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2017学年高一6月月考 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2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游戏和艺术的异点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儿童游戏时常怕旁人看见,所以躲在成人 的背后。他们只图自己高兴,并没有意思要拿游戏来博得同情和赞赏。尽兴极欢, 便已达到游戏的目的,不必有美丑的分别。儿童在游戏时,愈没有人看见,精神 愈专注,幻想愈浓密,兴致也愈畅快淋漓。他抓住一个玩具,可以单独一个人接 连玩上几点钟之久,不觉困倦。他没有把我和物分清楚,自己高兴时以为旁人和 鸟兽草木器皿等也都和自己一样高兴,所以没有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旁人以求同 情的意思。儿童自然也有时欢喜成群作戏,但是每个人仍只顾到自己。他既然可 以和猫狗玩,和玩具玩,自然也就可以和同年的小伴侣玩,但是他并没有想到这 些小伴侣是旁观者或是同戏的伙伴,他把他们也不过当作玩具一样,借以实现自 己的幻想罢了。他扮店主,他弟弟扮主顾时,他弟弟就只是主顾而不复是他弟弟, 如果他弟弟不在时,他也可以拿傀儡做主顾。他玩得髙兴时,他的伴佀头撞痛了 在号啕大哭,他心里却若无其事地仍然继续玩他的。从此可知游戏的动机中很少 有社会的成分。年龄渐长,游戏中或许逐渐杂入社会的成分,但是那就不是纯粹 的为游戏而游戏了 游戏不必有欣赏者,艺术的创造就不能不先有欣赏。游戏只是表现意象,艺术则 除“表现”之外还要“传达”。艺术家见到一种意境或是感到一种情趣,一定要 使旁人也能见到这种意境,也能感到这种情趣,心里才得安顿,所以他才把它表 现出来,传达给旁人。传达欲是同情心的表现。人是社会的动物,到能看出自我 和社会的分别和关联时,总想把自我的活动扩张为社会的活动。同情心是为群的 也是为我的。它是为群的,因为它要分享旁人的苦乐;它也是为我的,因为它要 把自我伸张到社会一样大 因为游戏缺乏社会性,而艺术冲动的要素却恰在社会性,所以游戏不必有作品, 而艺术则必有作品。作品的目的就在把所表现的意象和情趣留传给旁人看。罕恩 在《艺术的起源》里说:“游戏和艺术造成另一个世界。游戏只要过剩精力已发 泄,或是本能已得到暂时的练习,便算是达到目的。艺术的作用却不仅在造作的 活动,凡是真正艺术的表现都必有一件东西做了出来,可以流传下去。”儿童在 沙滩上堆砂为屋,随堆起,随推倒,既已即兴,便无留恋:艺术家对于得意的作 品,往往用慈母保护婴儿的热爱去珍护它。这个分别是显而易见的 艺术和游戏都要在实际生活的紧迫中发生自由活动,都是为着享受幻想世界的情 趣和创造幻想世界的快慰。于是把意象加以客观化,成为具体的情境。这就是所 谓“表现”,不过纯粹的游戏缺乏社会性,而艺术则有社会性,它的要务不仅在 “表现”而尤在“传达”。艺术冲动是由游戏冲动发展出来的,不过艺术的活动 却在游戏的活动之上下过进一步的功夫。游戏杂用金砾,无所取择;艺术则要从 砂中炼出纯金来。 (选自《朱光潜美学文集·文 艺心理学》,上海文艺出版社,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2016-2017 学年高一 6 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游戏和艺术的异点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儿童游戏时常怕旁人看见,所以躲在成人 的背后。他们只图自己高兴,并没有意思要拿游戏来博得同情和赞赏。尽兴极欢, 便已达到游戏的目的,不必有美丑的分别。儿童在游戏时,愈没有人看见,精神 愈专注,幻想愈浓密,兴致也愈畅快淋漓。他抓住一个玩具,可以单独一个人接 连玩上几点钟之久,不觉困倦。他没有把我和物分清楚,自己高兴时以为旁人和 鸟兽草木器皿等也都和自己一样高兴,所以没有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旁人以求同 情的意思。儿童自然也有时欢喜成群作戏,但是每个人仍只顾到自己。他既然可 以和猫狗玩,和玩具玩,自然也就可以和同年的小伴侣玩,但是他并没有想到这 些小伴侣是旁观者或是同戏的伙伴,他把他们也不过当作玩具一样,借以实现自 己的幻想罢了。他扮店主,他弟弟扮主顾时,他弟弟就只是主顾而不复是他弟弟, 如果他弟弟不在时,他也可以拿傀儡做主顾。