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2009届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所有题目都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无效。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5.如缺页,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A.膝(q)盖 赋予(y)暴晒(sdi)不足齿数(sh) B.佐(zu6)餐轻佻(tio)挣( zheng)命强( glang)词夺理 C.创( chuang)伤扼(白)要熨(y)贴 荆棘载(zdi)途 D.脊(j)梁 处(chu)分伫(zh)候弄巧成拙(zhuo)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科技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科技奥运”的理念,就是要 以科学精神组织奧运,以先进技术支撑奥运,用奧运成果惠及社会。 B.试图一味地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话语来陈述与观照中国教育,并非是不先进,而 是不适中,其结果往往是南橘北枳。 有些人对骑电动车带人之类的事情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样既方便了自己,同时 也没有妨碍别人。 D.谈到武术下一步的推广,王筱麟的手指在办公桌上指着移着,仿佛那里有一张他早 已烂熟于胸的世界地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鼓励大学生投身实践、服务基层、奉献社会,引导更多的大学毕业生积极参加辽 西北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团省委等单位为促进大学生志愿者就业创业广开渠道。 B.在培训中,受训农民在市、乡专业人员的带领下,经常到乡村的示范户家参观取经 让典型户介绍经验,使农民深受启发 C.我省人口问题亮起了红灯,5年增长6.28%,自然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 D.有学者认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眼中,非洲裔人士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领袖,无 疑是历史的进步。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锦州市 2009 届 普 通 高 中 高 三 上 学 期 期 末 考 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30 分) 注意事项: 1.所有题目都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无效。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5.如缺页,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A.膝.(qī)盖 赋予.(yǔ) 暴晒.(sàì) 不足齿数.(shǔ) B.佐.(zuǒ)餐 轻佻.(tiǎo) 挣.(zhèng)命 强.(qiǎng)词夺理 C.创.(chuàng)伤 扼.(é)要 熨.(yù)贴 荆棘载.(zǎi)途 D.脊.(jǐ)梁 处.(chǔ)分 伫.(zhù)候 弄巧成拙.(zhuō)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科技奥运”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科技奥运”的理念,就是要 以科学精神组织奥运,以先进技术支撑奥运,用奥运成果惠及..社会。 B.试图一味地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话语来陈述与观照中国教育,并非是不先进,而 是不适中,其结果往往是南橘北枳 ....。 C.有些人对骑电动车带人之类的事情不以为然 ....,他们认为,这样既方便了自己,同时 也没有妨碍别人。 D.谈到武术下一步的推广,王筱麟的手指在办公桌上指着移着,仿佛那里有一张他早 已烂熟于胸 ....的世界地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鼓励大学生投身实践、服务基层、奉献社会,引导更多的大学毕业生积极参加辽 西北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团省委等单位为促进大学生志愿者就业创业广开渠道。 B.在培训中,受训农民在市、乡专业人员的带领下,经常到乡村的示范户家参观取经, 让典型户介绍经验,使农民深受启发。 C.我省人口问题亮起了红灯,5 年增长 6.28%,自然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 D.有学者认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眼中,非洲裔人士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领袖,无 疑是历史的进步。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剧本的主题思想,主要是通过人物及人物行动来表达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存在及 行动是离不开环境的。 。试想《红楼梦》这个戏有无布景演出时的两种不同 效果,把大观园、怡红院、潇湘馆这些环境从形象上虚拟起来,就很难衬托出贾宝玉、林黛 玉这些人物的典型性格,削弱了行动的根据,就不利于主题思想的充分表达。 ①这句话同时还指出了人和环境、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②传统戏曲以演员虚拟动作来表达环境,放弃了生动具体的景物造型形象及其突出人物 行动、突出主题思想的艺术功能 ③恩格斯说“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④在许多创新剧目的演出效果上会大为减色的 ⑤这里的典型环境,除了自然环境外,还包含着很广泛的社会内容 A.