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第四次联考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交网络让我们更近了吗 于洋 ①渴望交流是人的本能,交流的形式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征。过去的交流是 鱼腹鸿雁,千里传信;现代的交流是书信电话,片语真心;网络时代的交流是面 对电脑一遍遍地刷屏,等待对方的回复。 ②网络丰富了人们的交流形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交流和沟通的渴望。社交网 络的出现让网络的功能有了更大的扩展。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建立一个 庞大的社交群,在动辄以万计数的好友和“粉丝”中,我们以为可以最大程度地 对抗孤单、抱团取暖。 ③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 Facebook注册用户数接近9亿;我国当前最大的社交网 站人人网今年注册用户超过2亿;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的微博用户有2.5亿 个庞大的社交网络正在慢慢张开,越来越多的人被粘到这张大网中。 ④按照“六度空间”理论,我们最多通过6个人,便可以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陌 生人。在社交网络里,你可以找到你多年不见的老友,可能被一个你喜欢的明星 关注;只要你愿意,你甚至可以和一国总统成为“好友”。社交网络这种联络的 作用让很多人觉得异常温暖,人类沟通的愿望也让社交网站承担了更多情感的使 ⑤然而,看似熟络的社交网络,却经常让人感受到刺骨的寒冷。一个网名叫“走 饭”的女孩在发表一条微博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几天后,人们知道她的名字叫 马洁,是一个“90后”的南京高校学生。翻看她的微博,你会发现她一直在网 上“求救”,只是没有人听到 ⑥我们不能把一个年轻生命的终结归罪于网络,但不得不怀疑,网络到底有没有 让我们的关系变得亲密,我们对网络的情感期待是不是太高?在网络上,我们有 很多好友,却没有几个见过面的:加入了很多圈子,却没有几个真正有兴趣的 每天都在线上碰到,却没有几个会打招呼的。社交网络给了我们联系,却未必给 我们交流: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却未必增加我们的亲密;激发了我们社交的天性 却可能磨平了我们沟通的能力。 ⑦牛津大学进化人类学教授罗宾·邓巴有一个有趣的“邓巴数”理论,即人的大 脑新皮层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人的稳定人际 关系。也就是说,无论你在社交网络上有多少好友和“粉丝”,你最多能频繁交 流的也就150人左右。 ⑧幸福感来自社交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来自于沟通的深度而不是频率。技术让人 际关系变得越来越扁平和肤浅。我们简化了社交的流程,不再需要各种繁文缛节, 但这种简化的结果是,我们只希望让人们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最幸福的瞬间, 人们在网络上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快乐天使,变成一个隐藏自己真实情感的虚拟 人 ⑨提高人类的幸福感是技术最大的责任和价值,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新技术带来的 便利,在使用社交网络沟通时也关注真实世界的交流,正确驾驭技术带来的变革, 而不是让技术编织的网络掌控生活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 2017 届高三第四次联考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社交网络让我们更近了吗 于 洋 ①渴望交流是人的本能,交流的形式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征。过去的交流是 鱼腹鸿雁,千里传信;现代的交流是书信电话,片语真心;网络时代的交流是面 对电脑一遍遍地刷屏,等待对方的回复。 ②网络丰富了人们的交流形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交流和沟通的渴望。