他玩得高兴时,他的伴侣头撞痛了 在号啕大哭,他心里却若无其事地仍然继续玩他的。从此可知游戏的动机中很少 有社会的成分。年龄渐长,游戏中或许逐渐杂入社会的成分,但是那就不是纯粹 的为游戏而游戏了。 游戏不必有欣赏者,艺术的创造就不能不先有欣赏。游戏只是表现意象,艺术则 除“表现”之外还要“传达”。艺术家见到一种意境或是感到一种情趣,一定要 使旁人也能见到这种意境,也能感到这种情趣,心里才得安顿,所以他才把它表 现出来,传达给旁人。传达欲是同情心的表现。人是社会的动物,到能看出自我 和社会的分别和关联时,总想把自我的活动扩张为社会的活动。同情心是为群的 也是为我的。它是为群的,因为它要分享旁人的苦乐;它也是为我的,因为它要 把自我伸张到社会一样大。 因为游戏缺乏社会性,而艺术冲动的要素却恰在社会性,所以游戏不必有作品, 而艺术则必有作品。作品的目的就在把所表现的意象和情趣留传给旁人看。罕恩 在《艺术的起源》里说:“游戏和艺术造成另一个世界。游戏只要过剩精力已发 泄,或是本能已得到暂时的练习,便算是达到目的。艺术的作用却不仅在造作的 活动,凡是真正艺术的表现都必有一件东西做了出来,可以流传下去。”儿童在 沙滩上堆砂为屋,随堆起,随推倒,既已即兴,便无留恋:艺术家对于得意的作 品,往往用慈母保护婴儿的热爱去珍护它。这个分别是显而易见的。 艺术和游戏都要在实际生活的紧迫中发生自由活动,都是为着享受幻想世界的情 趣和创造幻想世界的快慰。于是把意象加以客观化,成为具体的情境。这就是所 谓“表现”,不过纯粹的游戏缺乏社会性,而艺术则有社会性,它的要务不仅在 “表现”而尤在“传达”。艺术冲动是由游戏冲动发展出来的,不过艺术的活动 却在游戏的活动之上下过进一步的功夫。游戏杂用金砾,无所取择;艺术则要从 砂中炼出纯金来。 (选自《朱光潜美学文集·文 艺心理学》,上海文艺出版社,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儿童游戏躲在成人的背后是怕旁人看见,儿童只图自己高兴,就算达到目的, 没有要拿游戏来让旁人欣赏的想法,不必要有美丑的分别 B.儿童与同年的小伴侣玩,他把小伴侣不过只是看作猫狗、玩具一样,借助他 们来实现自己的幻想,每个人仍然只顾到自己 C.儿童游戏的动机中社会成分较少,之后随着儿童年龄增长,游戏中或多或少 会逐渐杂入一些社会的成分,不过这已经不是游戏了。 D.艺术家非要把见到一种意境或感到一种情趣传达给旁人,是因为他一定要使 旁人也能见到这种意境或感到这种情趣,心里才踏实。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儿童游戏有独自性,抓住一个玩具,一个人可玩上很久,不觉得困倦;没有 人看见的情况下,精神集中,幻想浓密,兴致勃勃。 B.儿童在游戏中假扮店主,如果他的弟弟假扮主顾,那么他的弟弟就不再是他 弟弟,倘若他弟弟不在,他也会若无其事地继续玩他的。 C.儿童个人高兴时认为鸟兽草木器皿等甚至是人也与自己一样高兴,因此把自 己的情感传达给旁人以求同情的意思自然也就没有。 D.传达欲是同情心的一种表现,同情心既是为群的也是为我的,因为同情心要 分享旁人的痛苦与快乐,要把自我伸张得很大很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游戏不必有欣赏者,艺术的创造要先有欣赏;游戏只是表现意象, 艺术还要“传达”;游戏不必有作品,艺术必须有作品。 B.罕恩在《艺术的起源》里告诉人们,游戏和艺术造成另一个世界,所不同的 是游戏只是消遣,达到目的即可,而艺术则要有东西流传 C.艺术和游戏都是为着享受幻想世界的情趣和创造幻想世界的快慰,有所谓“表 现”,不过艺术有社会性,它的任务主要在“传达”。 D.游戏离不开艺术,且关系紧密,艺术冲动是从游戏冲动中发展而来的,只不 过游戏杂,不加选择,艺术却像从砂中提炼出的纯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锄奸 赵明宇 凤敏蹲在门槛上纳鞋底,不时地重复着一个动作:把针在头发中间钢一下,然后 用力扎进鞋底,再扬起胳膊,抽动绳子,把针脚勒紧。 凤敏一边纳鞋底,一边警觉地观望着远方,侧耳细听附近的风吹草动。其实,她 是给元城县抗日游击大队站岗。她男人田大壮是大队长,今天在家里开会。隔着 层薄薄的门板,能听到田大壮的声音,让大家一起想办法,如何除掉汉奸臭 火 臭火曾经是田大壮的朋友,抗日游击大队的队员。前些天,臭火被元城的皇协军 抓去,经不住拷打就叛变了,带着二狗子到处抓捕抗日游击队员。为了避免更大 的牺牲,田大壮专门召集这次锄奸会议 凤敏隔着门缝看看屋里,一群汉子们都低着头。有个人把手里的旱烟甩掉,拍 下桌子说,俺进城去找那狗日的!下手晚了咱也保不住了。田大壮拦住他说,臭 火认识你,说不定已经在城门口摆好了布袋阵,等着你去钻呢 听这话,那个人的脑袋耷拉下来
