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等于0时的贴现率。如果投资方案的内涵报酬率大于基准贴现率(或资本成本),这说明该方案可行:如果投资方案的内涵报酬率小于基准贴现率(或资本成本),这说明该方案不可行:如果投资方案的内涵报酬率等于基准贴现率(或资本成本),投资方案是否可行取决于它在整个企业经营中的重要程度。三、习题分析1.结合本案例说明在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评价中,测算资本成本的作用。(1)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取得和使用资本而支付的各种费用或代价。从价值分析来看,它可看成是投资者应得的必要报酬,因此资本成本取决于资本市场,并与拟筹资本的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相关,(2)由于资本成本是评价长期投资决策项目可行性的标准,因此,只有当投资项目的预期投资报酬大于其资本成本时,项目才可取;反之,若投资项目的预期投资报酬小于资本成本,则该项目应该被舍弃。所以,资本成本被称为投资项目的极限利率或取舍率(3)在本案例中,项目总投资3931.16万元,其中:1572.46万元向商业银行贷款,贷款利率8%;其余2358.7万元发股募集,投资者期望的最低报酬率为24%。这一资本结构也是该企业目标资本结构。所以根据目标资本结构和个别资本成本测算折现率为16%是恰当的,财务上即认为该项目是可行的。2.说明在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评价中非折现法只能作为参考指标的原因。评价固定资产投资的方法,根据是否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可分为两大类:非折现法和折现法。其中,常用的非折现方法有:年平均报酬率法、投资回收期法等等。年平均报酬率法具有简单易懂、便于计算掌握等优点。但是,它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极易导致决策失误。货币时间价值是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不同时间发生的一元钱是不等值的。年平均报酬率法无视货币时间价值的存在,将未来收益与初始投资或平均投资直接相比,非常容易导致错误的判断。而且指标高低的判断标准也不易选择。正因为此,年平均报酬率法通常不作为独立的、有效的投资决策方法,更多的只是在事后的考核评价中使用。静态投资回收期法是通过计算比较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的投资回收期的长短比较投资方案好坏的方法。静态投资回收法简单易懂,而且根据投资收回时间长短评价投资方案的优劣,有利于加速资本回收,减少投资风险。但是,静态投资回收期法也有严重的缺陷:①投资回收期的计算没有考虑时间价值,使该指标值含有一定水分,更重要的是影响决策结论的正确性。②静态投资回收期法没有考虑投资方案整体效益的好坏,容易导致错误的执择
值等于 0 时的贴现率。 如果投资方案的内涵报酬率大于基准贴现率(或资本成本),这说明该方案可 行;如果投资方案的内涵报酬率小于基准贴现率(或资本成本),这说明该方案不 可行;如果投资方案的内涵报酬率等于基准贴现率(或资本成本),投资方案是否 可行取决于它在整个企业经营中的重要程度。 三、习题分析 1.结合本案例说明在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评价中,测算资本成本的作用。 (1)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取得和使用资本而支付的各种费用或代价。从价值 分析来看,它可看成是投资者应得的必要报酬,因此资本成本取决于资本市场, 并与拟筹资本的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相关。 (2)由于资本成本是评价长期投资决策项目可行性的标准,因此,只有当投 资项目的预期投资报酬大于其资本成本时,项目才可取;反之,若投资项目的预 期投资报酬小于资本成本,则该项目应该被舍弃。所以,资本成本被称为投资项 目的极限利率或取舍率。 (3)在本案例中,项目总投资 3931.16 万元,其中:1572.46 万元向商业银 行贷款,贷款利率 8%;其余 2358.7 万元发股募集,投资者期望的最低报酬率 为 24%。这一资本结构也是该企业目标资本结构。所以根据目标资本结构和个 别资本成本测算折现率为 16%是恰当的,财务上即认为该项目是可行的。 2.说明在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评价中非折现法只能作为参考指标的原因。 评价固定资产投资的方法,根据是否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可分为两大类: 非折现法和折现法。其中,常用的非折现方法有:年平均报酬率法、投资回收期 法等等。 年平均报酬率法具有简单易懂、便于计算掌握等优点。但是,它的缺陷也是 显而易见的: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极易导致决策失误。货币时间价值是客观存 在的经济范畴,不同时间发生的一元钱是不等值的。年平均报酬率法无视货币时 间价值的存在,将未来收益与初始投资或平均投资直接相比,非常容易导致错误 的判断。而且指标高低的判断标准也不易选择。正因为此,年平均报酬率法通常 不作为独立的、有效的投资决策方法,更多的只是在事后的考核评价中使用。 静态投资回收期法是通过计算比较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的投资回 收期的长短比较投资方案好坏的方法。静态投资回收法简单易懂,而且根据投资 收回时间长短评价投资方案的优劣,有利于加速资本回收,减少投资风险。但是, 静态投资回收期法也有严重的缺陷:①投资回收期的计算没有考虑时间价值,使 该指标值含有一定水分,更重要的是影响决策结论的正确性。②静态投资回收期 法没有考虑投资方案整体效益的好坏,容易导致错误的抉择
