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各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学创作也迎来崭 新面貌。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重视并尝试这一题材的创作,他们以文学笔触对生态文明建设 成果进行艺术化再现。生态文学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较以往有所突破。它们在文学版 图中的重要性也获得提升。去年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中就有散文《流水似的走马》《遥 远的向日葵地》、报告文学《大森林》、中篇小说《蘑菇圈》等多部生态题材作品 从作品思想内涵来看,早期生态文学创作者往往直接指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自然资 源的破坏,以此呼吁人们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在近年涌现的生态文学作品中,作家更多地 把生态保护话题放置于更广阔的社会现实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不断深化,作家写作姿 态更加理性。如阿来中篇小说《三只虫草》,没有单纯渲染挖掘虫草的行为对草原植被的破 坏,而是更加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应是孤立的,应该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扎实推进基 础教育等民生举措紧密联系起来。 在文学表现力方面,生态文学创作也获得进展,生态文学作品正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谱系、 多样化的社会视角,带给读者更加丰富新鲜的阅读体验。此前生态文学作家的笔墨往往倾注 于对原始森林、草原等自然环境的奇观化赞美,对栖居于原始自然环境中人们生活的传奇式 讲述,进而与当代现实生活形成对比。简单地说,即通过渲染某种陌生化经验激发读者对破 坏自然生态行为进行反思,及对原始自然环境产生向往。 在近年来的生态文学作品中,更多的作家开始用多样化笔触表达丰富立体的情感,展现 良性生态环境带给人们生活品质和精神面貌上的变化。很多作家也开始在生态文学写作中重 视融入多学科知识,更加全面与系统地还原生态环境获得改善、科学生态观念建立的过程 如艾平中篇小说《包·哈斯三回科右中旗》,通过老牧民在不同牧区的现场感受,呈现当前 经济政策在保护草原生态、提高牧民生活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蒋蓝散文《豹典》串连整合 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历史学、地理学等领域知识,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与深入地思考。 当前生态文学创作整体上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有的作家并未建立 起完备的知识体系,对生态保护工作实际缺乏深入细致的把握,因而或岀现科学谬误,或从 新闻报道中借用二手信息,用假想、模仿代替踏访、调查,非但没有通过文学创作引发人们 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反而简化弱化人们对生态保护实践的认知 任何一种文学类型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生态文学也是如此,它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 取得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人民生态观念的变化息息相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和丰富成果,为生态文学繁荣发展提供取之不竭的创作资源。生态文学的生命力就在于把生 态环境的发展更立体、更全面、更深刻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在读者心中建立起更加科学的生 态观念,为人们勾勒出更美妤的未来图景,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充足的精神动力
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 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各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学创作也迎来崭 新面貌。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重视并尝试这一题材的创作,他们以文学笔触对生态文明建设 成果进行艺术化再现。生态文学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较以往有所突破。它们在文学版 图中的重要性也获得提升。去年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中就有散文《流水似的走马》《遥 远的向日葵地》、报告文学《大森林》、中篇小说《蘑菇圈》等多部生态题材作品。 从作品思想内涵来看,早期生态文学创作者往往直接指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自然资 源的破坏,以此呼吁人们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在近年涌现的生态文学作品中,作家更多地 把生态保护话题放置于更广阔的社会现实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不断深化,作家写作姿 态更加理性。