社交网 络的出现让网络的功能有了更大的扩展。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建立一个 庞大的社交群,在动辄以万计数的好友和“粉丝”中,我们以为可以最大程度地 对抗孤单、抱团取暖。 ③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 Facebook 注册用户数接近 9 亿;我国当前最大的社交网 站人人网今年注册用户超过 2 亿;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的微博用户有 2.5 亿。一 个庞大的社交网络正在慢慢张开,越来越多的人被粘到这张大网中。 ④按照“六度空间”理论,我们最多通过 6 个人,便可以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陌 生人。在社交网络里,你可以找到你多年不见的老友,可能被一个你喜欢的明星 关注;只要你愿意,你甚至可以和一国总统成为“好友”。社交网络这种联络的 作用让很多人觉得异常温暖,人类沟通的愿望也让社交网站承担了更多情感的使 命。 ⑤然而,看似熟络的社交网络,却经常让人感受到刺骨的寒冷。一个网名叫“走 饭”的女孩在发表一条微博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几天后,人们知道她的名字叫 马洁,是一个“90 后”的南京高校学生。翻看她的微博,你会发现她一直在网 上“求救”,只是没有人听到。 ⑥我们不能把一个年轻生命的终结归罪于网络,但不得不怀疑,网络到底有没有 让我们的关系变得亲密,我们对网络的情感期待是不是太高?在网络上,我们有 很多好友,却没有几个见过面的;加入了很多圈子,却没有几个真正有兴趣的; 每天都在线上碰到,却没有几个会打招呼的。社交网络给了我们联系,却未必给 我们交流;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却未必增加我们的亲密;激发了我们社交的天性, 却可能磨平了我们沟通的能力。 ⑦牛津大学进化人类学教授罗宾•邓巴有一个有趣的“邓巴数”理论,即人的大 脑新皮层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 150 人的稳定人际 关系。也就是说,无论你在社交网络上有多少好友和“粉丝”,你最多能频繁交 流的也就 150 人左右。 ⑧幸福感来自社交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来自于沟通的深度而不是频率。技术让人 际关系变得越来越扁平和肤浅。我们简化了社交的流程,不再需要各种繁文缛节。 但这种简化的结果是,我们只希望让人们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最幸福的瞬间, 人们在网络上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快乐天使,变成一个隐藏自己真实情感的虚拟 人。 ⑨提高人类的幸福感是技术最大的责任和价值,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新技术带来的 便利,在使用社交网络沟通时也关注真实世界的交流,正确驾驭技术带来的变革, 而不是让技术编织的网络掌控生活
⑩网络连接不等于人际交往,沟通便利不代表关系的亲密,技术发展不意味着思 想的进步。纸张比键盘更有热度,现实生活比虚拟社区更加阳光,真实的交流比 数字的流动更温暖人心。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人与人之间真诚和真实 的交流有更重要的意义。 1.下列关于“社交网络”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社交网络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交流形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交流和沟通的渴 望 B.根据“六度空间”理论,承担着沟通使命及情感期待的社交网络得以出现和推 广,因为技术最大的责任和价值在于提高人类的幸福感。 C.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 Facebook注册用户接近9个亿;我国当前最大的社交网 站人人网的注册用户也超过2亿。 D.马洁的死虽然不能归罪于网络,但看似熟络的社交网络,却经常让人感受到刺 骨的寒冷,让人对网络的情感期待产生怀疑。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社交网络里,我们必定找得到多年不见的老友,也会被自己喜欢的某个 明星关注;只要愿意,我们甚至可以和国家领导人成为“好友”。 