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四校联考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命题:康杰中学长治二中临汾一中忻州一中 第I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 所谓“视觉文化时代”,也称“读图时代”,是指全球化以来,文化出现了一种从以文 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的变迁 20世纪最后十年,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审美日益摆脱精英姿态而 向社会生活领域渗透和泛化,最终结果是艺术和审美的生活化、普泛化,而其伴随的表现形 态就是生活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可以说,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正在深 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然而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视觉文化时代这一大背景下,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 人的创造力的美育,却面临着诸多困难。我们以当代视觉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影中 奇观”效果以及“暴力美学”为例,分析美育在内容和方法上面临着何种冲击与影响 在视觉文化时代,电影格外青睐一种被称为“奇观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奇观化”主 要指电影借助高科技手段而刨造出来的一种奇幻影像,作为一种电影表现手法,它轻叙事而 重场景,因此契合了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视觉文化时代的电影更将奇观效应作为 电影构成的主要支撑,注重场景的铺陈和空间的展示,弱化时间,突出空间,大幅度地削弱 情节和叙事。如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该片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电影所呈现的场景 奇观:在色彩上运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交替铺陈画面来营造视觉交响,黄叶漫天、红
2012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四校联考 语文试题 (满分 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命题:康杰中学 长治二中 临汾一中 忻州一中 第 I 卷 阅读题(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 曹 晖 所谓“视觉文化时代”,也称“读图时代”,是指全球化以来,文化出现了一种从以文 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的变迁。 20 世纪最后十年,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审美日益摆脱精英姿态而 向社会生活领域渗透和泛化,最终结果是艺术和审美的生活化、普泛化,而其伴随的表现形 态就是生活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可以说,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正在深 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然而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视觉文化时代这一大背景下,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 人的创造力的美育,却面临着诸多困难。我们以当代视觉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影中 “奇观”效果以及“暴力美学”为例,分析美育在内容和方法上面临着何种冲击与影响。 在视觉文化时代,电影格外青睐一种被称为“奇观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奇观化”主 要指电影借助高科技手段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奇幻影像,作为一种电影表现手法,它轻叙事而 重场景,因此契合了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视觉文化时代的电影更将奇观效应作为 电影构成的主要支撑,注重场景的铺陈和空间的展示,弱化时间,突出空间,大幅度地削弱 情节和叙事。如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该片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电影所呈现的场景 奇观:在色彩上运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交替铺陈画面来营造视觉交响,黄叶漫天、红
衣舞动、湖面如镜,武者交流;粗犷的敦煌沙漠、壮阔的内蒙古胡杨林,秀美的九寨沟风景。 在《英雄》中,一切都是视觉的震撼以及对于高科技媒介的顶礼膜拜。 奇观虽然带来了审美的震撼,满足了观众追求视觉刺激的猎奇心理,但它往往忽视了这 种奇观表面下人们对精神和文化的审美需求,忽视了一部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力量。 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因为以图像来传达意义,注重眼睛的“可视”而忽视了人 脑的“可思”,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将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形成被动思维和 平面思维,这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暴力美学”是一种在纯粹暴力趣味的追求中发展起来的美学,在电影艺术中,它主要 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或其他一些血腥暴力场面的形式感。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 功能,在影片中规避直接的道德评价,因此它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 观。由于图像时代的全面来临,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呈现出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它或直接或 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美育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暴力美学通过对暴力内容的 美学化的处理,降低了作品的社会功能,宣扬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 的本能嗜好。所以,尽管暴力影片在形式上眩目诱人,但宮严重千扰了人的道德评价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预示着美育在内容、特征和方法上发生着诸多变化。图像渗透至 社会生活,以其感官性(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生动性(图像使人身临其境)、普 泛性(图像的接受不受主体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图像面前人人平等)等特 点为人所接受,在带给人极大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实现了现代审美教育的目的。作为现代美 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在图像的审美接受过程中人的整个感性生 命投入其中。但不可忽视的是图像中“奇观化”和“暴力美学”对现代美育构成了冲击,这 是视觉文化时代美育遭受的困境之一这昭示着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 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这样审美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在视觉文化
衣舞动、湖面如镜,武者交流;粗犷的敦煌沙漠、壮阔的内蒙古胡杨林,秀美的九寨沟风景。 在《英雄》中,一切都是视觉的震撼以及对于高科技媒介的顶礼膜拜。 奇观虽然带来了审美的震撼,满足了观众追求视觉刺激的猎奇心理,但它往往忽视了这 种奇观表面下人们对精神和文化的审美需求,忽视了一部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力量。 “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因为以图像来传达意义,注重眼睛的“可视”而忽视了人 脑的“可思”,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将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形成被动思维和 平面思维,这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暴力美学”是一种在纯粹暴力趣味的追求中发展起来的美学,在电影艺术中,它主要 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或其他一些血腥暴力场面的形式感。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 功能,在影片中规避直接的道德评价,因此它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 观。