综上所述,非折现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只考虑现金流量,而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此,在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评价中非折现法只能作为参考指标。3.结合教材案例五说明在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评价中,测算资本成本有什么作用?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取得和使用资本而支付的各种费用或代价。从价值分析来看,它可看成是投资者应得的必要报酬,因此资本成本取决于资本市场,并与拟筹资本的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相关。由于资本成本是评价长期投资决策项目可行性的标准,因此,只有当投资项目的预期投资报酬大于其资本成本时,项目才可取;反之,若投资项目的预期投资报酬小于资本成本,则该项目应该被舍弃。所以,资本成本被称为投资项目的极限利率或取舍率。在该案例中,项目总投资3931.16万元,其中:1572.46万元向商业银行贷款,贷款利率8%;其余2358.7万元发股募集,投资者期望的最低报酬率为24%。这一资本结构也是该企业目标资本结构。所以根据目标资本结构和个别资本成本测算折现率为16%是恰当的,财务上即认为该项目是可行的。4.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评价中,测算资本成本有什么作用?(1)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取得和使用资本而支付的各种费用或代价。从价值分析来看,它可看成是投资者应得的必要报酬,因此资本成本取决于资本市场并与拟筹资本的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相关(2)由于资本成本是评价长期投资决策项目可行性的标准,因此,只有当投资项目的预期投资报酬大于其资本成本时,项目才可取;反之,若投资项目的预期投资报酬小于资本成本,则该项目应该被舍弃。所以,资本成本被称为投资项目的极限利率或取舍率(3)在本案例中,项目总投资3931.16万元,其中:1572.46万元向商业银行贷款,贷款利率8%;其余2358.7万元发股募集,投资者期望的最低报酬率为24%。这一资本结构也是该企业目标资本结构。所以根据目标资本结构和个别资本成本测算折现率为16%是恰当的,财务上即认为该项目是可行的。。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评价中,为什么非折现法只能作为参考指标?评价固定资产投资的方法,根据是否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可分为两大类:非折现法和折现法。其中,常用的非折现方法有:年平均报酬率法、投资回收期法等等。年平均报酬率法具有简单易懂、便于计算掌握等优点。但是,它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极易导致决策失误。货币时间价值是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不同时间发生的一元钱是不等值的。年平均报酬率法无视货币时间价值的存在,将未来收益与初始投资或平均投资直接相比,非常容易导致错误的判断
综上所述,非折现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只考虑现金流量,而不考虑货币时间 价值。因此,在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评价中非折现法只能作为参考指标。 3.结合教材案例五说明在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评价中,测算资本成本有什 么作用? 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取得和使用资本而支付的各种费用或代价。从价值分析 来看,它可看成是投资者应得的必要报酬,因此资本成本取决于资本市场,并与 拟筹资本的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相关。由于资本成本是评价长期投资决策项目可 行性的标准,因此,只有当投资项目的预期投资报酬大于其资本成本时,项目才 可取;反之,若投资项目的预期投资报酬小于资本成本,则该项目应该被舍弃。 所以,资本成本被称为投资项目的极限利率或取舍率。 在该案例中,项目总投资 3931.16 万元,其中:1572.46 万元向商业银行贷 款,贷款利率 8%;其余 2358.7 万元发股募集,投资者期望的最低报酬率为 24%。 这一资本结构也是该企业目标资本结构。所以根据目标资本结构和个别资本 成本测算折现率为 16%是恰当的,财务上即认为该项目是可行的。 4.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评价中,测算资本成本有什么作用? (1)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取得和使用资本而支付的各种费用或代价。从价值 分析来看,它可看成是投资者应得的必要报酬,因此资本成本取决于资本市场, 并与拟筹资本的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相关。 (2)由于资本成本是评价长期投资决策项目可行性的标准,因此,只有当投 资项目的预期投资报酬大于其资本成本时,项目才可取;反之,若投资项目的预 期投资报酬小于资本成本,则该项目应该被舍弃。所以,资本成本被称为投资项 目的极限利率或取舍率。 (3)在本案例中,项目总投资 3931.16 万元,其中:1572.46 万元向商业银行贷 款,贷款利率 8%;其余 2358.7 万元发股募集,投资者期望的最低报酬率为 24%。 这一资本结构也是该企业目标资本结构。所以根据目标资本结构和个别资本成本 测算折现率为 16%是恰当的,财务上即认为该项目是可行的。 5.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评价中,为什么非折现法只能作为参考指标? 评价固定资产投资的方法,根据是否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可分为两大类: 非折现法和折现法。其中,常用的非折现方法有:年平均报酬率法、投资回收期 法等等。 年平均报酬率法具有简单易懂、便于计算掌握等优点。但是,它的缺陷也是 显而易见的: 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极易导致决策失误。货币时间价值是客观存在的经济 范畴,不同时间发生的一元钱是不等值的。年平均报酬率法无视货币时间价值的 存在,将未来收益与初始投资或平均投资直接相比,非常容易导致错误的判断