如阿来中篇小说《三只虫草》,没有单纯渲染挖掘虫草的行为对草原植被的破 坏,而是更加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应是孤立的,应该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扎实推进基 础教育等民生举措紧密联系起来。 在文学表现力方面,生态文学创作也获得进展,生态文学作品正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谱系、 多样化的社会视角,带给读者更加丰富新鲜的阅读体验。此前生态文学作家的笔墨往往倾注 于对原始森林、草原等自然环境的奇观化赞美,对栖居于原始自然环境中人们生活的传奇式 讲述,进而与当代现实生活形成对比。简单地说,即通过渲染某种陌生化经验激发读者对破 坏自然生态行为进行反思,及对原始自然环境产生向往。 在近年来的生态文学作品中,更多的作家开始用多样化笔触表达丰富立体的情感,展现 良性生态环境带给人们生活品质和精神面貌上的变化。很多作家也开始在生态文学写作中重 视融入多学科知识,更加全面与系统地还原生态环境获得改善、科学生态观念建立的过程。 如艾平中篇小说《包·哈斯三回科右中旗》,通过老牧民在不同牧区的现场感受,呈现当前 经济政策在保护草原生态、提高牧民生活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蒋蓝散文《豹典》串连整合 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历史学、地理学等领域知识,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与深入地思考。 当前生态文学创作整体上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有的作家并未建立 起完备的知识体系,对生态保护工作实际缺乏深入细致的把握,因而或出现科学谬误,或从 新闻报道中借用二手信息,用假想、模仿代替踏访、调查,非但没有通过文学创作引发人们 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反而简化弱化人们对生态保护实践的认知。 任何一种文学类型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生态文学也是如此,它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 取得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人民生态观念的变化息息相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和丰富成果,为生态文学繁荣发展提供取之不竭的创作资源。生态文学的生命力就在于把生 态环境的发展更立体、更全面、更深刻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在读者心中建立起更加科学的生 态观念,为人们勾勒出更美好的未来图景,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充足的精神动力
(摘编自邱振刚《生态文学创作开拓新局面》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今,生态文学创作进入了新的时期,创作群体逐渐增大,作品思想性也有所提高 B.作家将生态保护和社会现实相联系,并避免呼吁式写作,其作品内涵才能趋于理性。 C.早期作家通过描写奇特的自然,来增强读者的生态意识,进而让他们对自然心生向 往 D.为了使作品的情感更加丰富,作家须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建立起完备的学科体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众多生态文学作品获奖,证明了生态文学创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突破了传统束缚 B.作者从思想内涵和文学表现力等方面进行今昔比较,并论述了生态文学取得的进展。 C.作者既举例论证生态文学取得的成就,也指出生态文学目前存在的不足,有辩证意 D.文章结尾论及了生态文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指出二者应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态文学重要性日渐提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及更多的作家致力于生态写作有 关验念点 B.以前生态文学作品不能给读者带来新鲜的阅读体验,是因为作者多在渲染陌生化经 C.生态文学作家深入细致了解生态保护工作,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生态观 D.生态文学创作应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并应将“展现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作为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 上世纪50年代,在无资料、无经验、无工装、无设备的“四无”条件下,中国汽车工 业迈出了极其艰难的第一步。1957年,中国的汽车开始在外国汽车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和再 创造。1958年,代表当时中国汽车制造最高水平的“红旗”轿车问世,这标志着中国开始 自行设计和生产国产高级轿车。 70年代末,“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中国汽车工业愈发意识到自己与发达国家汽车 工业的技术差距和管理差距。