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 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 课程目标5 1.1 12 1.3 14 15 毕业要求 1.6 2.1 22 23 2.4 2.5 2.6 二、教学内容 敕学安排 教学内容 学时 备注 对课程目标的支津度 212.22.32.425 第1章绪论 对象、研究方的要任务、研究 第?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4 以及 肌细胞的收缩机制。 、道蛋白的跨膜信号传递: 修会转蛋白和效应 毁二节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 兴有性和引的条 :机
2.5 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 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课程目标 4 课程目标 5 毕 业 要 求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1.6 √ √ √ √ 2.1 √ √ √ 2.2 √ √ √ 2.3 √ √ √ 2.4 √ √ √ 2.5 √ √ 2.6 √ 二、 教学内容 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 学时 备注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2.1 2.2 2.3 2.4 2.5 第 1 章 绪论 介绍动物生理学的主要任务、研究 对象、研究方法和发展史。 1 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动物 生理学的主要任务、研究 对象、研究方法等内容。 √ √ √ √ √ 第 2 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本章主要讲授细胞的基本功能,重 点讲授细胞物质转运和跨膜信号 转导;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神经元 间的信号传递及肌细胞的功能。 第一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功能 一、通道蛋白的跨膜信号传递;二、 受体蛋白质、 G-蛋白和膜效应酶 的跨膜信号转导 第二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 象 一、兴奋性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 件;二、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三、兴奋的传导机制 第三节 神经元间的信号传递 一、 经典突触及其传递; 二、化学性 突触传递的信使物质及其受体 第三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一、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4 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细胞 物质转运和跨膜信号转导 过程,静息电位和动 作电位的产生机制,以及 肌细胞的收缩机制。 √ √ √ √ √
第3章血液 的生理功倒 血 的环 及内环 的 的 、红细胞 理 、白细胞生理 第 节的的功能 血动层 第5章呼吸 运动的调节。 环交挨原理:二、组织中的 第 气的流中存在的 和 形式 货的运动的调节 、清化的主要方式:二、胃肠漫
二、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和兴奋收缩 耦联;三、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 第 3 章 血液 本章主要讲授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血细胞的生理功能以及血液凝固 与纤维蛋白溶解过程。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一、内环境及内环境的稳定;二、 血液的组成;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第二节 血细胞的生理功能 一、红细胞生理;二、白细胞生理; 三、血小板生理 第三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血液凝固;二、纤维蛋白溶解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自学) 1 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血液 基本知识和血液凝固与纤 维蛋白溶解过程。 √ √ √ 第 4 章 血液循环 本章主要讲授心肌的生理特性,心 脏的泵血功能、血管生理以及心血 管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心肌的生理特性 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脏的泵血功能;二、血动周 期与心输出量 第三节 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二、血 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三、组织 液和淋巴液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二、体液调节 2 要求学生掌握心肌的生理 特性以及心血管活动的调 节。 √ √ √ 第 5 章 呼吸 本章主要讲授气体交换原理、组织 中的气体交换过程、氧和二氧化碳 在血液中的运输以及呼吸运动的 调节。 第一节 呼吸器官的通气活动 一、 哺乳动物的通气活动;二、其他动 的通气活动 一、气体交换原理;二、组织中的 气体交换 第二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 形式;二、氧气的运输;三、二氧 化碳的运输 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二、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4 要求学生掌握氧和二氧化 碳在血液中的运输以及呼 吸运动的调节。 √ √ √ 第 6 章 消化和吸收 本章主要讲授消化和吸收。 第一节 摄述 一、消化的主要方式;二、胃肠激 素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一、机械性消化;二、化学性消化; 第三节 胃内消化 一、胃的物理性消化;二、胃的运 化学性消化 第四节 肠内消化 —、胰液的分泌;二、胆汁的分泌; 三、小肠液的分泌;四、小肠的运 动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一、大肠液的分泌;二、大肠的运 动和排泄 4 要求学生掌握食物在小肠 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 √ √