A.儿童游戏躲在成人的背后是怕旁人看见,儿童只图自己高兴,就算达到目的, 没有要拿游戏来让旁人欣赏的想法,不必要有美丑的分别。 B.儿童与同年的小伴侣玩,他把小伴侣不过只是看作猫狗、玩具一样,借助他 们来实现自己的幻想,每个人仍然只顾到自己。 C.儿童游戏的动机中社会成分较少,之后随着儿童年龄增长,游戏中或多或少 会逐渐杂入一些社会的成分,不过这已经不是游戏了。 D.艺术家非要把见到一种意境或感到一种情趣传达给旁人,是因为他一定要使 旁人也能见到这种意境或感到这种情趣,心里才踏实。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儿童游戏有独自性,抓住一个玩具,一个人可玩上很久,不觉得困倦;没有 人看见的情况下,精神集中,幻想浓密,兴致勃勃。 B.儿童在游戏中假扮店主,如果他的弟弟假扮主顾,那么他的弟弟就不再是他 弟弟,倘若他弟弟不在,他也会若无其事地继续玩他的。 C.儿童个人高兴时认为鸟兽草木器皿等甚至是人也与自己一样高兴,因此把自 己的情感传达给旁人以求同情的意思自然也就没有。 D.传达欲是同情心的一种表现,同情心既是为群的也是为我的,因为同情心要 分享旁人的痛苦与快乐,要把自我伸张得很大很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作者认为:游戏不必有欣赏者,艺术的创造要先有欣赏;游戏只是表现意象, 艺术还要“传达”;游戏不必有作品,艺术必须有作品。 B.罕恩在《艺术的起源》里告诉人们,游戏和艺术造成另一个世界,所不同的 是游戏只是消遣,达到目的即可,而艺术则要有东西流传。 C.艺术和游戏都是为着享受幻想世界的情趣和创造幻想世界的快慰,有所谓“表 现”,不过艺术有社会性,它的任务主要在“传达”。 D.游戏离不开艺术,且关系紧密,艺术冲动是从游戏冲动中发展而来的,只不 过游戏杂,不加选择,艺术却像从砂中提炼出的纯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锄 奸 赵明宇 凤敏蹲在门槛上纳鞋底,不时地重复着一个动作:把针在头发中间钢一下,然后 用力扎进鞋底,再扬起胳膊,抽动绳子,把针脚勒紧。 凤敏一边纳鞋底,一边警觉地观望着远方,侧耳细听附近的风吹草动。其实,她 是给元城县抗日游击大队站岗。她男人田大壮是大队长,今天在家里开会。隔着 一层薄薄的门板,能听到田大壮的声音,让大家一起想办法,如何除掉汉奸臭 火。 臭火曾经是田大壮的朋友,抗日游击大队的队员。前些天,臭火被元城的皇协军 抓去,经不住拷打就叛变了,带着二狗子到处抓捕抗日游击队员。为了避免更大 的牺牲,田大壮专门召集这次锄奸会议。 凤敏隔着门缝看看屋里,一群汉子们都低着头。有个人把手里的旱烟甩掉,拍一 下桌子说,俺进城去找那狗日的!下手晚了咱也保不住了。田大壮拦住他说,臭 火认识你,说不定已经在城门口摆好了布袋阵,等着你去钻呢。 一听这话,那个人的脑袋耷拉下来
凤敏绾绾手里的纳底绳子,推门进去说,锄奸的事情包在俺身上。田大壮一见, 挥挥手说,你这娘们儿,出去站岗去! 凤敏瞪了田大壮一眼说,俺能除掉臭火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然后问她,嫂子,你有啥办法? 凤敏说,别管啥办法,三天内保证让臭火消失 田大壮咂吧着嘴说,臭火认识你,你可得当心。 凤敏笑笑说,你把心放到肚里吧 凤敏曾经跟着臭火假扮夫妻给军区送信,路过杨桥村时,臭火指着村子口的两间 瓦房说,那就是他的家。他还说他弄了好吃的,总会留下来给老娘送去。臭火是 遗腹子,是他爹死了以后出生的,所以他对老娘很孝顺 天黑下来,凤敏收拾一下,在腰里藏了一把枪,化装成讨饭的,直奔杨桥村 进了村,凤敏故意惨叫一声,倒在臭火家的门口。从家里出来一个老太婆,把凤 敏扶起来,搀到屋里,倒一碗水让凤敏喝。凤敏喝了水,千恩万谢,说:“俺是 从河南逃荒过来的,你如果不嫌弃,俺认你做干娘吧。”老太婆长叹一声,拿出 一个窝头、一盘咸菜,看着她狼吞虎咽地吃。 在老太婆家里住下来,风敏帮着老太婆做饭、洗衣,收拾院子。三天了,臭火还 没露面。凤敏有些等不及了,问老太婆,干娘,家里没有别人了? 老太婆说,还有个儿子,在县里做事,估计今晚该回来了。 凤敏一听,心中暗喜:“今晚要杀了臭火,还要杀了你这助纣为虐纵子作恶的老 妖婆。” 晚上,她躺在里屋的土炕上,闭着眼睛等待时机。街上传来几声狗叫、几声鸡鸣, 却没了动静。老太婆起来了,拨亮油灯开始做饭。