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 形成原理 触后电位(兴奋性或抑制 递质的 兴 兴奋性氨基 神经肽的作月 受体的分类 道系 白,G蛋白祸联受体合号传导通 种类、结构、效应器 动能2学时 共特别是在接中的 神经系统对运动的调节(3学时)】 运动皮层代表区及皮层下行纤雄】 小脑的 层神经元环路的组成(神 皮层之间日 8 白主神经系统 经测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 式 构及神经激素及神经内分泌与 的吴民解肤能神经元及带最与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 4)了解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对机体内环境稳定的调 第作发有,分化,病亡,损、用生、神轻干细服 节.神轻系统的发自、 中枢及周围 经系统原基的形成及常见骑形方式 式和机制 发育过程中的信 号调控
( 3 ) 离子通道的现代研究方法; ( 4 ) 离子通道的分类与功能; ( 5 ) 离子通道活动的调制。 ( 6 ) 离子通道与疾病、毒物和药物。 第三节 神经元的电活动:( 1 课时) ( 1 ) 膜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的形成原理;膜内、外离子 浓度维持平衡的原理。 (2) 动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3) 局部电位:终板电位、突触后电位(兴奋性或抑制 性)和感受器电位;局部电位与配基门控离子通道和机械 门控离子通道;局部电位的特点与功能。 第四节. 跨膜信息传递( 1 课时) ( 1 ) 递质:神经递质与调质的概念、递质的共;兴奋性 氨基酸递质的种类、来源,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的种类、结 构及生理作用、部分毒性作用;抑制性氨基酸递质的种类、 来源,抑制性氨基酸受体的种类、结构及生理作用;神经 肽的概念,神经肽的产生与降解,神经肽的受体与配体, 神经肽的作用 (2) 受体与信号转导:受体的基本概念;受体的分类、 受体的特性、受体的研究方法;受体通道系统的信号传导 通路;第二信使的种类; G 蛋白的种类、结构、效应器蛋 白, G 蛋白耦联受体信号传导通路 第三章 系统神经生物学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2 学时) ( 1 ) 感觉总论:感觉的性质、定位、强度和适应;感觉 信息在感觉系统传递的共同规律(特别是在接替核中的传 递规律及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感觉的下行调制; 感觉皮层与感觉的形成;感受器的换能机制;感觉皮层的 信息处理。 第二节.神经系统对运动的调节( 3 学时) ( 1 ) 脊髓牵张反射、肌梭及腱器官的作用、屈肌反射; ( 2 ) 脊髓运动神经元排列及其支配控制的躯体定位模 式;(3 ) 运动皮层代表区及皮层下行纤维; ( 4 ) 小脑的纵区划分、小脑皮层神经元环路的组成(神 经元、传入纤维)及其活动规律; (5)纹状体与皮层之间的三条神经元回路及其对运动的 调控;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的概念,多巴胺通路易化运动 第三节. 自主神经系统( 1 ) ( 1 ) 掌握自主神经的概念及分部; ( 2 )熟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 元的位置、结构及释放的递质; (3) 了解后交感神经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4) 了解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分化,了解自主神经系统 不同水平的调制作用; 第四节 神经免疫内分泌( 2 ) ( 1 ) 掌握神经免役内分泌的概念; ( 2 )熟悉下丘脑的内部结构及神经激素及神经内分泌与 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途径 (3)了解肽能神经元及神经肽与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 的关系; (4)了解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对机体内环境稳定的调 节作用 8 简答 :神经 的对几机 体调节的 基本方 式? √ √ √ √ 第四章发育、分化、凋亡,损伤、再生、神经干细胞( 8 学时)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及凋亡( 3 学时) ( 1 ) 了解神经系统发生:即外胚层在脊索诱导下 -神经 板 -神经沟 -神经褶 -神经管。 ( 2 ) 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原基的形成及常见畸形。 ( 3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分化过程中诱导的概念及方式。 ( 4 ) 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的发生、发育过程中的信 号调控、生存条件及程序性死亡与凋亡。 8 绘图 :神经 再生的方 式和机制 √ √ √ √
天度无奖影 泡程序性死亡与调亡及突触的发有、形成、再生 )损伤 损经系统损伤 6脊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中神经系统损伤的基因治疗的策略以及目的基因、我 体和受体细胞的达 、行不沃海默朝时的 AD和血管性狗呆的差异,AD的病 一般护理、经济和法律:AD 药 的的电图的引出方式,电电极的分 的 同频率段脑电的意义:脑电 的分我電高疾病诊治中的意义。 知研究中 ,用脑然在的应用 觉醒为一昼夜节律受内源性振荡 腿节律的关 )睡眼的两种状态及生物学意义:睡眠过程星现馒波 8 √ 经机制:S S及REI 学习与记忆 动机与成稳2学时 习与记忆的调制。 系药物感 的養委:驱体与特神依赖:减后症状、药
