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2020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现代文阅读(3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小说究竟是什么呢?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把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概括成理论的 艺术的、宗教的,实践一一精神的。小说是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之一,因而, 与理论的、宗教的,实践一一精神的方式不同。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形象的;不 是主观的臆造,而是客观的能动的反映;不是务实的,而是审美的活动。作为艺 术的一种样式,它与绘画、音乐、舞蹈又不同,它是语言艺术。作为语言艺术的 一种,它又与诗歌不同,它的本质特征也正表现在与诗歌等其他语言艺术的区别 小说的散文性、叙事性,是它与诗歌最明显的区别。但是,更重要的区别则在于 它们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不同的关系。作者以不同的方式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参 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个实践是“人化自然”的过程。实践孕育了作者的审美情感, 激发了表现的欲望,于是创作了诗和小说。诗和小说表现了作者的审美情感,反 映和描绘了“人化的自然”,是美的产物,美的现实。这个过程是按照美的规律 创造美的过程。作者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了“人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所 不同的是,诗主要是通过语言和意象直接抒发主体的审美情感。诗中也有对客观 世界的描绘,但这些对象都被融入主观的情绪状态之中,变成了感情的象征。《 骚》中的香草美人,郭沬若笔下的天狗、炉中煤,都是抒发情感的符号,是作者 主体精神的外化。作者通过这些符号传达自己的情感,引起读者情感的共振,完 成情感的交流。小说主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和描摹社会生活来表现主体的审美 情感、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小说实际上是在作者审美情感的统治下重铸了 现实世界。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又创造了一个心中理想的现实世界。这个“重铸” 是又一个“人化自然”的过程。这个重铸的艺术世界,是虚构的,又是真实的 说它是虚构的,因为它不像报告文学,更不像新闻和历史文献掌掌可考。说它是 真实的,因为它是像詹姆斯所说的“可以感觉到的生活”。这个运用环境和人事 构筑起来的艺术世界,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情感,是运用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材料, 按照生活的逻辑创造出来的生活。虽然它不是现实生活的记录,但是,它反映了 生活的本质。它具有具象性、可感性,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小说中的人和事就 像发生在我们身边,读者也总是有身临其境之感,甚而至于跑进小说中去充当其 中的一个角色。因此,小说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距离最近。它的具体性、可感性、 真实性都是诗歌无法比拟的。即使是叙事诗,它的形象塑造也远不及小说具体, 而且诗的韵文语言也远不如小说的散文语言贴近生活。 所以,我们这样说,如果诗歌是主体审美情感的直接宣泄,那么小说则是在主体 和生活结成的审美关系中进行审美创造;如果诗歌是表现的艺术,戏剧是再现的 艺术,那么小说就既是再现又是表现的艺术。 (摘自《小说美学》陆志平、吴功正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是一种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它是形象的、审美的活动,是对世界的 客观的能动的反映。 B.诗歌表现了作者的审美情感,反映和描绘了“人化的自然”,是美的实现, 这一点与小说不同
