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9月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 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 姓 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 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21世纪,汉语教育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一些将会或已经遇到 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 这些问题的产生,实质上正是汉语教育在世界化文明语境下遭遇挑战的 本能反应与理性诉求。经济发展,技术化推进,总是伴随着文化的渗透。而语言 是首当其冲的防线,也是最后的防卫底线。在九流分派、多元汇聚的世界格局互 渗生成进程中,一个民族既要有恢宏博大、兼容世界的气度,也要有一种由本能 与理性所促成的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这里有两个最基本的含义 第一,世界语境中的“自我”在“他者”的对比下应更加彰显突出;第二,世界 化的语境,并不意味着消泯“自我”,相反它是不同文化身份的参与交流。 20世纪以来,汉语写作的“文化身份”,始终是中国文化念兹于心的恐 惧。新时期著名诗人于坚深有同感:“对汉语诗人来说,英语乃是一种网络语言, 克隆世界的普通话,它引导的是我们时代的经济活动。但诗歌需要汉语来引领。 汉语的历史意识和天然的诗性特征,使它成为诗性语言,它有效地保存着人们对 大地的记忆,保存着人类精神与古代世界的联系。”于坚还进一步指出,如果对 异族语言表达一味盲从,结果只能导致民族“文化原质地的失真” 网络时代语言的书写形式是键盘操作。这种键盘书写为我们提供了前所 未有的方便,同时也是销蚀和改变我们语言的重要因素。网络时代的键盘书写, 天生是为拉丁字母准备的。虽然汉语以其技术性的处理,走进了网络这个门槛, 但它已把中国语文的性灵挥洒转化为一种机械智能的操作。这是一种拒绝汉语思 维和汉语人文特性的写作方式。时下,这种书写形式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小学语文 教育。 此外,网络时代的汉语文本还在不断地卡通化、图像化。这是一个读图的 时代,文字的阅读大量地被图像的阅读所取代。图像以其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 和立体生动,在一定意义上虚拟还原了文字的想象,会使阅读趣味盎然。但必须 指出,图像只是一种普及的诠释文本的幼稚方式。一方面,图像以一种画面的定 格圈定、凝固了读者想象,这无疑是对读者想象能力的限定和剥夺;另一方面 当读者一旦把对图像的阅读当成主要的阅读方式之后,就会因为读图的轻松放弃 了文字书面的阅读,从而依赖于读图。文字的阅读更具有模糊性、丰富性与包容 性,它提供的是因人而异的有多种可能的个性化阐释,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 2012—2013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 9 月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 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 姓 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 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 21 世纪,汉语教育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一些将会或已经遇到 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 这些问题的产生,实质上正是汉语教育在世界化文明语境下遭遇挑战的 本能反应与理性诉求。经济发展,技术化推进,总是伴随着文化的渗透。而语言 是首当其冲的防线,也是最后的防卫底线。在九流分派、多元汇聚的世界格局互 渗生成进程中,一个民族既要有恢宏博大、兼容世界的气度,也要有一种由本能 与理性所促成的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这里有两个最基本的含义: 第一,世界语境中的“自我”在“他者”的对比下应更加彰显突出;第二,世界 化的语境,并不意味着消泯“自我”,相反它是不同文化身份的参与交流。 