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六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好声音”的精神追求 张顾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获得了诸多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的经历等方 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变 化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状况的投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的新的变化的投影。这些都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的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 某种困局。一是造就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好像越来 越难。这既是由于这些年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的问题复杂,也是由于歌手 的形象风格都相当接近,难以脱颖而出。一开始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 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反而是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 印象模糊。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已相当熟悉,各个电视 台的选秀节目也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疲劳感,觉得没有什么新意了。 这几年选秀一直处在瓶颈之中 当下引发观看热潮和争议的“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了轰动效应。它力求超 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音乐专业方面着力,从“好声音”中寻求新的可能性 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让迷人的好声音得以展现。 通过这些华语歌坛的最重量级的人物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的做法,使普 通人能够成为音乐人,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得到更多的培养和深造,从而能够为未 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 们得以进入专业领域。这个构思另辟蹊径,让选秀不再一下子就能实现梦想,也 不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通过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 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这是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 学习的长期的努力的过程,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的社会环 境,而独生子女的适应和抗压能力又相对较弱。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 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诸多选秀节目 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而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 “中国好声音”中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激励青少年更好 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和向上的价值。这样,音乐大家和 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就有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所标举的是脚踏实地,所倡导 的是一种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通过艰苦的奋斗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 的。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遽然实现的展台,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 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又 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具有魅力的。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和思考也值得我们反思。“好声音”的几位选手的经历和 过去的生活引发了一些争议,这些问题曾经是电视节目为了制造效果而经常存在 的,但这一次引发的争议似乎相当大。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 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并要求电视节目有更严格的自律,要求出现在屏幕上的人