哈尔滨 2020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3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2 小题,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 小说究竟是什么呢?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导言》中把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概括成理论的、 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小说是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之一,因而, 与理论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方式不同。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形象的;不 是主观的臆造,而是客观的能动的反映;不是务实的,而是审美的活动。作为艺 术的一种样式,它与绘画、音乐、舞蹈又不同,它是语言艺术。作为语言艺术的 一种,它又与诗歌不同,它的本质特征也正表现在与诗歌等其他语言艺术的区别 上。 小说的散文性、叙事性,是它与诗歌最明显的区别。但是,更重要的区别则在于 它们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不同的关系。作者以不同的方式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参 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个实践是“人化自然”的过程。实践孕育了作者的审美情感, 激发了表现的欲望,于是创作了诗和小说。诗和小说表现了作者的审美情感,反 映和描绘了“人化的自然”,是美的产物,美的现实。这个过程是按照美的规律 创造美的过程。作者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了“人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所 不同的是,诗主要是通过语言和意象直接抒发主体的审美情感。诗中也有对客观 世界的描绘,但这些对象都被融入主观的情绪状态之中,变成了感情的象征。《离 骚》中的香草美人,郭沫若笔下的天狗、炉中煤,都是抒发情感的符号,是作者 主体精神的外化。作者通过这些符号传达自己的情感,引起读者情感的共振,完 成情感的交流。小说主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和描摹社会生活来表现主体的审美 情感、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小说实际上是在作者审美情感的统治下重铸了一个 现实世界。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又创造了一个心中理想的现实世界。这个“重铸” 是又一个“人化自然”的过程。这个重铸的艺术世界,是虚构的,又是真实的。 说它是虚构的,因为它不像报告文学,更不像新闻和历史文献掌掌可考。说它是 真实的,因为它是像詹姆斯所说的“可以感觉到的生活”。这个运用环境和人事 构筑起来的艺术世界,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情感,是运用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材料, 按照生活的逻辑创造出来的生活。虽然它不是现实生活的记录,但是,它反映了 生活的本质。它具有具象性、可感性,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小说中的人和事就 像发生在我们身边,读者也总是有身临其境之感,甚而至于跑进小说中去充当其 中的一个角色。因此,小说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距离最近。它的具体性、可感性、 真实性都是诗歌无法比拟的。即使是叙事诗,它的形象塑造也远不及小说具体, 而且诗的韵文语言也远不如小说的散文语言贴近生活。 所以,我们这样说,如果诗歌是主体审美情感的直接宣泄,那么小说则是在主体 和生活结成的审美关系中进行审美创造;如果诗歌是表现的艺术,戏剧是再现的 艺术,那么小说就既是再现又是表现的艺术。 (摘自《小说美学》陆志平、吴功正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是一种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它是形象的、审美的活动,是对世界的 客观的能动的反映。 B.诗歌表现了作者的审美情感,反映和描绘了“人化的自然”,是美的实现, 这一点与小说不同