20 世纪以来,汉语写作的“文化身份”,始终是中国文化念兹于心的恐 惧。新时期著名诗人于坚深有同感:“对汉语诗人来说,英语乃是一种网络语言, 克隆世界的普通话,它引导的是我们时代的经济活动。但诗歌需要汉语来引领。 汉语的历史意识和天然的诗性特征,使它成为诗性语言,它有效地保存着人们对 大地的记忆,保存着人类精神与古代世界的联系。”于坚还进一步指出,如果对 异族语言表达一味盲从,结果只能导致民族“文化原质地的失真”。 网络时代语言的书写形式是键盘操作。这种键盘书写为我们提供了前所 未有的方便,同时也是销蚀和改变我们语言的重要因素。网络时代的键盘书写, 天生是为拉丁字母准备的。虽然汉语以其技术性的处理,走进了网络这个门槛, 但它已把中国语文的性灵挥洒转化为一种机械智能的操作。这是一种拒绝汉语思 维和汉语人文特性的写作方式。时下,这种书写形式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小学语文 教育。 此外,网络时代的汉语文本还在不断地卡通化、图像化。这是一个读图的 时代,文字的阅读大量地被图像的阅读所取代。图像以其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 和立体生动,在一定意义上虚拟还原了文字的想象,会使阅读趣味盎然。但必须 指出,图像只是一种普及的诠释文本的幼稚方式。一方面,图像以一种画面的定 格圈定、凝固了读者想象,这无疑是对读者想象能力的限定和剥夺;另一方面, 当读者一旦把对图像的阅读当成主要的阅读方式之后,就会因为读图的轻松放弃 了文字书面的阅读,从而依赖于读图。文字的阅读更具有模糊性、丰富性与包容 性,它提供的是因人而异的有多种可能的个性化阐释,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
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字的阅读带给读者的是无边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对于读 者来说,书面文本具有一种开放的、多方面满足其文化阐释与品评兴趣的价值属 性 “现代人的自我认识与现代中国人的民族自我认同的危机:不要现代性, 殖民;要实现现代性,也‘殖民’一一两难”(张志扬)。在这个“两难”的语 境里,该如何应对挑战?我们当然不会因噎废食。 (节选自《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1.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需要我们去思考”的“一些将会或 已经遇到的问题”的一项是()(3分) A.汉语教育在世界化文明语境下遭遇挑战后产生了本能反应与理性诉求,这正 体现了一种由本能与理性所促成的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 B.20世纪以来,汉语写作面临“文化身份”缺失的问题。英语作为一种网络语 言和克隆世界的普通话对汉语,甚至对汉语诗歌创作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C.网络时代以键盘操作为主的语言书写形式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但 同时也正在销蚀和改变着我们的语言。 D.汉语文本不断卡通化、图像化,文字的阅读大量地被图像的阅读取代。这将 会限定和剥夺读者的想象能力与个性化阐释 2.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语言是文化渗透过程中首先受到冲击的部分,也是最后的防卫底线。这主要 是由经济的发展,技术化的推进和九流分派、多元汇聚的世界格局造成的 B.汉语要融入世界的文明之中,就要在与其他语言的对比中更加突出自己民族 的语言特点,要尽量避免异族语言的渗透和彼此之间的交流。 C.根据于坚的观点,在21世纪,如果能够保持汉语的历史意识和天然诗性特征, 就能够成为克隆世界的普通话,进而引导我们时代的经济活动 D.汉语正处于“两难”境地:不参与全球化的现代语境,会失去很多机会,因 落后而被殖民;参与进去,文化的自我个性也有可能被全球化语境吞噬。 3.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要有恢宏博大、兼容世界的气度 也要有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对异族语言表达一味盲从,只能导致 民族“文化原质地的失真” B.