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三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 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 的姓 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 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民间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复杂的文化心理和深厚的思想意识,维系着 社会的和谐运行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生活文化上的表 达,民间文化融于一个民族全体成员的日常生活中,凝聚着民族的情感,承载着 文化的血脉,彰显着国家的软实力,自然也是民族精神最集中的表达方式。我们 的品格智慧来自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做事的态 度,大部分取决于我们文化生存环境的熏染。民间文化是附着于每个国民身上的 旦民间文化迷失,必然会导致国家的“礼崩乐坏”和民心涣散。 ②弘扬民间文化就是诠释一个国家的形象。对民间文化的自卑,认为农 业文明不能适应工业文明,以至于在一段历史时期几乎摧毁了一个民族自身的文 化认同。文化的复兴、国家的强盛,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文化认同。中国几千年 不散不败,这个凝聚力不是靠经济的力量,因为我们曾经落后过;也不是靠军事 的力量,因为我们曾经被侵略过。中国历尽艰难而弥坚,靠的就是文化的凝聚力。 就拿几千年民间文化孕育出的春节来说,这个强大的“磁场”可以在一个晚上将 地球上所有的华人凝聚在一个“团聚”的信念上,而这种凝聚力又可以世世代代 相传而不变。仅此一点就可以打消那种对民间文化强大作用的疑虑。 ③优秀的民间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化闪烁出中 华文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文化传统,渗透在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既 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整体文化的个性,又体现了中华文化对整个人类所作的贡献, 也是人类文化财富的重要方面。目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在推动“木版年画” 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想这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走上世界舞台,走 进世界文化史册的具体行动,对于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影响力和传 播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要提升中国文化在全球性文化博弈中的话语权,就 必须站在本民族文化的根基上,推动最有民间性的文化进入国际通行的文化表达 系统,从而影响人类的文明史。 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道德,是从深厚的文化传统中浮现出来的。国 民的文化心理是从世代相沿的社会风俗中,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积淀所形成的
黑龙江省哈三中 2013 届高三 10 月月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 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 的姓 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 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民间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复杂的文化心理和深厚的思想意识,维系着 社会的和谐运行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生活文化上的表 达,民间文化融于一个民族全体成员的日常生活中,凝聚着民族的情感,承载着 文化的血脉,彰显着国家的软实力,自然也是民族精神最集中的表达方式。我们 的品格智慧来自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做事的态 度,大部分取决于我们文化生存环境的熏染。民间文化是附着于每个国民身上的, 一旦民间文化迷失,必然会导致国家的“礼崩乐坏”和民心涣散。 ②弘扬民间文化就是诠释一个国家的形象。对民间文化的自卑,认为农 业文明不能适应工业文明,以至于在一段历史时期几乎摧毁了一个民族自身的文 化认同。文化的复兴、国家的强盛,必须有一个强大的 文化认同。中国几千年 不散不败,这个凝聚力不是靠经济的力量,因为我们曾经落后过;也不是靠军事 的力量,因为我们曾经被侵略过。中国历尽艰难而弥坚,靠的就是文化的凝聚力。 就拿几千年民间文化孕育出的春节来说,这个强大的“磁场”可以在一个晚上将 地球上所有的华人凝聚在一个“团聚”的信念上,而这种凝聚力又可以世世代代 相传而不变。仅此一点就可以打消那种对民间文化强大作用的疑虑。 ③优秀的民间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化闪烁出中 华文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文化传统,渗透在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既 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整体文化的个性,又体现了中华文化对整个人类所作的贡献, 也是人类文化财富的重要方面。目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在推动“木版年画” 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想这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走上世界舞台,走 进世界文化史册的具体行动,对于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影响力和传 播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要提升中国文化在全球性文化博弈中的话语权,就 必须站在本民族文化的根基上,推动最有民间性的文化进入国际通行的文化表达 系统,从而影响人类的文明史。 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道德,是从深厚的文化传统中浮现出来的。国 民的文化心理是从世代相沿的社会风俗中,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积淀所形成的
