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力学讲稿·第二章静电场第二章静电场主要研究问题:在给定自由电荷及周围空间介质和导体分布的情况下,求解静电场。81静电场的标势及其微分方程一、静电场的标势为什么静电场可以用标势描述?aBVxE=-9atVxH=J+aDMaxwell方程atV.D=pV.B=0[D=&E物质方程B=μH(欧姆定律J=E)aB 静电场有×E=-=0$E-di=0at如右图所示,在静电场存在的空间,考察Z任意两点P和P,C和C,为P到P,的两条路CI径,选择顺时针方向为回路积分方向,有Edi -{E-dl +[ E·(-di)= 0C所以Y[E.diE.dl由于C,和C,是任意的,XX=积分(电场力作功)与路径无关,只取决于始末位置,表为= (P)-(P)=-["E·di或dp=-E-dl(可化为全微分)又因为1
电动力学讲稿●第二章 静电场 1 第二章 静电场 主要研究问题:在给定自由电荷及周围空间介质和导体分布的情况下,求解静电场。 §1 静电场的标势及其微分方程 一、 静电场的标势 为什么静电场可以用标势描述? Maxwell 方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0 D t D H J t B E K K K K K K K ρ 物质方程 ⎩ ⎨ ⎧ = = B H D E K K K K μ ε (欧姆定律 J E K K = σ ) 静电场有 = 0 ∂ ∂ ∇ × = − t B E K K ⇒ ∫ E ⋅ dl = 0 K K 如右图所示,在静电场存在的空间,考察 任意两点 P1 和 P2 ,C1和C2 为 P1到 P2 的两条路 径,选择顺时针方向为回路积分方向,有 ( ) 0 1 2 ⋅ = ⋅ + ⋅ − = ∫ ∫C ∫C E dl E dl E dl K K K K K K 所以 ∫ ∫ ⋅ = ⋅ C1 C2 E dl E dl K K K K 由于C1和C2 是任意的, ⇒ 积分(电场力作功)与路径无关,只取决于始末位置,表为 ⇒ ( ) () ∫ − = − ⋅ 2 1 2 1 P P P P E dl K K ϕ ϕ 或 d E dl K K ϕ = − ⋅ (可化为全微分) 又因为
电动力学讲稿●第二章静电场ady+dx+pddp=axOzdydi=é,dx+é,dy+e.dz可得dp=Vp·di,所以E=-Vpβ称为电势。讨论:只有电势差才有物理意义,某点电势值与参照点的选择有关(两点的电势差与参照点的选择无关),常选无穷远处电势为0,则P点的电势为p(P)= ["E.dl二、静电势的直接计算Qp(P)=_对于点电荷:4元0rQp(P)=_对于多点电荷系统:(电场的叠加性原理)14元8010(P)= [P(3)d"对于连续分布的带电体:4元80r计算出电势后,由E=-Vβ可以很方便地得到电场强度。三、静电势满足的微分方程及边值关系一般而言,对于包含自由电荷和导体的体系,自由电荷导致导体上出现感应电荷。感应电荷激发电场使(总)电场改变,总电场又引起感应电荷重新分布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对这类问题上,难以根据上述公式(直接)计算电势。求解思路:从某点电场出发,根据电场的变化(Maxwell方程给出电场强度散度和旋度),求(下一)近邻空间点的电势,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导体表面,此处物理量发生跃变,应用边界条件可以跨跃边界继续求解。对包含介质的体系亦是如此。上述过程在数学上表现为(在边界条件下)求解微分方程。?静电势满足的微分方程V.D=pD=cEE=-Vp2
电动力学讲稿●第二章 静电场 2 dz z dy y dx x d ∂ ∂ + ∂ ∂ + ∂ ∂ = ϕ ϕ ϕ ϕ dl e dx e dy e dz x y z K G G G = + + 可得 d dl K ϕ = ∇ϕ ⋅ ,所以 E = −∇ϕ K ϕ 称为电势。 讨论:只有电势差才有物理意义,某点电势值与参照点的选择有关(两点的电势差与参照 点的选择无关),常选无穷远处电势为 0,则 P 点的电势为 ( ) ∫ ∞ = ⋅ P P E dl K K ϕ 二、 静电势的直接计算 对于点电荷: ( ) r Q P 4πε 0 ϕ = 对于多点电荷系统: ( ) = ∑ i i i r Q P 0 4πε ϕ (电场的叠加性原理) 对于连续分布的带电体: ( ) ( ) ∫ = r x dV P 4 0 ' ' πε ρ ϕ K 计算出电势后,由 E = −∇ϕ K 可以很方便地得到电场强度。 三、 静电势满足的微分方程及边值关系 一般而言,对于包含自由电荷和导体的体系,自由电荷导致导体上出现感应电荷。感应 电荷激发电场使(总)电场改变,总电场又引起感应电荷重新分布.达到一个平衡状态, 对这类问题上,难以根据上述公式(直接)计算电势。 求解思路:从某点电场出发,根据电场的变化(Maxwell 方程给出电场强度散度和旋度), 求(下一)近邻空间点的电势,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导体表面,此处物理量发生跃变,应用 边界条件可以跨跃边界继续求解。对包含介质的体系亦是如此。 上述过程在数学上表现为(在边界条件下)求解微分方程。 z 静电势满足的微分方程 ∇ ⋅ D = ρ K D E K K = ε E = −∇ϕ K