B.人们在网络上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快乐天使,变成一个隐藏自己真实情感的 虚拟人,是害怕别人诋毁自己,所以只希望让人看到自己幸福的瞬间。 C.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社交群,结识数以万计的好友 或“粉丝”,最大限度地对抗孤单、抱团取暖。 D.根据“邓巴数”理论可知,无论你在社交网络上有多少好友和“粉丝” 你最多能跟150人左右频繁地交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人们特别喜欢封闭自己,但还是形成了一定的社交形式,不同时代有 不同特征的交流形式,现代的交流是书信和电话,网络时代则是电脑刷屏 B.网络连接不等于人际交往,技术发展不意味着思想进步,人们的幸福感并 不来自社交的数量,也不来自沟通的频率。 C.社交网络给了我们联系,却未必能给我们交流;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却未 必能增加我们的亲密;激发了我们社交的天性,却可能磨平了我们沟通的能力。 D.网络技术的发展固然可以给我们的沟通与交流带来便利,但我们不能沉迷 其中而不能自拔,因为真实生活的交流更加温暖人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张岱年:将爱国之心转化为求真之志 李存山 (1)张岱年1909年出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1995年,86岁高龄 的张岱年忆起一生中几个难忘的“第一次”时说:“最有意义的第一次是1945 年8月15日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这是平生感到最大快乐的第一次。 (2)一个在书斋和讲堂度过一生的哲学家,为什么在晚年还如此欣慰地忆起听 到抗战胜利消息的那一天?因为这其中包含着诸多亲历的苦难和辛酸,包含着对 抗战胜利的殷切期盼,包含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深厚情感和坚定信念。张岱年在 《八十自述》中说:“我少年时期,对于民族危机感受极深,痛感国耻的严重, 于是萌发了爱国之心,唤起了爱国主义的情感。深知救国必须有知,于是确立了 求真之志,培育了追求真理的热诚。自审没有从事政治活动的才能,于是走上了
⑩网络连接不等于人际交往,沟通便利不代表关系的亲密,技术发展不意味着思 想的进步。纸张比键盘更有热度,现实生活比虚拟社区更加阳光,真实的交流比 数字的流动更温暖人心。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人与人之间真诚和真实 的交流有更重要的意义。 1.下列关于“社交网络”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社交网络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交流形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交流和沟通的渴 望。 B.根据“六度空间”理论,承担着沟通使命及情感期待的社交网络得以出现和推 广,因为技术最大的责任和价值在于提高人类的幸福感。 C.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 Facebook 注册用户接近 9 个亿;我国当前最大的社交网 站人人网的注册用户也超过 2 亿。 D.马洁的死虽然不能归罪于网络,但看似熟络的社交网络,却经常让人感受到刺 骨的寒冷,让人对网络的情感期待产生怀疑。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在社交网络里,我们必定找得到多年不见的老友,也会被自己喜欢的某个 明星关注;只要愿意,我们甚至可以和国家领导人成为“好友”。 B.人们在网络上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快乐天使,变成一个隐藏自己真实情感的 虚拟人,是害怕别人诋毁自己,所以只希望让人看到自己幸福的瞬间。 C.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社交群,结识数以万计的好友 或“粉丝”,最大限度地对抗孤单、抱团取暖。 D.根据“邓巴数”理论可知,无论你在社交网络上有多少好友和“粉丝”, 你最多能跟 150 人左右频繁地交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虽然人们特别喜欢封闭自己,但还是形成了一定的社交形式,不同时代有 不同特征的交流形式,现代的交流是书信和电话,网络时代则是电脑刷屏。 