黑龙江省哈六中 2013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好声音”的精神追求 张颐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获得了诸多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的经历等方 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变 化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状况的投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的新的变化的投影。这些都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 2005 年以后的第一波的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 某种困局。一是造就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好像越来 越难。这既是由于这些年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的问题复杂,也是由于歌手 的形象风格都相当接近,难以脱颖而出。一开始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 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反而是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 印象模糊。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已相当熟悉,各个电视 台的选秀节目也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疲劳感,觉得没有什么新意了。 这几年选秀一直处在瓶颈之中。 当下引发观看热潮和争议的“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了轰动效应。它力求超 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音乐专业方面着力,从“好声音”中寻求新的可能性。 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让迷人的好声音得以展现。 通过这些华语歌坛的最重量级的人物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的做法,使普 通人能够成为音乐人,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得到更多的培养和深造,从而能够为未 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 们得以进入专业领域。这个构思另辟蹊径,让选秀不再一下子就能实现梦想,也 不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通过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 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这是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 学习的长期的努力的过程,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 80 后 90 后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的社会环 境,而独生子女的适应和抗压能力又相对较弱。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 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诸多选秀节目 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而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 “中国好声音”中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激励青少年更好 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和向上的价值。这样,音乐大家和 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就有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所标举的是脚踏实地,所倡导 的是一种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通过艰苦的奋斗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 的。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遽然实现的展台,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 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又 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具有魅力的。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和思考也值得我们反思。“好声音”的几位选手的经历和 过去的生活引发了一些争议,这些问题曾经是电视节目为了制造效果而经常存在 的,但这一次引发的争议似乎相当大。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 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并要求电视节目有更严格的自律,要求出现在屏幕上的人