电动力学讲稿●第二章静电场v0Poisson方程U电势是标量,求解电势通常比直接求解E在数学上更为简单。C电势满足边值关系nx(E, -E)=0(1)电场强度的边值关系:n.(D, -D)=0(2)设P和P,为分界面两侧相邻两点,注意到P-9,=dp=-E-di由于电场有限,P与P,的距离趋于0,kn(3)= 0=(2这一关系与(1)等价。解释:(见P.53)P在介质分界面处选择四个点,P与P,邻近,1P'与P'邻近,设从P到P'的距离为△(注意方向),△i足够小。由上述电势连续条件,PP=2P2根据dp=-E·di,有P'-P,=-E,- =P'-P2=-E,- =E.=E,-7由于的取向具有任意性,可知在界面两边,电场强度的切向分量相等。#完毕由(2)式n.6,E,-n.6E, =0(n由介质1指向介质2)-e,n.,+en.V,=odp(也可表为dp=Vdi),可知由于(P.341第16式)(V),=(方向微商)dln.Vp=00lTanapaq(4)U628OnOr3
电动力学讲稿●第二章 静电场 3 ⇒ ε ρ ∇ ϕ = − 2 Poisson 方程 电势是标量,求解电势通常比直接求解 E K 在数学上更为简单。 z 电势满足边值关系 电场强度的边值关系: ( ) ( ) ⎩ ⎨ ⎧ ⋅ − = × − = (2) 0 (1) 2 1 2 1 n D D σ n E E K K K K K K 设 P1和 P2 为分界面两侧相邻两点,注意到 d E dl K K ϕ −ϕ = ϕ = − ⋅ 2 1 由于电场有限, P1 与 P2 的距离趋于0 , ⇒ ϕ1 = ϕ 2 (3) 这一关系与(1)等价。 解释:(见 P. 53) 在介质分界面处选择四个点, P1 与 P2 邻近, ' P1 与 ' P2 邻近,设从 P1 到 ' P1 的距离为 l G Δ (注意 方向), l G Δ 足够小。由上述电势连续条件, 1 1 2 2 ϕ '−ϕ = ϕ '−ϕ 根据 d E dl K K ϕ = − ⋅ ,有 E l E l G G G G ϕ1 '−ϕ1 = − 1 ⋅ Δ = ϕ 2 '−ϕ 2 = − 2 ⋅ Δ ⇒ E l E l G G G G 1 ⋅ Δ = 2 ⋅ Δ 由于 l G Δ 的取向具有任意性,可知在界面两边,电场强度的切向分量相等。 #完毕 由(2)式 n ⋅ε 2E2 − n ⋅ε 1E1 = σ K K K K (n K 由介质 1 指向介质 2) − ε 2 n ⋅∇ϕ 2 + ε 1n ⋅∇ϕ1 = σ K K 由于(P. 341 第 I.6 式) dl d l ϕ (∇ϕ) = (方向微商) (也可表为 d dl K ϕ = ∇ϕ ⋅ ),可知 n n ∂ ∂ ⋅∇ = ϕ ϕ K ⇒ σ ϕ ε ϕ ε = − ∂ ∂ − ∂ ∂ n n 1 1 2 2 (4)
电动力学讲稿●第二章静电场(3)和(4)式即是电势的边值关系,适用于介质分界面。对于导体,由电磁学知识(P.53),?内部不带电,电荷只能分布在导体表面;导体内部电场E=0;9表面上电场必定沿法线方向,导体表面为等势面,导体为等势体。O由此可知,在导体表面,电势的边值关系为@=constap-0on其中,@为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势,n由导体内指向导体外。四、静电场能量线性介质中静电场的总能量(无磁场)(E·DdV =W=[o.Ddv2J2:[v.(pD)dV + [o(V.D)dv5a[oD-dS+Jppdy2.3W=-(ppdypod2.J-111E.D);讨论:1)不应视为电场的能量密度(pp*2112)只是对于静电场,能量才可写为W=ppdV,表明电场能量与电荷分布有关;3)电场能量不能认为只是存储于电荷分布的空间:4)对于随时间变化的电场(非恒定情形),磁场亦要激发电场,场的总的能量不-[E·DdV仍是正确的。能完全通过电荷分布来表示,但W=2J上式还可以表为[ dv [dvP()p(x)1W-8元起/rTdzEx.1. (P. 55).注意零势点的选择。Ex.2.(P. 56).注意极限。:R4