B.网络连接不等于人际交往,技术发展不意味着思想进步,人们的幸福感并 不来自社交的数量,也不来自沟通的频率。 C.社交网络给了我们联系,却未必能给我们交流;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却未 必能增加我们的亲密;激发了我们社交的天性,却可能磨平了我们沟通的能力。 D.网络技术的发展固然可以给我们的沟通与交流带来便利,但我们不能沉迷 其中而不能自拔,因为真实生活的交流更加温暖人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张岱年:将爱国之心转化为求真之志 李存山 (1)张岱年 1909 年出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1995 年,86 岁高龄 的张岱年忆起一生中几个难忘的“第一次”时说:“最有意义的第一次是 1945 年 8 月 15 日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这是平生感到最大快乐的第一次。” (2)一个在书斋和讲堂度过一生的哲学家,为什么在晚年还如此欣慰地忆起听 到抗战胜利消息的那一天?因为这其中包含着诸多亲历的苦难和辛酸,包含着对 抗战胜利的殷切期盼,包含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深厚情感和坚定信念。张岱年在 《八十自述》中说:“我少年时期,对于民族危机感受极深,痛感国耻的严重, 于是萌发了爱国之心,唤起了爱国主义的情感。深知救国必须有知,于是确立了 求真之志,培育了追求真理的热诚。自审没有从事政治活动的才能,于是走上了
学术救国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张岱年始终把对哲学理论、中国哲学史和文 化问题的研究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 (3)上世纪30年代,张岱年发表多篇哲学论文。1933年,他在《大公报》上 发表《论外界的实在》,用经验证明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来论证“新唯物论”(辩 证唯物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外界的客观实在性。此文发表时,编者特附有按语 切望平津读者不可因敌迫城下,心神不宁,遂尔忽之。同时更宜信:有作出这 等文字的青年的民族,并不是容易灭亡的。”当时,日本的铁蹄已迫近平津城下。 (4)1935年,《国闻周报》分两期连载张岱年的《论现在中国所需要的哲学》 他在文中说:“中国民族现值生死存亡之机,应付此种危难,必要有一种勇猛宏 毅能应付危机的哲学。”“惟有赖文化之再生,然后中华民族才能复兴。”“中 国若不能创造出一种新晢学,则民族再兴只是空谈。”张岱年厚重的历史使命感 跃然纸上。 (5)1937年7月29日,日军入侵北平。清华师生纷纷离校,张岱年与学校失 去联系,未能随校南行,滞留北平。虽然时局动荡,生活艰辛,但张岱年和滞留 北平的一些学者抱定一个信念:不与敌伪合作,不到伪北大和伪师大去教书 (6)张岱年后来回忆:“我当时想,今日固然是国家艰难之秋,实亦民族中兴 之机,个人不应颓唐丧气,因此勤力攻读,专心撰述,以期有补于来日。”他为 什么怀有如此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坚定的胜利信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对 “自强不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切的理解。上世纪80年代,本人曾听 张岱年讲过,当时也有少数文化人投入敌伪政权,成了汉奸。他们之所以丧失民 族气节,误以为中华民族会亡,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太肤浅” (7)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张岱年认为这是日本正在加速自取灭亡,中国 抗战胜利在望。于是,他动笔撰写其在哲学理论上的专著。此专著原计划写“方 法论”“知论”“天论”和“人论”四部分,意在“穷究天人之故,畅发体用之 蕴,以继往哲,以开新风”,但到抗战胜利,终因“乱世治学”“生事颇窘”, 仅写成《哲学思惟论》《事理论》《知实论》和《品德论》四部论稿,后又以《天 人简论》来简述其历年致思的哲学要旨。