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的情节。 因为人们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 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青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 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 更加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成功,因为只有 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其实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 求 (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好声音”不同于那些让年轻人当即实现明星梦,或是仅仅让普通人在 舞台上展现梦想的选秀节目。 B.“中国好声音”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在节目中指点新人 从而赢得了公众。 C.“中国好声音”中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求。 D.“中国好声音”引起的反响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于真实和诚信的关注。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选秀文化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B.观众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等情况致使我国的选秀文化从2005 年后一直处于瓶颈之中。 C.选秀节目近年走入困局的根本原因在于观众对选秀形式的熟悉,而且选秀节 目又大同小异,缺乏新意。 D.选秀节目要赢得更多的成功,就必须更加真实,让每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起 追问。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通过选秀成为公众熟知的超级明星在如今的选秀节目中已经很难再出现了 因为大多数参加选秀的歌手形象风格特别接近。 B.“中国好声音”节目从音乐专业方面入手,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 “好声音”中寻求选秀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C.“中国好声音”是职场节目,目的是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音乐,让音乐家 和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D.“中国好声音”引起的质疑和思考凸显社会对选秀节目的要求,观众们希望 看到的是真实的人生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鄘字建侯,北海太守邕之从孙。鄘大历中举进士,又以书判高等授秘书正字。 为李怀光所辟,累擢监察御史。及怀光反河中,鄘与母、妻陷焉,因绐怀光以兄 病卧洛且笃,母欲往视:怀光许可,诫妻子无偕行。鄘私遣之,怀光怒,欲加罪, 谢曰:“鄘籍在军,不得为母驾,奈何不使妇往?”怀光止不问。后与高郢剌贼 虚实及所以攻取者,白诸朝,德宗手诏褒答。后事泄,怀光严兵召郢与鄘诘责 鄘词气不挠,三军为感动。怀光不杀,囚之。河中平,马燧就狱破械致礼,表佐 其府,以言不用,辞归洛中。后召为礼部员外郎。徐州张建封卒,兵乱,囚监军。 帝以鄘刚敢,拜宣慰使,持节直抵其军,大会士,谕以祸福,出监军狱中,脱桎 梏,令复位,众不敢动。及还,称旨,迁吏部郎中
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的情节。 因为人们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 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青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 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 更加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成功,因为只有 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其实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 求。 (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好声音”不同于那些让年轻人当即实现明星梦,或是仅仅让普通人在 舞台上展现梦想的选秀节目。 B.“中国好声音”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在节目中指点新人, 从而赢得了公众。 C.“中国好声音”中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求。 D.“中国好声音”引起的反响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于真实和诚信的关注。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选秀文化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B.