( 5 ) 突触的发育:轴突如何被引导走向靶区;突触的形 成和再生。 (6) 细胞程序性死亡与凋亡及突触的发育、形成、再生 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基础( 3 学时) ( 1)损伤、再生、神经干细胞( 1 学时) a.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变化以及影响再生的因素:神经系统 损伤与再生的研究历史;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损 伤后的不同变化;影响中枢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因素;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再生的局部微环境; b.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c.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治疗; d.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基因治疗的策略以及目的基因、载 体和受体细胞的选择原则; f.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的概念; (a)神经干细胞的特性; (b)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方法; (c)神经干细胞的应用及其发展方向。 (2)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进展(2 学时) a. 基本概念,基本分类 b. 病因学研究进展,AD 和血管性痴呆的差异,AD 的病 理学特点 c. 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d. 动物模型 e. 临床诊断 f.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AD 一般护理、经济和法律;AD 的西医治疗;AD 的中医药治疗 第五章高级神经生物学 (8 学时 ) 1.脑的电活动( 2 课时) ( 1 ) 脑电图的概念,脑电图的引出方式,脑电电极的分 布。(2 ) 睡眠与癫痫的脑电特征。 ( 3 ) 脑电的功率谱分析,不同频率段脑电的意义;脑电 的超慢功率谱分析,超慢谱线的意义。 (4)脑电地形图概念,脑电地形图在疾病诊治中的意义。 (5) 诱发电位和事件相关电位的概念,种类,体感诱发 电位,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在感 觉、运动及认知研究中的应用。信号源分析和定位。 (6) 脑磁图的定义,原理,脑磁图在临床的应用。 2.睡眠与觉醒(2 学时) (1) 概述:睡眠和觉醒为一昼夜节律受内源性振荡器- 生物钟的调控;生物钟的概念及其与睡眠-觉醒节律的关 系;睡眠按 EEG 特征分期及各期的脑电波特点; (2) 睡眠的两种状态及生物学意义:睡眠过程呈现慢波 睡眠(SWS)和快动眼睡眠(REM)两种时相的交替;每个 时相各具的特点;睡眠发生的神经机制;SWS 及 REM 潜 在的功能意义,特别是 REM 睡眠的功能意义。 3.学习与记忆:(2 学时) (1) 学习与记忆的概念; (2) 学习和记忆的基本过程; (3) 学习和记忆的基本形式; (4) 记忆的突触机制; (5) 学习与记忆的分子机制; (6) 神经递质和神经肽对学习与记忆的调制。 4.动机与成瘾(2 学时) (1) 奖赏的概念;奖赏的中枢多巴胺通路;奖赏的机制。 (2)边缘系统形成的历史过程,边缘系统和动机的概念。 边缘系统与动机的关系。 (3) 药物成瘾的概念;躯体与精神依赖;戒断症状、药 物渴求与复吸概念 。 ( 4 ) 药物成瘾的治疗。 8 论述:运用 所学知识 分析睡眠 与学习的 关系? √ √ √ √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利用PPT为媒介:灵活地综合各种教学方式,以深入浅出解释具体定义、机制, 求科普通俗:以描述数据和图片方式讲解具体事例,求学生心灵认识的共鸣:以探索性深入 分析问愿和现象,求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 启发式教学:选择新理念的内容促进大学生的创新观念的之“根”、挑选经典的内容保 持大学生的知识衔接之“干”、扩充新知识和新案例开阔大学生的视野之“枝”、加强互动引 导大学生对接受知识和创新的能力之“叶”。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同时在授课期间布置备注中的课外作业以巩周所学内容,从学生对题目的叙述内容给予 成绩。 考核方式为考试: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30%)+学习态度(10%)+课堂讨论(10%)+闭卷考试(50%)。 课程目标 成绩比例% 合计 平时成绩 课程考试 平时作业 学习态度 课堂讨论 课程目标1 10% 2.5% 2.5% 20% 35% 课程目标 109% 2.5% 2.5% 20% 35% 课程目标3 5% 25% 2.5% 5% 15% 课程目标4 5% 2.5% 2.5% 5% 15% 合计 30% 109% 10% 50% 100% 五、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牧材: 寿天德主编,《神经生物学》(第3版),高等教有出版社,2013年。 阅读书目: 1.[意]尼克尔斯(John G.Nicholls)等著:杨雄里等译,《神经生物学:从神 经元到脑》,科学出版社,2015。 2.唐仲良主编,《神经生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三、 教学方法 本课程利用 PPT 为媒介:灵活地综合各种教学方式,以深入浅出解释具体定义、机制, 求科普通俗;以描述数据和图片方式讲解具体事例,求学生心灵认识的共鸣;以探索性深入 分析问题和现象,求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 启发式教学:选择新理念的内容促进大学生的创新观念的之“根”、挑选经典的内容保 持大学生的知识衔接之“干”、扩充新知识和新案例开阔大学生的视野之“枝”、加强互动引 导大学生对接受知识和创新的能力之“叶”。