由于图像时代的全面来临,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呈现出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它或直接或 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美育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暴力美学通过对暴力内容的 美学化的处理,降低了作品的社会功能,宣扬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 的本能嗜好。所以,尽管暴力影片在形式上眩目诱人,但它严重干扰了人的道德评价。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预示着美育在内容、特征和方法上发生着诸多变化。图像渗透至 社会生活,以其感官性(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生动性(图像使人身临其境)、普 泛性(图像的接受不受主体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图像面前人人平等)等特 点为人所接受,在带给人极大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实现了现代审美教育的目的。作为现代美 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在图像的审美接受过程中人的整个感性生 命投入其中。但不可忽视的是图像中“奇观化”和“暴力美学”对现代美育构成了冲击,这 是视觉文化时代美育遭受的困境之一,这昭示着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 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这样审美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在视觉文化
时代恢复人性完整,唤醒人的感性,建构全面和谐人格,按照美的内在尺度塑造人类文化的 刨造主体,促使人类文化健康发展。 1.下列不属于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的一项是 A.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法,“奇观化”重场景而轻叙事,给人以视觉审美的震撼, 契合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 B.“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使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导致大众的被动思维 和平面思维。 C.“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宣扬了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 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 D.“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 为,干扰了人们的道德评价。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 味已经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B.当代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为电影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 C.“奇观化”这种电影表现手法在给观众带来审美的震撼的同时必定会忽视作品所蕴 涵的层次的文化力量,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 D.“暴力美学”是在追求纯粹暴力趣味中发展起来的美学,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 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美育的内容、特征和方法上也会发生诸多变 化 B.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并对其 进行调整和改善 C.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而图像中的“奇观化” 和“暴力美学”正是迫求人的视觉刺激,因而是现代图像美育的具体体现。 D.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改善“奇观化”的表现手法,反对“暴力美学”, 有利于恢复人性的完整,促进整个人类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 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 印绶去。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弃官而去。 郭林宗闻而让蕃日:“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 邪?”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 石权豪之党 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日:“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 岂以污简札哉!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 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 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里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 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日:“范滂清裁,犹以 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
时代恢复人性完整,唤醒人的感性,建构全面和谐人格,按照美的内在尺度塑造人类文化的 创造主体,促使人类文化健康发展。 1.下列不属于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的一项是( ) A.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法,“奇观化”重场景而轻叙事,给人以视觉审美的震撼, 契合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 B.“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使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导致大众的被动思维 和平面思维。 C.“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宣扬了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 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 D.“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 为,干扰了人们的道德评价。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 味已经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B.当代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为电影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 C.“奇观化”这种电影表现手法在给观众带来审美的震撼的同时必定会忽视作品所蕴 涵的层次的文化力量,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 D.“暴力美学”是在追求纯粹暴力趣味中发展起来的美学,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 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美育的内容、特征和方法上也会发生诸多变 化。 B.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并对其 进行调整和改善。 C.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而图像中的“奇观化” 和“暴力美学”正是追求人的视觉刺激,因而是现代图像美育的具体体现。 D. 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改善“奇观化”的表现手法,反对“暴力美学”, 有利于恢复人性的完整,促进整个人类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 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 印绶去。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弃官而去。 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 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 邪?”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 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 岂以污简札哉! 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 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 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里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 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 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