凤敏故意揉着眼睛问她,干娘, 咋三更半夜做饭? 老太婆说,儿子要回来了,给他做面汤呢 凤敏听了,黑暗中摸了摸腰间的手枪。 过一阵子,果然有敲门声,她的心一阵发紧。 老太婆开了门,就听臭火说,娘,快收拾一下,跟儿子进城享福去吧 凤敏的手捂紧了枪,心里咯噔一下,这狗汉奸还有一片孝心,倒是让她有些同情 可是一想到被臭火出卖而牺牲的抗日游击队员,她又一次攥紧了枪。 臭火说,娘,咱家里有生人?老太婆说,是个讨饭的河南女人,别打扰她睡觉, 俺把饭给你做好了,先吃饭。臭火说,娘,咱到了元城,吃香的喝辣的,让你好 好享福。老太婆微笑着说,儿啊,你也出息了,快点把面汤喝了,这可是俺连夜 给你做的。 凤敏搂动扳机的手迟疑了一下。看在你有孝心的份上,先让你这个狗汉奸多活 会儿,反正你已经死定了。 臭火说,娘,你赶快收拾一下,跟俺进城。接下来,是一阵喝面汤的声音。 凤敏正要透过门帘瞄准臭火,就听臭火一声惨叫,娘,你做的什么饭?莫不是要 杀了儿子吧? 老太婆说,孩子啊,你不死,要有多少条性命去死啊!我不失去儿子,要有多少 老人失去儿子啊!老太婆说完,掀开门帘,对凤敏说,闺女,我替你锄奸了 凤敏一愣,望着倒在地上的臭火,说,干娘,你认识俺? 老太婆说,我扶你的时候,就摸到你腰里的枪了 风敏惊愕地望着老太婆,不由自主地叫了一声:“干娘!
凤敏绾绾手里的纳底绳子,推门进去说,锄奸的事情包在俺身上。田大壮一见, 挥挥手说,你这娘们儿,出去站岗去! 凤敏瞪了田大壮一眼说,俺能除掉臭火。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然后问她,嫂子,你有啥办法? 凤敏说,别管啥办法,三天内保证让臭火消失。 田大壮咂吧着嘴说,臭火认识你,你可得当心。 凤敏笑笑说,你把心放到肚里吧。 凤敏曾经跟着臭火假扮夫妻给军区送信,路过杨桥村时,臭火指着村子口的两间 瓦房说,那就是他的家。他还说他弄了好吃的,总会留下来给老娘送去。臭火是 遗腹子,是他爹死了以后出生的,所以他对老娘很孝顺。 天黑下来,凤敏收拾一下,在腰里藏了一把枪,化装成讨饭的,直奔杨桥村。 进了村,凤敏故意惨叫一声,倒在臭火家的门口。从家里出来一个老太婆,把凤 敏扶起来,搀到屋里,倒一碗水让凤敏喝。凤敏喝了水,千恩万谢,说:“俺是 从河南逃荒过来的,你如果不嫌弃,俺认你做干娘吧。”老太婆长叹一声,拿出 一个窝头、一盘咸菜,看着她狼吞虎咽地吃。 在老太婆家里住下来,凤敏帮着老太婆做饭、洗衣,收拾院子。三天了,臭火还 没露面。凤敏有些等不及了,问老太婆,干娘,家里没有别人了? 老太婆说,还有个儿子,在县里做事,估计今晚该回来了。 凤敏一听,心中暗喜:“今晚要杀了臭火,还要杀了你这助纣为虐纵子作恶的老 妖婆。” 晚上,她躺在里屋的土炕上,闭着眼睛等待时机。街上传来几声狗叫、几声鸡鸣, 却没了动静。老太婆起来了,拨亮油灯开始做饭。凤敏故意揉着眼睛问她,干娘, 咋三更半夜做饭? 老太婆说,儿子要回来了,给他做面汤呢。 凤敏听了,黑暗中摸了摸腰间的手枪。 过一阵子,果然有敲门声,她的心一阵发紧。 老太婆开了门,就听臭火说,娘,快收拾一下,跟儿子进城享福去吧。 凤敏的手捂紧了枪,心里咯噔一下,这狗汉奸还有一片孝心,倒是让她有些同情。 可是一想到被臭火出卖而牺牲的抗日游击队员,她又一次攥紧了枪。 臭火说,娘,咱家里有生人?老太婆说,是个讨饭的河南女人,别打扰她睡觉, 俺把饭给你做好了,先吃饭。臭火说,娘,咱到了元城,吃香的喝辣的,让你好 好享福。老太婆微笑着说,儿啊,你也出息了,快点把面汤喝了,这可是俺连夜 给你做的。 凤敏搂动扳机的手迟疑了一下。看在你有孝心的份上,先让你这个狗汉奸多活一 会儿,反正你已经死定了。 臭火说,娘,你赶快收拾一下,跟俺进城。接下来,是一阵喝面汤的声音。 凤敏正要透过门帘瞄准臭火,就听臭火一声惨叫,娘,你做的什么饭?莫不是要 杀了儿子吧? 老太婆说,孩子啊,你不死,要有多少条性命去死啊!我不失去儿子,要有多少 老人失去儿子啊!老太婆说完,掀开门帘,对凤敏说,闺女,我替你锄奸了。 凤敏一愣,望着倒在地上的臭火,说,干娘,你认识俺? 老太婆说,我扶你的时候,就摸到你腰里的枪了。 凤敏惊愕地望着老太婆,不由自主地叫了一声:“干娘!