②③⑤④①B.③①②⑤④C.③⑤①②④D.②④③⑤① 二、(9分,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前景诱人的空气发电技术 在深夜,居民用电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如果是核电站或热力电站,便可以将水压 缩进位于高处的储水站,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那么,风力发电能 否也像别的发电方式那样,将空气存储起来,到需要时再使用呢?目前,德国工程技术人员 找到了一种存储空气的新方法,即在地下建一座大型储气站,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 行存储。需要时打开阀门,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空气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气加热, 效率将更高 早在1978年,德国下萨克森州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发电站,两个位于地下658 米和800米的储气站是两个废弃的盐矿矿井。这两个储气站的储气量为31万立方米,最大 承受压力为70巴,足够供功率290兆瓦的发电机组工作3小时。除此以外,在美国阿拉巴 马州也有一个类似的电站,据说美国将要对其进行改造,并将建造一系列新型空气发电站。 (如,将于2003年并网的 Norton电站就是利用废弃的碱矿矿井,它深入地下800米,储气 量达900万立方米,可发电2700兆瓦,相当于二个大核电站的峰值发电量,可满足68万户 居民的两天用电。) 目前,能源专家对空气发电前景看好,该技术除了能作为应急电站外,也是一种洁净 能源的获取办法,如果将其与风力发电机组合使用,它将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新途 径。一个风力发电机群加上压缩空气电站,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均可以与油、 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如我国的内蒙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建造风力发电机群,加上空 气电站,将有取之不尽的能源 为保证能提供充足的电能,一般在设计风力发电站时需考虑各种因素,如,建造一个 50兆瓦的电站,并不是说由50台1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简单并联,这只是指在最佳风源的情 况下能够实现,但如果风速降低, 可能只能达到25兆瓦,因此,建造时需要安装100 台风力发申机,这样,即使在风速较低时仍能提供足够的申能。风速高时,同时工作会出现 电力过剩情况,这时就可以将空气压缩进地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 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原因在目前矿物能源的价格太低,以致人们还无需去考虑 旦矿物能源耗尽,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严加限制,对洁净能源的需求就会骤然而升 当然,空气发电也并非是零排放。但与热力发电相比,仅是它的二十分之一,每度电的二氧 化碳排放量为10至15克。如果该技术能够投入使用,那么它将是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
剧本的主题思想,主要是通过人物及人物行动来表达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存在及 行动是离不开环境的。_____________。试想《红楼梦》这个戏有无布景演出时的两种不同 效果,把大观园、怡红院、潇湘馆这些环境从形象上虚拟起来,就很难衬托出贾宝玉、林黛 玉这些人物的典型性格,削弱了行动的根据,就不利于主题思想的充分表达。 ①这句话同时还指出了人和环境、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②传统戏曲以演员虚拟动作来表达环境,放弃了生动具体的景物造型形象及其突出人物 行动、突出主题思想的艺术功能 ③恩格斯说“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④在许多创新剧目的演出效果上会大为减色的 ⑤这里的典型环境,除了自然环境外,还包含着很广泛的社会内容 A.②③⑤④① B.③①②⑤④ C.③⑤①②④ D.②④③⑤① 二、(9 分,每题 3 分) 阅读下文,完成 5—7 题。 前景诱人的空气发电技术 在深夜,居民用电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如果是核电站或热力电站,便可以将水压 缩进位于高处的储水站,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那么,风力发电能 否也像别的发电方式那样,将空气存储起来,到需要时再使用呢?目前,德国工程技术人员 找到了一种存储空气的新方法,即在地下建一座大型储气站,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 行存储。需要时打开阀门,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空气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气加热, 效率将更高。 早在 1978 年,德国下萨克森州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发电站,两个位于地下 658 米和 800 米的储气站是两个废弃的盐矿矿井。这两个储气站的储气量为 31 万立方米,最大 承受压力为 70 巴,足够供功率 290 兆瓦的发电机组工作 3 小时。除此以外,在美国阿拉巴 马州也有一个类似的电站,据说美国将要对其进行改造,并将建造一系列新型空气发电站。 (如,将于 2003 年并网的 Norton 电站就是利用废弃的碱矿矿井,它深入地下 800 米,储气 量达 900 万立方米,可发电 2700 兆瓦,相当于二个大核电站的峰值发电量,可满足 68 万户 居民的两天用电。) 目前,能源专家对空气发电前景看好,该技术除了能作为应急电站外,也是一种洁净 能源的获取办法,如果将其与风力发电机组合使用,它将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新途 径。一个风力发电机群加上压缩空气电站,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均可以与油、 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如我国的内蒙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建造风力发电机群,加上空 气电站,将有取之不尽的能源。 为保证能提供充足的电能,一般在设计风力发电站时需考虑各种因素,如,建造一个 50 兆瓦的电站,并不是说由 50 台 1 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简单并联,这只是指在最佳风源的情 况下能够实现,但如果风速降低,其功率可能只能达到 25 兆瓦,因此,建造时需要安装 100 台风力发电机,这样,即使在风速较低时仍能提供足够的电能。风速高时,同时工作会出现 电力过剩情况,这时就可以将空气压缩进地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 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原因在目前矿物能源的价格太低,以致人们还无需去考虑。 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严加限制,对洁净能源的需求就会骤然而升。 当然,空气发电也并非是零排放。但与热力发电相比,仅是它的二十分之一,每度电的二氧 化碳排放量为 10 至 15 克。如果该技术能够投入使用,那么它将是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 破
5.根据文意,对“空气发电技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利用风力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的技术 B.以压缩并贮的空气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的技术 C.既利用风力又以压缩并存贮的空气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的技术 D.用电处于低峰时的储存风力发电机所用风力的技术 6.对本文所提供的信息,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空气发电机有两个基本功能,风力大量贮存空气,风力小时释放空气使发电得以正 进行。 B.空气发电使用的是洁净能源,二氧化碳接近于零排放 C.空气发电的能源是取之不竭的空气,较之于风力发电机,其能源较少受到自然条件 的限制 D.空气发电技术在德国、美国已投入使用,成为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破。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空气发电需要巨大的储气站,必须建立在有废弃矿井的地方,利用废井储存空气。 B.空气发电需要压缩并储存大量的空气,必须建立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方 C.用矿物能源价格太低,空气发电现在还少人问津,要引起重视就必须大力降低成本。 D.随着矿物能源的短缺和人们对洁净能源的需求,空气发电将成为电力的重要来源。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 身归罪 议曰: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明罚,所以齐政也。夫枕干雠敌,人子之义:诛罪禁 乱,王政之纲。然则无义不可以训人,乱纲不可以明法。故圣人修礼理内,饬法防外,使夫 守法者不以礼废刑,居礼者不以法伤义;然后暴乱不作,廉耻以兴,天下所以直道而行也。 然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法之不二,元庆宜伏辜。又按《礼》经, 父雠不同天,亦国家劝人之教也。教之不苟,元庆不宜诛。然臣闻在古,刑之所生,本以遏 乱。仁之所利,盖以崇德。今元庆报父之仇,意非乱也:;行子之道,义能仁也。仁而无利, 与乱同诛,是曰能刑,未可以训。元庆之可宥,显于此矣。然而邪由正生,理心乱作。昔礼 防至密,其弊不胜:先王所以明刑,本实由此。今傥义元庆之节,废国之刑,将为后图,政 必多难;则元庆之罪,不可废也。何者?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故圣 人作始,必图其终,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全其政也。故曰:“信人之义,其政不行。”且 夫以私义而害公法,仁者不为:以公法而徇私节,王道不设。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 时,以其能忘生而及于德也。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是夺其德而亏其义:非所谓杀身成 仁,全死无生之节也 如臣等所见,谓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可使天下直道而 行。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谨议