C.小说在作者审美情感统治下重铸的现实世界是虚构的,因为它不像报告文学、 新闻等掌掌可考 D.小说的真实是因为它有“可以感觉到的生活”,这生活是具象的,可感的, 反映了生活的本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提出问题,二、三段分析问题,四段得出结论,指出了小说的本质,本 文重在分析问题 B.第二段既指出同为艺术样式小说与绘画、音乐等不同,又指出同为语言艺术 小说与诗歌不同 C.第三段详细论述了小说与诗歌的区别,更重要的区别是它们与现实世界之间 的关系是不同的。 D.本文采用多种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论证语言简洁 有力,结构清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材料 材料二: 2013-2017年全国医疗保脸参保人数统计情况(万人) 140000 117664 74839 66570 5732259774 40000 20000 2013年 2014年2015年 2016年 2017年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材料三 目前,随着全国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制度的实施,以及定点医疗机构覆盖 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患者异地就医住院报销日益便利。不过,国务院督査组近期 在多地走访调查时发现,部分地区仍存在不少问题,给患者报销带来不便 天津市人社局医保制度处处长蔡若莙坦言,尽管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工作成效初 显,但也存在一些痛点和堵点,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目前,各省市负责异地联 网结算的管理部门各不相同,在职能分工、层级划分、岗位设置等方面存在差异 致使异地间工作沟通较为困难 同时,各省市资金清算在31个统筹区进行,每个月工作量较大,且存在资金核 算管理风险 督査组在调査走访中还发现,由于对医保异地结算等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 仍有大部分基层镇村新农合参保人员不了解异地就医和结算手续
C.小说在作者审美情感统治下重铸的现实世界是虚构的,因为它不像报告文学、 新闻等掌掌可考。 D.小说的真实是因为它有“可以感觉到的生活”,这生活是具象的,可感的, 反映了生活的本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段提出问题,二、三段分析问题,四段得出结论,指出了小说的本质,本 文重在分析问题。 B.第二段既指出同为艺术样式小说与绘画、音乐等不同,又指出同为语言艺术 小说与诗歌不同。 C.第三段详细论述了小说与诗歌的区别,更重要的区别是它们与现实世界之间 的关系是不同的。 D.本文采用多种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论证语言简洁 有力,结构清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5 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材料三: 目前,随着全国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制度的实施,以及定点医疗机构覆盖 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患者异地就医住院报销日益便利。不过,国务院督查组近期 在多地走访调查时发现,部分地区仍存在不少问题,给患者报销带来不便。 天津市人社局医保制度处处长蔡若莙坦言,尽管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工作成效初 显,但也存在一些痛点和堵点,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目前,各省市负责异地联 网结算的管理部门各不相同,在职能分工、层级划分、岗位设置等方面存在差异, 致使异地间工作沟通较为困难。 同时,各省市资金清算在 31 个统筹区进行,每个月工作量较大,且存在资金核 算管理风险。 督查组在调查走访中还发现,由于对医保异地结算等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 仍有大部分基层镇村新农合参保人员不了解异地就医和结算手续