技术的落后和雄心壮志之间的落差,使得轿车生产走上以合资 引进技术的道路。在合资发展的浪潮中,北京吉普、上海大众、广州标致等合资品牌相继诞 生,与西方汽车巨头“联姻”给中囯汽车市场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另外,伴随经济的快速 发展,汽车市场也不断壮大。 2000年到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进一步扩大,不仅如此,中国的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 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汽车零部件都实现了自主研发和国内量产,整车制造水平也不 断提高。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关税下降,这使得中国汽车市场价格大幅下降,让中
(摘编自邱振刚《生态文学创作开拓新局面》)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今,生态文学创作进入了新的时期,创作群体逐渐增大,作品思想性也有所提高。 B.作家将生态保护和社会现实相联系,并避免呼吁式写作,其作品内涵才能趋于理性。 C.早期作家通过描写奇特的自然,来增强读者的生态意识,进而让他们对自然心生向 往。 D.为了使作品的情感更加丰富,作家须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建立起完备的学科体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众多生态文学作品获奖,证明了生态文学创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突破了传统束缚。 B.作者从思想内涵和文学表现力等方面进行今昔比较,并论述了生态文学取得的进展。 C.作者既举例论证生态文学取得的成就,也指出生态文学目前存在的不足,有辩证意 识。 D.文章结尾论及了生态文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指出二者应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生态文学重要性日渐提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及更多的作家致力于生态写作有 关。 B.以前生态文学作品不能给读者带来新鲜的阅读体验,是因为作者多在渲染陌生化经 验。 C.生态文学作家深入细致了解生态保护工作,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生态观 念。 D.生态文学创作应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并应将“展现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作为重 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上世纪 5 0 年代,在无资料、无经验、无工装、无设备的“四无”条件下,中国汽车工 业迈出了极其艰难的第一步。1957 年,中国的汽车开始在外国汽车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和再 创造。1958 年,代表当时中国汽车制造最高水平的“红旗”轿车问世,这标志着中国开始 自行设计和生产国产高级轿车。 70 年代末,“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中国汽车工业愈发意识到自己与发达国家汽车 工业的技术差距和管理差距。技术的落后和雄心壮志之间的落差,使得轿车生产走上以合资 引进技术的道路。在合资发展的浪潮中,北京吉普、上海大众、广州标致等合资品牌相继诞 生,与西方汽车巨头“联姻”给中国汽车市场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另外,伴随经济的快速 发展,汽车市场也不断壮大。 2000 年到 2008 年,中国汽车市场进一步扩大,不仅如此,中国的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 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汽车零部件都实现了自主研发和国内量产,整车制造水平也不 断提高。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关税下降,这使得中国汽车市场价格大幅下降,让中
国汽车市场更加繁荣。同时,吉利、长城、奇瑞等国产品牌十分关注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逐 渐打破了以往消费者对国产汽车的刻板印象,成为市场热捧的对象,冋时也为进军海外市场 奠定了良好基础。 (摘编自《中国汽车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材料二: 2019年上半年的国内市场,自主品牌长城汽车,销量达45万辆,净利润49亿,毛利 率高达17%,这个水平堪比保时捷。自主品牌在国内可以轻松地赚得盆满钵满,而在海外则 是步履维艰。因此,自主品牌也就降低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动力。 和大众、丰田等全球豪强相比,自主品牌普遍起步较晩。像奇瑞、吉利、比亚迪等都是」 在2001年之后才获得乘用车牌照,和普遍有着百年历史的跨国公司差距非常明显。我国自 主品牌汽车在发展早期,重要零部件都需要跨国公司提供,直到最近几年才解决了发动机和 变速箱的核心技术难题。从目前来看,中国自主品牌轿车整体技术水平比欧、美、日等发达 国家落后10-15年。此外,自主品牌轿车的出口以二线车厂为主,这些二线车厂的品牌价值 较低,产品质量较粗糙,售后服务不完备。