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同时在授课期间布置备注中的课外作业以巩固所学内容,从学生对题目的叙述内容给予 成绩。 考核方式为考试;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30%)+学习态度(10%)+课堂讨论(10%)+闭卷考试(50%)。 课程目标 成绩比例% 合计 平时成绩 课程考试 平时作业 学习态度 课堂讨论 课程目标 1 10% 2.5% 2.5% 20% 35% 课程目标 2 10% 2.5% 2.5% 20% 35% 课程目标 3 5% 2.5% 2.5% 5% 15% 课程目标 4 5% 2.5% 2.5% 5% 15% 合计 30% 10% 10% 50% 100% 五、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寿天德主编,《神经生物学》(第 3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年。 阅读书目: 1. [意] 尼克尔斯(John G. Nicholls) 等 著;杨雄里 等 译,《神经生物学:从神 经元到脑》,科学出版社,2015。 2. 唐仲良主编,《神经生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大、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神经生物学》是《普通生物学》、《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的进一步学习, 对于将来神经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有一定辅助作用。 附录、课程思政素材 课程思政素材 的方 排度 AD和pn 、D若 来 第4 讲授2.1222.3 让学生能激起心中浩然志气,为解除病痛而努力学习: 中国脑移植的发展史 解中因最 讲投2.122 的工作习惯, 1节 张己艺的本质追子史,记忆的来酒 第 2.12224 毒成意 212 召大家抵制毒品、宜传抗毒、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4节 论 主撰人:陶贤继 审核人:王有基,张宗恩 教学院长:黄旭雄 日期:2018年12月5日
六、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神经生物学》是《普通生物学》、《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的进一步学习, 对于将来神经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有一定辅助作用。 附录、课程思政素材 序 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 章节 教学 方法 对课程目标的支 撑度 1 AD 和 PD 的治疗现状 AD、PD 差异、成因、中国发病现状、外国发病现状、中国治疗 现状、外国治疗现状,让学生了解神经退行性疾病所带来的危害, 让学生能激起心中浩然志气,为解除病痛而努力学习。 第 4 章第 2 节 讲授 2.1 2.2 2.3 2 中国脑移植的发展史 了解中国最早的脑移植手术,讲述大脑移植难度,眼球移植的有 趣实验,激起学生对神经生物等生物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其严谨 的工作习惯。 第 5 章第 1 节 讲授 2.1 2.2 3 记忆与学习 讲述记忆的本质追寻史,记忆的来源、记忆的好处、记忆的本质, 记忆的拓展、记忆是否可以改写、记忆力的增强方法参考,让学 生学有所用,促使其对生命的本源和智力的来源有更加科学的认 识。 第 5 章第 3 节 讲授 与讨 论 2.1 2.2 2.4 4 毒品成瘾 了解毒品成瘾的原因、毒品的种类、毒品的作用机制、毒品对人 的控制、如何避开毒瘾、如何建立无毒品的正确自我激励观。号 召大家抵制毒品、宣传抗毒、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 5 章第 4 节 讲授 与讨 论 2.1 2.2 主撰人:陶贤继 审核人:王有基,张宗恩 教学院长:黄旭雄 日 期:2018 年 12 月 5 日
〈动物生理学〉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动物生理学Animal Physiology课程编号:1802408 学分:2 学时:总学时32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32 课程负责人:吕为群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概况 动物生理学是水产类与生物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以脊椎动物为主要对象介绍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机能与环境的关系,并以动物的器官生理系统为主线,从整体和 比较的观点讲解动物的生理机能及其调节,着重介绍血液循环、呼吸、消化、排泄、神经 内分泌、生殖各生理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活动规律、机能调节及其有关机理。通过该课程 教学使学生掌握动物生理学基本理论,并能够解释基本的生命规律,同时了解生理学科发展 动态,跟进学科的最新进展。 