(摘编自《医保异地结算堵在哪里?痛在何处?一国务院督査组走访直击》,新 华社2018年9月3日) 材料四: 东莞市2017年6月成功接入国家异地就医联网平台,将全市所有医保定点机构 同步纳入平台,实现了全覆盖。 东莞市社保局加强就医指引,通过“一网两微”平台发布便民信息,公布市内异 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院,并提供定位服务;在社保经办大厅和定点医院张 贴跨省异地就医流程图,安排社工提供政策咨询,引导参保人就医;在定点医院 开设跨省异地就医窗口,全年无假日为异地患者办理联网入院和岀院结算手续 东莞市还率先对“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作出探索,参保人到省内联 网医院办理住院就医登记后,出院时只需支付个人承担的费用,其他费用由就医 地经办机构审核后,即可在就医地直接结算,实现待遇结算实时高效。72岁的 退休人员罗象新是受益者之 此前她在东莞工厂工作并参加社保,退休后返回四川成都老家生活。今年3月她 在成都华西医院住院治疗期间,就是用东莞社保卡进行刷卡就医的。“在华西医 院治疗产生的费用,可以用东莞社保卡当场办理报销,像刷银行卡一样方便 罗象新在电话中不住地点赞东莞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便民 (摘编自《东莞全市社保定点医疗机构全部接入跨省结算系统》,《南方日报》 2018年11月13日)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安居民医疗“一卡通”具备挂号、就诊交费等功能,给患者带来了一定便利, 但其使用尚未覆盖全市所有医院,距离市民期望还有一定差距 B.2013-2017年我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长,其中2013-2016年增长平稳, 2017年参保人数增长迅猛,这应该与相关医保政策的推进有关系 C.为全面了解全国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推进情况,国务院开展了相 关督査,通过督查发现并解决了部分地区在推进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D.在东莞市参保的外来务工人员,退休后即使不在东莞居住,只要完成相关的登 记及审核手续,出院结算时也能在异地医疗机构直接办理医保报销。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安市卫计部门对居民医疗“一卡通”资金结算平台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 题有一定的认识,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有一定的思考,并已着手解决问题。 B.我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多,2017年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突破11亿,如此庞大的 参保人数,无疑对各省市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带来较大压力与挑战 C.近年,我国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是部分地区对医保异地结算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而导致的。 D.东莞市将全市所有医保定点机构同步纳入国家异地就医联网平台,在“扩大跨 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工作上取得较大成效,为群众就医提供了便利。 5.我国目前在异地就医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种现状,请结合材料,谈 谈政府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6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最后的苍鹰 袁良才
(摘编自《医保异地结算堵在哪里?痛在何处?—国务院督查组走访直击》,新 华社 2018 年 9 月 3 日) 材料四: 东莞市 2017 年 6 月成功接入国家异地就医联网平台,将全市所有医保定点机构 同步纳入平台,实现了全覆盖。 东莞市社保局加强就医指引,通过“一网两微”平台发布便民信息,公布市内异 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院,并提供定位服务;在社保经办大厅和定点医院张 贴跨省异地就医流程图,安排社工提供政策咨询,引导参保人就医;在定点医院 开设跨省异地就医窗口,全年无假日为异地患者办理联网入院和出院结算手续。 东莞市还率先对“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作出探索,参保人到省内联 网医院办理住院就医登记后,出院时只需支付个人承担的费用,其他费用由就医 地经办机构审核后,即可在就医地直接结算,实现待遇结算实时高效。72 岁的 退休人员罗象新是受益者之一。 此前她在东莞工厂工作并参加社保,退休后返回四川成都老家生活。今年 3 月她 在成都华西医院住院治疗期间,就是用东莞社保卡进行刷卡就医的。“在华西医 院治疗产生的费用,可以用东莞社保卡当场办理报销,像刷银行卡一样方便。” 