(小说略有改动)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6 分)( A.由于叛徒凶残狡猾,游击队员们对完成锄奸任务感到信心不足,“低着头” “脑袋耷拉下来”等细节描写表现了会议现场气氛沉闷,大家情绪不髙。 B.老人机智沉稳,镇定冷静。她知道凤敏带着枪时,便明白凤敏的身份和来家 的目的,但她一直不动声色:当臭火发现家中来了生人后,她机智地岔开话题, 不让臭火与凤敏碰面 C.“凤敏曾经跟着臭火假扮夫妻给军区送信”一段插叙,既交代了风敏有着实 际斗争的经验,同时点明她了解臭火的家庭情况,为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伏 笔 D.化装成乞丐的凤敏在臭火家住了下来,她主动帮着老太婆做家务,从而赢得 了老太婆的信任,最终得以顺利完成锄奸任务。 E.执行锄奸任务的人本来是凤敏,但最后却是老太婆亲手除掉了叛徒臭火。这 样的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同时能给读者带来更大的震撼。 5.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 分) 6.小说中划线处凤敏先后三次称呼老太婆为“干娘”,每次的内涵都不一样。请 结合全文加以探究。(6分) 、古诗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4分) 李若谷,字子渊,徐州丰人。少孤游学于洛下。举进士,补长社县尉。州葺兵营, 课民输木,檄尉受之。而吏以不中程,多退斥,欲苛苦输者,因以取赇。若谷度 材,别其长短、大小为程,置庭中,使民自输。天圣初,判三司户部勾院。使契 丹,陛辞,不俟垂帘请对,乃遽诣长春殿奏事,罢知荆南。士族元甲恃荫屡犯法, 若谷杖之,曰:“吾代若父兄训之尔。”王蒙正为驻泊都监,挟太后姻横肆,若 谷绳以法。监司右蒙正,奏徙若谷潭州。洞庭贼数邀商人船杀人,辄投尸水中。 尝捕获,以尸无验,每贷死,隶他州。既而逃归,复攻劫,若谷擒致之,磔于市。 自是寇稍息。累迁太常少卿,知滑州。河啮韩村堤,夜驰往,督兵为大埽①,至 旦堤完。以右谏议大夫知延州。州有东西两城夹河,秋、夏水溢,岸辄圮,役费 不可胜纪。若谷乃制石版为岸,押以巨木,后虽暴水,不复坏。官仓依山而贮谷 少,若谷使作露囤,囤可贮二万斛,他郡多取法焉。迁给事中、知寿州。豪右多 分占芍陂②,陂皆美田,夏雨溢坏田,辄盗决。若谷摘冒占田者逐之,每决,辄 调濒陂诸豪,使塞堤,盗决乃止。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 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进尚书工部侍郎,拜参知政事。建 言:“风俗媺恶,在上之人作而新之。君子小人,各有其类,今一目以朋党,恐 正人无以自立矣。”帝悟,为下诏谕中外。以耳疾,累上章辞位,罢为资政殿大 学士。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八十。赠太子太傅,谥康靖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 【注】①埽(sao):治水工程用以护岸或堵决口的器材,一般用秸秆、芦苇捆 绑而成。 ②芍陂( que bei):蓄水池塘名,是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在今安徽寿县南
(小说略有改动)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6 分) ( )( ) A.由于叛徒凶残狡猾,游击队员们对完成锄奸任务感到信心不足,“低着头”、 “脑袋耷拉下来”等细节描写表现了会议现场气氛沉闷,大家情绪不高。 B.老人机智沉稳,镇定冷静。她知道凤敏带着枪时,便明白凤敏的身份和来家 的目的,但她一直不动声色;当臭火发现家中来了生人后,她机智地岔开话题, 不让臭火与凤敏碰面。 C.“凤敏曾经跟着臭火假扮夫妻给军区送信”一段插叙,既交代了凤敏有着实 际斗争的经验,同时点明她了解臭火的家庭情况,为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伏 笔。 D.化装成乞丐的凤敏在臭火家住了下来,她主动帮着老太婆做家务,从而赢得 了老太婆的信任,最终得以顺利完成锄奸任务。 E.执行锄奸任务的人本来是凤敏,但最后却是老太婆亲手除掉了叛徒臭火。这 样的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同时能给读者带来更大的震撼。 5. 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 分) 6.小说中划线处凤敏先后三次称呼老太婆为“干娘”,每次的内涵都不一样。请 结合全文加以探究。(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14 分) 李若谷,字子渊,徐州丰人。