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键盘书写,汉语以其技术性的处理,走进了网络这个门 槛,但它已经把中国语文的性灵挥洒转化为一种机械智能的操作,从而成为一种 拒绝汉语思维和汉语人文特性的写作方式。 C.图像以其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和立体生动,能在一定意义上虚拟还原文字 的想象,会使阅读趣味盎然。因此人们一旦开始阅读图像,就会被它吸引,从而 放弃文字书面的阅读,产生依赖性。 D.“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是文字阅读更具有模糊性、丰 富性与包容性,能够给读者带来无边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人们可根据自己的生 活经验和爱好进行多种个性化的阐释。 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字的阅读带给读者的是无边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对于读 者来说,书面文本具有一种开放的、多方面满足其文化阐释与品评兴趣的价值属 性。 “现代人的自我认识与现代中国人的民族自我认同的危机:不要现代性, 殖民;要实现现代性,也‘殖民’——两难”(张志扬)。在这个“两难”的语 境里,该如何应对挑战?我们当然不会因噎废食。 (节选自《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1.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需要我们去思考”的“一些将会或 已经遇到的问题”的一项是()(3 分) A. 汉语教育在世界化文明语境下遭遇挑战后产生了本能反应与理性诉求,这正 体现了一种由本能与理性所促成的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 B. 20 世纪以来,汉语写作面临“文化身份”缺失的问题。英语作为一种网络语 言和克隆世界的普通话对汉语,甚至对汉语诗歌创作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C. 网络时代以键盘操作为主的语言书写形式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但 同时也正在销蚀和改变着我们的语言。 D. 汉语文本不断卡通化、图像化,文字的阅读大量地被图像的阅读取代。这将 会限定和剥夺读者的想象能力与个性化阐释。 2. 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语言是文化渗透过程中首先受到冲击的部分,也是最后的防卫底线。这主要 是由经济的发展,技术化的推进和九流分派、多元汇聚的世界格局造成的。 B. 汉语要融入世界的文明之中,就要在与其他语言的对比中更加突出自己民族 的语言特点,要尽量避免异族语言的渗透和彼此之间的交流。 C. 根据于坚的观点,在 21 世纪,如果能够保持汉语的历史意识和天然诗性特征, 就能够成为克隆世界的普通话,进而引导我们时代的经济活动。 D. 汉语正处于“两难”境地:不参与全球化的现代语境,会失去很多机会,因 落后而被殖民;参与进去,文化的自我个性也有可能被全球化语境吞噬。 3. 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要有恢宏博大、兼容世界的气度, 也要有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对异族语言表达一味盲从,只能导致 民族“文化原质地的失真”。 B. 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键盘书写,汉语以其技术性的处理,走进了网络这个门 槛,但它已经把中国语文的性灵挥洒转化为一种机械智能的操作,从而成为一种 拒绝汉语思维和汉语人文特性的写作方式。 C. 图像以其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和立体生动,能在一定意义上虚拟还原文字 的想象,会使阅读趣味盎然。因此人们一旦开始阅读图像,就会被它吸引,从而 放弃文字书面的阅读,产生依赖性。 D.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是文字阅读更具有模糊性、丰 富性与包容性,能够给读者带来无边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人们可根据自己的生 活经验和爱好进行多种个性化的阐释。 二、古代诗文阅读(42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