上世纪80年代,张岱年公开出版这五 部论稿时,有学者仿照冯友兰在抗战时期写的《贞元六书》,提议将此书称为《天 人五论》。 (8)1942年,张岱年会晤私立中国大学校长何其巩。何其巩得知张岱年著有《中 国哲学大纲》,恐他在战乱中遗失,建议其到中国大学讲课,借此将《大纲》印 为讲义。张岱年欣然同意,《大纲》作为讲义第一次排印。此书历经坎坷,先后 以“宇同”和“张岱年”的署名公开出版。后又多次重版,至今仍是中国哲学、 史学科的代表性著作 (9)最近,张岱年家人在其遗物中发现他在抗战时期写的几篇诗稿。其中大多 是旧体诗,但也有一首新诗。诗中说:“东南起太平洋之滨,西北越昆仑山之巅, 吾族经营此大地,已逾五千年……然而我们的疆土与文明不容许任何侵犯,我们 誓以神圣的血液为之作干城。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照耀一切的巨星 位哲学家在抗战的艰难岁月中写出这样的诗句,可想而知,他抱定必胜的信念。 因而,当他听到抗战胜利的消息必定欢欣鼓舞,以至成为他一生中最快乐的一天。 【相关链接】 ①在中学时期,张岱年就立下了学术救国之志,深入研究古代哲学典籍。大学期 间,在张崧年的指导下,他大量研读英国哲学家罗素、摩尔、怀特海的哲学著作, 分析哲学的方法和理论成为张岱年的方法和思想的重要来源;同时,张岱年阅读
学术救国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张岱年始终把对哲学理论、中国哲学史和文 化问题的研究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 (3)上世纪 30 年代,张岱年发表多篇哲学论文。1933 年,他在《大公报》上 发表《论外界的实在》,用经验证明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来论证“新唯物论”(辩 证唯物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外界的客观实在性。此文发表时,编者特附有按语: “切望平津读者不可因敌迫城下,心神不宁,遂尔忽之。同时更宜信:有作出这 等文字的青年的民族,并不是容易灭亡的。”当时,日本的铁蹄已迫近平津城下。 (4)1935 年,《国闻周报》分两期连载张岱年的《论现在中国所需要的哲学》。 他在文中说:“中国民族现值生死存亡之机,应付此种危难,必要有一种勇猛宏 毅能应付危机的哲学。”“惟有赖文化之再生,然后中华民族才能复兴。”“中 国若不能创造出一种新哲学,则民族再兴只是空谈。”张岱年厚重的历史使命感 跃然纸上。 (5)1937 年 7 月 29 日,日军入侵北平。清华师生纷纷离校,张岱年与学校失 去联系,未能随校南行,滞留北平。虽然时局动荡,生活艰辛,但张岱年和滞留 北平的一些学者抱定一个信念:不与敌伪合作,不到伪北大和伪师大去教书。 (6)张岱年后来回忆:“我当时想,今日固然是国家艰难之秋,实亦民族中兴 之机,个人不应颓唐丧气,因此勤力攻读,专心撰述,以期有补于来日。”他为 什么怀有如此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坚定的胜利信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对 “自强不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切的理解。上世纪 80 年代,本人曾听 张岱年讲过,当时也有少数文化人投入敌伪政权,成了汉奸。他们之所以丧失民 族气节,误以为中华民族会亡,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太肤浅”。 (7)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张岱年认为这是日本正在加速自取灭亡,中国 抗战胜利在望。于是,他动笔撰写其在哲学理论上的专著。此专著原计划写“方 法论”“知论”“天论”和“人论”四部分,意在“穷究天人之故,畅发体用之 蕴,以继往哲,以开新风”,但到抗战胜利,终因“乱世治学”“生事颇窘”, 仅写成《哲学思惟论》《事理论》《知实论》和《品德论》四部论稿,后又以《天 人简论》来简述其历年致思的哲学要旨。上世纪 80 年代,张岱年公开出版这五 部论稿时,有学者仿照冯友兰在抗战时期写的《贞元六书》,提议将此书称为《天 人五论》。 (8)1942 年,张岱年会晤私立中国大学校长何其巩。何其巩得知张岱年著有《中 国哲学大纲》,恐他在战乱中遗失,建议其到中国大学讲课,借此将《大纲》印 为讲义。张岱年欣然同意,《大纲》作为讲义第一次排印。此书历经坎坷,先后 以“宇同”和“张岱年”的署名公开出版。后又多次重版,至今仍是中国哲学、 史学科的代表性著作。 (9)最近,张岱年家人在其遗物中发现他在抗战时期写的几篇诗稿。其中大多 是旧体诗,但也有一首新诗。诗中说:“东南起太平洋之滨,西北越昆仑山之巅, 吾族经营此大地,已逾五千年……然而我们的疆土与文明不容许任何侵犯,我们 誓以神圣的血液为之作干城。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照耀一切的巨星。”一 位哲学家在抗战的艰难岁月中写出这样的诗句,可想而知,他抱定必胜的信念。 因而,当他听到抗战胜利的消息必定欢欣鼓舞,以至成为他一生中最快乐的一天。 【相关链接】 ①在中学时期,张岱年就立下了学术救国之志,深入研究古代哲学典籍。大学期 间,在张崧年的指导下,他大量研读英国哲学家罗素、摩尔、怀特海的哲学著作, 分析哲学的方法和理论成为张岱年的方法和思想的重要来源;同时,张岱年阅读