少孤游学于洛下。举进士,补长社县尉。州葺兵营, 课民输木,檄尉受之。而吏以不中程,多退斥,欲苛苦输者,因以取赇。若谷度 材,别其长短、大小为程,置庭中,使民自输。天圣初,判三司户部勾院。使契 丹,陛辞,不俟垂帘请对,乃遽诣长春殿奏事,罢知荆南。士族元甲恃荫屡犯法, 若谷杖之,曰:“吾代若父兄训之尔。”王蒙正为驻泊都监,挟太后姻横肆,若 谷绳以法。监司右蒙正,奏徙若谷潭州。洞庭贼数邀商人船杀人,辄投尸水中。 尝捕获,以尸无验,每贷死,隶他州。既而逃归,复攻劫,若谷擒致之,磔于市。 自是寇稍息。累迁太常少卿,知滑州。河啮韩村堤,夜驰往,督兵为大埽①,至 旦堤完。以右谏议大夫知延州。州有东西两城夹河,秋、夏水溢,岸辄圮,役费 不可胜纪。若谷乃制石版为岸,押以巨木,后虽暴水,不复坏。官仓依山而贮谷 少,若谷使作露囤,囤可贮二万斛,他郡多取法焉。迁给事中、知寿州。豪右多 分占芍陂②,陂皆美田,夏雨溢坏田,辄盗决。若谷摘冒占田者逐之,每决,辄 调濒陂诸豪,使塞堤,盗决乃止。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 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进尚书工部侍郎,拜参知政事。建 言:“风俗媺恶,在上之人作而新之。君子小人,各有其类,今一目以朋党,恐 正人无以自立矣。”帝悟,为下诏谕中外。以耳疾,累上章辞位,罢为资政殿大 学士。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八十。赠太子太傅,谥康靖。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 【注】 ①埽(sào):治水工程用以护岸或堵决口的器材,一般用秸秆、芦苇捆 绑而成。 ②芍陂(què bēi):蓄水池塘名,是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在今安徽寿县南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 为立期/不还/许更嫁 B.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 为立期/不还/许更嫁 C.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 为立期/不还/许更嫁 D.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 为立期/不还/许更嫁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土,古官名。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始见于《礼记·王制》。 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 B.天圣,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年 号并非一成不变,皇帝遇到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更改年号 C.徙,指调动官职,多为平级调动。文中的“迁”“改”“罢”等均是官职变动 的用语。 D.太子太傅,和太子太师、太子太保称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傅 教武,太师教文,太保保护其安全。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若谷公正廉明。补任长社县县尉时,有官员趁百姓交纳木材时索要贿赂,而 李若谷估量木材,区别长短、大小,制定尺度,放在庭院中,让百姓自己按尺度 交纳。 B.李若谷不畏权贵。兼领三司户部勾院时,当地的豪族元甲倚仗祖上的恩荫多次 犯法,李若谷对他施了杖刑,并说是替他的父兄教训他。 C.李若谷性情率直。出使契丹,到宫里辞别皇帝,他没有等到帘幕放下就急于应 答,竟直接到长春殿奏事,于是被罢免官职,改任荆南知州。 D.李若谷爱民如子。任并州知州时,贫困不能婚配的百姓,李若谷拿出自己的钱 帮助他们嫁娶。 10.