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自主品牌拓展海外市场。 (摘编自《中国汽车网》) 材料三: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积极响应,中国与相关各国深化了相互合作,增进了双向开放 这其中,中国汽车产业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在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下,沿着“一带一路”,中国汽车产业不断提升品质、开拓市场 近年来,一批具有独特优势的自主品牌不断成长,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欢迎。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汽车“走出去”海外产能已超过300万辆。相对于欧美汽车来说,中国汽车档次较多 品种齐全,消费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我们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例如,中东地区天气热,沙漠多,我们对发动机和进气系 统进行改良,推出可以耐高温、防沙尘的汽车;针对俄罗斯、乌克兰等冰雪天气较多的特点, 我们开发出能应对超低温、冰面道路等恶劣环境的汽车;针对东南亚等国特殊的交通规则 我们推出了右舵车……”奇瑞汽车国际公司副总经理杜维强说。据悉,奇瑞连续16年保持 中国乘用车出口量第 (摘编自《中国汽车,沿着一带一路跑起来》) 4.下列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起步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克服了许多困难,“红旗”轿车是中国汽车工业在这 时期自力更生的一个缩影 B.改革开放后,大量合资车企的产生,有效地刺激了中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壮大,并 且带来了技术方面的进步 C.本世纪初,中国汽车市场不断扩大,推动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关税下降又 使得价格下降,需求大增 D.中国汽车工业在经历了模仿、合作、创新等发展阶段之后,在中国对外交流合作中 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国汽车市场更加繁荣。同时,吉利、长城、奇瑞等国产品牌十分关注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逐 渐打破了以往消费者对国产汽车的刻板印象,成为市场热捧的对象,同时也为进军海外市场 奠定了良好基础。 (摘编自《中国汽车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材料二: 2019 年上半年的国内市场,自主品牌长城汽车,销量达 45 万辆,净利润 49 亿,毛利 率高达 17%,这个水平堪比保时捷。自主品牌在国内可以轻松地赚得盆满钵满,而在海外则 是步履维艰。因此,自主品牌也就降低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动力。 和大众、丰田等全球豪强相比,自主品牌普遍起步较晚。像奇瑞、吉利、比亚迪等都是 在 2001 年之后才获得乘用车牌照,和普遍有着百年历史的跨国公司差距非常明显。我国自 主品牌汽车在发展早期,重要零部件都需要跨国公司提供,直到最近几年才解决了发动机和 变速箱的核心技术难题。从目前来看,中国自主品牌轿车整体技术水平比欧、美、日等发达 国家落后 10-15 年。此外,自主品牌轿车的出口以二线车厂为主,这些二线车厂的品牌价值 较低,产品质量较粗糙,售后服务不完备。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自主品牌拓展海外市场。 (摘编自《中国汽车网》) 材料三: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积极响应,中国与相关各国深化了相互合作,增进了双向开放。 这其中,中国汽车产业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在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下,沿着“一带一路”,中国汽车产业不断提升品质、开拓市场。 近年来,一批具有独特优势的自主品牌不断成长,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欢迎。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汽车“走出去”海外产能已超过 300 万辆。相对于欧美汽车来说,中国汽车档次较多、 品种齐全,消费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我们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例如,中东地区天气热,沙漠多,我们对发动机和进气系 统进行改良,推出可以耐高温、防沙尘的汽车;针对俄罗斯、乌克兰等冰雪天气较多的特点, 我们开发出能应对超低温、冰面道路等恶劣环境的汽车;针对东南亚等国特殊的交通规则, 我们推出了右舵车……” 奇瑞汽车国际公司副总经理杜维强说。据悉,奇瑞连续 16 年保持 中国乘用车出口量第一。 (摘编自《中国汽车,沿着一带一路跑起来》) 4.下列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起步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克服了许多困难,“红旗”轿车是中国汽车工业在这一 时期自力更生的一个缩影。 B.