所以,王安石说:“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对于青少 年来说,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教育有着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关乎在 全球化的语境中民族身份的确立,关乎我们是否拥有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苏轼 说:“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优秀的民间文化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智慧的源, 是文化强国的不竭动力。 1.下列对“民间文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复杂的文化心理和深厚的思想意识的承载体,是社会的 和谐运行和发展的内在动力的维系者。 B.民间文化能够凝聚着民族的情感,承载着文化的血脉,彰显着国家的软实力, 是因为它融入了一个民族全体成员的日常生活中。 C.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品格智慧,我们为人处世的方 法,做人做事的态度,也都取决于我们民间文化生存环境的熏染。 D.随着一个国家的规章制度和文化秩序的严重破坏,民心就会涣散,民间文化 也就会迷失。[来源:Z,xx,k.Com]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认为农业文明不能适应工业文明是对本国民间文化存在自卑心理的表现,这 种认识在一段时期内严重影响文化的复兴和国家的强盛。 B.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长期落后挨打,虽历经艰难,却不离不散,靠的是强大 的文化凝聚力,而不是依靠经济和军事的力量 C.孕育于中国民间文化的春节,如同一个强大的磁场,能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点 使全球华人聚在一起,这足以证明民间文化的强大的凝聚力 D.中国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传统不断积累和发展的结果,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 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财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将本民族最有民间性的文化推向世界,使之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 是提升本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的必要途径 B.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道德,因此,对青 少年进行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C.作者引用苏轼的话意在说明,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智慧根植于优秀的民间文化, 弘扬民间文化是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 D.“木版年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最主要行 动,它有利于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 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 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 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阊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 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 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 表下漏,待贾 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 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
所以,王安石说:“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对于青少 年来说,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教育有着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关乎在 全球化的语境中民族身份的确立,关乎我们是否拥有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苏轼 说:“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优秀的民间文化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智慧的源, 是文化强国的不竭动力。 1.下列对“民间文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复杂的文化心理和深厚的思想意识的承载体,是社会的 和谐运行和发展的内在动力的维系者。 B.民间文化能够凝聚着民族的情感,承载着文化的血脉,彰显着国家的软实力, 是因为它融入了一个民族全体成员的日常生活中。 C.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品格智慧,我们为人处世的方 法,做人做事的态度,也都取决于我们民间文化生存环境的熏染。 D.随着一个国家的规章制度和文化秩序的严重破坏,民心就会涣散,民间文化 也就会迷失。