把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12分 临江仙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mo)陵:与 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③试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张灯, 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1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6分) A.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 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B.次句“云窗雾阁常扃”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 都表现了孤傲高洁、恬然自适之情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 为立期/不还/许更嫁 B.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 为立期/不还/许更嫁 C.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 为立期/不还/许更嫁 D.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 为立期/不还/许更嫁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进士,古官名。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始见于《礼记•王制》。 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 B.天圣,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年 号并非一成不变,皇帝遇到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更改年号。 C.徙,指调动官职,多为平级调动。文中的“迁”“改”“罢”等均是官职变动 的用语。 D.太子太傅,和太子太师、太子太保称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傅 教武,太师教文,太保保护其安全。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李若谷公正廉明。补任长社县县尉时,有官员趁百姓交纳木材时索要贿赂,而 李若谷估量木材,区别长短、大小,制定尺度,放在庭院中,让百姓自己按尺度 交纳。 B.李若谷不畏权贵。兼领三司户部勾院时,当地的豪族元甲倚仗祖上的恩荫多次 犯法,李若谷对他施了杖刑,并说是替他的父兄教训他。 C.李若谷性情率直。出使契丹,到宫里辞别皇帝,他没有等到帘幕放下就急于应 答,竟直接到长春殿奏事,于是被罢免官职,改任荆南知州。 D.李若谷爱民如子。任并州知州时,贫困不能婚配的百姓,李若谷拿出自己的钱 帮助他们嫁娶。 10.把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4~15 题。(12 分) 临江仙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mò)陵:与 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③试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张灯, 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1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6 分) A.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 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B.次句“云窗雾阁常扃”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 都表现了孤傲高洁、恬然自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