乐云鹤、夏平子,二人少同里,长同斋,相交莫逆。夏少慧,十岁知名 乐虚心事之,夏亦相规不倦,乐文思日进,由是名并著。无何,夏连疫卒,乐以 时恤诸其家。于是士大夫益贤乐。乐恒产无多,家计日蹙,乃叹曰:“文如平 碌碌以殁,而况于我!不如早自图也。”于是去读而贾。操业半年,家资小泰。 日,客金陵,休于旅舍,见一人颀然而长,筋骨隆起,色黯淡,有戚 容。乐推食食之,则以手掏啖,顷刻已尽。乐又益以兼人之馔,食复尽。遂命主 人割豚胁,堆以蒸饼。又尽数人之餐,始果腹而谢曰:“三年,未尝如此饫饱。” 乐曰:“君固壮士,何飘泊若此?”曰:“罪婴天谴;不可说。”问其里居,曰: “陆无屋,水无舟,朝村而暮郭耳。 乐整装欲行,其人相从,乐辞之。告曰:“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 德。”乐异之,遂与偕行。途中曳与同餐。辞曰:“我终岁仅数餐耳。”益奇之 次日,渡江,风涛暴作,估舟尽覆,乐与其人悉没江中。俄风定,其人负乐踏波 出,登客舟,又破浪去;少时,挽一船至,扶乐入,嘱乐卧守,复跃入江,以两 臂夹货出,掷舟中;又入之,数入数出,列货满舟。乐谢曰:“君生我亦良足矣, 敢望珠还哉!”检视货财,并无亡失。益喜,惊为神人。放舟欲行,其人告退, 乐苦留之,遂与共济。 乐与归,寝处共之。每十数日始一食,食则啖嚼无算。一日,适昼晦欲 雨,闻雷声。少时,乐倦甚,伏塌假寐。既醒,觉身摇摇然,不似塌上,开目, 则在云气中,周身如絮。惊而起,晕如舟上,踏之,软无地。仰视星斗,在眉目 间,遂疑是梦。细视星嵌天上,如莲实之在蓬也。以手撼之,大者坚不可动,小 星摇动,似可摘而下者。拨云下视,则银河苍茫,见城郭如豆。俄见二龙夭矫, 驾缦车来,车上有器,围皆数丈,贮水满之。有数十人,以器掬水,遍洒云间。 忽见乐,共怪之。乐审所与壮士在焉,语众云:“是吾友也。”因取一器,授乐 令洒。时苦旱,乐接器排云,遥望故乡,尽情倾注。未几,谓乐曰:“我本雷 曹,前误行雨,罚谪三载。今天限已满,请从此别。”乃以驾车之绳万尺掷前, 使握端缒下,飓飓然瞬息及地。视之,则堕立村外,绳渐收入云中,不可见矣。 时久旱,十里外,雨仅盈指,独乐里沟浍皆满 (节选自《聊斋志异·雷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士大夫益贤乐贤:贤能 B.乐又益以兼人之馔益:增加 C.罪婴天谴,不可说也婴:遭受 D.乐审所与壮士在焉与:跟随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雷曹“知恩图报”的一组是()(3 分 ①三年以来,未尝如此饫饱②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德 ③数入数出,列货满舟④因取一器,授乐令洒 ⑤乐与归,寝处共之⑥十里外,雨仅盈指,独乐里沟浍皆满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④⑤D.②③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乐云鹤谦虚好学,再加上好友的帮助,他文思才华大有长进;后来夏平子染病 死去,于是他便照顾接济已故好友的家人
乐云鹤、夏平子,二人少同里,长同斋,相交莫逆。夏少慧,十岁知名。 乐虚心事之,夏亦相规不倦,乐文思日进,由是名并著。无何,夏连疫卒,乐以 时恤诸其家。于是士大夫益贤乐。乐恒产无多,家计日蹙,乃叹曰:“文如平子, 尚碌碌以殁,而况于我!不如早自图也。”于是去读而贾。操业半年,家资小泰。 一日,客金陵,休于旅舍,见一人颀然而长,筋骨隆起,色黯淡,有戚 容。乐推食食之,则以手掏啖,顷刻已尽。乐又益以兼人之馔,食复尽。遂命主 人割豚胁,堆以蒸饼。又尽数人之餐,始果腹而谢曰:“三年,未尝如此饫饱。” 乐曰:“君固壮士,何飘泊若此?”曰:“罪婴天谴;不可说。”问其里居,曰: “陆无屋,水无舟,朝村而暮郭耳。” 乐整装欲行,其人相从,乐辞之。告曰:“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 德。”乐异之,遂与偕行。途中曳与同餐。辞曰:“我终岁仅数餐耳。”益奇之。 次日,渡江,风涛暴作,估舟尽覆,乐与其人悉没江中。俄风定,其人负乐踏波 出,登客舟,又破浪去;少时,挽一船至,扶乐入,嘱乐卧守,复跃入江,以两 臂夹货出,掷舟中;又入之,数入数出,列货满舟。乐谢曰:“君生我亦良足矣, 敢望珠还哉!” 检视货财,并无亡失。益喜,惊为神人。放舟欲行,其人告退, 乐苦留之,遂与共济。 乐与归,寝处共之。每十数日始一食,食则啖嚼无算。一日,适昼晦欲 雨,闻雷声。少时,乐倦甚,伏塌假寐。既醒,觉身摇摇然,不似塌上,开目, 则在云气中,周身如絮。