而且指标高低的判断标准也不易选择。正因为此,年平均报酬率法通常不作为独立的、有效的投资决策方法,更多的只是在事后的考核评价中使用。静态投资回收期法是通过计算比较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的投资回收期的长短比较投资方案好坏的方法。静态投资回收法简单易懂,而且根据投资收回时间长短评价投资方案的优劣,有利于加速资本回收,减少投资风险。但是静态投资回收期法也有严重的缺陷①投资回收期的计算没有考虑时间价值,使该指标值含有一定水分,更重要的是影响决策结论的正确性。②静态投资回收期法没有考虑投资方案整体效益的好坏,容易导致错误的快择。综上所述,非折现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只考虑现金流量,而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此,在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评价中非折现法只能作为参考指标
而且指标高低的判断标准也不易选择。正因为此,年平均报酬率法通常不作为独 立的、有效的投资决策方法,更多的只是在事后的考核评价中使用。 静态投资回收期法是通过计算比较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的投资回 收期的长短比较投资方案好坏的方法。静态投资回收法简单易懂,而且根据投资 收回时间长短评价投资方案的优劣,有利于加速资本回收,减少投资风险。但是, 静态投资回收期法也有严重的缺陷: ①投资回收期的计算没有考虑时间价值,使该指标值含有一定水分,更重要 的是影响决策结论的正确性。 ②静态投资回收期法没有考虑投资方案整体效益的好坏,容易导致错误的抉 择。 综上所述,非折现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只考虑现金流量,而不考虑货币时间 价值。因此,在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评价中非折现法只能作为参考指标
案例六:上海胜华制药有限公司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一、主要概念1.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净性、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等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2.预算管理:又叫预算监控,即把公司的决策目标以及公司的资源配置规划予以科学量化,并促使该目标和规划能够顺利实现的内部管理运作过程。3.授权控制:是指在某项财务活动发生之前,按照既定的程序对其正确性、合理性、合法性加以核准并确定是否让其发生所进行的控制。授权控制的方法是通过授权通知书来明确授权事项和使用资金的限额。4.实物控制:是值为保护公司实物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舞弊行为所进行的驾驭和支配。实物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实物的限制接近、实物的保护和实物的清查等。5.财务总监委派制:财务总监委派制是母公司向子公司委派财务总监的一种制度,财务总监就是以出资者的身份宋监督、控制经营者的财务活动和企业全部财务收支过程。6.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会计核算工作本身发生重大错误的风险)、控制风险(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发现或防止重大错误的风险)和检查风险(指审计人员通过设计的审计程序未能检查出会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误的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二、理论要点1.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内部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的各项经济业务、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并将内部控制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②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③内部控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工,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④内部控制应当正确处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保证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案例六:上海胜华制药有限公司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一、主要概念 1.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净性、确保资产的安 全完整、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等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 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 2.预算管理:又叫预算监控,即把公司的决策目标以及公司的资源配置规 划予以科学量化,并促使该目标和规划能够顺利实现的内部管理运作过程。 3.授权控制:是指在某项财务活动发生之前,按照既定的程序对其正确性、 合理性、合法性加以核准并确定是否让其发生所进行的控制。授权控制的方法是 通过授权通知书来明确授权事项和使用资金的限额。 4.实物控制:是值为保护公司实物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舞弊行为所进行的 驾驭和支配。实物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实物的限制接近、实物的保护和实物的清 查等。 5.财务总监委派制:财务总监委派制是母公司向子公司委派财务总监的一 种制度,财务总监就是以出资者的身份宋监督、控制经营者的财务活动和企业全 部财务收支过程。 6.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 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会计核算工作本 身发生重大错误的风险)、控制风险(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发现或防止重大 错误的风险)和检查风险(指审计人员通过设计的审计程序未能检查出会计报表 中存在重大错误的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检查风险。 