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让软件企业走向成功:反之,一个失败的团队必然导致企业的瓦解。微软主席兼首席 软件架构师比尔·盖茨,在13岁时就开始了计算机编程,在大学三年级时离开哈佛,和同 窗好友创立了微软公司,正是因为有扎实的编程知识,他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开发软件 如果没有技术支持,则一切愿望都是空谈。而这些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各国都 比较注意软件开发人员的培养,在各大高校里都设立了信息相关专业,为社会提供高素质 的软件从业人员。据报道,我国的软件从业人员将在五年内达到250万,充分表明了国家 对其的重视。因此,对高素质人才的争夺是软件企业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软件行业具有不稳定性。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软件行业缔造了一个个商业神话,但 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失败的例子。虽然在其他行业里也有成功者和失败者,但软件行业检验 成功者与失败者的速度却远远超过了其他行业,这是由其不稳定性造成的。即使开发出了 软件,但如果营销策略错误,使用者较少的话,软件企业就很容易倒闭。这是因为其收入 模式较为单一,一旦软件滞销,则企业会失去了收入来源,在短时间内便会造成亏损。而 另一方面,如果软件推广成功,则会很容易形成较为稳定的客户群,产生持续的收入,同 时也可以根据该软件开发相关的附加产品,获得附加价值。微软公司建立后,比尔盖茨断 定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个人计算机将会成为每个家庭的日常用品,因此致力开发适合个人 应用的视窗系统,取得巨大的成功,在全球系统软件中具有了统治地位。而反观蓝色巨人 IBM,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发展趋势,仍然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大型机器的软件开发上,甚至还 把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开发权卖给了微软,而且仅用了具有讽刺意味的5亿美金。这一策 略不但把大好江山拱手相让,还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从而直接导致了90 年代初期IBM公司的大亏损。 软件行业竞争情况异常激烈。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只要有一台电脑,一个开发人员 就可以进行程序的编写了。因此行业内便出现了大量的功能相近的软件,都试图开发出独 特功能满足客户需求,填补市场的空白。但因为大多数的软件企业缺少系统的操作,在调 试和维护升级等工序上没有跟进,很多在软件推出不久便已支持不下去,退出竞争了。但 仍然有一部分软件企业坚持了下来,在立稳脚跟后,便可以进行市场的争夺了。如在程序 语言方面,便有SUN公司的Java与微软的C++,在系统方面,有DOS和 Linux,在图像处 理方面,有 Adobe的 Photoshop和 Corel的 Coreldraw。它们都拥有一定的自己的客户群, 但要想争夺对方的客户却也较为艰难,其他软件企业要想进入这块领域,就更为困难了。 软件企业需要高度的防盗意识。即使成品做得很好,又拥有庞大的顾客群,但如果被 盗用严重,也是收不到应得的收益,从而白白浪费了劳动成果。软件破解已成为了时下非 常流行的名词,甚至已经有专业人员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把收费软件破解了,就可以免费 的享用软件的功能。软件的销售其实相当于给消费者一个保险柜,保险柜里放着消费者想 要的东西,消费者需要向销售者购买钥匙,才能把保险柜打开。有些时候保险柜已在消费 者手里了,如果他们不从正规的途径获得钥匙把它打开,而是采用非正常的手段把保险柜 打开,从而省下了买钥匙的钱,这就会给开发企业带来巨大损失。怎么防止软件被盗已成 为软件开发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当前中国软件企业能在应用软件销售上真正盈利的并不 是很多,而大部分靠的是广告等一些附加价值来实现盈利。如果在防盗方面做好了,将会 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 (二)深圳软件行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真正形成规模只是近几年的事。2000年以 来,软件产业总销售额几乎每年都以比GDP快3-4倍的速度增长。2004年我国软件产业
