B.儒学注重人间,可以称之为人的文化;而注重天堂的文化,则可归结为神的文 化 C.在中国,人们不讲来世,因而追求的主要是现实的智慧,不会出现政教合一的 现象。 D.范仲淹与张载的名言流露出“现实的智慧而无关来世”的世俗精神和人世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国家和民族的存亡之际,一个人甘愿为国家为民族而勇于牺牲的做法,体现 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神圣性的一面 B.《论语》说的“杀身成仁”和《孟子》说的“舍生取义”,论证了中华民族追 求“小我”但更追求“大我”的精神。 C.作者用《九歌·国殇》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先秦时期已经具有了超越性,但 因为没有宗教因素,就不具有神圣性。 D中华文化发展史蕴含着深刻启示,创造性使一个国家不断产生丰富的文化,当 今时代必须创造符合自身的文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自5G面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就是,5G技术跟传统的3G、4G技术有什么 区别?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介绍,传统的3G、4G技术主要 影响人们的通信方式,而5G主要应用于“人一一机一—物”互联,将解决人与 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更多的是实现与垂直行业融合,提升垂直行业 信息化水平,“5G的大规模应用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社会信息化水平将显 著提升。人们每时每刻都能享受髙速宽带网络冲浪服务,打破环境、时间限制。” 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层累叠加,比如越来越快的处理器,越来越清晰的屏幕,以及 越来越快的网络速度。这些变化甫一出现,便将带来革命,科技创新无疑会使这 场革命加速。2019年将是5G元年,也将是5G竞争真正开始的一年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彭木根表示,“人 机一一物”互联未来将成为常态,物联网或成为最大的主战场,各种物联应 用将层出不穷,同时,彭木根也提醒,5G技术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因其特有性质,也将带来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等方面的问题 (摘编自《全国两会“联姻”5G:科创引擎轰鸣,强国未来可期》,2019年3 月3日,人民网) 材料二:
A.文化自信的底气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已经消失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 化。 B.因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早期产生了多种思想学派,所以具有全面性和丰富性的特 点。 C.在中国历史上,众多的思想学派虽然坚守自己的学说但没有陷入彼此隔绝的状 态。 D.《易传》所言的“会通”“同归”,可以用来解释各派思想对共同问题的关注。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论语》中的“未知生,焉知死”反映了儒学人文文化的本质以及对现世的关 注。 B.儒学注重人间,可以称之为人的文化;而注重天堂的文化,则可归结为神的文 化。 C.在中国,人们不讲来世,因而追求的主要是现实的智慧,不会出现政教合一的 现象。 D.范仲淹与张载的名言流露出“现实的智慧而无关来世”的世俗精神和人世情 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国家和民族的存亡之际,一个人甘愿为国家为民族而勇于牺牲的做法,体现 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神圣性的一面。 B.《论语》说的“杀身成仁”和《孟子》说的“舍生取义”,论证了中华民族追 求“小我”但更追求“大我”的精神。 C.作者用《九歌·国殇》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先秦时期已经具有了超越性,但 因为没有宗教因素,就不具有神圣性。 D.中华文化发展史蕴含着深刻启示,创造性使一个国家不断产生丰富的文化,当 今时代必须创造符合自身的文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自 5G 面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就是,5G 技术跟传统的 3G、4G 技术有什么 区别?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介绍,传统的 3G、4G 技术主要 影响人们的通信方式,而 5G 主要应用于“人——机——物”互联,将解决人与 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更多的是实现与垂直行业融合,提升垂直行业 信息化水平,“5G 的大规模应用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社会信息化水平将显 著提升。人们每时每刻都能享受高速宽带网络冲浪服务,打破环境、时间限制。” 