罗象新在电话中不住地点赞东莞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便民 性。 (摘编自《东莞全市社保定点医疗机构全部接入跨省结算系统》,《南方日报》 2018 年 11 月 13 日)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西安居民医疗“一卡通”具备挂号、就诊交费等功能,给患者带来了一定便利, 但其使用尚未覆盖全市所有医院,距离市民期望还有一定差距。 B.2013-2017 年我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长,其中 2013-2016 年增长平稳, 2017 年参保人数增长迅猛,这应该与相关医保政策的推进有关系。 C.为全面了解全国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推进情况,国务院开展了相 关督查,通过督查发现并解决了部分地区在推进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D.在东莞市参保的外来务工人员,退休后即使不在东莞居住,只要完成相关的登 记及审核手续,出院结算时也能在异地医疗机构直接办理医保报销。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西安市卫计部门对居民医疗“一卡通”资金结算平台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 题有一定的认识,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有一定的思考,并已着手解决问题。 B.我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多,2017 年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突破 11 亿,如此庞大的 参保人数,无疑对各省市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带来较大压力与挑战。 C.近年,我国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是部分地区对医保异地结算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而导致的。 D.东莞市将全市所有医保定点机构同步纳入国家异地就医联网平台,在“扩大跨 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工作上取得较大成效,为群众就医提供了便利。 5.我国目前在异地就医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种现状,请结合材料,谈 谈政府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最后的苍鹰 袁良才
弋江像一只猛力的鞭子,从千山万壑间抽打出一条百转千回的水道,一路奔泻, 路狂呼,势不可挡,直扑扬子江口。 如今,江面上只剩下零零落落的打鱼的两头尖小船,货船、客轮几乎绝迹了,木 筏、竹筏更是不见影踪了。当年那般喧哗热闹的弋江似乎一下子衰败了,风光不 再,一如岩爷看到的江天岩峰间的最后一只苍鹰的孤独寂寥的身影,亦如风烛残 年的日日浸在岁月记忆里的岩爷。 岩爷从小就在弋江的风浪里出没,江水卷挟走了他的青春和荣耀,弋江无情地把 他拋弃了,可岩爷的一生和梦境都须臾离不开弋江啊!如同那只苍鹰,,再怎么 飞翔,也离不开江天与岩峰。 那一年,村上饿死了很多人,爸妈也饿死了,岩爷第一次感到从未有过的绝望和 人生的悲凉。他跳进了弋江的波涛里,他只想借江水淹没自己所有的痛苦和不 幸……但他被弋江上的筏客救起了。 打那天起,为了吃饭活命,十六岁的他当上了弋江筏客,而且成为三百里弋江上 最负盛名和传奇色彩的筏客 弋江多急流、险滩,浪髙沫飞,逆流时还得上岸背纤,穿衣也是白搭,所以弋江 上的筏客都是赤条条一丝不挂,到了终点站才着衣登岸。岩爷刚当筏客时的害羞, 到后来的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难为情了。几十年后,弋江上建了电站大坝, 水运渐为陆运所取代,岩爷被迫上岸,穿戴齐整倒感觉束手束脚、浑身不适了。 岩爷初当筏客那会,正值青春勃发时,力大无穷,激流掌舵是他,逆流背纤是他, 路水程,不断有苍鹰在他头顶盘旋,与他为伴,为他喝彩。他在风浪中岿然屹 立,游刃有余,如同一座黢黑坚硬的岩峰,发散着夺人心魄的阳刚原始之美,惹 得弋江两岸的男人对他吹胡子瞪眼,惹得弋江两岸的大姑娘小媳妇为他如痴如 狂。筏队拢岸歇乏时,总有年轻女人低头红脸偷偷来送米送菜,偶尔上岸到酒家 吃饭,但凡是女老板,只要岩爷在,一概免费一一岩爷活赛弋江上的一只人人仰 视嫉羡的雄鹰! 岩爷到底栽在了一个女人身上! 女人叫翠翠,是老筏客的独生女儿。一次来看父亲,一下子就被岩爷英俊的模样 和青春的气息迷得神魂颠倒了,岩爷走到哪儿,翠翠跟到哪儿,撵都撵不走。 天,翠翠鼓起勇气向他告了白,岩爷毫无思想准备,一口回绝了她,不想痴情的 翠翠竟跳江自尽,被筏客们救起。 