事释,遂还乡里。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 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日:“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 滂日:“滂死则祸弭,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日:“滂 从父归黄泉,得其所矣。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日:“汝今得与李、杜齐名 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 时年三十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滂执公仪诣蕃 执:施行 B.请署功曹 署:代理 滂后事释 释:释放 D.滂死则祸弭 弭:消除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范滂憎恨邪恶的一组是(3分) ①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②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③滂怀恨,弃官而去 ④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 ⑤滂在职,严整疾恶 ⑥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 B.②③④ C.③④ D.④⑤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滂年轻时就注重品德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 委任为清诏使。刚到州境,贪官污吏就慑于他的廉直刚正,弃官而逃。 B.范滂因为弹劾的人数非常多,受到了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凛 然地表示,如果检举的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的人,甘愿接受死刑。 C.范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仅曾主动上书揭发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刺史、权豪二 十余人,而且曾在休息的时候拒绝召见为乡里人所邮弃的外甥李颂 D.皇上下诏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不愿拘捕范滂,县令郭揖愿与范滂一同出逃,他 们的行为既表现了对朝廷此举的不满,也表现了对范滂为人的无比敬仰。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5分) (2)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 诣红楼寻广宣不遇留题 李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3。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注:①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作者常有往来,诗酒唱和,过从甚密。②红楼:长安 城东北角的安国寺内朱红色的大楼,巍然屹立,富丽堂皇。③户钩:开门的工具。 8.诗歌第二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试简要赏析。(5分) 9.请找出三、四句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妙在何处?(6分
事释,遂还乡里。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 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 滂曰:“滂死则祸弭,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 从父归黄泉,得其所矣。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 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 时年三十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滂执公仪诣蕃 执:施行 B. 请署 . 功曹 署:代理 C. 滂后 . 事释 释:释放 D. 滂死则祸 . 弭. 弭:消除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范滂憎恨邪恶的一组是(3 分) ①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②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③滂怀恨,弃官而去 ④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 ⑤滂在职,严整疾恶 ⑥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 ⑤ D. 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范滂年轻时就注重品德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 委任为清诏使。刚到州境,贪官污吏就慑于他的廉直刚正,弃官而逃。 B. 范滂因为弹劾的人数非常多,受到了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凛 然地表示,如果检举的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的人,甘愿接受死刑。 C. 范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仅曾主动上书揭发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刺史、权豪二 十余人,而且曾在休息的时候拒绝召见为乡里人所鄙弃的外甥李颂。 D. 皇上下诏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不愿拘捕范滂,县令郭揖愿与范滂一同出逃,他 们的行为既表现了对朝廷此举的不满,也表现了对范滂为人的无比敬仰。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5 分) (2)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8—9 题。 诣红楼寻广宣①不遇留题 李 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②。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③。 注:①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作者常有往来,诗酒唱和,过从甚密。②红楼:长安 城东北角的安国寺内朱红色的大楼,巍然屹立,富丽堂皇。③户钩:开门的工具。 8.诗歌第二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试简要赏析。(5 分) 9.请找出三、四句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妙在何处?(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制芰荷以为衣兮 (屈原《离骚》)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3)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4)见贤思齐焉, (《论语》) (5)元嘉草草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尼古拉铁路一个火车站上,有两个朋友相遇: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胖子刚在火车 站上吃过饭,嘴唇上粘着油而发亮,就跟熟透的樱桃一样。他身上冒出白葡萄酒和香橙花的 气味。瘦子刚从火车上下来,拿着皮箱、包裹和硬纸盒。他冒出火腿和咖啡渣的气味。他背 后站着一个长下巴的瘦女人,是他的妻子。还有一个高身量的中学生,眯细一只眼睛,是他 的儿子。 波尔菲里!〃胖子看见瘦子,叫起来,“真是你吗?我的朋友!有多少个冬天,多少个 夏天没见面了! 哎呀!”瘦子惊奇地叫道,“米沙!时候的朋友!你这是从哪儿来? 两个朋友互相拥抱,吻了三次,然后彼此打量着,眼睛里含满泪水两个人都感到愉快 的惊讶 我亲爱的!”瘦子吻过胖孑后开口说,“这可没有料到!真是出其不意!嗯,那你就好好 地看一看我!你还是从前那样的美男子!还是那么个风流才子,还是那么讲究穿戴!啊,天主! 嗯,你怎么样?很阔气吗?结了婚吗?我呢,你看得明自,已经结婚了……这就是我的妻子路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1)制芰荷以为衣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3)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4)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5)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尼古拉铁路一个火车站上,有两个朋友相遇: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胖子刚在火车 站上吃过饭,嘴唇上粘着油而发亮,就跟熟透的樱桃一样。他身上冒出白葡萄酒和香橙花的 气味。瘦子刚从火车上下来,拿着皮箱、包裹和硬纸盒。他冒出火腿和咖啡渣的气味。他背 后站着一个长下巴的瘦女人,是他的妻子。还有一个高身量的中学生,眯细一只眼睛,是他 的儿子。 “波尔菲里! ”胖子看见瘦子,叫起来,“真是你吗?我的朋友!有多少个冬天,多少个 夏天没见面了!” “哎呀!”瘦子惊奇地叫道,“米沙!小时候的朋友!你这是从哪儿来?” 两个朋友互相拥抱,吻了三次,然后彼此打量着,眼睛里含满泪水。两个人都感到愉快 的惊讶。 “我亲爱的!”瘦子吻过胖子后开口说,“这可没有料到!真是出其不意!嗯,那你就好好 地看一看我!你还是从前那样的美男子!还是那么个风流才子,还是那么讲究穿戴! 啊,天主! 嗯,你怎么样?很阔气吗?结了婚吗? 我呢,你看得明白,已经结婚了……这就是我的妻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