4 以让软件企业走向成功;反之,一个失败的团队必然导致企业的瓦解[13]。微软主席兼首席 软件架构师比尔·盖茨,在 13 岁时就开始了计算机编程,在大学三年级时离开哈佛,和同 窗好友创立了微软公司,正是因为有扎实的编程知识,他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开发软件。 如果没有技术支持,则一切愿望都是空谈。而这些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各国都 比较注意软件开发人员的培养,在各大高校里都设立了信息相关专业,为社会提供高素质 的软件从业人员。据报道,我国的软件从业人员将在五年内达到 250 万,充分表明了国家 对其的重视。因此,对高素质人才的争夺是软件企业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软件行业具有不稳定性。在 50 年的发展历程中,软件行业缔造了一个个商业神话,但 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失败的例子。虽然在其他行业里也有成功者和失败者,但软件行业检验 成功者与失败者的速度却远远超过了其他行业,这是由其不稳定性造成的。即使开发出了 软件,但如果营销策略错误,使用者较少的话,软件企业就很容易倒闭。这是因为其收入 模式较为单一,一旦软件滞销,则企业会失去了收入来源,在短时间内便会造成亏损。而 另一方面,如果软件推广成功,则会很容易形成较为稳定的客户群,产生持续的收入,同 时也可以根据该软件开发相关的附加产品,获得附加价值。微软公司建立后,比尔盖茨断 定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个人计算机将会成为每个家庭的日常用品,因此致力开发适合个人 应用的视窗系统,取得巨大的成功,在全球系统软件中具有了统治地位。而反观蓝色巨人 IBM,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发展趋势,仍然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大型机器的软件开发上,甚至还 把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开发权卖给了微软,而且仅用了具有讽刺意味的 5 亿美金。这一策 略不但把大好江山拱手相让,还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从而直接导致了 90 年代初期 IBM 公司的大亏损。 软件行业竞争情况异常激烈。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只要有一台电脑,一个开发人员, 就可以进行程序的编写了。因此行业内便出现了大量的功能相近的软件,都试图开发出独 特功能满足客户需求,填补市场的空白。但因为大多数的软件企业缺少系统的操作,在调 试和维护升级等工序上没有跟进,很多在软件推出不久便已支持不下去,退出竞争了。但 仍然有一部分软件企业坚持了下来,在立稳脚跟后,便可以进行市场的争夺了。如在程序 语言方面,便有 SUN 公司的 Java 与微软的 C++,在系统方面,有 DOS 和 Linux,在图像处 理方面,有 Adobe 的 Photoshop 和 Corel 的 Coreldraw。它们都拥有一定的自己的客户群, 但要想争夺对方的客户却也较为艰难,其他软件企业要想进入这块领域,就更为困难了。 软件企业需要高度的防盗意识。即使成品做得很好,又拥有庞大的顾客群,但如果被 盗用严重,也是收不到应得的收益,从而白白浪费了劳动成果。软件破解已成为了时下非 常流行的名词,甚至已经有专业人员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把收费软件破解了,就可以免费 的享用软件的功能。软件的销售其实相当于给消费者一个保险柜,保险柜里放着消费者想 要的东西,消费者需要向销售者购买钥匙,才能把保险柜打开。有些时候保险柜已在消费 者手里了,如果他们不从正规的途径获得钥匙把它打开,而是采用非正常的手段把保险柜 打开,从而省下了买钥匙的钱,这就会给开发企业带来巨大损失。怎么防止软件被盗已成 为软件开发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当前中国软件企业能在应用软件销售上真正盈利的并不 是很多,而大部分靠的是广告等一些附加价值来实现盈利。如果在防盗方面做好了,将会 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 (二) 深圳软件行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但真正形成规模只是近几年的事。2000 年以 来,软件产业总销售额几乎每年都以比 GDP 快 3-4 倍的速度增长。2004 年我国软件产业
达到2200亿元,比2003年增长34.7%。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在软件行业也 走在了前端。80年代后期,当国外还是以DS作为主要系统软件时,中国的软件业也开始 产生了萌芽,而其中作为代表的则是深圳的中兴通讯和华为公司的成立。在人们的心目中 中兴华为是生产硬件通讯设备的商家,其实软件也是他们的主营业务之一,他们侧重在嵌 入式软件的研发上,而嵌入式软件是与硬件捆绑的运行软件,其针对性非常强,与普通的 应用软件有所不同,虽然不为人们所熟知,但却拥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当时人们还没有从 传统观念中转变过来,对这个行业并不十分看好,深圳企业却具有战略眼光,认为这个行 业将会使世界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985年,深圳科技工业园在深圳市南山区成立。它是 我国第一个科技园区,使深圳的软件行业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1988年,深圳软件行 业协会成立,这是全国第一家软件行业联盟,表明了深圳企业对软件行业的信心。 在刚起步的几年里,软件行业创造的效益并不是太好。但随着国际市场的开拓,软件 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场需求。 Windows系统出现后,对各类软件的需求进一步扩 大,各大软件企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以华为技术为例,其在六年中增长了近千倍, 这是以前没有人预计到的。