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以及其他的唯物主义哲学的译著,认识到“辩证唯物 论和历史唯物论是当代最有价值的学说” (选自杜小安《张岱年的文化综合创新论及其评价》) ②张岱年先生是20世纪中国好学深思、最有远见的哲学家之一。他在青年时代 就确信辩证唯物论是“当代最伟大的晢学”,始终牢牢把握这一时代精神的精华 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它与民族精神的精华以及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有机地 结合起来,在哲学研究、文化研究、国学研究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贡献 有力地推动了当代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发展。 (选自方克立《张岱年先生的“兼和”思想》)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张岱年不与日本侵略者合作,坚守民族气节,是因为他不相信创造了悠久、灿 烂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会灭亡,他对民族文化有坚定的自信。 B.何其巩建议张岱年到中国大学讲课,借此将《中国哲学大纲》印为讲义,以防 此书稿在战乱中遗失,可见其爱才之心及书稿的价值。 C.在86岁高龄的时候,张岱年依然认为当年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是他一生中最 大快乐的第一次,这表现了他深厚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D.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张岱年认为日本正在加速灭亡,而中国的抗战胜利在望。 但由于他对战争形势的估计不足,一直到抗战胜利,他的哲学专著都没能按计划 全部完成。 5.文章多处引用传主的原话、诗文、编者按等,有什么作用?(4分) 6.张岱年“将爱国之心转化为求真之志”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文章简要说明。 (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弄假成真 [美]H?杜诺维斯 “我真讨厌这套警服,穿它走路太碍手碍脚!”泰葛又一次嘀咕着 “快穿上,别啰嗦!”听到密洛尔特发岀命令,泰葛这才遵命。虽然密洛尔特的 个子只及泰葛一半高,但他的大脑特别发达,因此在密洛尔特面前,泰葛总是规 规矩矩唯命是从。 “看,穿上这套警服才帅呢!再加上你还有个警哨。”密洛尔特劝慰道。 镜子里的泰葛正挺着宽肩膀、铁胸脯,那个外号叫“海鳗”的搭档是个机灵鬼, 然而沉默寡言,他这时也禁不住大叫:“这小子确实帅呆了!” 这套警服穿在泰葛身上可实在太合身了一一似乎是巴黎最优秀的裁缝师傅专门 为他订做的。泰葛显得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帽檐下的那双小眼睛似乎都在闪烁 着智慧之光了。 “你只需如巡警似的在街上从容来回踱步就行了。这样,即使有人听到我们在屋 里的‘动静’,也不会怀疑什么一一因为你这个‘巡警’就近在眼前呀。但你绝 对不能停步一一等我们从屋里出来,你还得在周围逗留一会儿…等我们收拾停 当后,自然会再上这儿来碰头的。听清楚了吗? “是!”泰葛回答道,然而注视着镜子的目光却略显迷惘