这事不知怎么传到了翠翠未婚夫耳朵里,告了岩爷一个“强暴未遂”,连老筏客 也救不了他,生生坐了三年牢狱。命中一劫,无妄之灾啊! 出狱后,弋江毫不犹豫地用宽广的胸怀接纳了他。老筏客为这事竟抑郁作古,翠 翠也出阁随军了。从此岩爷就觉得女人是洪水猛兽,断了念想,一生不娶 因无子嗣,倔强的岩爷到底吃上了五保。到弋江边走一走,站一站,看那奔腾不 羁的江水,望那孤独盘旋的苍鹰,是岩爷暮年每天必修的功课。谁也不知道他心 里想些什么,都说岩爷怕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哩! 一天,村里来了几个时髦的年轻人,背着画板,说是美术学院的大学生,见到岩 爷竟欢呼起来,说岩爷的形象、气质太有沧桑感了,软磨硬缠请岩爷当人体模特, 而且最好画裸体 村人大怒,骂年轻人太放肆,太不尊重长者,挥拳要替岩爷教训他们,却被岩爷 制止住。幽幽道,画就画吧。 年轻人喜极。 村人横眉瞪眼道,别欺负老人,画裸体得给钱!一千块不多吧?
弋江像一只猛力的鞭子,从千山万壑间抽打出一条百转千回的水道,一路奔泻, 一路狂呼,势不可挡,直扑扬子江口。 如今,江面上只剩下零零落落的打鱼的两头尖小船,货船、客轮几乎绝迹了,木 筏、竹筏更是不见影踪了。当年那般喧哗热闹的弋江似乎一下子衰败了,风光不 再,一如岩爷看到的江天岩峰间的最后一只苍鹰的孤独寂寥的身影,亦如风烛残 年的日日浸在岁月记忆里的岩爷。 岩爷从小就在弋江的风浪里出没,江水卷挟走了他的青春和荣耀,弋江无情地把 他拋弃了,可岩爷的一生和梦境都须臾离不开弋江啊!如同那只苍鹰,,再怎么 飞翔,也离不开江天与岩峰。 那一年,村上饿死了很多人,爸妈也饿死了,岩爷第一次感到从未有过的绝望和 人生的悲凉。他跳进了弋江的波涛里,他只想借江水淹没自己所有的痛苦和不 幸……但他被弋江上的筏客救起了。 打那天起,为了吃饭活命,十六岁的他当上了弋江筏客,而且成为三百里弋江上 最负盛名和传奇色彩的筏客。 弋江多急流、险滩,浪高沫飞,逆流时还得上岸背纤,穿衣也是白搭,所以弋江 上的筏客都是赤条条一丝不挂,到了终点站才着衣登岸。岩爷刚当筏客时的害羞, 到后来的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难为情了。几十年后,弋江上建了电站大坝, 水运渐为陆运所取代,岩爷被迫上岸,穿戴齐整倒感觉束手束脚、浑身不适了。 岩爷初当筏客那会,正值青春勃发时,力大无穷,激流掌舵是他,逆流背纤是他, 一路水程,不断有苍鹰在他头顶盘旋,与他为伴,为他喝彩。他在风浪中岿然屹 立,游刃有余,如同一座黢黑坚硬的岩峰,发散着夺人心魄的阳刚原始之美,惹 得弋江两岸的男人对他吹胡子瞪眼,惹得弋江两岸的大姑娘小媳妇为他如痴如 狂。筏队拢岸歇乏时,总有年轻女人低头红脸偷偷来送米送菜,偶尔上岸到酒家 吃饭,但凡是女老板,只要岩爷在,一概免费——岩爷活赛弋江上的一只人人仰 视嫉羡的雄鹰! 岩爷到底栽在了一个女人身上! 女人叫翠翠,是老筏客的独生女儿。一次来看父亲,一下子就被岩爷英俊的模样 和青春的气息迷得神魂颠倒了,岩爷走到哪儿,翠翠跟到哪儿,撵都撵不走。一 天,翠翠鼓起勇气向他告了白,岩爷毫无思想准备,一口回绝了她,不想痴情的 翠翠竟跳江自尽,被筏客们救起。 这事不知怎么传到了翠翠未婚夫耳朵里,告了岩爷一个“强暴未遂”,连老筏客 也救不了他,生生坐了三年牢狱。命中一劫,无妄之灾啊! 出狱后,弋江毫不犹豫地用宽广的胸怀接纳了他。老筏客为这事竟抑郁作古,翠 翠也出阁随军了。从此岩爷就觉得女人是洪水猛兽,断了念想,一生不娶。 因无子嗣,倔强的岩爷到底吃上了五保。到弋江边走一走,站一站,看那奔腾不 羁的江水,望那孤独盘旋的苍鹰,是岩爷暮年每天必修的功课。谁也不知道他心 里想些什么,都说岩爷怕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哩! 一天,村里来了几个时髦的年轻人,背着画板,说是美术学院的大学生,见到岩 爷竟欢呼起来,说岩爷的形象、气质太有沧桑感了,软磨硬缠请岩爷当人体模特, 而且最好画裸体。 村人大怒,骂年轻人太放肆,太不尊重长者,挥拳要替岩爷教训他们,却被岩爷 制止住。幽幽道,画就画吧。 年轻人喜极。 村人横眉瞪眼道,别欺负老人,画裸体得给钱!一千块不多吧?
年轻人傻眼,可我们是穷学生… 分文不取!只听岩爷一声雷吼,谁也不敢再说什么了。众目睽睽之下,岩爷脱得 赤条条,神情从容坚毅,一如弋江边高高耸立的岩峰……美院学生们屏息凝神画 着,眼里噙着泪花。 画毕,岩爷冷不丁问,这画拿去展览,翠翠能看到吗? 所有人都呆了,不知如何作答 又过了些时日,弋江风景区管委会的头头在江边找到岩爷,赔着笑说,我们计划 推出一个弋江裸体背纤的观赏项目,特请岩老当顾问和技术指导,待遇嘛,好说! 岩爷并不正视来人,冷冷地答,当年我背纤,是为了活命。你们,这是吃饱了, 撑的 岩爷撇开目光又去追逐那只翱翔在江天上的孤傲的苍鹰。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时间为线索将主人公一生的许多事情串联起来,同时从语言、心理、神 态、尤其是动作和外貌等方面对主人公进行了形象塑造 B.小说中有多处关于弋江险要、狂放等自然环境的描写,这样的描写为人物的活 动提供了空间,也为后文情节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C.