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三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易》与中国美学 《周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籍之一,分为《经》、《传》两个部分,《经》大 约起源于殷周之际,《传》则是战国或秦汉之际的作品,是用以解释《经》的。 《周易》对中国哲学和美学的发展都很重要。《周易》对中国美学的影响,首先 不在于它所提出的个别直接具有美学意义的概念、范畴,而在于它的整个的思想 体系。因此,在考察它所提出的那些具有美学意义的概念、范畴之前有必要先来 考察它的整个思想体系同中国美学的关系。《周易》的《经》本来是古代用以占 卜的书,只是个别地方包含有一些原始的哲学概念。但经过《传》的解释、引申 和发挥,《周易》就远远不是一本占卜的书,而是一步哲学著作了。《周易》有 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企图对包含自然、人类的历史发展等范围极广的问题做 出一种总体性的概括和说明,建立一个世界模式。所以《周易》历来被看做是“弥 纶天地,无所不包”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所注意的主要是现实社会政治伦理问题,对于包括自 然、社会、人类在内的整个世界的大问题缺乏研究和说明。以“道”为核心的道 家思想虽然确定了他们认为是贯穿整个自然、社会、人类的根本法则 但他们的兴趣主要集中在“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特征上,即合规律性与合 目的性的统一上,着眼点是在自然,并且常常流入玄虚,对包含自然和社会两者 在内的整个人类世界产生形成及其内在的结构等等问题,仍然没有做出总体性的 概括说明。而《周易》的作者们可以说是把这一任务承担起来了。从他们的思想 在根本上没有离开儒家的“仁学”来看,历代把《周易》视为儒家经典是有道理 的 但《周易》又明显吸取了道家的宇宙起源论和素朴辩证法的思想,只不过努力去 除它的玄虚色彩和对超功利的自由的追求,使之成为符合儒家要求的具体实际的 东西。正因为《周易》吸取了道家思想,所以它不但被后世崇奉儒家思想的人们 重视,也为崇奉道家思想的人们所重视。如在魏晋玄学中,《易》是与《老》、 《庄》并列的重要典籍。道家是相互补充的,《周易》是以道补充儒来建构体系 的一个具体例证 《周易》是如何建立它的世界模式呢?首先,它的全部做法都建立在这样一个根 本的前提上:天使与人相通的、一致的。自然本身的运动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规律 也就是人类在他的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规律。《周易》把这称之为“以神道设教” 这里所谓的“神”并不是“人格神”、“上帝”,而是“阴阳不测之谓神”的 “神”,指的是自然规律的微妙变化。“以神道设教”,是把人事的活动看做是 遵循自然规律的东西,并以此教示天下。《周易》认为这样一来天下就心服口服 了。现在看来,这种思想不外就是把统治阶级的活动说成是符合永恒的自然规律 的,用自然规律来论证它,是人们承认它的合理性、必然性,从而接受它、服从 它。整部《周易》处处都是用这样的逻辑来说话的。 (选自《中国美学史》,有删改) 1.下列关于《周易》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黑龙江省哈三中 2013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 第 I 卷 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周易》与中国美学 《周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籍之一,分为《经》、《传》两个部分,《经》大 约起源于殷周之际,《传》则是战国或秦汉之际的作品,是用以解释《经》的。 《周易》对中国哲学和美学的发展都很重要。《周易》对中国美学的影响,首先 不在于它所提出的个别直接具有美学意义的概念、范畴,而在于它的整个的思想 体系。因此,在考察它所提出的那些具有美学意义的概念、范畴之前有必要先来 考察它的整个思想体系同中国美学的关系。《周易》的《经》本来是古代用以占 卜的书,只是个别地方包含有一些原始的哲学概念。但经过《传》的解释、引申 和发挥,《周易》就远远不是一本占卜的书,而是一步哲学著作了。《周易》有 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企图对包含自然、人类的历史发展等范围极广的问题做 出一种总体性的概括和说明,建立一个世界模式。所以《周易》历来被看做是“弥 纶天地,无所不包”。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所注意的主要是现实社会政治伦理问题,对于包括自 然、社会、人类在内的整个世界的大问题缺乏研究和说明。以“道”为核心的道 家思想虽然确定了他们认为是贯穿整个自然、社会、人类的根本法则——“道”, 但他们的兴趣主要集中在“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特征上,即合规律性与合 目的性的统一上,着眼点是在自然,并且常常流入玄虚,对包含自然和社会两者 在内的整个人类世界产生形成及其内在的结构等等问题,仍然没有做出总体性的 概括说明。而《周易》的作者们可以说是把这一任务承担起来了。从他们的思想 在根本上没有离开儒家的“仁学”来看,历代把《周易》视为儒家经典是有道理 的。 但《周易》又明显吸取了道家的宇宙起源论和素朴辩证法的思想,只不过努力去 除它的玄虚色彩和对超功利的自由的追求,使之成为符合儒家要求的具体实际的 东西。正因为《周易》吸取了道家思想,所以它不但被后世崇奉儒家思想的人们 重视,也为崇奉道家思想的人们所重视。如在魏晋玄学中,《易》是与《老》、 《庄》并列的重要典籍。道家是相互补充的,《周易》是以道补充儒来建构体系 的一个具体例证。 《周易》是如何建立它的世界模式呢?首先,它的全部做法都建立在这样一个根 本的前提上:天使与人相通的、一致的。