观众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等情况致使我国的选秀文化从 2005 年后一直处于瓶颈之中。 C.选秀节目近年走入困局的根本原因在于观众对选秀形式的熟悉,而且选秀节 目又大同小异,缺乏新意。 D.选秀节目要赢得更多的成功,就必须更加真实,让每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起 追问。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通过选秀成为公众熟知的超级明星在如今的选秀节目中已经很难再出现了, 因为大多数参加选秀的歌手形象风格特别接近。 B.“中国好声音”节目从音乐专业方面入手,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 “好声音”中寻求选秀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C.“中国好声音”是职场节目,目的是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音乐,让音乐家 和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D.“中国好声音”引起的质疑和思考凸显社会对选秀节目的要求,观众们希望 看到的是真实的人生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李鄘字建侯,北海太守邕之从孙。鄘大历中举进士,又以书判高等授秘书正字。 为李怀光所辟,累擢监察御史。及怀光反河中,鄘与母、妻陷焉,因绐怀光以兄 病卧洛且笃,母欲往视;怀光许可,诫妻子无偕行。鄘私遣之,怀光怒,欲加罪, 谢曰:“鄘籍在军,不得为母驾,奈何不使妇往?”怀光止不问。后与高郢刺贼 虚实及所以攻取者,白诸朝,德宗手诏褒答。后事泄,怀光严兵召郢与鄘诘责。 鄘词气不挠,三军为感动。怀光不杀,囚之。河中平,马燧就狱破械致礼,表佐 其府,以言不用,辞归洛中。后召为礼部员外郎。徐州张建封卒,兵乱,囚监军。 帝以鄘刚敢,拜宣慰使,持节直抵其军,大会士,谕以祸福,出监军狱中,脱桎 梏,令复位,众不敢动。及还,称旨,迁吏部郎中
元和五年,出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王师讨蔡方急,郓寇李师道谋 挠沮之,鄘以兵二万分壁郓境,赀饷不仰有司。是时兵兴,天子忧财乏,命盐铁 副使程异驰江淮,讽诸道输货助军。鄘素富实,即籍府库留一岁储,馀尽纳于朝 诸道以鄘为倡首,悉索以献,自此王师无匮乏之忧, 先是,吐突承璀为监军,贵宠甚,鄘以刚严素著,相礼惮,稍相厚。承璀归, 数称荐之,召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鄘不喜由宦进,及出祖,乐作而 泣下,谓诸将曰:“吾老安外镇,宰相岂吾任乎?”至京师,不肯视事,引疾固 辞,改户部尚书。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赠太子太保,谥曰肃。鄘强直无私饰, 与杨凭、穆质、许孟容、王仲舒友善,皆任气自任,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唐朝宦官,唐宪宗对他倍加宠信,先后加官进爵,成为当时宦官中颇有权 势的人物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绐怀光以兄病卧洛且笃 绐:欺骗 B.鄘词气不挠,三军为感动 挠:屈服 C.怀光许可,诫妻子无偕行 偕:共同 D.及出祖,乐作泣下 祖:祖先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鄘“强直无私”的一组是(3分) ①鄘籍在军,不得为母驾②以言不用,辞归洛中 ③大会士,喻以祸福,出监军狱中,脱桎梏 ④籍府库留一岁储,馀尽纳于朝 ⑤相礼惮,稍厚善⑥至京师,不肯视事,引疾固辞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 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鄘为人机智。李怀光反叛,李鄘与家人沦陷贼军中,他以兄长在洛阳患急 病卧床不起为托词,让母亲和妻儿摆脱了李怀光的控制。 B.李鄘刚正果敢。徐州张建封去世,士兵变乱,囚禁了监军,李鄘召集将士, 晓谕祸福,终使监军出狱,恢复职位,众人不敢乱动 C.李鄘忠于朝廷。战争兴起时,天子派人劝说诸道输送财货援助军用,李鄘留 存储备后,将其余都交纳给朝廷,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D.李鄘淡泊名利。他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宰相之职,到达京城,称病坚决辞让相 位,改任户部尚书;后来他在太子少傅的任上去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后与高郢刺贼虚实及所以攻取者,白诸朝,德宗手诏褒答。(5分) 译 文 (2)鄘以兵二万分壁郓境,赀饷不仰有司。(5分) 译
元和五年,出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王师讨蔡方急,郓寇李师道谋 挠沮之,鄘以兵二万分壁郓境,赀饷不仰有司。是时兵兴,天子忧财乏,命盐铁 副使程异驰江淮,讽诸道输货助军。鄘素富实,即籍府库留一岁储,馀尽纳于朝。 诸道以鄘为倡首,悉索以献,自此王师无匮乏之忧。 先是,吐突承璀①为监军,贵宠甚,鄘以刚严素著,相礼惮,稍相厚。承璀归, 数称荐之,召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鄘不喜由宦进,及出祖,乐作而 泣下,谓诸将曰:“吾老安外镇,宰相岂吾任乎?”至京师,不肯视事,引疾固 辞,改户部尚书。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赠太子太保,谥曰肃。鄘强直无私饰, 与杨凭、穆质、许孟容、王仲舒友善,皆任气自任。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唐朝宦官,唐宪宗对他倍加宠信,先后加官进爵,成为当时宦官中颇有权 势的人物。