电动力学讲稿●第二章 静电场 4 (3)和(4)式即是电势ϕ 的边值关系,适用于介质分界面。 对于导体,由电磁学知识(P.53), z 内部不带电,电荷只能分布在导体表面; z 导体内部电场 E = 0 K ; z 表面上电场必定沿法线方向,导体表面为等势面,导体为等势体。 由此可知,在导体表面,电势的边值关系为 ⎪ ⎩ ⎪ ⎨ ⎧ = − ∂ ∂ = σ ϕ ε ϕ n const. 其中,ϕ 为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势, n G 由导体内指向导体外。 四、 静电场能量 线性介质中静电场的总能量(无磁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dS dV D dV D dV W E DdV DdV ϕ ρϕ ϕ ϕ ϕ 2 1 2 1 ( ) 2 1 ( ) 2 1 2 1 2 1 G G G G G G G ∫ ∫ = = ∞ V W ρϕ dV ρϕ dV 2 1 2 1 讨论: 1) ρϕ 2 1 不应视为电场的能量密度( E D G G ≠ ⋅ 2 1 2 1 ρϕ ); 2)只是对于静电场,能量才可写为 ∫ W = ρϕdV 2 1 ,表明电场能量与电荷分布 有关; 3)电场能量不能认为只是存储于电荷分布的空间; 4)对于随时间变化的电场(非恒定情形),磁场亦要激发电场,场的总的能量不 能完全通过电荷分布来表示,但 ∫ W = E ⋅ DdV K K 2 1 仍是正确的。 上式还可以表为 ∫ ∫ = V V r x x W dV dV ( ) ( ') ' 8 1 G G ρ ρ πε Ex.1. (P. 55). 注意零势点的选择。 Ex.2. (P. 56). 注意极限
电动力学讲稿●第二章静电场$2唯一性定理静电学的基本问题:求出满足边界条件的泊松方程的解。泊松方程是一个二阶微分方程,一般而言,没有边界条件(初条件)时,我们只是可能给出方程的通解,通解中包含一些待定参数,(静电场的)解不是唯一的。d'p1x3+Ax+B。比如,微分方程=x的通解可表为为β=dx?6de=4,则又如果给定边界条件pl。=1,则可定出B=1:如果还给定边界条件dxlo可定出A=4。这样,解就唯一确定了。(如果该问题还给出其他边界条件,这些边界条件是多余的)。问题:在什么样的边界条件下,静电场的解才能唯一确定(泊松方程的解是唯一确定的)?一、无导体存在时的唯一性定理考虑对象:在空间V中含有介质,V可以分为若干个均匀区域V,其中V,内充满电容率为6的均匀介质(8,是常数)。在V.中电势满足Poisson方程V-O在V和V,的分界面,电势满足边值关系P,=0Caedo=6Onn仅有这样的条件不足以完全确定区域V中的电势(电场不是唯一确定的)。问题:要完全确定区域V中的电势,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唯一性定理:给定V内的自由电荷分布p(x)及在V的边界面S上给定1)Ps或2)ap器l,则区域√内的电场唯一确定。注:1.在数学上有失量场的唯一性定理:一个失量场被它的散度、旋度和边值条件唯一确定;2.注意唯一性定理的表述中是“电场唯一确定”而不是“电势唯一确定”,实际上,对于同一个电场,电势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电势之间可以相差一个常数。ap证明:(反证法)假设:在给定,和下存在两个不同的解β和Onls5
电动力学讲稿●第二章 静电场 5 §2 唯一性定理 静电学的基本问题:求出满足边界条件的泊松方程的解。 泊松方程是一个二阶微分方程,一般而言,没有边界条件(初条件)时,我们只是可能 给出方程的通解,通解中包含一些待定参数,(静电场的)解不是唯一的。 比如,微分方程 x dx d = 2 2 ϕ 的通解可表为为 = x + Ax + B 3 6 1 ϕ 。 如果给定边界条件 1 0 ϕ = ,则可定出 B = 1;如果还给定边界条件 4 0 = dx dϕ ,则又 可定出 A = 4 。这样,解就唯一确定了。(如果该问题还给出其他边界条件,这些边界条件 是多余的)。 问题:在什么样的边界条件下,静电场的解才能唯一确定(泊松方程的解是唯一确定的)? 一、 无导体存在时的唯一性定理 考虑对象:在空间V 中含有介质,V 可以分为若干个均匀区域Vi ,其中Vi 内充满电容率为 i ε 的均匀介质( i ε 是常数)。 在Vi 中电势满足 Poisson 方程 i ε ρ ∇ ϕ = − 2 在Vi 和Vj 的分界面,电势满足边值关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j j i i i j n n ϕ ε ϕ ε ϕ ϕ 仅有这样的条件不足以完全确定区域V 中的电势(电场不是唯一确定的)。问题:要 完全确定区域V 中的电势,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唯一性定理:给定V 内的自由电荷分布 ρ(x)及在V 的边界面 S 上给定 1)ϕ S 或 2) S ∂n ∂ϕ ,则区域V 内的电场唯一确定。 注: 1. 在数学上有失量场的唯一性定理:一个失量场被它的散度、旋度和边值条件唯一确定; 2. 注意唯一性定理的表述中是“电场唯一确定”而不是“电势唯一确定”,实际上,对于 同一个电场,电势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电势之间可以相差一个常数。 证明:(反证法)假设:在给定ϕ s 和 s ∂n ∂ϕ 下存在两个不同的解ϕ'和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