惊而起,晕如舟上,踏之,软无地。仰视星斗,在眉目 间,遂疑是梦。细视星嵌天上,如莲实之在蓬也。以手撼之,大者坚不可动,小 星摇动,似可摘而下者。拨云下视,则银河苍茫,见城郭如豆。俄见二龙夭矫, 驾缦车来,车上有器,围皆数丈,贮水满之。有数十人,以器掬水,遍洒云间。 忽见乐,共怪之。乐审所与壮士在焉,语众云:“是吾友也。”因取一器,授乐 令洒。时苦旱,乐接器排云,遥望故乡,尽情倾注。未几,谓乐曰:“我 本雷 曹,前误行雨,罚谪三载。今天限已满,请从此别。”乃以驾车之绳万尺掷前, 使握端缒下,飗飗然瞬息及地。视之,则堕立村外,绳渐收入云中,不可见矣。 时久旱,十里外,雨仅盈指,独乐里沟浍皆满。 (节选自《聊斋志异·雷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于是士大夫益贤乐 贤:贤能 B.乐又益以兼人之馔 益:增加 C.罪婴天谴,不可说也 婴:遭受 D.乐审所与壮士在焉 与:跟随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雷曹“知恩图报”的一组是( )(3 分) ①三年以来,未尝如此饫饱 ②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德 ③数入数出,列货满舟 ④因取一器,授乐令洒 ⑤乐与归,寝处共之 ⑥十里外,雨仅盈指,独乐里沟浍皆满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乐云鹤谦虚好学,再加上好友的帮助,他文思才华大有长进;后来夏平子染病 死去,于是他便照顾接济已故好友的家人
B.乐云鹤客居金陵时初遇雷曹,他让困顿不堪的雷曹饱餐一顿;雷曹心怀感激 就把自己因罪遭贬而漂泊流浪、居无定所的原因告诉了乐云鹤。 C.乐云鹤与雷曹一起乘船渡江,忽遇狂风大浪,商船倾覆:雷曹将乐云鹤从水中 救出,然后多次下水,将其货物钱财全部捞出,乐云鹤认为他是神人。 D.乐云鹤在天阴欲雨伴有雷声的日子来到“云天”,亲眼目睹雷曹等人行雨的情 景,自己也参与其中;落到地面后发现,自己村庄沟渠里的水都注满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殁,而况于我!不如早自图也。(5分) 译文 (2)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还哉!(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注】本词为作者于庭院中午憩后观雨所作。 8.词的下阕写雨主要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5分) 答 9.本词上阕写梦中西湖,下阕写池荷清雨,这样写有何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子曰:“岁寒, (《论语》) (2)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三峡》郦道元) (3)陛下亦宜自谋, ,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出 师表》诸葛亮)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出师表》诸葛亮) (5)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故克 之。(《曹刿论战》 (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桃花源记》陶 潜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刘禹锡) (8)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鱼我所欲也》 孟子) (9)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小石潭记》柳宗元) (10)登斯楼也, 宠辱偕忘、把酒临 风 (《岳阳楼记》范仲淹)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4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潇洒钱钟书 仲利民