自然本身的运动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规律 也就是人类在他的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规律。《周易》把这称之为“以神道设教”。 这里所谓的“神”并不是“人格神”、“上帝”,而是“阴阳不测之谓神”的 “神”,指的是自然规律的微妙变化。“以神道设教”,是把人事的活动看做是 遵循自然规律的东西,并以此教示天下。《周易》认为这样一来天下就心服口服 了。现在看来,这种思想不外就是把统治阶级的活动说成是符合永恒的自然规律 的,用自然规律来论证它,是人们承认它的合理性、必然性,从而接受它、服从 它。整部《周易》处处都是用这样的逻辑来说话的。 (选自《中国美学史》,有删改) 1.下列关于《周易》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大约起源于殷周之际的《经》和战国或秦汉之际的作品《传》,共同构成了 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典籍一一《周易》。其中,《传》是用来解释《经》的。 B.《周易》的《经》本来是古代用以占卜的书,但经过《传》的解释、引申和 发挥,《周易》就远远不是一本占卜的书,而是一步哲学著作了。 C.《周易》对中国美学的影响在于它的整个的思想体系。而不仅在于它所提出 的个别直接具有美学意义的概念、范畴。因此,有必要先来考察它的整个思想体 系同中国美学的关系。 D.《周易》被看做是“弥纶天地,无所不包”,它有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企 图对包含自然、人类的历史发展等范围极广的问题做出一种总体性的概括和说 明,建立一个世界模式。 2.下列关于儒家思想或道家思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所注意的主要是现实社会政治伦理问题,以“道” 为核心的道家思想确定了他们认为是贯穿整个自然、社会、人类的根本法则 道 B.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对整个世界的大问题缺乏研究和说明;以“道” 为核心的道家思想对整个人类世界产生形成及其内在结构等问题,仍然没有做出 总结性的概括和说明 C.从《周易》作者的思想在根本上没有离开儒家“仁学”来看,历代把《周易》 视为儒家经典是有道理的,而且他们还承担了对自然和整个人类社会进行概括和 说明的任务。 D.以“道”为核心的道家思想着眼点是在自然,并且常常流入玄虚,兴趣主要 集中在“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特征上,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3.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因为《周易》吸取了道家的宇宙起源论和素朴辩证法的思想,所以它不但 被后世崇奉儒家思想的人们重视,也为崇奉道家思想的人们所重视。 B.《周易》建立世界模式的做法都有一个根本的前提,即“以神道设教”,在 活动中,人类应该遵循自然在运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律。 C.儒道是可以相互补充的,如在魏晋玄学中,《易》是与《老》、《庄》并列 的重要典籍。因而《周易》即是以道补充儒来构建体系的一个具体例证。 D.《周易》中“以神道设教”的思想不外就是把统治阶级的活动说成是符合永 恒的自然规律的,用自然规律来论证它,是人们承认它的合理性、必然性,从而 接受它、服从它。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阴人,晋平北将军汪六世孙也。年八岁,遇宋豫州刺 史殷琰于涂,琰异之,要就席,云风姿应对,傍若无人。少机警有识,且善属文, 便尺牍,下笔辄成,未尝定藁,时人每疑其宿构。 沈攸之举兵围郢城,云为军人所得,攸之召与语,声色甚厉,云容貌不变,徐自 陈说。攸之乃笑曰:“卿定可儿,且出就舍。”明旦,又召令送书入城。城内或 欲诛之,云曰:“老母弱弟,悬命沈氏,若违其命,祸必及亲,今日就戮,甘心 如荠。”长史柳世隆素与云善,乃免之
A.大约起源于殷周之际的《经》和战国或秦汉之际的作品《传》,共同构成了 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典籍——《周易》。其中,《传》是用来解释《经》的。 B.《周易》的《经》本来是古代用以占卜的书,但经过《传》的解释、引申和 发挥,《周易》就远远不是一本占卜的书,而是一步哲学著作了。 C.《周易》对中国美学的影响在于它的整个的思想体系。而不仅在于它所提出 的个别直接具有美学意义的概念、范畴。因此,有必要先来考察它的整个思想体 系同中国美学的关系。 D.《周易》被看做是“弥纶天地,无所不包”,它有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企 图对包含自然、人类的历史发展等范围极广的问题做出一种总体性的概括和说 明,建立一个世界模式。 2.下列关于儒家思想或道家思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所注意的主要是现实社会政治伦理问题,以“道” 为核心的道家思想确定了他们认为是贯穿整个自然、社会、人类的根本法则 ——“道” B.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对整个世界的大问题缺乏研究和说明;以“道” 为核心的道家思想对整个人类世界产生形成及其内在结构等问题,仍然没有做出 总结性的概括和说明。 C.从《周易》作者的思想在根本上没有离开儒家“仁学”来看,历代把《周易》 视为儒家经典是有道理的,而且他们还承担了对自然和整个人类社会进行概括和 说明的任务。 D.以“道”为核心的道家思想着眼点是在自然,并且常常流入玄虚,兴趣主要 集中在“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特征上,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上。 3.