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因绐怀光以兄病卧洛且笃 绐:欺骗 B.鄘词气不挠,三军为感动 挠:屈服 C.怀光许可,诫妻子无偕行 偕:共同 D.及出祖,乐作泣下 祖:祖先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鄘“强直无私”的一组是(3 分) ①鄘籍在军,不得为母驾 ②以言不用,辞归洛中 ③大会士,喻以祸福,出监军狱中,脱桎梏 ④籍府库留一岁储,馀尽纳于朝 ⑤相礼惮,稍厚善 ⑥至京师,不肯视事,引疾固辞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鄘为人机智。李怀光反叛,李鄘与家人沦陷贼军中,他以兄长在洛阳患急 病卧床不起为托词,让母亲和妻儿摆脱了李怀光的控制。 B.李鄘刚正果敢。徐州张建封去世,士兵变乱,囚禁了监军,李鄘召集将士, 晓谕祸福,终使监军出狱,恢复职位,众人不敢乱动。 C.李鄘忠于朝廷。战争兴起时,天子派人劝说诸道输送财货援助军用,李鄘留 存储备后,将其余都交纳给朝廷,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D.李鄘淡泊名利。他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宰相之职,到达京城,称病坚决辞让相 位,改任户部尚书;后来他在太子少傅的任上去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后与高郢刺贼虚实及所以攻取者,白诸朝,德宗手诏褒答。(5 分) 译 文: (2) 鄘以兵二万分壁郓境,赀饷不仰有司。(5 分) 译 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夜宴左氏庄 杜甫 林风纤月落,衣露静琴张。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注:①杜甫曾漫游吴越四年,江南水乡的秀美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8.请简要赏析颔联中“流”和“带”两个字的妙处。(5分) 9.有人评论本诗抒发的情感有矛盾之处,较为复杂,请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 经·氓》) (2)夜深忽梦少年时, 。(白居易《琵琶 行》) (3)举酒属客, ,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4)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6)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 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老蝉 残雪 城市里热浪滚滚,郊区的情况就要好得多。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住宅小区 在伸入云霄的几棵老杨树的树冠上,一只生着强健翅膀的老蝉,总是呆在鹊巢下 边的粗枝上。它生性孤僻,是一只年老的雄蝉,它作为群体的首领当之无愧。的 确,很少有蝉在地下度过8年黑暗时光的。那段时光全面地塑造了它的性格。它 是一个老单身汉,大家觉得它与众不同 那是一个人们称之为“桑拿天”的日子。老单身汉当时就呆在它的老地 方。它的思维进入了某个它的群体难以达到的层次。忽然它听到了周围杂乱无章 的歌唱声,它低下头想了一想,然后就有点踌躇地、断断续续地唱起来了。它的 歌声刚一停,大合唱就响起来了。那是天地间的大合唱,老单身汉听了之后差点 晕了过去。当然不是难受,而是无比的激动与欢乐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夜宴左氏庄 杜甫 林风纤月落, 衣露静琴张。 暗水流花径, 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 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 扁舟意不忘①。 注:①杜甫曾漫游吴越四年,江南水乡的秀美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8.请简要赏析颔联中“流”和“带”两个字的妙处。(5 分) 9.有人评论本诗抒发的情感有矛盾之处,较为复杂,请作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 经•氓》) (2)夜深忽梦少年时, 。(白居易《琵琶 行》) (3)举酒属客, ,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4)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6)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 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老 蝉 残雪 城市里热浪滚滚,郊区的情况就要好得多。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住宅小区, 在伸入云霄的几棵老杨树的树冠上,一只生着强健翅膀的老蝉,总是呆在鹊巢下 边的粗枝上。它生性孤僻,是一只年老的雄蝉,它作为群体的首领当之无愧。的 确,很少有蝉在地下度过 8 年黑暗时光的。那段时光全面地塑造了它的性格。它 是一个老单身汉,大家觉得它与众不同。 那是一个人们称之为“桑拿天”的日子。老单身汉当时就呆在它的老地 方。它的思维进入了某个它的群体难以达到的层次。忽然它听到了周围杂乱无章 的歌唱声,它低下头想了一想,然后就有点踌躇地、断断续续地唱起来了。它的 歌声刚一停,大合唱就响起来了。那是天地间的大合唱,老单身汉听了之后差点 晕了过去。当然不是难受,而是无比的激动与欢乐