[来源:Z,xx,k.Com]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认为农业文明不能适应工业文明是对本国民间文化存在自卑心理的表现,这 种认识在一段时期内严重影响文化的复兴和国家的强盛。 B.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长期落后挨打,虽历经艰难,却不离不散,靠的是强大 的文化凝聚力,而不是依靠经济和军事的力量。 C.孕育于中国民间文化的春节,如同一个强大的磁场,能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点 使全球华人聚在一起,这足以证明民间文化的强大的凝聚力。 D.中国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传统不断积累和发展的结果,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 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财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认为,将本民族最有民间性的文化推向世界,使之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 是提升本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的必要途径。 B.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道德,因此,对青 少年进行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C.作者引用苏轼的话意在说明,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智慧根植于优秀的民间文化, 弘扬民间文化是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 D.“木版年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最主要行 动,它有利于提 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8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 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 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 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 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 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 表下漏,待贾。 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 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
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 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 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 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 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 皆振栗 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 不受。”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 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 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 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 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 兵归 (节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徇:示众 B.士卒次舍次:按次序 C.士卒暴露于境暴露:日晒夜露 D.身自拊循之拊循:抚慰安抚 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穰苴能“附众”“威敌”的一组是(3分) ①身与士卒平分粮食②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 ③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④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 ⑤燕师闻之,度水而解⑥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A.①②⑤B.③④⑥C.②③④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晏婴识才举荐,齐王能纳谏任贤,使穰苴的才能得以发挥,未战而屈人之兵 B.穰苴很有谋略,请派国君的宠臣为监军,又逆君命将他斩首,借此附众、立 威 C.穰苴体恤部下,恩威并施,身先士卒,一战而击退晋、燕之师,尽复“所亡 封内故境” D.穰苴出身低微,但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请缨抗敌,表现了“位卑未敢 忘忧国”的精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5分) 译文 (2)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8~9题。 夜坐 许继 雨歇宵影澄,天清月华素。 空山秋欲来,凉意先在户 萧萧林樾°风,泫泫幽篁露