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层累叠加,比如越来越快的处理器,越来越清晰的屏幕,以及 越来越快的网络速度。这些变化甫一出现,便将带来革命,科技创新无疑会使这 场革命加速。2019 年将是 5G 元年,也将是 5G 竞争真正开始的一年……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彭木根表示,“人 ——机——物”互联未来将成为常态,物联网或成为最大的主战场,各种物联应 用将层出不穷,同时,彭木根也提醒,5G 技术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因其特有性质,也将带来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等方面的问题。 (摘编自《全国两会“联姻”5G:科创引擎轰鸣,强国未来可期》,2019 年 3 月 3 日,人民网) 材料二:
我国1G-5G的发展历程 类别 特点 规模 1G语音时1987年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正式启动,标志 着移动语音通话的1G时代到来 不详 代代3代 文本时具有通话和简单的文本传送功能,无法直截止2012年底。用户达 接传送电子邮件等信息。 7亿。 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可无限漫游,处理 3图片时图像、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提供网页浏、截止2014年,用户达485 电话会议等信息服务。 46视频时速度更快、通讯灵活、智能性更高、费用椒止208年底,用户达 代 更便宣,在移动终端随时观看网络视频…1.7亿。 能满足用户对无线服务的需求。 5G物联网 时代 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万物互联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3月6日) 材料三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消息,近期,西班牙、德国、奥地利、阿联酋等多国业界 相继表示,不会排斥中国企业的5G技术,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示将向中企5G技术 打开大门。当前,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正面临从4G向5G过渡的关键时刻。5G具 有速度高、反应快容量大等特点,有助于大幅提升沟通效率,在与其他行业结合 后,能够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5G的到来,将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带来 重大变革 目前,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并在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 网、车联网等关键技术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先实现5G商用的 国家。 为了抢占先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这个技术进步的潮流中落后。欧洲等 地区业界以及舆论普遍指出,排斥中国企业可能导致自身5G普及的速度变慢。 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所谓因“安全原因”而对中企采取压制的做法,业界广泛表 示,网络安全的未来应该取决于事实而非臆断和凭空指摘。欧盟委员会警告“不 要在片面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决定。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80年代末国内出现的移动电话属于1G时代的产物,可移动通话,不可发送 短信。 B.从1G时代到3G时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传送速度越来越快,传送内容越 来越丰富。 C.由于4G技术开始传送视频、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其用户数比3G时代 的两倍还多。 D.5G技术与前几代通信技术相比,不仅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而且可促使 万物互联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5G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显著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为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 新提供可能。追赶此轮技术进步潮流,就可能占据先机