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以及其他的唯物主义哲学的译著,认识到“辩证唯物 论和历史唯物论是当代最有价值的学说”。 (选自杜小安《张岱年的文化综合创新论及其评价》) ②张岱年先生是 20 世纪中国好学深思、最有远见的哲学家之一。他在青年时代 就确信辩证唯物论是“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始终牢牢把握这一时代精神的精华 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它与民族精神的精华以及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有机地 结合起来,在哲学研究、文化研究、国学研究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贡献, 有力地推动了当代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发展。 (选自方克立《张岱年先生的“兼和”思想》)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张岱年不与日本侵略者合作,坚守民族气节,是因为他不相信创造了悠久、灿 烂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会灭亡,他对民族文化有坚定的自信。 B.何其巩建议张岱年到中国大学讲课,借此将《中国哲学大纲》印为讲义,以防 此书稿在战乱中遗失,可见其爱才之心及书稿的价值。 C.在 86 岁高龄的时候,张岱年依然认为当年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是他一生中最 大快乐的第一次,这表现了他深厚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D.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张岱年认为日本正在加速灭亡,而中国的抗战胜利在望。 但由于他对战争形势的估计不足,一直到抗战胜利,他的哲学专著都没能按计划 全部完成。 5.文章多处引用传主的原话、诗文、编者按等,有什么作用?(4 分) 6.张岱年“将爱国之心转化为求真之志”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文章简要说明。 (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弄假成真 [美]H?杜诺维斯 “我真讨厌这套警服,穿它走路太碍手碍脚!”泰葛又一次嘀咕着。 “快穿上,别啰嗦!”听到密洛尔特发出命令,泰葛这才遵命。虽然密洛尔特的 个子只及泰葛一半高,但他的大脑特别发达,因此在密洛尔特面前,泰葛总是规 规矩矩唯命是从。 “看,穿上这套警服才帅呢!再加上你还有个警哨。”密洛尔特劝慰道。 镜子里的泰葛正挺着宽肩膀、铁胸脯,那个外号叫“海鳗”的搭档是个机灵鬼, 然而沉默寡言,他这时也禁不住大叫:“这小子确实帅呆了!” 这套警服穿在泰葛身上可实在太合身了——似乎是巴黎最优秀的裁缝师傅专门 为他订做的。泰葛显得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帽檐下的那双小眼睛似乎都在闪烁 着智慧之光了。 “你只需如巡警似的在街上从容来回踱步就行了。这样,即使有人听到我们在屋 里的‘动静’,也不会怀疑什么——因为你这个‘巡警’就近在眼前呀。但你绝 对不能停步——等我们从屋里出来,你还得在周围逗留一会儿……等我们收拾停 当后,自然会再上这儿来碰头的。听清楚了吗? ” “是!”泰葛回答道,然而注视着镜子的目光却略显迷惘
泰葛动身前往密洛尔特安排的去处,这儿居住的全都是阔佬一一昏暗的路灯照出 幢幢结实、雅致的豪华别墅。他们选中的目标就是其中一栋,密洛尔特和“海 鳗”早已把周围的地形侦察好了,并做了周密计划 他们打听到这幢楼上的一间屋子有个保险柜,里头藏有一袋很贵重的东西。看来 这户人家肯定不相信银行。密洛尔特笑着说:“等今晚一过,他们肯定会后悔不 “居住在这种房子里该有多舒适啊!”泰葛忍不住想。不过,他的想象力却十分 贫乏,因为以前他是很少光顾这种街道的。他施展本事的场所通常都在贫民区 在那儿他常搞点偷鸡摸狗的勾当,有时他甚至沿路要饭一一行乞可是泰葛的 拿手好戏。胆小如鼠的小商人们看见五大三粗的泰葛,便会心里打鼓,于是一边 注视着他的大“铁掌”,一边乖乖地从口袋里掏出几个子儿来 泰葛在人行道上走了一程,到拐角处又转回来,他看到两个神秘的黑影晃过围墙, 接着便消失了一一密洛尔特和“海鳗”开始行动了! 泰葛又一次回忆起刚才镜子中的自己,接着他收腹挺胸,站得笔直,并试着行了 个举手礼。真神气!他禁不住笑出了声。 正要拐弯,迎面却走来一个警官。以前,他是见到警察就逃之天夭的,这回却不 得不硬着头皮注视着对方。眼见那警官向他走来,泰葛愣住了,手心直冒冷汗 差不多想撒腿溜了。他不禁打了个寒噤,然后笨拙地行了个举手礼一一当时他与 警官只有咫尺之隔。警官心不在焉地举手还了个礼,走了。泰葛目送着他的背影, 心中漾起一种不可名状的满足感。 泰葛在人行道上继续观察,发现一个老太婆心神不定地站在拐角处。