它就这样成了领唱者。它虽成了领唱者,还是独来独往。它知道住宅里 有人把它看作眼中钉。有一个半大顽童,总是用一把结实精致的弹弓瞄准高枝上 的它,他射出的子弹好几次与它擦身而过。每当这类情形发生,老单身汉的内心 就变得一片空白。它不知道要如何躲开人类的阴谋,它还是坦然地领唱,它有这 么多同类,它们全都聆听它,追随它,它又怎能懈怠? 小区的院子后面有这么多的蝉,它们的歌声并不为人们所欢迎。可是它们 觉得自己有权利歌唱,于是它们就唱了,它们才不会为人类的眼色而改变自己呢 老单身汉对于自己同类的前途有着深远的忧虑,它觉得它们对这现世的生活无比 信赖,也很满足,而这,正是它的最深的隐忧。可是它没法将自己的隐忧传达给 它的同类,除了歌唱,它无法以另外的方式同它们交流。它的行为古板谨慎,严 守沉默的原则,而且它长相威严,小辈中还没有任何一个敢于接近它,更谈不上 同它商量什么事了 它从那树枝上可以眼观八方。它已经发现那只老蜘蛛很长时间了,这个 发现并不令它愉快。它目睹了一次又一次同胞遇难的情景,那对它来说是刻骨铭 心的经验。一段时间以来,蜘蛛那张巨网始终挂在车棚那里,老单身汉开始焦虑, 为了传达自己的情感,它向同胞们发出了一些断断续续的,奇怪的声音。可是除 了歌唱,同胞们并不能听懂它另外的语言,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同胞回应它。然而 又有一只年轻的雌蝉落网了,在它的身体消失之前,老单身汉分明听到了短促清 晰的呻吟。 下雨了,老单身汉还在发愣。大雨淋在它身上,它一点感觉都没有。不 知过了多久,它在东南风里隐隐约约地听到了老蛤蟆和它的蝉类同胞们的大合 唱。它的视线穿过雨帘,看见老蜘蛛也在木窗那里聚精会神地观雨,它仿佛从老 蜘蛛的神态里看见了自己。 蛛网下的遗骸吸引了小区里面的居民。老单身汉的遗体很特别,虽然已 经被解体成四大块,如果将它拼起来,还是一只完整的老蝉,但是它的头部不见 了。那会是怎样的一场恶斗? 蜘蛛也不见了,少年见过蜘蛛,他到那木窗后面去寻找,但找不到它的 踪影。他在心里想:难道是同归于尽?那么,蝉的头部又到哪里去了 众蝉的大合唱又响起来了,年轻的领唱者声音生涩而踌躇,犹犹豫豫地 唱了一声就没了下文,全体陷入沉默。然后,这拖得过长的沉默突然被海浪般热 烈的合唱打破。以前从未有过沉默,这种沉默是不是觉醒呢?所有的蝉都把目光 转向那高处的树枝,在它们熟悉的地方,一只怪模怪样的老蝉站在那里。是它, 它又长出了身体,它正在集中意念让自己的身体发育。同胞们心知肚明:如果它 有意念,它总能成功。 在气候整体变化之前,老蝉不可能让它那小小的身躯发育完全了。它成 天一动不动地蹲在枝头。失去了扩音器,它已无法再传达自己的激情给同胞们, 可是在秋凉之前的这段最后的日子里,它每天都感到一种异质的幸福。 秋风吹破了蛛网,也吹落了老蝉的遗骸。大地上的炎热终于消退了。寂 寞的杨树的叶子呈现出怀旧的黄色,现在只有喜鹊和麻雀唱歌了。喜鹊和麻雀的 歌断断续续,过于散漫,老杨树们记得的,只有那种雄伟壮丽的大合唱。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老蝉是众蝉的首领,它可以引领同胞发出大合唱,但却不能把自己的隐忧传 达给大家,沉沦者的醉生梦死,先知者的孤独无奈,构成了巨大的隔膜和反差。 B.老蝉深知自己生命的坚韧、精神的强大,凭借意念让头颅回到高枝、让身体
它就这样成了领唱者。它虽成了领唱者,还是独来独往。它知道住宅里 有人把它看作眼中钉。有一个半大顽童,总是用一把结实精致的弹弓瞄准高枝上 的它,他射出的子弹好几次与它擦身而过。每当这类情形发生,老单身汉的内心 就变得一片空白。它不知道要如何躲开人类的阴谋,它还是坦然地领唱,它有这 么多同类,它们全都聆听它,追随它,它又怎能懈怠? 小区的院子后面有这么多的蝉,它们的歌声并不为人们所欢迎。可是它们 觉得自己有权利歌唱,于是它们就唱了,它们才不会为人类的眼色而改变自己呢。 老单身汉对于自己同类的前途有着深远的忧虑,它觉得它们对这现世的生活无比 信赖,也很满足,而这,正是它的最深的隐忧。可是它没法将自己的隐忧传达给 它的同类,除了歌唱,它无法以另外的方式同它们交流。它的行为古板谨慎,严 守沉默的原则,而且它长相威严,小辈中还没有任何一个敢于接近它,更谈不上 同它商量什么事了。 它从那树枝上可以眼观八方。它已经发现那只老蜘蛛很长时间了,这个 发现并不令它愉快。它目睹了一次又一次同胞遇难的情景,那对它来说是刻骨铭 心的经验。一段时间以来,蜘蛛那张巨网始终挂在车棚那里,老单身汉开始焦虑, 为了传达自己的情感,它向同胞们发出了一些断断续续的,奇怪的声音。可是除 了歌唱,同胞们并不能听懂它另外的语言,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同胞回应它。然而 又有一只年轻的雌蝉落网了,在它的身体消失之前,老单身汉分明听到了短促清 晰的呻吟。 下雨了,老单身汉还在发愣。大雨淋在它身上,它一点感觉都没有。不 知过了多久,它在东南风里隐隐约约地听到了老蛤蟆和它的蝉类同胞们的大合 唱。它的视线穿过雨帘,看见老蜘蛛也在木窗那里聚精会神地观雨,它仿佛从老 蜘蛛的神态里看见了自己。 蛛网下的遗骸吸引了小区里面的居民。老单身汉的遗体很特别,虽然已 经被解体成四大块,如果将它拼起来,还是一只完整的老蝉,但是它的头部不见 了。那会是怎样的一场恶斗? 蜘蛛也不见了,少年见过蜘蛛,他到那木窗后面去寻找,但找不到它的 踪影。他在心里想:难道是同归于尽?那么,蝉的头部又到哪里去了? 众蝉的大合唱又响起来了,年轻的领唱者声音生涩而踌躇,犹犹豫豫地 唱了一声就没了下文,全体陷入沉默。然后,这拖得过长的沉默突然被海浪般热 烈的合唱打破。以前从未有过沉默,这种沉默是不是觉醒呢?所有的蝉都把目光 转向那高处的树枝,在它们熟悉的地方,一只怪模怪样的老蝉站在那里。是它, 它又长出了身体,它正在集中意念让自己的身体发育。同胞们心知肚明:如果它 有意念,它总能成功。 在气候整体变化之前,老蝉不可能让它那小小的身躯发育完全了。它成 天一动不动地蹲在枝头。失去了扩音器,它已无法再传达自己的激情给同胞们, 可是在秋凉之前的这段最后的日子里,它每天都感到一种异质的幸福。 秋风吹破了蛛网,也吹落了老蝉的遗骸。大地上的炎热终于消退了。寂 寞的杨树的叶子呈现出怀旧的黄色,现在只有喜鹊和麻雀唱歌了。喜鹊和麻雀的 歌断断续续,过于散漫,老杨树们记得的,只有那种雄伟壮丽的大合唱。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老蝉是众蝉的首领,它可以引领同胞发出大合唱,但却不能把自己的隐忧传 达给大家,沉沦者的醉生梦死,先知者的孤独无奈,构成了巨大的隔膜和反差。 B.老蝉深知自己生命的坚韧、精神的强大,凭借意念让头颅回到高枝、让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