文中“翠翠能看到吗?”的突然发问,揭示出当年的翠翠事件成了岩爷隐藏颇 深的心结,多年反刍,岩爷内心留下了复杂的感情沉淀。 D.岩爷对美院大学生请求的接受和对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头头的拒绝,使小说于对 比中揭示出岩爷对大学生审美观的理解和对世俗的不屑。 7.说说你对小说中画线句“可岩爷的一生和梦境都须臾离不开弋江啊”含义的 理解。(6分 8.小说以“最后的苍鹰”为题,含蓄蕴藉,请简要分析。(6分)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郑穆字闳中,福州候官人。性醇谨好学,读书至忘栉沐,进退容止必以礼。门人 千数,与陈襄、陈烈、周希孟友,号“四先生”。举进士,四冠乡书,遂登第, 为寿安主簿。召为国子监直讲,除编校集贤院书籍。岁满,为馆阁校勘,积官太 常博士。乞纳一秩,先南郊追封考妣,从之。改集贤校理,求外补,通判汾州 煕宁三年,召为岐王侍讲。嘉王出阁,改诸王侍讲。府僚阙员,御史陈襄请择人, 神宗曰:“如郑穆德行,乃宜左右王者。”凡居馆阁三十年,而在王邸一纪,非 公事不及执政之门。讲说有法,可为劝戒者,必反复擿诵,岐、嘉二王咸敬礼焉。 元丰三年,出知越州,加朝散大夫。先是,鉴湖旱干,民因田其中,延袤百里 官籍而税之。既而连年水溢,民逋官租积万缗,穆奏免之。未满告老,管勾杭州 洞霄宫。 元祐初,召拜国子祭酒。每讲益,无问寒暑,虽童子必朝服延接,以礼送迎。诸 生皆尊其经术,服其教训。故人张景晟者死,遗白金五百两,托其孤,穆曰:“恤 孤,吾事也,金于何有?”反金而收其子,长之。三年,扬王、荆王请为侍讲, 罢祭酒,除直集贤院,复入王府。荆王薨,为扬王翊善。太学生乞为师复除祭酒 兼徐王翊善四年拜给事中兼祭酒五年除宝文阁特制仍祭酒。 六年,请老,提举洞霄宫。敕过门下,给事中范祖禹言:“穆虽年出七十,精力 尚强。古者大夫七十而致仕,有不得谢,则赐之几杖。祭酒居师资之地,正宜处
年轻人傻眼,可我们是穷学生…… 分文不取!只听岩爷一声雷吼,谁也不敢再说什么了。众目睽睽之下,岩爷脱得 赤条条,神情从容坚毅,一如弋江边高高耸立的岩峰……美院学生们屏息凝神画 着,眼里噙着泪花。 画毕,岩爷冷不丁问,这画拿去展览,翠翠能看到吗? 所有人都呆了,不知如何作答。 又过了些时日,弋江风景区管委会的头头在江边找到岩爷,赔着笑说,我们计划 推出一个弋江裸体背纤的观赏项目,特请岩老当顾问和技术指导,待遇嘛,好说! 岩爷并不正视来人,冷冷地答,当年我背纤,是为了活命。你们,这是吃饱了, 撑的! 岩爷撇开目光又去追逐那只翱翔在江天上的孤傲的苍鹰。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以时间为线索将主人公一生的许多事情串联起来,同时从语言、心理、神 态、尤其是动作和外貌等方面对主人公进行了形象塑造。 B.小说中有多处关于弋江险要、狂放等自然环境的描写,这样的描写为人物的活 动提供了空间,也为后文情节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C.文中“翠翠能看到吗?”的突然发问,揭示出当年的翠翠事件成了岩爷隐藏颇 深的心结,多年反刍,岩爷内心留下了复杂的感情沉淀。 D.岩爷对美院大学生请求的接受和对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头头的拒绝,使小说于对 比中揭示出岩爷对大学生审美观的理解和对世俗的不屑。 7. 说说你对小说中画线句“可岩爷的一生和梦境都须臾离不开弋江啊”含义的 理解。(6 分) 8. 小说以“最后的苍鹰”为题,含蓄蕴藉,请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郑穆字闳中,福州候官人。性醇谨好学,读书至忘栉沐,进退容止必以礼。门人 千数,与陈襄、陈烈、周希孟友,号“四先生”。举进士,四冠乡书,遂登第, 为寿安主簿。召为国子监直讲,除编校集贤院书籍。岁满,为馆阁校勘,积官太 常博士。乞纳一秩,先南郊追封考妣,从之。改集贤校理,求外补,通判汾州。 熙宁三年,召为岐王侍讲。嘉王出阁,改诸王侍讲。府僚阙员,御史陈襄请择人, 神宗曰:“如郑穆德行,乃宜左右王者。”凡居馆阁三十年,而在王邸一纪,非 公事不及执政之门。讲说有法,可为劝戒者,必反复擿诵,岐、嘉二王咸敬礼焉。 元丰三年,出知越州,加朝散大夫。先是,鉴湖旱干,民因田其中,延袤百里, 官籍而税之。既而连年水溢,民逋官租积万缗,穆奏免之。未满告老,管勾杭州 洞霄宫。 元祐初,召拜国子祭酒。每讲益,无问寒暑,虽童子必朝服延接,以礼送迎。诸 生皆尊其经术,服其教训。故人张景晟者死,遗白金五百两,托其孤,穆曰:“恤 孤,吾事也,金于何有?”反金而收其子,长之。三年,扬王、荆王请为侍讲, 罢祭酒,除直集贤院,复入王府。荆王薨,为扬王翊善。太学生乞为师复除祭酒 兼徐王翊善四年拜给事中兼祭酒五年除宝文阁特制仍祭酒。 六年,请老,提举洞霄宫。敕过门下,给事中范祖禹言:“穆虽年出七十,精力 尚强。古者大夫七十而致仕,有不得谢,则赐之几杖。祭酒居师资之地,正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