这回泰葛对 她手上鼓鼓的钱包都不屑瞥上一眼,他走到跟前,举手敬礼,然后伸出手来扶着 她。老太婆感动地笑着,说:“谢谢您,长官大人!” 注视着老太婆渐渐远去的背影,泰葛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泰葛继续走下去,开始动不动就向行人敬礼。一种不可名状的感情之波在他心中 荡漾,也许,全巴黎都没有哪个警察有他那么潇洒英俊、智勇双全的了。 突然,从黑暗处扑来一个衣着零乱的汉子,他双臂乱舞,口里发出不堪入耳的话。 他对着泰葛怒睁双目,吼道:“不要脸的警犬!” 泰葛大吃一惊,骂道:“滚你的蛋!” “你这小子,我就敢吐你一脸口水!”醉鬼还是不放过他,骂着骂着果然冲他吐 起口水来了 泰葛怒发冲冠,铁青着脸,伸出一只手来抓住对方猛力摇晃,并把他拖到街上, 但他也不清楚下一步该如何处置他。 醉鬼清醒过来后,一声不吭一一他被吓傻了。而泰葛依然怒火中烧。 这时,前面不远的人行道上,有两个黑影轻巧地翻过花园的围墙落了下来,泰葛 目睹这一切,却不想就此打住。 “娘的,你在干啥?”密洛尔特压低嗓音厉声骂道,“你想坏事,是不?笨蛋, 快把这家伙放了!”他边说边打了泰葛一个耳刮子。泰葛心中波涛滚滚。刚刚发 生的事一幕一幕在他脑海中映过 泰葛再也无法抑制怒火。看到泰葛这副样子,密洛尔特和“海鳗”差点儿吓瘫在 地。他掏出那亮晶晶的警哨放在口中,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吹着-哨音拖长着 回荡着,巴黎全城的警察一定都能听见… “站住,窃贼!”泰葛一边髙叫,一边整了整笔挺的制服,“法律授权我逮捕你
泰葛动身前往密洛尔特安排的去处,这儿居住的全都是阔佬——昏暗的路灯照出 一幢幢结实、雅致的豪华别墅。他们选中的目标就是其中一栋,密洛尔特和“海 鳗”早已把周围的地形侦察好了,并做了周密计划。 他们打听到这幢楼上的一间屋子有个保险柜,里头藏有一袋很贵重的东西。看来 这户人家肯定不相信银行。密洛尔特笑着说:“等今晚一过,他们肯定会后悔不 已。” “居住在这种房子里该有多舒适啊!”泰葛忍不住想。不过,他的想象力却十分 贫乏,因为以前他是很少光顾这种街道的。他施展本事的场所通常都在贫民区 ——在那儿他常搞点偷鸡摸狗的勾当,有时他甚至沿路要饭——行乞可是泰葛的 拿手好戏。胆小如鼠的小商人们看见五大三粗的泰葛,便会心里打鼓,于是一边 注视着他的大“铁掌”,一边乖乖地从口袋里掏出几个子儿来。 泰葛在人行道上走了一程,到拐角处又转回来,他看到两个神秘的黑影晃过围墙, 接着便消失了——密洛尔特和“海鳗”开始行动了! 泰葛又一次回忆起刚才镜子中的自己,接着他收腹挺胸,站得笔直,并试着行了 个举手礼。真神气!他禁不住笑出了声。 正要拐弯,迎面却走来一个警官。以前,他是见到警察就逃之夭夭的,这回却不 得不硬着头皮注视着对方。眼见那警官向他走来,泰葛愣住了,手心直冒冷汗, 差不多想撒腿溜了。他不禁打了个寒噤,然后笨拙地行了个举手礼——当时他与 警官只有咫尺之隔。警官心不在焉地举手还了个礼,走了。泰葛目送着他的背影, 心中漾起一种不可名状的满足感。 泰葛在人行道上继续观察,发现一个老太婆心神不定地站在拐角处。这回泰葛对 她手上鼓鼓的钱包都不屑瞥上一眼,他走到跟前,举手敬礼,然后伸出手来扶着 她。老太婆感动地笑着,说:“谢谢您,长官大人!” 注视着老太婆渐渐远去的背影,泰葛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泰葛继续走下去,开始动不动就向行人敬礼。一种不可名状的感情之波在他心中 荡漾,也许,全巴黎都没有哪个警察有他那么潇洒英俊、智勇双全的了。 突然,从黑暗处扑来一个衣着零乱的汉子,他双臂乱舞,口里发出不堪入耳的话。 他对着泰葛怒睁双目,吼道:“不要脸的警犬!” 泰葛大吃一惊,骂道:“滚你的蛋!” “你这小子,我就敢吐你一脸口水!”醉鬼还是不放过他,骂着骂着果然冲他吐 起口水来了。 泰葛怒发冲冠,铁青着脸,伸出一只手来抓住对方猛力摇晃,并把他拖到街上, 但他也不清楚下一步该如何处置他。 醉鬼清醒过来后,一声不吭——他被吓傻了。而泰葛依然怒火中烧。 这时,前面不远的人行道上,有两个黑影轻巧地翻过花园的围墙落了下来,泰葛 目睹这一切,却不想就此打住。 “娘的,你在干啥?”密洛尔特压低嗓音厉声骂道,“你想坏事,是不?笨蛋, 快把这家伙放了!”他边说边打了泰葛一个耳刮子。泰葛心中波涛滚滚。刚刚发 生的事一幕一幕在他脑海中映过…… 泰葛再也无法抑制怒火。看到泰葛这副样子,密洛尔特和“海鳗”差点儿吓瘫在 地。他掏出那亮晶晶的警哨放在口中,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吹着——哨音拖长着, 回荡着,巴黎全城的警察一定都能听见…… “站住,窃贼!”泰葛一边高叫,一边整了整笔挺的制服,“法律授权我逮捕你 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