改革开放后,大量合资车企的产生,有效地刺激了中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壮大,并 且带来了技术方面的进步。 C.本世纪初,中国汽车市场不断扩大,推动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关税下降又 使得价格下降,需求大增。 D.中国汽车工业在经历了模仿、合作、创新等发展阶段之后,在中国对外交流合作中 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9年上半年,长城汽车在国内市场的盈利情况良好,这可能会对其海外市场拓展 决策的制定产生影响 B.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技术水平在不断进步,但与欧、美、日等国家相比,仍然有差距 需10-15年才能超越。 C.“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广泛响应,可以预见,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出现在“ 带一路”的沿线国家 D.通过杜维强的介绍能够推知,奇瑞汽车在进入海外市场前,会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 进行相应的产品试验。 6.如何才能让“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更好地走向世界?请结合材料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后父的老 刘亮程 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已经老了,我们一家养着奶奶的老,給她送终。奶奶去世后,轮 到母亲老了,但她不敢老,她要拉扯一堆未成年的孩子。现在我五十多岁,先父、后父都已 经不在,剩下母亲,她老成奶奶的样子了,我们养她的老,也在随着母亲一起老。因为有她 在,我不敢也没有资格说自己老。老是长辈享有的,我年纪再大,也是儿子。真正到了前面 光禿秃的没了父母,我成了后一辈人的挡风墙,那时候,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老了 但老终究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记得有一年,我陪母亲回甘肃酒泉老家,在村里看望一个叔叔,院门锁着,家里人下地 干活去了。等到大中午,看见两个老人扛农具走来,远看着一样老,都白了头,一脸皱纹。 走近了,经介绍才知道,是叔叔和他的父亲,一个六十多岁,一个八十多岁,活成一对老兄 弟,还在一起干农活 我父亲没有和我一起活老。 我8岁时父亲去世,感觉自己突然成了大人。13岁时,母亲再嫁,我们有了后父,觉 得自己又成了孩子,终于又有了庇护。后父的父母走得早,他的前面光秃秃的,就他一个人, 后面也光秃秃的,无儿无女。我们成了他的养儿女,他成了我们的养父。 我18岁时,有一天,后父把我和大哥叫在一起,郑重地给我们交代一件事。后父说 我已经50岁的人了,你们两个儿子,该操心给我备一个老房(棺材)了。这个事都是当儿 子要做的。说后面的张家,儿子早几年就给父亲备好了老房。 备老房的事,在村里很常见,到一户人家院子,会常看见一口棺材摆在草棚下,没上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2019 年上半年,长城汽车在国内市场的盈利情况良好,这可能会对其海外市场拓展 决策的制定产生影响。 B.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技术水平在不断进步,但与欧、美、日等国家相比,仍然有差距, 需 10-15 年才能超越。 C.“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广泛响应,可以预见,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出现在“一 带一路”的沿线国家。 D.通过杜维强的介绍能够推知,奇瑞汽车在进入海外市场前,会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 进行相应的产品试验。 6.如何才能让“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更好地走向世界?请结合材料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后父的老 刘亮程 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已经老了,我们一家养着奶奶的老,给她送终。奶奶去世后,轮 到母亲老了,但她不敢老,她要拉扯一堆未成年的孩子。现在我五十多岁,先父、后父都已 经不在,剩下母亲,她老成奶奶的样子了,我们养她的老,也在随着母亲一起老。因为有她 在,我不敢也没有资格说自己老。老是长辈享有的,我年纪再大,也是儿子。真正到了前面 光秃秃的没了父母,我成了后一辈人的挡风墙,那时候,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老了。 但老终究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记得有一年,我陪母亲回甘肃酒泉老家,在村里看望一个叔叔,院门锁着,家里人下地 干活去了。等到大中午,看见两个老人扛农具走来,远看着一样老,都白了头,一脸皱纹。 走近了,经介绍才知道,是叔叔和他的父亲,一个六十多岁,一个八十多岁,活成一对老兄 弟,还在一起干农活。 我父亲没有和我一起活老。 我 8 岁时父亲去世,感觉自己突然成了大人。13 岁时,母亲再嫁,我们有了后父,觉 得自己又成了孩子,终于又有了庇护。后父的父母走得早,他的前面光秃秃的,就他一个人, 后面也光秃秃的,无儿无女。我们成了他的养儿女,他成了我们的养父。 我 1 8 岁时,有一天,后父把我和大哥叫在一起,郑重地给我们交代一件事。后父说, 我已经 50 岁的人了,你们两个儿子,该操心给我备一个老房(棺材)了。这个事都是当儿 子要做的。说后面的张家,儿子早几年就给父亲备好了老房。 备老房的事,在村里很常见,到一户人家院子,会常看见一口棺材摆在草棚下,没上漆