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正因为《周易》吸取了道家的宇宙起源论和素朴辩证法的思想,所以它不但 被后世崇奉儒家思想的人们重视,也为崇奉道家思想的人们所重视。 B.《周易》建立世界模式的做法都有一个根本的前提,即“以神道设教”,在 活动中,人类应该遵循自然在运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律。 C.儒道是可以相互补充的,如在魏晋玄学中,《易》是与《老》、《庄》并列 的重要典籍。因而《周易》即是以道补充儒来构建体系的一个具体例证。 D.《周易》中“以神道设教”的思想不外就是把统治阶级的活动说成是符合永 恒的自然规律的,用自然规律来论证它,是人们承认它的合理性、必然性,从而 接受它、服从它。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阴人,晋平北将军汪六世孙也。年八岁,遇宋豫州刺 史殷琰于涂,琰异之,要就席,云风姿应对,傍若无人。少机警有识,且善属文, 便尺牍,下笔辄成,未尝定藁,时人每疑其宿构。 沈攸之举兵围郢城,云为军人所得,攸之召与语,声色甚厉,云容貌不变,徐自 陈说。攸之乃笑曰:“卿定可儿,且出就舍。”明旦,又召令送书入城。城内或 欲诛之,云曰:“老母弱弟,悬命沈氏,若违其命,祸必及亲,今日就戮,甘心 如荠。”长史柳世隆素与云善,乃免之
高祖纳齐东昏余妃,颇妨政事,云尝以为言,未之纳也。后与王茂同入卧内,云 又谏曰:“昔汉祖居山东,贪财好色,及入关定秦,财帛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范增以为其志大故也。今明公始定天下,海内想望风声,奈何袭昏乱之踪,以女 德为累。”高祖默然。云便疏令以余氏赉茂,高祖贤其意而许之。 天监元年,云以旧恩见拔,超居佐命,知无不为。高祖亦推心任之,所奏多允。 事竟陵王子良恩礼甚隆,云每献损益,未尝阿意。子良尝启齐武帝论云为郡。帝 曰:“庸人,闻其恒相卖弄,不复穷法,当宥之以远。”子良曰:“不然。云动 相规诲,谏书具存,请取以奏。”既至,有百余纸,辞皆切直。帝叹息,因谓子 良曰:“不谓云能尔。方使弼汝,何宜出守。”齐文惠太子尝出东田观获,顾谓 众宾曰:“刈此亦殊可观。”众皆唯唯。云独曰:“夫三时之务,实为长勤。伏 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及居选官,任守隆重,书牍盈案,宾 客满门,云应对如流,无所壅滞,官曹文墨,发擿若神,时人咸服其明赡。性颇 激厉,少威重,有所是非,形于造次,士或以此少之。 二年,卒,时年五十三。高祖为之流涕,即日舆驾临殡。敕赐谥文 (选自《梁书·卷十三》,有删改) 【注】①藁(gao):草稿。②擿(t):挑出。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尝定藁,时人每疑其宿 宿:平时 B.卿定可儿,且出就舍 且:将要 C.云便疏令以余氏赉茂 赉:给予 D.不复穷法,当宥之以远 宥:宽容 5.一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范云言行“切直”的一组是(3分) ①云容貌不变,徐自陈 ②奈何袭昏乱之踪,以女德为累 ③云动相规诲,谏书具 存 ④起居佐命,知无不为 ⑤伏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 ⑥官曹文墨, 发擿若神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云机智敏锐,富有文才。他熟悉书信款式,从不打草稿,落笔便文不加点 担任选官之职时,他面对满门宾客的提问,应答自如,使得众多宾客渐散儿不再 阻塞门庭。 B.沈攸之命令范云去城里送信,范云虑及年老的母亲及幼小的弟弟的性命都悬 在沈氏手里,迫不得已儿顺从。即便城里有的守军要杀死他,范云也心甘情愿, 视死如归。 C.齐武帝误以为范云只是一位卖弄权势的平庸之辈,但在萧子良切实有据的解 释后,齐武帝对他的看法有了改变,也不赞同萧子良派范云出任郡守的建议
高祖纳齐东昏余妃,颇妨政事,云尝以为言,未之纳也。后与王茂同入卧内,云 又谏曰:“昔汉祖居山东,贪财好色,及入关定秦,财帛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范增以为其志大故也。今明公始定天下,海内想望风声,奈何袭昏乱之踪,以女 德为累。”高祖默然。云便疏令以余氏赉茂,高祖贤其意而许之。 天监元年,云以旧恩见拔,超居佐命,知无不为。高祖亦推心任之,所奏多允。 事竟陵王子良恩礼甚隆,云每献损益,未尝阿意。子良尝启齐武帝论云为郡。帝 曰:“庸人,闻其恒相卖弄,不复穷法,当宥之以远。”子良曰:“不然。云动 相规诲,谏书具存,请取以奏。”既至,有百余纸,辞皆切直。帝叹息,因谓子 良曰:“不谓云能尔。方使弼汝,何宜出守。”齐文惠太子尝出东田观获,顾谓 众宾曰:“刈此亦殊可观。”众皆唯唯。云独曰:“夫三时之务,实为长勤。伏 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及居选官,任守隆重,书牍盈案,宾 客满门,云应对如流,无所壅滞,官曹文墨,发擿若神,时人咸服其明赡。性颇 激厉,少威重,有所是非,形于造次,士或以此少之。 二年,卒,时年五十三。高祖为之流涕,即日舆驾临殡。敕赐谥文。 (选自《梁书·卷十三》,有删改) 【注】①藁(gǎo):草稿。②擿(tī):挑出。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未尝定藁,时人每疑其宿 构 宿:平时 B.卿定可儿,且出就舍 且:将要 C.云便疏令以余氏赉茂 赉:给予 D.不复穷法,当宥之以远 宥:宽容 5.一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范云言行“切直”的一组是(3 分) ①云容貌不变,徐自陈 说 ②奈何袭昏乱之踪,以女德为累 ③云动相规诲,谏书具 存 ④起居佐命,知无不为 ⑤伏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 ⑥官曹文墨, 发擿若神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范云机智敏锐,富有文才。他熟悉书信款式,从不打草稿,落笔便文不加点; 担任选官之职时,他面对满门宾客的提问,应答自如,使得众多宾客渐散儿不再 阻塞门庭。 B.沈攸之命令范云去城里送信,范云虑及年老的母亲及幼小的弟弟的性命都悬 在沈氏手里,迫不得已儿顺从。即便城里有的守军要杀死他,范云也心甘情愿, 视死如归。 C.齐武帝误以为范云只是一位卖弄权势的平庸之辈,但在萧子良切实有据的解 释后,齐武帝对他的看法有了改变,也不赞同萧子良派范云出任郡守的建议
