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素中学生发展心理学(4)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该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讨论分享】【阐释:这一阶段,绝大多数儿童已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如果以后我们成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社会任务。他们追求工作完成时所获得的成就为小学教师,该感及由其成就所带来的师长的认可与赞许。如果儿童在学习、游戏等如何帮助小学儿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奖励,儿童将以成功、嘉奖为荣,童顺利完成该阶培养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反之,如果由于教学不当,或努力不段的发展任务?够而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漠视,儿童容易形成自卑感。讨论后请1-2位该阶段影响儿童活动的主要因素已由父母转向同伴、学校和其他同学发言,并简社会机构。教师在培养勤奋感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敏感、耐心,富于旨单点评、总结。指导的教师有可能使具有自卑感的学生重新获得勒奋感。埃里克森指出,许多人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习惯可以追溯到本阶段的勤奋感(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防止混乱感,体验忠诚的实现。【案例分析】埃里克森的成长经历(案例):1902年埃里克森出生于德国法兰克【难点解读】福,父母都是丹麦人。生父在埃里克森诞生之前就弃家出走了。他三结合埃里克森本岁时,母亲嫁给了一个名叫西塞多·柏格的儿科医生。埃里克森在人的成长经历,重年时期并不知道洪柏格不是他的亲生父亲。母亲与继父均是犹太理解这一阶段发人,随着埃里克森断渐长大,他发现自己与继父长得并不像,有着不展的主要任务。同于其他犹太人的外貌特征:金发、高大。于是,在继父家族被看成从埃里克森的成客一“异教徒”是一个“非犹太人”而在他的德国同学眼里,他又是个犹太人,两边都不欢迎。就这样,埃里克森体会到了深深的“同一,长经历中理解为性混乱”何埃里克森最具【阐释:自我同一性是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将来组合成有有创造性的观点机整体,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自我的发展做出自己是“同一性危的思考。包括(1)自己是独特的个体;(2)自我本身是统一的;(3)机”。自我设想的“我”和自己体察到的他人眼中的“我”是一致的。】(6)友爱亲密对孤僻疏离(18-2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阐释: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阐释理论】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结合个体的成长(7)精力充沛对颊废迟滞(25-65岁)特点阐释每一阶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避免迟滞感,体验关怀的实段的主要发展任现。务。【阐释: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孙后代的幸福,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当个体有能力去做有意义的工作却无法去做,或造成个人无法通过完成自己的工作而获得认可和尊重,就会产生停滞感。】(8)完美无缺对悲观绝望(65岁以上)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体验智薏的实现。5
中学生发展心理学 课程教案 5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2 岁) 该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阐释:这一阶段,绝大多数儿童已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 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社会任务。他们追求工作完成时所获得的成就 感及由其成就所带来的师长的认可与赞许。如果儿童在学习、游戏等 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奖励,儿童将以成功、嘉奖为荣, 培养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反之,如果由于教学不当,或努力不 够而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漠视,儿童容易形成自卑感。】 该阶段影响儿童活动的主要因素已由父母转向同伴、学校和其他 社会机构。教师在培养勤奋感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敏感、耐心,富于 指导的教师有可能使具有自卑感的学生重新获得勤奋感。埃里克森指 出,许多人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习惯可以追溯到本阶段的勤奋感。 【讨论分享】 如果以后我们成 为小学教师,该 如何帮助小学儿 童顺利完成该阶 段的发展任务? 讨论后请 1-2 位 同学发言,并简 单点评、总结。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防止混乱感,体验忠诚的 实现。 埃里克森的成长经历(案例):1902 年埃里克森出生于德国法兰克 福,父母都是丹麦人。生父在埃里克森诞生之前就弃家出走了。他三 岁时,母亲嫁给了一个名叫西塞多·洪柏格的儿科医生。埃里克森在 童年时期并不知道洪柏格不是他的亲生父亲。母亲与继父均是犹太 人,随着埃里克森渐渐长大,他发现自己与继父长得并不像,有着不 同于其他犹太人的外貌特征:金发、高大。于是,在继父家族被看成 “异教徒”,是一个“非犹太人”,而在他的德国同学眼里,他又是一 个犹太人,两边都不欢迎。就这样,埃里克森体会到了深深的“同一 性混乱”。 【阐释:自我同一性是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将来组合成有 机整体,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自我的发展做出自己 的思考。包括(1)自己是独特的个体;(2)自我本身是统一的;(3) 自我设想的“我”和自己体察到的他人眼中的“我”是一致的。】 【案例分析】 【难点解读】 结合埃里克森本 人的成长经历, 理解这一阶段发 展的主要任务。 从埃里克森的成 长经历中理解为 何埃里克森最具 有创造性的观点 是 “ 同 一 性 危 机”。 (6)友爱亲密对孤僻疏离(18-25 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阐释: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 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 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阐释理论】 结合个体的成长 特点阐释每一阶 段的主要发展任 务。 (7)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25-65 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避免迟滞感,体验关怀的实 现。 【阐释: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 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 心下一代以至子孙后代的幸福,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 功;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当个体有能力去做有意义的工 作却无法去做,或造成个人无法通过完成自己的工作而获得认可和尊 重,就会产生停滞感。】 (8)完美无缺对悲观绝望(65 岁以上)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体验智慧的实现
中学生发展心理学课程教素【阐释: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一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痛不胜痛,于是产生了一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马马虎虎混日子。】对教育的意义: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举例剖析】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通过举例,帮助【例如,前面我们讨论过,对于小学生,为了培养他们的勤奋学生能用理论指导实际中的教育感,教师应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其帮助下确立实际的自标并为之教学实践。努力,要给学生显示独立性和责任感的机会,同时对那些丧失信心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支持。初中与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选择和社会角色,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社会,了解自我。通过交流、讨论等各种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以便学生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确定合理的、适当的自我同一性。1埃里克森理论小结:阶发展顺利者的心理特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年龄发展危机性段性信任对不信面对陌生环境时会恐【概括总结】10-1对人信任,有安全感任惧担忧埃里克森的人格逐渐认识自己的能怀疑自己对自我和环自主感对羞21-3力,养成自动自主的境的控制能力,产生发展八阶段发展祛怀疑人格羞耻感。了弗洛伊德的五主动感对内主动好奇,尝试探索畏惧退缩,对自己的336疚感环境,开始有责任感活动产生内疚感阶段,将人格发具有乐观、进取和勤勤奋感对自46-12充满失败感和自卓感展扩展到了生命卓感奋的人格自我同一性有明确的自我观念与感到仿律迷失,同一全程,将社会文512-18对角色混乱自我追求的方向性混乱化背景与个人的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与社会疏离,陷入孤友爱亲密对618-25人格发展任务相孤僻疏离互关怀独寂寞的苦恼情境热爱家庭、关怀社不关心别人与社会、联系。精力充沛对25-65会、勇于创造,追求缺少生活意义,产生7颜废迟滞停滞感事业的成功完美无缺对回顾一生觉得很有价悔恨旧事,绝望,精865-悲观绝望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神萎靡不振6
中学生发展心理学 课程教案 6 【阐释: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 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 很有意义。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 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 时已晚,痛不胜痛,于是产生了—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马 马虎虎混日子。】 对教育的意义: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 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 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 利导,对症下药。 【例如,前面我们讨论过,对于小学生,为了培养他们的勤奋 感,教师应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其帮助下确立实际的目标并为之 努力,要给学生显示独立性和责任感的机会,同时对那些丧失信心的 学生提供适当的支持。 初中与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 期,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选择和社会角 色,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社会,了解自我。通过交流、讨论等各种 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以便学生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确 定合理的、适当的自我同一性。】 【举例剖析】 通过举例,帮助 学生能用理论指 导实际中的教育 教学实践。 埃里克森理论小结: 阶 段 年龄 发展危机 发展顺利者的心理特 性 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 性 1 0-1 信任对不信 任 对人信任,有安全感 面对陌生环境时会恐 惧担忧 2 1-3 自主感对羞 怯怀疑 逐渐认识自己的能 力,养成自动自主的 人格 怀疑自己对自我和环 境的控制能力,产生 羞耻感。 3 3-6 主动感对内 疚感 主动好奇,尝试探索 环境,开始有责任感 畏惧退缩,对自己的 活动产生内疚感 4 6-12 勤奋感对自 卑感 具有乐观、进取和勤 奋的人格 充满失败感和自卑感 5 12-18 自我同一性 对角色混乱 有明确的自我观念与 自我追求的方向 感到彷徨迷失,同一 性混乱 6 18-25 友爱亲密对 孤僻疏离 与他人同甘共苦、相 互关怀 与社会疏离,陷入孤 独寂寞的苦恼情境 7 25-65 精力充沛对 颓废迟滞 热爱家庭、关怀社 会、勇于创造,追求 事业的成功 不关心别人与社会、 缺少生活意义,产生 停滞感 8 65- 完美无缺对 悲观绝望 回顾—生觉得很有价 值,生活得很有意义 悔恨旧事,绝望,精 神萎靡不振 【概括总结】 埃里克森的人格 发展八阶段发展 了弗洛伊德的五 阶段,将人格发 展扩展到了生命 全程,将社会文 化背景与个人的 人格发展任务相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