5.根据文意,对“空气发电技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利用风力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的技术。 B.以压缩并贮的空气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的技术。 C.既利用风力又以压缩并存贮的空气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的技术。 D.用电处于低峰时的储存风力发电机所用风力的技术。 6.对本文所提供的信息,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空气发电机有两个基本功能,风力大量贮存空气,风力小时释放空气使发电得以正 常进行。 B.空气发电使用的是洁净能源,二氧化碳接近于零排放。 C.空气发电的能源是取之不竭的空气,较之于风力发电机,其能源较少受到自然条件 的限制。 D.空气发电技术在德国、美国已投入使用,成为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破。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空气发电需要巨大的储气站,必须建立在有废弃矿井的地方,利用废井储存空气。 B.空气发电需要压缩并储存大量的空气,必须建立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方。 C.用矿物能源价格太低,空气发电现在还少人问津,要引起重视就必须大力降低成本。 D.随着矿物能源的短缺和人们对洁净能源的需求,空气发电将成为电力的重要来源。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8—10 题。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 身归罪。 议曰: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明罚,所以齐政也。夫枕干雠敌,人子之义;诛罪禁 乱,王政之纲。然则无义不可以训人,乱纲不可以明法。故圣人修礼理内,饬法防外,使夫 守法者不以礼废刑,居礼者不以.法伤义;然后暴乱不作,廉耻以兴,天下所以直道而行也。 然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法之不二,元庆宜伏辜.。又按《礼》经, 父雠不同天,亦国家劝人之教也。教之不苟.,元庆不宜诛。然臣闻在古,刑之所生,本以遏 乱。仁之所利,盖.以崇德。今元庆报父之仇,意非乱也;行子之道,义能仁也。仁而无利, 与乱同诛,是曰能刑,未可以训。元庆之可宥,显于此矣。然而邪由正生,理心乱作。昔礼 防至密,其弊不胜;先王所以明刑,本实由此。今傥义元庆之节,废国之刑,将为后图,政 必多难;则元庆之罪,不可废也。何者?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故圣 人作始,必图其终,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全其政也。故曰:“信人之义,其政不行。”且 夫以私义而害公法,仁者不为;以公法而徇私节,王道不设。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 时,以其能忘生而及于德也。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是夺其德而亏其义;非所谓杀身成 仁,全死无生之节也。 如臣等所见,谓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可使天下直道而 行。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谨议
(选自陈子昂《复仇议状》,略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进:提拔 B.元庆宜伏辜 辜:罪 C.教之不苟,元庆不宜诛 苟:马虎 D.然后旌其闾墓 旌:表彰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居礼者不以法伤义 斧斤以时入山林 B.仁之所利,盖以崇德 今已亭亭如盖矣 C.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D.编之于令,永为国典 苟全性命于乱世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议论文,文章谈法说礼,先叙后议,叙议结合,通过徐元庆“手刃父仇, 束身归罪”这一案例,阐述了“礼”与“法”的辩证关系。 B.作者认为,对徐元庆不予处置,于法不容:予以处置,于礼不合。这就是徐元庆案 的特殊性 C.在作者看来,徐元庆杀害朝廷命官,虽然触犯“国章”,有违“政纲”,但为父报仇 情有可原,束身归罪,勇气可嘉,所以其罪可恕 作者认为,徐元庆之所以孝义高尚超过古人,行为正义使当时的人佩服,是因为他 舍生忘死达到了道德标准,这个道德标准是符合礼义的。 第Ⅱ卷(共120分) 四、(22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4分) 译文: (2)然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3分) 译文 (3)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3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 途经秦始皇墓 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1)这是一首怀古咏诗史,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崩”字的理解。(3分)