D.范云生性颇为激烈率直,缺少威严持重,对于是非的态度,都直接表现在行 为上,因此,有的士大夫就轻视他。不过,高祖却赏识他,在他死后,为之流泪, 还亲临吊唁。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年八岁,遇宋豫州刺史殷琰于涂,琰异之,要就席,云风姿应对,傍若无 人。(5分 译 (2)竟陵王子良恩礼甚隆,云每献损益,未尝阿意。(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白居易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注】本诗为作者元和十二年冬在江州所作,当时作者的弟弟白行简将于次年春 天从梓州赴江州,先以信告知作者,这是白居易接到信后答复他的一首诗。 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答 9.请鉴赏尾联运用的艺术手法。(6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曾子曰: ,任重而道 (《论语》) (2)民生各有所乐 (屈原《离骚》) (3) ,而吾与子之所共 适 (苏轼《赤壁赋》 (4) 绕船月明江水 寒 (白居易《琵琶行》)
D.范云生性颇为激烈率直,缺少威严持重,对于是非的态度,都直接表现在行 为上,因此,有的士大夫就轻视他。不过,高祖却赏识他,在他死后,为之流泪, 还亲临吊唁。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年八岁,遇宋豫州刺史殷琰于涂,琰异之,要就席,云风姿应对,傍若无 人。(5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竟陵王子良恩礼甚隆,云每献损益,未尝阿意。(5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8—9 题。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白居易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注】本诗为作者元和十二年冬在江州所作,当时作者的弟弟白行简将于次年春 天从梓州赴江州,先以信告知作者,这是白居易接到信后答复他的一首诗。 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9.请鉴赏尾联运用的艺术手法。(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0.补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 分) (1)曾子曰:“ ,任重而道 远。” (《论语》) (2)民生各有所乐 兮, 。 (屈原《离骚》) (3) ,而吾与子之所共 适。 (苏轼《赤壁赋》) (4) ,绕船月明江水 寒。 (白居易《琵琶行》)
(5) ,溪深而鱼 肥 (欧阳修《醉翁亭记》) (6)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 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 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①相公,拿他取笑儿。 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风姐儿却知是说 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 议。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 老太太说。”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 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岐戣②人位,按席摆下。贾 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 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 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 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 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妺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贾母 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塵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 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 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 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 双老年四楞像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 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 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 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 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 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 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 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岀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 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 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 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攮一个。”众人方住 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 定是风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要攮 一个,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那冷了就不好吃了。”刘 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的,好容易撮起一个来 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 捡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众人已没心
(5) ,溪深而鱼 肥。 (欧阳修《醉翁亭记》) (6) ,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 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 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①相公,拿他取笑儿。 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凤姐儿却知是说 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 议。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 老太太说。”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 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敁敠②人位,按席摆下。贾 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 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 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 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 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贾母 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 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 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 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 双老年四楞像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 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 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 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 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 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 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 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 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 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 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个。”众人方住 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 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要肏攮 一个,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那冷了就不好吃了。”刘 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的,好容易撮起一个来, 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 捡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众人已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