B.乐云鹤客居金陵时初遇雷曹,他让困顿不堪的雷曹饱餐一顿;雷曹心怀感激, 就把自己因罪遭贬而漂泊流浪、居无定所的原因告诉了乐云鹤。 C.乐云鹤与雷曹一起乘船渡江,忽遇狂风大浪,商船倾覆;雷曹将乐云鹤从水中 救出,然后多次下水,将其货物钱财全部捞出,乐云鹤认为他是神人。 D.乐云鹤在天阴欲雨伴有雷声的日子来到“云天”,亲眼目睹雷曹等人行雨的情 景,自己也参与其中;落到地面后发现,自己村庄沟渠里的水都注满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殁,而况于我!不如早自图也。(5分) 译文: (2)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还哉!(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昭君怨·咏荷上雨【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注】本词 为作者于庭院中午憩后观雨所作。 8.词的下阕写雨主要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5 分) 答: 9.本词上阕写梦中西湖,下阕写池荷清雨,这样写有何妙处?(6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子曰:“岁寒, 。” (《论语》) (2)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 (《三峡》郦道元) (3)陛下亦宜自谋, ,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出 师表》诸葛亮)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出师表》诸葛亮) (5)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故克 之。(《曹刿论战》) (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桃花源记》陶 潜) (7) ,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刘禹锡) (8)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 (《鱼我所欲也》 孟子) (9)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柳宗元) (10)登斯楼也, ,宠辱偕忘、把酒临 风, 。 (《岳阳楼记》范仲淹)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4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潇洒钱钟书 仲利民
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钱钟书,偏偏不喜抛头露面,拒绝记者的采访, 躲避摄影记者的镜头。最有趣的一次,钱钟书与夏衍同住一病房,夏老过生日, 他的孙女将蛋糕也送了一大块给钱钟书,这时的摄影记者从后面开始偷偷地拍 摄,当记者大着胆子转到前面来的时候,钱钟书先生居然拉起了被子连人带蛋糕 起盖起来。 香港记者林湄到北京想采访钱钟书,又怕遭到钱先生拒绝,就邀请当时 的《文艺报》副主编吴泰昌先生帮忙,吴先打了个电话被其婉拒,就让林来一次 突然袭击。当他们出其不意地来到钱钟书房门口时,钱先生幽默地说:“泰昌, 你没有引蛇出洞,又来瓮中捉鳖了……”让人感受到钱钟书并非不近人情,他拒 绝媒体的采访,仅是自己坚持的一种生活方式 吴泰昌在《人民文学》杂志做编辑时,想约钱钟书先生写点文章,想不 到钱钟书先生突然起身摆着手大声说:“写文章的事今天不谈。”不过,事隔 年多,当吴身体有恙,钱钟书先生却特意去信,“去秋承惠过快晤,后来,听说 您身体不好,极念。我年老多病,渐渐体贴到生病的味道,不像年轻时缺乏切身 境界,对朋友健康不甚关心。奉劝您注意劳逸结合,虽然是句空话,心情是郑重 的。杨绛同候。”这句“空话”里又包含钱钟书先生对友人多少关心的真情实感 啊! 钱钟书先生淡泊名利、自甘寂寞,可是媒体却总是想请岀这位不愿露面 的人物,他们知道杨绛先生好说话,就想从杨绛先生这里打开缺口,在电话里对 杨绛先生说:“被录制的文化名人,还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报酬一一钱。”想不 到钱先生幽默地从旁边插话道,“我都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钱吗?” 钱先生和太太的感情十分融洽,经常给人“胶着”的亲密感。他们一同 上班,一同下班,总是肩并肩,手携手。即使在钱钟书先生被打成“反动学术 权威”之后,夫妻感情依然如故。情绪从未低沉、沮丧过。文革中,造反派动手 打他,他就还击。有一次与造反派大打出手后,扬名千里,连“造反派”都敬 重他“三分”。