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 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 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 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 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 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 皆振栗。 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 不受。”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 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 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 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 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 兵 归。 (节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徇:示众 B.士卒次舍 次:按次序 C.士卒暴露于境 暴露:日晒夜露 D.身自拊循之 拊循:抚慰安抚 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穰苴能“附众”“威敌”的一组是(3 分) ①身与士卒平分粮食 ②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 ③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 ④争奋出为之赴战。晋 师闻之,为罢去 ⑤燕师闻之,度水而解 ⑥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晏婴识才举荐,齐王能纳谏任贤,使穰苴的才能得以发挥,未战而屈人之兵。 B.穰苴很有谋略,请派国君的宠臣为监军,又逆君命将他斩首,借此附众、立 威。 C.穰苴体恤部下,恩威并施,身先士卒,一战而击退晋、燕之师,尽复“所亡 封内故境”。 D.穰苴出身低微,但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请缨抗敌,表现了“位卑未敢 忘忧国”的精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5 分) 译文: (2)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5 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 8~9 题。 夜 坐 许继 雨歇宵影澄,天清月华素。 空山秋欲来,凉意先在户。 萧萧林樾①风,泫泫②幽篁露
草虫亦何知,含凄感迟暮。 深思无与言,美人隔江浦。 【注】①樾:树荫。②泫泫:光耀。 8.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让我们一步步感受到渐浓的秋意的?(6分) 答 9.诗人深秋夜坐中产生了哪些思绪?请结合诗歌的后四句加以分析。(5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2)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 承天寺夜游》)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 欢》) (4)俄顷风定云墨色 。(杜甫《茅 屋为秋风所破歌》) (5) 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 (6)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7) ,风掣红旗冻不翻。(岑 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 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灵魂远去的村庄 陈柳金 祖父驾鹤西游那晩,我在灵前三跪九拜,突然一只桃子掉下来,不偏 不倚砸中我的脑袋,头上隆起一个“桃子”。家人疑惑,莫非我在祖父生前得罪 了他? 属猴的祖父有八个儿子,希望有谁能走出山旮旯,但个个都是恋山的主。 祖父说,龙生龙,凤生凤,老猴生儿钻山洞。我生肖属马,马踏天下,日行千里。 祖父便把希冀转移到了我身上。弥留之际,祖父紧抓住我的手,气若游丝:“你 不走出去,我死不瞑目!”那一刻,我泪流满面。在属猴的祖父灵位前摆上桃子, 心里一万遍地默念“我要走出大山”。 按祖父的遗愿,葬他于村郭的高山之上。我想,祖父还是很留恋人间烟 火的,他可以看到村庄的朝霞夕烟,听到牛羊的长哞欢唱,望到江上的轻舟白帆。 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个愿景留在了人间。他站在高山之巅,是想有一天看着我 走出大山! 于是,一匹马朝着高山昂首嘶鸣,顿时“大风起兮云飞扬”,烈马绝尘, 踏破万里关山一一我满怀激情地参加了市水利局的资料员考试,以赤骥之勇过五 关斩六将,杀出一条血路,最终一举夺魁,成为了一匹城市中的千里马
草虫亦何知,含凄感迟暮。 深思无与言,美人隔江浦。 【注】①樾:树荫。②泫泫:光耀。 8.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让我们一步步感受到渐浓的秋意的?(6 分) 答: 9.诗人深秋夜坐中产生了哪些思绪?请结合诗歌的后四句加以分析。(5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 。 (李白《行路难》) (2)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 承天寺夜游》)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 欢》) (4)俄顷风定云墨色, 。 (杜甫《茅 屋为秋风所破歌》) (5)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 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山水之乐, 。 (欧阳修《醉翁亭记》) (7) ,风掣红旗冻不翻。(岑 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 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灵魂远去的村庄 陈柳金 祖父驾鹤西游那晚,我在灵前三跪九拜,突然一只桃子掉下来,不偏 不倚砸中我的脑袋,头上隆起一个“桃子”。家人疑惑,莫非我在祖父生前得罪 了他? 属猴的祖父有八个儿子,希望有谁能走出山旮旯,但个个都是恋山的主。 祖父说,龙生龙,凤生凤,老猴生儿钻山洞。我生肖属马,马踏天下,日行千里。 祖父便把希冀转移到了我身上。弥留之际,祖父紧抓住我的手,气若游丝:“你 不走出去,我死不瞑目!”那一刻,我泪流满面。在属猴的祖父灵位前摆上桃子, 心里一万遍地默念“我要走出大山”。 按祖父的遗愿,葬他于村郭的高山之上。我想,祖父还是很留恋人间烟 火的,他可以看到村庄的朝霞夕烟,听到牛羊的长哞欢唱,望到江上的轻舟白帆。 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个愿景留在了人间。他站在高山之巅,是想有一天看着我 走出大山! 于是,一匹马朝着高山昂首嘶鸣,顿时“大风起兮云飞扬”,烈马绝尘, 踏破万里关山——我满怀激情地参加了市水利局的资料员考试,以赤骥之勇过五 关斩六将,杀出一条血路,最终一举夺魁,成为了一匹城市中的千里马