我国 1G-5G 的发展历程 类别 特点 规模 1G 语音时 代 1987 年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正式启动,标志 着移动语音通话的 1G 时代到来。 不详 2G 文本时 代 具有通话和简单的文本传送功能,无法直 接传送电子邮件等信息。 截止 2012 年底。用户达 8.7 亿。 3G 图片时 代 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可无限漫游,处理 图像、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提供网页浏览、 电话会议等信息服务。 截止 2014 年,用户达 4.85 亿。 4G 视频时 代 速度更快、通讯灵活、智能性更高、费用 更便宜,在移动终端随时观看网络视频, 能满足用户对无线服务的需求。 截止 2018 年底,用户达 11.7 亿。 5G 物联网 时代 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万物互联。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 年 3 月 6 日) 材料三: 新华社北京 2 月 28 日消息,近期,西班牙、德国、奥地利、阿联酋等多国业界 相继表示,不会排斥中国企业的 5G 技术,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示将向中企 5G 技术 打开大门。当前,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正面临从 4G 向 5G 过渡的关键时刻。5G 具 有速度高、反应快容量大等特点,有助于大幅提升沟通效率,在与其他行业结合 后,能够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5G 的到来,将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带来 重大变革。 目前,在 5G 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并在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 网、车联网等关键技术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先实现 5G 商用的 国家。 为了抢占先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这个技术进步的潮流中落后。欧洲等 地区业界以及舆论普遍指出,排斥中国企业可能导致自身 5G 普及的速度变慢。 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所谓因“安全原因”而对中企采取压制的做法,业界广泛表 示,网络安全的未来应该取决于事实而非臆断和凭空指摘。欧盟委员会警告“不 要在片面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决定。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80 年代末国内出现的移动电话属于 1G 时代的产物,可移动通话,不可发送 短信。 B. 从 1G 时代到 3G 时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传送速度越来越快,传送内容越 来越丰富。 C. 由于 4G 技术开始传送视频、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其用户数比 3G 时代 的两倍还多。 D. 5G 技术与前几代通信技术相比,不仅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而且可促使 万物互联。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5G 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显著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为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 新提供可能。追赶此轮技术进步潮流,就可能占据先机
B.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5G商用技术的国家,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 重要份额,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C.2019年是5G元年,拉开了5G竞争序幕,面对技术革新、互利共赢的潮流, 海外各国纷纷对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 D.5G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技术信息安全和用户 个人隐私的问题也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诟病。 6.5G时代为什么被称为“物联网时代”?5G时代来临,我们应如何面对复杂的 国际形势?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太阳土 宁新路 每当我离家远去,母亲最担心我水土不服 我的肠胃有敏感症,只认老家的水,挪个地方就水土不适闹肚子。母亲说拉肚 是肠胃在“换水土”。这次去离家很远的地方,一去要好几年不能回来,肠胃肯 定得大“换”水土,定会拉得爬不起来。母亲很担心,就给我备了包东西,临上 路的那天,她装在我衣兜里,嘱我每天喝它几次。 我知道那是一包土,是那晒了很多年太阳的土,叫“太阳土”,也叫“老土”, 是那细如面粉的绵土。这是我每次出门,母亲都会让我带的东西。我带着它上路, 母亲添了些安慰,我也少了些惧怕 “太阳土”是老墙下的土,是太阳晒落墙上的灰土。“老土”收藏了太阳多年的 炽热和光色,比寻常黄土更黄亮、暖融融。