二、理论要点 1.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①内部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的各项经济业务、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并将 内部控制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②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⑧内部控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工, 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④内部控制应当正确处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保证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 佳的控制效果
2.内部审计与财务总监委派制的关系。内部审计亦称部门和单位审计,对于依据公司法成立的公司来说内部审计是由母公司或公司内部专职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依照母公司或公司最高负责人的指令所实施的审计。财务总监委派制是母公司向子公司委派财务总监的一种制度,财务总监就是以出资者的身份来监督、控制经营者的财务活动和企业全部财务收支过程。内部审计与财务总监委派制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作为所有者的母公司的权益,二者对减少子公司投资失误,防范经营风险、避免资产流失等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内部审计中的审计人员仅对子公司的经营过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审核、监督,并不直接参与该公司的经营、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实际工作:而财务总监委派制的财务总监作为母公司财务部门的编制人员,由母公司直接委派到子公司,负责子公司的财务监督、参与子公司的经营决策,并认真执行母公司制订的资金财务管理制度。三、习题分析1.中美合资上海胜华制药有限公司所采取的预算监控、责任授权、职责分离、信息记录等四方面的财务控制手段是否恰当?还应增加哪些内容?中美合资上海胜华制药有限公司所采取的预算监控、责任授权、职责分离、信息记录等四方面的财务管理控制手段是恰当的,因为其主要从以下四个层面强化了财务管理。第一个层面是预算监控。实施预算监控可以:(1)能够保证预算得以实现的最大程度:(2)能使经理人员随时了解预算主体范围内的公司实际业绩进展情况:(3)通过分析目标与实际的差异,揭示产生差异的原因:(4)能够反映原始预算的现实性与可行性,并由此而决定是否修改原始预算,使之更有利于目标的科学与合理:(5)通过实际业绩与预算业绩的定期比较,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6)在集团范围内更有利于实施责任会计,有利于公司的控制与经营。第二个层面是责任授权。责任授权的目的在于通过授权控制对公司的相关运作予以调控。中美合资上海胜华制药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责任授权。该公司从总经理到部门主管,所有人员的权力不仅是有限的,而且是被约束的。该公司授权控制的方法较为规范,能根据财务管理授权理论的要求,通过授权通知书来明确授权事
2.内部审计与财务总监委派制的关系。 内部审计亦称部门和单位审计,对于依据公司法成立的公司来说内部审计是 由母公司或公司内部专职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依照母公司或公司最高负责人 的指令所实施的审计。 财务总监委派制是母公司向子公司委派财务总监的一种制度,财务总监就是 以出资者的身份来监督、控制经营者的财务活动和企业全部财务收支过程。 内部审计与财务总监委派制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作为所有者的母公司 的权益,二者对减少子公司投资失误,防范经营风险、避免资产流失等方面均发 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内部审计中的审计人员仅对子公司的经营过程、会 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审核、监督,并不直接参与该公司的经营、会计核算 和财务管理等实际工作;而财务总监委派制的财务总监作为母公司财务部门的编 制人员,由母公司直接委派到子公司,负责子公司的财务监督、参与子公司的经 营决策,并认真执行母公司制订的资金财务管理制度。 三、习题分析 1.中美合资上海胜华制药有限公司所采取的预算监控、责任授权、职责分 离、信息记录等四方面的财务控制手段是否恰当?还应增加哪些内容? 中美合资上海胜华制药有限公司所采取的预算监控、责任授权、职责分离、 信息记录等四方面的财务管理控制手段是恰当的,因为其主要从以下四个层面强 化了财务管理。 第一个层面是预算监控。 实施预算监控可以: (1)能够保证预算得以实现的最大程度: (2)能使经理人员随时了解预算主体范围内的公司实际业绩进展情况: (3)通过分析目标与实际的差异,揭示产生差异的原因; (4)能够反映原始预算的现实性与可行性,并由此而决定是否修改原始预算, 使之更有利于目标的科学与合理: (5)通过实际业绩与预算业绩的定期比较,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公司的经营 效率; (6)在集团范围内更有利于实施责任会计,有利于公司的控制与经营。 第二个层面是责任授权。 责任授权的目的在于通过授权控制对公司的相关运作予以调控。中美合资 上海胜华制药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责任授权。该公司从总经理到 部门主管,所有人员的权力不仅是有限的,而且是被约束的。该公司授权控制的 方法较为规范,能根据财务管理授权理论的要求,通过授权通知书来明确授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