面对巨大的利润空间,国内的其他企业纷纷而起,软件企业便 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在90年代中期,北京的巨龙和大唐异军突起,一度威胁到中兴和华为的领导地位,国 内便出现了“巨大中华”四强争雄的局面,群雄逐鹿,总会有成功和失败者,进入90年代 末,“巨大”不再,中兴和华为则依然笑傲群雄,这不但是他们两家的胜利,也是深圳软件 业的胜利。而同时,深圳的一些后起之秀也开始崭露头角,他们抓住市场空白,专门针对 某个领域进行软件开发,结果也尝到了甜头,如金蝶、金证、腾讯等,这也表明深圳已成 为了软件行业良好发展的福地。进入新世纪,随着电脑的迅速普及,软件行业出现了高速 发展的黄金时期。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深圳软件业所创总产值就翻了几翻,从2000年的 100亿,到2004年的1160亿,对全市GDP的增长贡献超过11%,而腾讯、金蝶等更一跃 成为了全国著名品牌,创造了商界发展的神话。以下是2000年到2005年深圳软件行业 总产值的发展变化 产值2000年一2005年深圳软件行业总产值情况 (亿元) 2000 1500 口2000 口2001 口2002 1000 口2003 ■2004 500 口2005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年份 图12000年一2005年深圳软件行业总产值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网深圳特派员办事处子站[EB/O凵 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n/200402/20040200182022.html.2007-02-16
5 达到 2200 亿元,比 2003 年增长 34.7%[14]。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在软件行业也 走在了前端。80 年代后期,当国外还是以 DOS 作为主要系统软件时,中国的软件业也开始 产生了萌芽,而其中作为代表的则是深圳的中兴通讯和华为公司的成立。在人们的心目中, 中兴华为是生产硬件通讯设备的商家,其实软件也是他们的主营业务之一,他们侧重在嵌 入式软件的研发上,而嵌入式软件是与硬件捆绑的运行软件,其针对性非常强,与普通的 应用软件有所不同,虽然不为人们所熟知,但却拥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当时人们还没有从 传统观念中转变过来,对这个行业并不十分看好,深圳企业却具有战略眼光,认为这个行 业将会使世界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985 年,深圳科技工业园在深圳市南山区成立。它是 我国第一个科技园区,使深圳的软件行业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1988 年,深圳软件行 业协会成立,这是全国第一家软件行业联盟,表明了深圳企业对软件行业的信心。 在刚起步的几年里,软件行业创造的效益并不是太好。但随着国际市场的开拓,软件 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场需求。Windows 系统出现后,对各类软件的需求进一步扩 大,各大软件企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以华为技术为例,其在六年中增长了近千倍, 这是以前没有人预计到的。面对巨大的利润空间,国内的其他企业纷纷而起,软件企业便 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在 90 年代中期,北京的巨龙和大唐异军突起,一度威胁到中兴和华为的领导地位,国 内便出现了“巨大中华”四强争雄的局面,群雄逐鹿,总会有成功和失败者,进入 90 年代 末,“巨大”不再,中兴和华为则依然笑傲群雄,这不但是他们两家的胜利,也是深圳软件 业的胜利。而同时,深圳的一些后起之秀也开始崭露头角,他们抓住市场空白,专门针对 某个领域进行软件开发,结果也尝到了甜头,如金蝶、金证、腾讯等,这也表明深圳已成 为了软件行业良好发展的福地。进入新世纪,随着电脑的迅速普及,软件行业出现了高速 发展的黄金时期。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深圳软件业所创总产值就翻了几翻,从 2000 年的 100 亿,到 2004 年的 1160 亿,对全市 GDP 的增长贡献超过 11%,而腾讯、金蝶等更一跃 成为了全国著名品牌,创造了商界发展的神话[15]。以下是 2000 年到 2005 年深圳软件行业 总产值的发展变化。 2000年-2005年深圳软件行业总产值情况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0 500 1000 1500 2000 年份 产值 (亿元)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图 1 2000 年-2005 年深圳软件行业总产值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网深圳特派员办事处子站[EB/OL]. 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n/200402/20040200182022.html.2007-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