土被晒成了纯粹的土面,老人不把它 看作是土,看作是太阳身上的灰,说它干净得很,灵气得很。在那缺医少药的年 代,老人偏爱这土,喝它暖肠胃,出远门带上调理水土不服。 “太阳土”的名字好听,水却难以下咽,有苦酸辣涩麻咸等说不上来的味,入口 喉咙发呕。母亲说常喝就不难喝了,喝惯就好了。这样的东西能喝习惯吗?我喝 次它难咽一次,从来没喝习惯过。虽难喝,我却是权把它当作母亲的爱心,才 喝它的。想到喝土水的怪味,就想到土里什么都会有,土脏。想到土里的脏来, 就想吐。可母亲和老人把它说得很神奇。老土难道真有神力?这让我注意起这老 墙的土来 老土里除苦酸辣涩麻咸外,那说不清的味究竟是什么?深想,一撮土还真不简单 撮土来自一片土地,一撮土里有世代村人。土里,包含着这世上所有消亡的东 西,也包括老祖宗的气息等一切。越想这土的生成,越觉得它复杂 这墙的土坯是哪里来的?老人懒得回答我这问题。我怀疑这“太阳土”的墙,是 来自村西荒地。那里有人常年打土坯,打的土坯不是村里打墙用,就是盖了房子 荒地虽是花草遍地的树林,当年却是坟地,挖出过秦汉唐的古董,也挖出过元明 清的钱币和陶瓷,当然还有棺材的朽木、人骨和兽骨。这其中或许也有我的祖先 村人会用这土打墙。这老墙的土,虽被太阳晒成黄亮的尘埃,但它有祖宗的痕迹 遗留,有太多消亡生命的秘密。难怪这土的水,有神秘的气味,有说不清的味道。 这土的水,是真能疗愈肠胃,还是祖辈乡土情结的狭隘偏执?我无法判断。可它 确有安抚肠胃的功效,它被我的祖辈确认,也被我的肠胃证明过。我之所以认可 它的作用,是因每到异地水土不服时,喝这“太阳土”水,就像母亲抚摸了我肚 子,肠胃会舒服起来。我便有点信了老人对它迷恋的说法,也不好再置疑母亲对 它的偏爱
B. 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 5G 商用技术的国家,在 5G 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 重要份额,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C. 2019 年是 5G 元年,拉开了 5G 竞争序幕,面对技术革新、互利共赢的潮流, 海外各国纷纷对中企 5G 技术打开大门。 D. 5G 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技术信息安全和用户 个人隐私的问题也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诟病。 6. 5G 时代为什么被称为“物联网时代”?5G 时代来临,我们应如何面对复杂的 国际形势?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太阳土 宁新路 每当我离家远去,母亲最担心我水土不服。 我的肠胃有敏感症,只认老家的水,挪个地方就水土不适闹肚子。母亲说拉肚子 是肠胃在“换水土”。这次去离家很远的地方,一去要好几年不能回来,肠胃肯 定得大“换”水土,定会拉得爬不起来。母亲很担心,就给我备了包东西,临上 路的那天,她装在我衣兜里,嘱我每天喝它几次。 我知道那是一包土,是那晒了很多年太阳的土,叫“太阳土”,也叫“老土”, 是那细如面粉的绵土。这是我每次出门,母亲都会让我带的东西。我带着它上路, 母亲添了些安慰,我也少了些惧怕。 “太阳土”是老墙下的土,是太阳晒落墙上的灰土。“老土”收藏了太阳多年的 炽热和光色,比寻常黄土更黄亮、暖融融。土被晒成了纯粹的土面,老人不把它 看作是土,看作是太阳身上的灰,说它干净得很,灵气得很。在那缺医少药的年 代,老人偏爱这土,喝它暖肠胃,出远门带上调理水土不服。 “太阳土”的名字好听,水却难以下咽,有苦酸辣涩麻咸等说不上来的味,入口 喉咙发呕。母亲说常喝就不难喝了,喝惯就好了。这样的东西能喝习惯吗?我喝 一次它难咽一次,从来没喝习惯过。虽难喝,我却是权把它当作母亲的爱心,才 喝它的。想到喝土水的怪味,就想到土里什么都会有,土脏。想到土里的脏来, 就想吐。可母亲和老人把它说得很神奇。老土难道真有神力?这让我注意起这老 墙的土来。 老土里除苦酸辣涩麻咸外,那说不清的味究竟是什么?深想,一撮土还真不简单。 一撮土来自一片土地,一撮土里有世代村人。土里,包含着这世上所有消亡的东 西,也包括老祖宗的气息等一切。越想这土的生成,越觉得它复杂。 这墙的土坯是哪里来的?老人懒得回答我这问题。我怀疑这“太阳土”的墙,是 来自村西荒地。那里有人常年打土坯,打的土坯不是村里打墙用,就是盖了房子。 荒地虽是花草遍地的树林,当年却是坟地,挖出过秦汉唐的古董,也挖出过元明 清的钱币和陶瓷,当然还有棺材的朽木、人骨和兽骨。这其中或许也有我的祖先。 村人会用这土打墙。这老墙的土,虽被太阳晒成黄亮的尘埃,但它有祖宗的痕迹、 遗留,有太多消亡生命的秘密。难怪这土的水,有神秘的气味,有说不清的味道。 这土的水,是真能疗愈肠胃,还是祖辈乡土情结的狭隘偏执?我无法判断。可它 确有安抚肠胃的功效,它被我的祖辈确认,也被我的肠胃证明过。我之所以认可 它的作用,是因每到异地水土不服时,喝这“太阳土”水,就像母亲抚摸了我肚 子,肠胃会舒服起来。我便有点信了老人对它迷恋的说法,也不好再置疑母亲对 它的偏爱