木头的色,知道是给家里老人备的,或是家里老人让儿子给自己备的。棺材有时装粮食、饲 料,或盛放种子,顶板一盖,老鼠进不去。 我们小时候玩捉迷藏,也会藏进老房里,头顶的板一盖,就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外面 的声音瞬间远了,待到听不见一丝声响时,恐惧便来了,赶紧顶开盖板爬出来。 家里的老人也会躺进去,试试宽窄长短,也会睡一觉醒来。 其实这些老人都不老,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样子,因为送走了前面的老人,自己跟着 老上了。 老有老样子,留胡须,背手,吃饭坐上席,大声说话。一般来说,男人五六十岁便可装 老了,那时候儿女也二三十岁,能在家里挑大梁,干重活。装老的目的,一是在家里在村里 塑造尊严,让人敬;二是躲清闲,有些重活累活,动动嘴使唤儿女干就可以了。 也是我18岁那年,后父开始装老,突然腰也疼了,腿也困了,有时候抽烟呛着,故意 多咳嗽两声。去年秋天还能背动的一麻袋麦子,今年突然就不背了,让我和大哥背。其实我 们两个的劲加起来,也没他大。 我后父打定主意,要盘腿坐在炕上,享一个老人的福了。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我大哥外出开拖拉机,我外出上学,留在家里的三弟四弟都没成 人,指望不上,后父只好忘掉自己已经50岁的年龄,重活累活都又亲手干了。 后父吩咐我们备的老房,也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做。 后父活到84岁,走了。 距他给我和大哥交代备老房那年,已经过去34年。 后父去世时我在乌鲁木齐,晚上12点,家人打来电话,说后父走了。我们赶紧驱车往 回赶,那晚漫天大雪,路上少有车轮,天地之间,雪花飘满 回到沙湾已是半夜,后父的遗体被安置在殡仪馆,他老人家躺在新买来的棺材里,面容 祥和,嘴角略带微笑,像是笑着离开的。 听母亲说,半下午的时候,后父把自己的衣物全收拾起来,打了包,说要走了。 母亲问,你走哪去,活糊涂了。 后父在生产队时赶过马车。在临终前的时光里,他看见来接他的马车,要把他接回到村 里。可是,我们没有让马车把他接回村里。我们把他葬在了县城边的公墓。 但我知道,他的魂,一定被那辆马车接走,回到了故乡。在离县城70公里的老沙湾太 平渠村,后父家荒寂多年的祖坟上,他几十年前送走的老母亲的坟墓旁,一定有了一串轻微 的脚步声,一个儿子回到了那里。 (选自《新华文摘》2019年第17期,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理想中的父子关系就是像文中他的叔叔与其父亲那样,到年老时还能像“兄弟 那样一起劳动,不离不弃。 B.“老房”就摆在院子里,家庭可储物、小孩可玩耍、老人可试躺,可见村民不避讳 老”,从容面对“老”。 C.后父在我18岁时就郑重交代我和哥哥为其备老房,并开始装老,体现了后父为培
木头的色,知道是给家里老人备的,或是家里老人让儿子给自己备的。棺材有时装粮食、饲 料,或盛放种子,顶板一盖,老鼠进不去。 我们小时候玩捉迷藏,也会藏进老房里,头顶的板一盖,就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外面 的声音瞬间远了,待到听不见一丝声响时,恐惧便来了,赶紧顶开盖板爬出来。 家里的老人也会躺进去,试试宽窄长短,也会睡一觉醒来。 其实这些老人都不老,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样子,因为送走了前面的老人,自己跟着 老上了。 老有老样子,留胡须,背手,吃饭坐上席,大声说话。一般来说,男人五六十岁便可装 老了,那时候儿女也二三十岁,能在家里挑大梁,干重活。装老的目的,一是在家里在村里 塑造尊严,让人敬;二是躲清闲,有些重活累活,动动嘴使唤儿女干就可以了。 也是我 18 岁那年,后父开始装老,突然腰也疼了,腿也困了,有时候抽烟呛着,故意 多咳嗽两声。去年秋天还能背动的一麻袋麦子,今年突然就不背了,让我和大哥背。其实我 们两个的劲加起来,也没他大。 我后父打定主意,要盘腿坐在炕上,享一个老人的福了。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我大哥外出开拖拉机,我外出上学,留在家里的三弟四弟都没成 人,指望不上,后父只好忘掉自己已经 50 岁的年龄,重活累活都又亲手干了。 后父吩咐我们备的老房,也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做。 后父活到 84 岁,走了。 距他给我和大哥交代备老房那年,已经过去 34 年。 后父去世时我在乌鲁木齐,晚上 12 点,家人打来电话,说后父走了。我们赶紧驱车往 回赶,那晚漫天大雪,路上少有车轮,天地之间,雪花飘满。 回到沙湾已是半夜,后父的遗体被安置在殡仪馆,他老人家躺在新买来的棺材里,面容 祥和,嘴角略带微笑,像是笑着离开的。 听母亲说,半下午的时候,后父把自己的衣物全收拾起来,打了包,说要走了。 母亲问,你走哪去,活糊涂了。 后父在生产队时赶过马车。在临终前的时光里,他看见来接他的马车,要把他接回到村 里。可是,我们没有让马车把他接回村里。我们把他葬在了县城边的公墓。 但我知道,他的魂,一定被那辆马车接走,回到了故乡。在离县城 70 公里的老沙湾太 平渠村,后父家荒寂多年的祖坟上,他几十年前送走的老母亲的坟墓旁,一定有了一串轻微 的脚步声,一个儿子回到了那里。 (选自《新华文摘》2019 年第 17 期,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理想中的父子关系就是像文中他的叔叔与其父亲那样,到年老时还能像“兄弟” 那样一起劳动,不离不弃。 B.“老房”就摆在院子里,家庭可储物、小孩可玩耍、老人可试躺,可见村民不避讳 “老”,从容面对“老”。 C.后父在我 18 岁时就郑重交代我和哥哥为其备老房,并开始装老,体现了后父为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