Animal Physiology is a fundamental professional course and the core of aquaculture and biology.This course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as well as physiology and environment by using vertebrate.Meanwhile,this course emphasizes the animal fundamental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mechanism and adaptation based on different systems.including circulatory,respiratory,digestion,osmoregulatory,nervous,endocrinology,and reproduction.The course will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theory of physiological and mechanism in orderto explain the basic life's principle.This course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other follow-up biology courses and future employment in fishery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2.课程目标: 2.1理解和掌握动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动物在适应环境变 化的过程中机体所发生的活动变化及其机制。 2.2认识和了解动物生理学的理论在改善动物生产、保障动物的机体健康、动物资源保 护与利用、实现动物产业可持续发展等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2.3了解动物生理学与其它相关学科间的相互关系及生理学科发展的前沿热点问题。 2.4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从事动物生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或专业职业岗位打下 宽厚的理论基础
《动物生理学》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动物生理学/Animal Physiology 课程编号:1802408 学分:2 学时:总学时 32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32 课程负责人:吕为群 一、 课程简介 1. 课程概况 动物生理学是水产类与生物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以脊椎动物为主要对象介绍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机能与环境的关系,并以动物的器官生理系统为主线,从整体和 比较的观点讲解动物的生理机能及其调节,着重介绍血液循环、呼吸、消化、排泄、神经、 内分泌、生殖各生理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活动规律、机能调节及其有关机理。通过该课程 教学使学生掌握动物生理学基本理论,并能够解释基本的生命规律,同时了解生理学科发展 动态,跟进学科的最新进展。 Animal Physiology is a fundamental professional course and the core of aquaculture and biology. This course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s well as physiology and environment by using vertebrate. Meanwhile, this course emphasizes the animal fundamental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mechanism and adaptation based on different systems, including circulatory, respiratory, digestion, osmoregulatory, nervous, endocrinology, and reproduction. The course will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theory of physiological and mechanism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basic life's principle. This course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other follow-up biology courses and future employment in fishery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2. 课程目标: 2.1 理解和掌握动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动物在适应环境变 化的过程中机体所发生的活动变化及其机制。 2.2 认识和了解动物生理学的理论在改善动物生产、保障动物的机体健康、动物资源保 护与利用、实现动物产业可持续发展等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2.3 了解动物生理学与其它相关学科间的相互关系及生理学科发展的前沿热点问题。 2.4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从事动物生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或专业职业岗位打下 宽厚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