离开老家那天,祖母用柴火在家烧菜,父亲摇着木船载我飘过凌江。家 里的炊烟仿佛架起了一座天桥,一直通向祖父的坟墓。我想是祖父知道我要来报 喜了,专为我搭了这烟桥 顺着桥的方向来到山腰,在父亲的桃园摘了又大又红的桃子。正想离开 时,瞥见好几人在风中白袂飘飘,我猛一惊。父亲说,那是看护园子的稻草人, 个大男人还怕没灵魂的人么?我定了神,把头上的红草帽扣在了一个稻草人头 上,嘿,白衣红帽,精神着呢!我拍了拍它,老伙计,替我好好看护园子,下次 回来赏你! 把桃子等供品在祖父坟前一应摆上,点了香烛,鞠了大躬。我气宇轩昂 地把喜讯告诉了祖父,渴望他用桃子再砸一下我的脑袋。但是没有,祖父心疼都 还来不及呢。 回到家,品尝着祖母亲手做的梅菜扣肉、酿豆腐、醋溜鱼和客家黄酒, 那个味儿美的啊,至今还垂涎三尺。可惜,这是我在老家吃的最后一顿客家美食 了 我到市水利局上班后,被安排到下属的移民办写材料。不久市里做了 个重大决定一一对我市的凌江水库进行加固扩容,须迁移上游的部分居民。我们 村是上游地势最低的一个村,被定为全村迁移。尽管村民一百个不愿意,但谁敢 跟龙王爷掰胳膊? 移民工作很快就开锣了,我忙成了转陀螺,根本抽不出身回老家。仅 年多时间,全村就迁移到了凌江水库之畔。回到按城镇标准建设的移民村,水泥 硬底化路面把家家户户的房子切割成一排排“豆腐块”,全没了过去那种倚山而 建、傍湖而居的随意和闲适。村民也不再有土地,五谷蔬果都是从街上现买的 失却了泥土的芳香。吃着祖母用煤气煮的客家菜,再也品不出当年的滋味 清明时节,我们精心准备了祭品,跋山涉水回到了原来的村庄。哪里还 有村庄的影子呢,湖波浩淼,一片泽国,在低处的房屋都成了水底龙宫,只有 高处的几座房子还在临水照花,显出无限落寞的怨妇神态来。 再看我的祖屋,一半在水里,一半在水面。我的童年记忆一下子淹去了 大半。在那个老宅里,我曾经牙牙学语、蹒跚学步、闻鸡起舞,曾经听着祖父无 数次“走出大山”的絮叨,吃着祖母用柴火烧的饭菜……还有,在这村庄里,曾 经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炊烟缭绕、渔歌唱晩。而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片记忆化作无情水域 你看,那边怎么浮着人?”顺着父亲手指的方向,看到远处一个个人 头在浮动,我脸色煞白。父亲忽然一拍脑袋,说,怎么忘了呢,那是村民以前用 来看护菜园的稻草人 便想起了那些守护自家桃园的稻草人。举目望去,几个白袂飘飘的稻草 人仍忠实地守候着,竟然还看见了那个戴红草帽的老伙计,只是没有了当年的精 神劲儿,耷拉着脑袋,像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 我收回目光,不忍再看,眼前的凌江在怒吼咆哮,掀起滔天浊浪。要 过江去祖父坟前祭拜,断然是不可能了。便在江边的一棵桃树下摆了供品,父亲 隔江高喊—一爹啊,吉日良辰,天朗气清,恭备三牲,祭奠尔魂。伏惟兮尚飨 点了香烛,烧起纸钱,曾经村庄的袅袅炊烟、鸡鸣狗吠、渔米飘香瞬间 灰飞烟灭。我心情沉重地屈膝下跪,忽然树上掉下一只桃子,嘭一声砸到了我的 脑袋,头上长起一个“桃”。家人疑惑地看我,我真想一个猛子扎进凌江……
离开老家那天,祖母用柴火在家烧菜,父亲摇着木船载我飘过凌江。家 里的炊烟仿佛架起了一座天桥,一直通向祖父的坟墓。我想是祖父知道我要来报 喜了,专为我搭了这烟桥。 顺着桥的方向来到山腰,在父亲的桃园摘了又大又红的桃子。正想离开 时,瞥见好几人在风中白袂飘飘,我猛一惊。父亲说,那是看护园子的稻草人, 一个大男人还怕没灵魂的人么?我定了神,把头上的红草帽扣在了一个稻草人头 上,嘿,白衣红帽,精神着呢!我拍了拍它,老伙计,替我好好看护园子,下次 回来赏你! 把桃子等供品在祖父坟前一应摆上,点了香烛,鞠了大躬。我气宇轩昂 地把喜讯告诉了祖父,渴望他用桃子再砸一下我的脑袋。但是没有,祖父心疼都 还来不及呢。 回到家,品尝着祖母亲手做的梅菜扣肉、酿豆腐、醋溜鱼和客家黄酒, 那个味儿美的啊,至今还垂涎三尺。可惜,这是我在老家吃的最后一顿客家美食 了。 我到市水利局上班后,被安排到下属的移民办写材料。不久市里做了一 个重大决定——对我市的凌江水库进行加固扩容,须迁移上游的部分居民。我们 村是上游地势最低的一个村,被定为全村迁移。尽管村民一百个不愿意,但谁敢 跟龙王爷掰胳膊? 移民工作很快就开锣了,我忙成了转陀螺 ,根本抽不出身回老家。仅一 年多时间,全村就迁移到了凌江水库之畔。回到按城镇标准建设的移民村,水泥 硬底化路面把家家户户的房子切割成一排排“豆腐块”,全没了过去那种倚山而 建、傍湖而居的随意和闲适。村民也不再有土地,五谷蔬果都是从街上现买的, 失却了泥土的芳香。吃着祖母用煤气煮的客家菜,再也品不出当年的滋味。 清明时节,我们精心准备了祭品,跋山涉水回到了原来的村庄。哪里还 有村庄的影子呢,湖波浩淼,一片泽国,在低处的房屋 都成了水底龙宫,只有 高处的几座房子还在临水照花,显出无限落寞的怨妇神态来。 再看我的祖屋,一半在水里,一半在水面。我的童年记忆一下子淹去了 大半。在那个老宅里,我曾经牙牙学语、蹒跚学步、闻鸡起舞,曾经听着祖父无 数次“走出大山”的絮叨,吃着祖母用柴火烧的饭菜……还有,在这村庄里,曾 经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炊烟缭绕、渔歌唱晚。而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一片记忆化作无情水域…… “你看,那边怎么浮着人?”顺着父亲手指的方向,看到远处一个个人 头在浮动,我脸色煞白。父亲忽然一拍脑袋,说,怎么忘了呢,那是村民以前用 来看护菜园的稻草人! 便想起了那些守护自家桃园的稻草人。举目望去,几个白袂飘飘的稻草 人仍忠实地守候着,竟然还看见了那个戴红草帽的老伙计,只是没有了当年的精 神劲儿,耷拉着脑袋,像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 我收回目光,不忍再看,眼前的凌江在怒吼咆哮,掀起滔天浊浪。要 过江去祖父坟前祭拜,断然是不可能了。便在江边的一棵桃树下摆了供品,父亲 隔江高喊——爹啊,吉日良辰,天朗气清,恭备三牲,祭奠尔魂。伏惟兮尚飨! 点了香烛,烧起纸钱,曾经村庄的袅袅炊烟、鸡鸣狗吠、渔米飘香瞬间 灰飞烟灭。我心情沉重地屈膝下跪,忽然树上掉下一只桃子,嘭一声砸到了我的 脑袋,头上长起一个“桃”。家人疑惑地看我,我真想一个猛子扎进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