(选自陈子昂《复仇议状》,略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 进:提拔 B.元庆宜伏辜. 辜:罪 C.教之不苟.,元庆不宜诛 苟:马虎 D.然后旌.其闾墓 旌:表彰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居礼者不以.法伤义 斧斤以时.入山林 B.仁之所利,盖.以崇德 今已亭亭如盖.矣 C.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D.编之于.令,永为国典 苟全性命于.乱世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议论文,文章谈法说礼,先叙后议,叙议结合,通过徐元庆“手刃父仇, 束身归罪”这一案例,阐述了“礼”与“法”的辩证关系。 B.作者认为,对徐元庆不予处置,于法不容;予以处置,于礼不合。这就是徐元庆案 的特殊性。 C.在作者看来,徐元庆杀害朝廷命官,虽然触犯“国章”,有违“政纲”,但为父报仇, 情有可原,束身归罪,勇气可嘉,所以其罪可恕。 D. 作者认为,徐元庆之所以孝义高尚超过古人,行为正义使当时的人佩服,是因为他 舍生忘死达到了道德标准,这个道德标准是符合礼义的。 第Ⅱ卷(共 120 分) 四、(22 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4 分) 译文: (2) 然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3 分) 译文: (3) 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3 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8 分) 途经秦始皇墓 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1)这是一首怀古咏诗史,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崩”字的理解。(3分)
(2)本诗以“经始皇墓”为题,三、四句却宕开笔墨去写汉文帝,这样做是否妥当?为什么? (5分) 13.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相关内容。(6分) (1)《使至塞上》中,描写大漠独特景观(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 (2)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 亭怀古》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绿色的林阴路 肖复兴 世上的路有许多。平坦的大道、花开的小路、鹅卵石铺就的曲径、霓虹灯闪烁的商 街…但都无法与林阴路相比。能在这样幽静而没有市声沸腾的林阴路上散步,已经是我们 个过于奢侈的梦 林阴路,阳光被树叶滤过是绿色的:月光被树叶吹拂是摇曳的:风吹进来,夹有树木和 泥土的清新:而且,还会有鸟鸣,啁啾的歌唱,和林子一起遮挡住人世的喧嚣和纷扰 林阴路,是大自然为繁华却也嘈杂的城市专门创造的清洗带。 常想起林阴路。因为我们城市的高楼大厦和立交桥建得越来越豪华,却越来越忽略建设 或有意无意破坏这样的林阴路。 林阴路,便越发让人向往。能在这样幽静而没有市声沸腾的林阴路上散步,已经是我们 一个过于奢侈的梦。 达尔文晩晚年居住的汤恩家旁,有一条林阴路,两边长满茂密的印章树、桦树、黄杨和橡 树,浓阴匝地,清新宜人。这条林阴路,被达尔文自己称之为“散步道”,他每日都要走上 好几个来回,背后跟着他那条叫波里的忠实的狗。这时的达尔文充满童趣,他要在林阴路上 堆起一堆石子,每走一次踢走一块石子,一直到走累为止。如果孩子在时(达尔文曾有6 男4女10个孩子),他会和孩子一起玩耍,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林阴路上飘散着欢快的笑 声。如果是他独自一人,他通常要观察这里的鸟和小动物,小松鼠会毫不犹豫地跳到他的身 上,急得树上的母松鼠吱吱乱叫。有时候,达尔文还能看见狐狸依在树下打盹,林阴路上弥 漫着童话的色彩 卢梭晚年虽然孤独凄清,巴黎郊外的林阴路却曾陪伴他8年的时间,他经常在林阴路上 散步。罗曼·罗兰说他是“像一只衰老的、悲鸣的夜莺在寂寥的林中发出低低的奏唱”。林 阴路,给他安慰,让他缅怀,令他沉思绵绵、遐想悠悠。如果没有林阴路上的散步,他不会 写下那本有名的《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思》,他悲鸣的奏唱也变不成深邃的文字
答: 。 (2)本诗以“经始皇墓”为题,三、四句却宕开笔墨去写汉文帝,这样做是否妥当?为什么? (5 分) 答: 。 13.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相关内容。(6 分) (1)《使至塞上》中,描写大漠独特景观(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 , 。 (2)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 亭怀古》)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绿色的林阴路 肖复兴 世上的路有许多。平坦的大道、花开的小路、鹅卵石铺就的曲径、霓虹灯闪烁的商 街……但都无法与林阴路相比。能在这样幽静而没有市声沸腾的林阴路上散步,已经是我们 一个过于奢侈的梦。 林阴路,阳光被树叶滤过是绿色的;月光被树叶吹拂是摇曳的;风吹进来,夹有树木和 泥土的清新;而且,还会有鸟鸣,啁啾的歌唱,和林子一起遮挡住人世的喧嚣和纷扰。 林阴路,是大自然为繁华却也嘈杂的城市专门创造的清洗带。 常想起林阴路。因为我们城市的高楼大厦和立交桥建得越来越豪华,却越来越忽略建设 或有意无意破坏这样的林阴路。 林阴路,便越发让人向往。能在这样幽静而没有市声沸腾的林阴路上散步,已经是我们 一个过于奢侈的梦。 达尔文晚年居住的汤恩家旁,有一条林阴路,两边长满茂密的印章树、桦树、黄杨和橡 树,浓阴匝地,清新宜人。这条林阴路,被达尔文自己称之为“散步道”,他每日都要走上 好几个来回,背后跟着他那条叫波里的忠实的狗。这时的达尔文充满童趣,他要在林阴路上 堆起一堆石子,每走一次踢走一块石子,一直到走累为止。如果孩子在时(达尔文曾有 6 男 4 女 10 个孩子),他会和孩子一起玩耍,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林阴路上飘散着欢快的笑 声。如果是他独自一人,他通常要观察这里的鸟和小动物,小松鼠会毫不犹豫地跳到他的身 上,急得树上的母松鼠吱吱乱叫。有时候,达尔文还能看见狐狸依在树下打盹,林阴路上弥 漫着童话的色彩。 卢梭晚年虽然孤独凄清,巴黎郊外的林阴路却曾陪伴他 8 年的时间,他经常在林阴路上 散步。罗曼·罗兰说他是“像一只衰老的、悲鸣的夜莺在寂寥的林中发出低低的奏唱”。林 阴路,给他安慰,让他缅怀,令他沉思绵绵、遐想悠悠。如果没有林阴路上的散步,他不会 写下那本有名的《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思》,他悲鸣的奏唱也变不成深邃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