来村的异地人也同样,初喝村里的水,大多水土不服,村人就让喝碗“太阳土” 水,不适便缓解。这“太阳土”似乎有安抚人肠胃不适的功效 是肠胃只认熟悉的乡土,还是乡土里有令肠胃熟悉的、源自母土的神秘元素?想 来乡土里有“地气”,有母亲的“气血”,有出生在这块地上的生命的根。一撮 太阳土”就是乡土的根。这也许是这“太阳土”或“老土”的密码吧。乡土是 生命的根,乡土里有灵气。乡土与生命的链接就是“太阳土”的神奇内涵 水土的根里是祖先,每一粒土里都有祖先。大地上的生命倒下,也包括我的祖先, 切都入土,化作养育万物的圣洁的泥土,化作了水、草、树、麦、禽、布等供 人吃穿用的物质。也在阳光、空气、水的烘烤、氧化、洗涤下,腐朽的物质变成 了有魂的净土、“太阳土”。泥土变得纯洁而神圣,我不再嫌它脏。老墙的土被 太阳晒“香”,“太阳土”是香土。 我一路上惦记着到异地的那杯水,也提醒自己离家时母亲反复叮嘱的,喝水时不 要忘了放点“太阳土” 我被拉到了大山里的哨所,风是咸的,水也是咸的,这里的水土我的肚子哪会 “服”?我把几撮“太阳土”搅到水里,一口气喝下了,但还是拉了肚子。想必 这水土对我肚子太“生分”,我喝它喝得太少了。我就连喝“太阳土”水,当然 也吃了连队卫生员给的药片,肚子才安稳下来。“太阳土”喝完了,我的肠胃也 终于适应了哨所的水土。是“太阳土”起了作用,还是卫生员的药片起了作用? 我一厢情愿地相信是“太阳土”的功效 习惯了异地的水土,从异地再到异地,仍是水土不服,仍会肠胃难受,就想老 家墙上的“太阳土”。想起那黄亮的土,顿感肠胃舒服了起来。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4月期,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文章开篇写“每当我离家远去,母亲最担心我水土不服”,读者由这一点出发 会感爱到“太阳土”里所包含的浓浓母爱。 B.第三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但解释了上文母亲给我包的东西,也引出了下文 对太阳土的介绍,使文章由叙事转入抒情。 C.“太阳土”水有说不清的味道,是因为太阳土的生成非常复杂,既挖出过秦汉 唐的古董,也挖出过元明清民的钱币和陶瓷。 D.作者由离家远去不服水土写起,赋予太阳土神奇的内涵,即乡土与生命的链接 表现出他对乡土的根的深沉的思索。 8.请简要概括本文描写的“太阳土”有哪些特点?(6分) 9.在对“太阳土”的介绍和回忆中,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完颜陈和尚,丰州人,系出萧王诸孙。贞祐中,陈和尚年二十余,为北兵①所掠, 大帅甚爱之,置帐下。时陈和尚母留丰州,从兄斜烈事之甚谨。陈和尚在北岁余, 托以省母,乞还。大帅以卒监之至丰,乃与斜烈劫杀监卒。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 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② 奇之陈和尚天资高明,雅好文史,人以秀才目之。正大二年,斜烈落帅职,例为 总领,屯方城。陈和尚随以往,凡兄军中事皆预知之。斜烈时在病,军中李太和 者,与方城镇防军葛宜翁相殴,诉于陈和尚,宜翁事不直,即量笞之。宜翁素凶
来村的异地人也同样,初喝村里的水,大多水土不服,村人就让喝碗“太阳土” 水,不适便缓解。这“太阳土”似乎有安抚人肠胃不适的功效。 是肠胃只认熟悉的乡土,还是乡土里有令肠胃熟悉的、源自母土的神秘元素?想 来乡土里有“地气”,有母亲的“气血”,有出生在这块地上的生命的根。一撮 “太阳土”就是乡土的根。这也许是这“太阳土”或“老土”的密码吧。乡土是 生命的根,乡土里有灵气。乡土与生命的链接就是“太阳土”的神奇内涵。 水土的根里是祖先,每一粒土里都有祖先。大地上的生命倒下,也包括我的祖先, 一切都入土,化作养育万物的圣洁的泥土,化作了水、草、树、麦、禽、布等供 人吃穿用的物质。也在阳光、空气、水的烘烤、氧化、洗涤下,腐朽的物质变成 了有魂的净土、“太阳土”。泥土变得纯洁而神圣,我不再嫌它脏。老墙的土被 太阳晒“香”,“太阳土”是香土。 我一路上惦记着到异地的那杯水,也提醒自己离家时母亲反复叮嘱的,喝水时不 要忘了放点“太阳土”。 我被拉到了大山里的哨所,风是咸的,水也是咸的,这里的水土我的肚子哪会 “服”?我把几撮“太阳土”搅到水里,一口气喝下了,但还是拉了肚子。想必 这水土对我肚子太“生分”,我喝它喝得太少了。我就连喝“太阳土”水,当然 也吃了连队卫生员给的药片,肚子才安稳下来。“太阳土”喝完了,我的肠胃也 终于适应了哨所的水土。是“太阳土”起了作用,还是卫生员的药片起了作用? 我一厢情愿地相信是“太阳土”的功效。 习惯了异地的水土,从异地再到异地,仍是水土不服,仍会肠胃难受,就想老 家墙上的“太阳土”。想起那黄亮的土,顿感肠胃舒服了起来。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 年 4 月期,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篇写“每当我离家远去,母亲最担心我水土不服”,读者由这一点出发 会感爱到“太阳土”里所包含的浓浓母爱。 B.第三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但解释了上文母亲给我包的东西,也引出了下文 对太阳土的介绍,使文章由叙事转入抒情。 C.“太阳土”水有说不清的味道,是因为太阳土的生成非常复杂,既挖出过秦汉 唐的古董,也挖出过元明清民的钱币和陶瓷。 D.作者由离家远去不服水土写起,赋予太阳土神奇的内涵,即乡土与生命的链接, 表现出他对乡土的根的深沉的思索。 8.请简要概括本文描写的“太阳土”有哪些特点?(6 分) 9.在对“太阳土”的介绍和回忆中,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完颜陈和尚,丰州人,系出萧王诸孙。贞祐中,陈和尚年二十余,为北兵①所掠, 大帅甚爱之,置帐下。时陈和尚母留丰州,从兄斜烈事之甚谨。陈和尚在北岁余, 托以省母,乞还。大帅以卒监之至丰,乃与斜烈劫杀监卒。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 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② 奇之陈和尚天资高明,雅好文史,人以秀才目之。正大二年,斜烈落帅职,例为 总领,屯方城。陈和尚随以往,凡兄军中事皆预知之。斜烈时在病,军中李太和 者,与方城镇防军葛宜翁相殴,诉于陈和尚,宜翁事不直,即量笞之。宜翁素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