第六概:一、各类营 物格代及体 本章主要讲授能量代谢和体温调 方法、影响能 第节能量代 第8章排泄与渗透调节 要求学生李提肾的功能解 解尿液浓和稀释过程。 有刘 滤过压: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 的转运功 小物 合管的转运方式生 成的神经和 北器官和嗅觉器 ,感元 觉的结构和功能特 视网 感光机制及色觉机制:四 觉感受器与味觉特点 第10度 4 要求学生理解和掌神经 动的 元活动的 性神最 重思 功能和植物性神经系统】 神经元 动 神丝 部分的兴 第四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 轻暴交感神经系统:一、副交感神 第川章内分 本章主要讲授微素,下丘脑、垂体
第六节 吸收 一、吸收过程概述;二、各类营养 物质的吸收 第 7 章 能量代谢及体温 本章主要讲授能量代谢和体温调 节。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一、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三、基 础代谢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1 要求学生了解能量代谢的 测定原理和方法、影响能 量代谢的因素。 √ √ √ 第 8 章 排泄与渗透调节 本章主要讲授肾的功能解剖和肾 血流量、尿液的形成过程以及水生 动物的渗透调节。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一、肾的功能解剖;二、肾血液循 环的特征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一、滤过膜及其通透性;二、有效 滤过压;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 素 第三节 尿液浓缩和稀释 第四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 能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方式; 二、各类物质的转运;三、尿液生 成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第五节 水生动物的渗透调节 一、调渗器官;二、调渗机制 4 要求学生掌握肾的功能解 剖、尿液的形成过程;了 解尿液浓缩和稀释过程。 √ √ √ 第 9 章 感觉器官 本章重点讲授视觉器官和嗅觉器 官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第一节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 一、感受器的结构与分类;二、感 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第二节 视觉器官 一、视网膜的结构及换能作用;二、 视网膜的感光机制及色觉机制;四 第三节 听觉器官(自学) 第四节 嗅觉与味觉 一、嗅觉感受器与嗅觉特点;二、 听觉感受器与味觉特点;三、水生 动物的嗅觉与味觉功能 1 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感受 器、感觉器官的结构以及 视觉、感觉器官的生物换 能机制。了解听觉、嗅觉 与味觉的结构和功能特 点。 √ √ √ 第 10 章 神经系统 本章主要讲授神经元活动的一般 规律、反射活动、中枢各部位的功 能和植物性神经系统。重点讲授神 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反射活动。 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二、神经 元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第二节 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一、反射概念和反射弧;二、中枢 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三、反射弧中 枢部分的兴奋传递;四、中枢抑制; 五、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 第三节 中枢各部位的功能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 节 一、交感神经系统;二、副交感神 经系统 4 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神经 元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反射 活动;了解中枢各部位的 功能和植物性神经系统。 √ √ √ √ √ 第 11 章 内分泌 本章主要讲授激素,下丘脑、垂体 4 要求学生掌握激素的分 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 √ √
和南的作用外的生资 激素的分类: 、激素作用的 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内分泌功能 、调节下 神经垂体 内的各类内分泌器官及 第12章生殖 学生报性购的相 性腺的内分泌功能 精巢 卵巢:三、性腺的 素素性素 :三、孕 第三节性腺活动的调节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利用多媒体授课,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传统教学、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等,并结合EL平台、在线课程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讨论,相关思 政素材加深学生对动物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介绍动物生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拓宽学 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期间至少布置3次课外作业以巩周学生对所学 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从学生对题目的叙述内容给予成绩,并及时进 行分析总结。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参考教材)人、视频素材和PPT 课件,以及网上辅导(主要采用易班、E-AL、qq、微信等形式)。 四 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考试范围涵盖课程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 容。 总评成绩=学习态度(10%)+平时作业(20%)+课堂讨论(10%)+闭卷考试(60%)。 课程目标 成锁比例% 合计 平时成绩 课程考试 平时作业 学习态度 课堂讨论 课程日标1 2 3 25 36 课程目标2 4 2 2 20