可见钱先生柔中有刚,做人界线分明,拿得起,放得下。 最有趣的要算钱钟书先生进入清华大学时的数学成绩了。一直有传闻说 他当时的数学成绩是0分,当时的校长罗家伦破格录取。不过,我最近查阅了资 料,发现钱钟书先生对此事有自己的说法:数学成绩并非0分,而是稍高的15 分。就这样,也未及格,但是不妨碍钱钟书先生成为一代学术名人,反而增添了 些名人轶事的趣味。 杨绛先生在《干校六记》里有一段有趣的记述,有一次她指着菜园里玉 米秸搭盖的窝棚问钱钟书:“给咱们这样一个窝棚住行吗?”钱认真地想了 下,说:“没有书。”读到这句话,我忽然明白钱钟书先生为什么逃避记者的缘 由了,钱先生一辈子并不在乎名利,他连窝棚住着都不在乎,只要有书就成了。 没有书,不让他研究学问才是最大的痛苦,生活上及别的方面都可以忍受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香港记者林湄到北京想采访钱钟书,又怕遭到钱先生的拒绝,一个“怕”字形 象地表现了钱钟书对别人无情的态度 B.当时的校长罗家伦录取钱钟书,作者推测他的数学成绩不是0分,而是15 分,但是这不妨碍钱钟书先生成为一代学术名人 C.钱钟书先生和太太一同上班,一同下班,总是肩并肩,手拉手,经常给人“胶 着”的亲密感,表现了钱先生珍视感情的一面
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钱钟书,偏偏不喜抛头露面,拒绝记者的采访, 躲避摄影记者的镜头。最有趣的一次,钱钟书与夏衍同住一病房,夏老过生日, 他的孙女将蛋糕也送了一大块给钱钟书,这时的摄影记者从后面开始偷偷地拍 摄,当记者大着胆子转到前面来的时候,钱钟书先生居然拉起了被子连人带蛋糕 一起盖起来。 香港记者林湄到北京想采访钱钟书,又怕遭到钱先生拒绝,就邀请当时 的《文艺报》副主编吴泰昌先生帮忙,吴先打了个电话被其婉拒,就让林来一次 突然袭击。当他们出其不意地来到钱钟书房门口时,钱先生幽默地说:“泰昌, 你没有引蛇出洞,又来瓮中捉鳖了……”让人感受到钱钟书并非不近人情,他拒 绝媒体的采访,仅是自己坚持的一种生活方式。 吴泰昌在《人民文学》杂志做编辑时,想约钱钟书先生写点文章,想不 到钱钟书先生突然起身摆着手大声说:“写文章的事今天不谈。”不过,事隔一 年多,当吴身体有恙,钱钟书先生却特意去信,“去秋承惠过快晤,后来,听说 您身体不好,极念。我年老多病,渐渐体贴到生病的味道,不像年轻时缺乏切身 境界,对朋友健康不甚关心。奉劝您注意劳逸结合,虽然是句空话,心情是郑重 的。杨绛同候。”这句“空话”里又包含钱钟书先生对友人多少关心的真情实感 啊! 钱钟书先生淡泊名利、自甘寂寞,可是媒体却总是想请出这位不愿露面 的人物,他们知道杨绛先生好说话,就想从杨绛先生这里打开缺口,在电话里对 杨绛先生说:“被录制的文化名人,还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报酬——钱。”想不 到钱先生幽默地从旁边插话道,“我都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钱吗?” 钱先生和太太的感情十分融洽,经常给人“胶着”的亲密感。他们一同 上班,一同下班,总是肩并肩,手携手。即使在钱钟书先 生被打成“反动学术 权威”之后,夫妻感情依然如故。情绪从未低沉、沮丧过。文革中,造反派动手 打他,他就还击。有一次与造反派大打出手后,扬名千里,连“ 造反派”都敬 重他“三分”。可见钱先生柔中有刚,做人界线分明,拿得起,放得下。 最有趣的要算钱钟书先生进入清华大学时的数学成绩了。一直有传闻说 他当时的数学成绩是 0 分,当时的校长罗家伦破格录取。不过,我最近查阅了资 料,发现钱钟书先生对此事有自己的说法:数学成绩并非 0 分,而是稍高的 15 分。就这样,也未及格,但是不妨碍钱钟书先生成为一代学术名人,反而增添了 些名人轶事的趣味。 杨绛先生在《干校六记》里有一段有趣的记述,有一次她指着菜园里玉 米秸搭盖的窝棚问钱钟书:“给咱们这样一个窝棚住行吗?”钱认真地想了一 下,说:“没有书。”读到这句话,我忽然明白钱钟书先生为什么逃避记者的缘 由了,钱先生一辈子并不在乎名利,他连窝棚住着都不在乎,只要有书就成了。 没有书,不让他研究学问才是最大的痛苦,生活上及别的方面都可以忍受。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香港记者林湄到北京想采访钱钟书,又怕遭到钱先生的拒绝,一个“怕”字形 象地 表现了钱钟书对别人无情的态度。 B. 当时的校长罗家伦录取钱钟书,作者推测他的数学成绩不是 0 分,而是 15 分,但是这不妨碍钱钟书先生成为一代学术名人。 C.钱钟书先生和太太一同上班,一同下班,总是肩并肩,手拉手,经常给人“胶 着”的亲密感,表现了钱先生珍视感情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