的内分泌功能。 第一节 概述 一、激素的分类;二、激素作用的 一般特征;三、激素的作用机制 第二节 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一、下丘脑的调节肽;二、调节下 丘脑神经元活动的递质 第三节 垂体 一、腺垂体;二、神经垂体 第四节 体内的各类内分泌器官及 其生理作用 一、甲状腺;二、甲状旁腺;三、 肾上腺;四、胰岛;五、松果体及 其它 和激素的作用机制,以及 下丘脑、垂体分泌的主要 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第 12 章 生殖 本章主要讲授性腺的内分泌功能。 第一节 性腺的机能形态学 一、精巢;二、卵巢;三、性腺的 内分泌功能 第二节 性激素 一、雌激素;二、雄激素;三、孕 激素;四、性激素的功能 第三节 性腺活动的调节 2 要求学生掌握性腺的机 能、主要性激素的作用以 及生殖活动的调节。 √ √ √ 三、 教学方法 本课程利用多媒体授课,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传统教学、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等,并结合 EOL 平台、在线课程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讨论,相关思 政素材加深学生对动物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介绍动物生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拓宽学 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期间至少布置 3 次课外作业以巩固学生对所学 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从学生对题目的叙述内容给予成绩,并及时进 行分析总结。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参考教材)、视频素材和 PPT 课件,以及网上辅导(主要采用易班、E-MAIL、qq、微信等形式)。 四、 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考试范围涵盖课程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 容。 总评成绩=学习态度(10%)+平时作业(20%)+课堂讨论(10%)+闭卷考试(60%)。 课程目标 成绩比例% 合计 平时成绩 课程考试 平时作业 学习态度 课堂讨论 课程目标 1 6 2 3 25 36 课程目标 2 4 2 2 12 20
课程目标3 6 3 17 课程目标4 课程目标3 合计 20 10 10 60 100 五、课程思政素材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教学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方法 2.1222.32.42.5 1 讲授、 塑造人格和指导1 持素质教有, 全国上下高度重视 天御SARS的 上的职业精神、先进事迹值得我们房有人 2 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人的培养和成长 第12章 活力、 是,中国 因鱼 农 性 出世 首批转 克隆的草鱼 饵料转化效 向学生们宣扬创新、勤芳、 业的 化自值 的全人类做: 第11章 授 合 岛素 是鱼类生理学及鱼类养殖 第12章 讲授 92年从加拿大留学 012年11 义为 习第8章 讲授 梦 实现 相的 我国药 家居获得诺贝尔生理学 的远古神话不深而素的经历 “神农百草 大、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1.参考教材:
课程目标 3 6 2 3 17 28 课程目标 4 2 2 1 2 7 课程目标 5 2 2 1 4 9 合计 20 10 10 60 100 五、课程思政素材 序 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教学 方法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2.1 2.2 2.3 2.4 2.5 1 公民人格及人文素养的培养。将课程思政融入到 塑造未来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道路上来。其目 的在于启迪思想、转化意识、塑造人格和指导行 为。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方向定位功能,坚 持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例如我国 发生在2002年的SARS事件,也被称为严重急性呼 吸综合征。全国上下高度重视以抵御SARS的传 播,特别是中国一线医务防疫人员临危受命,因 难而上的职业精神、先进事迹值得我们所有人学 习和敬佩。 第 5 章 讲授 √ √ √ √ √ 2 创新。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人的培养和成长,并 指出“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 体”。转基因在很多人看来,神秘得令人生畏。但 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转 基因鱼的国家。上世纪 80 年代早期,中国科学技 术水平相对比较滞后。1983 年,由中国科学院水 生生物研究所朱作言领衔的团队在世界上成功进 行农艺性状转基因研究,研制出世界首批转基因 鱼,提出了转基因鱼形成的模型理论。1991 年, 朱作言将自己克隆的草鱼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黄河 鲤受精卵,获得的转“全鱼”基因黄河鲤生长快, 饵料转化效率高。向学生们宣扬创新、勤劳、敬 业的人生价值观。 第 12 章 讲授 与交 流 √ √ √ √ √ 3 文化自信。致敬为全人类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中 国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一段永被铭记的历史。 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攻坚克难,完成人工合成 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 第 11 章 讲授 √ √ √ √ √ 4 三农情怀。林浩然院士是鱼类生理学及鱼类养殖 学专家,1982 年从加拿大留学回来,全身心投入 到鱼类繁殖和生长的理论和技术方面的研究,系 统而创造性研究调控鱼类繁殖和生长的理论和技 术。 第 12 章 讲授 √ √ √ √ √ 5 政治认同感,“中国梦”。2012 年 11 月 29 日。习 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国是 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从古至今,人类因追 逐自己的梦想而前进,社会因梦想的实现而发展。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她以身试药提炼青蒿素的经历,与“神农尝百草” 的远古神话不谋而合。 第 8 章 讲授 √ √ √ √ √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1. 参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