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学方法 教学紧扣“课堂讲授、热点讨论、课后作业、考核”等教学要素,采用主要内容讲授 案例分析、课程资源上网等多种方法与手段开展教学。同时通过提供教学参考资料、推荐课 外阅读期刊和书目等拓宽和深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在线课程平台发布相关教学信息、实施自主学习:采用分组讨论 综合评价的方式。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课件。课件课后提供给学生。对学生的辅导, 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当面答疑、EAIL等形式。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平时成绩占比40%=平时作业(30%)+课堂讨论(20%)+答疑(20%)+辅导(20%) 学习态度(10%)。 期末考核占比60%,采用课程论文,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围绕典型海洋渐危动物或者海 洋环境面临的威胁分析海洋动物或者环境面临的问题,保护价值,保护对策及重要性等问题 论文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 力等。 课程目标 成绩比例% 合计 平时成绩 课程论文 平时作业课堂讨论答疑 辅导学习态度 课程目标1 4% 2% 2%2% 1% 25% 36% 课程目标2 4% 2% 2% 2% 1% 25% 36% 课程目标3 2% 2% 2% 2% 1% 7% 16% 课程目标4 2% 2% 2% 1% 3% 12% 合计 12% 8%8% 4% 60% 1009% 五、课程思政素材 课程思政素材 路
三、教学方法 教学紧扣“课堂讲授、热点讨论、课后作业、考核”等教学要素,采用主要内容讲授、 案例分析、课程资源上网等多种方法与手段开展教学。同时通过提供教学参考资料、推荐课 外阅读期刊和书目等拓宽和深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在线课程平台发布相关教学信息、实施自主学习;采用分组讨论、 综合评价的方式。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课件。课件课后提供给学生。对学生的辅导, 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当面答疑、E-MAIL 等形式。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平时成绩占比 40% = 平时作业(30%)+课堂讨论(20%)+答疑(20%)+辅导(20%)+ 学习态度(10%)。 期末考核占比 60%,采用课程论文,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围绕典型海洋濒危动物或者海 洋环境面临的威胁分析海洋动物或者环境面临的问题,保护价值,保护对策及重要性等问题, 论文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 力等。 课程目标 成绩比例% 合计 平时成绩 课程论文 平时作业 课堂讨论 答疑 辅导 学习态度 课程目标 1 4% 2% 2% 2% 1% 25% 36% 课程目标 2 4% 2% 2% 2% 1% 25% 36% 课程目标 3 2% 2% 2% 2% 1% 7% 16% 课程目标 4 2% 2% 2% 2% 1% 3% 12% 合计 12% 8% 8% 8% 4% 60% 100% 五、课程思政素材 序 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 章节 教学 方法 对课程目标 的支撑度
2.1222.324 】树立动物保护意识。为什么要保护濑危海洋动物? 第一章 案例分 有许多事例可用来说明这一问题。江原保护所面的 析及讨 的阻力(类研究专家王丁的专题采访) 2 培养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情操。借助日前本人参 第四章 结合自 的中华鲎的保育学研究,介绍我们日前在广西北海 身科研 开展的中华鲎的保护工作,让海洋动物保护思想扎 引导学 根学生脑里,并引导学生参与动物保护工作。 生参与 大、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蒋志刚主编,《保护生物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4 阅读书目: 1.Marine Conservation Biology:The Science of Maintaining the Sea's Biodiversity,1edition, Elliott A.Norse.Larry B.Crowde,Island Pres,2005 2.Marine Biology:Function,Biodiversity,Ecology,3rd Edition,Jeffrey S.Levint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00 3.Essential of Conservation Biology,3rd Edition,Richard B.Primack,Sinauer Associates, Inc.Publishers,2002 4.Marine Peter Castr.Michael E Huber M Science/Engineering/Math,2005 5.中国珍稀濒危海洋动物保护法律研究,马英杰主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6.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组织编写,中国科学技 术出版社出板1994 7.东海区珍稀水生动物图鉴,赵盛龙等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8.中国名贵珍稀水生动物,中国名贵珍稀水生动物编写组,浙江出版社,2011, 9.海洋珍稀动物,第1版,祝茜,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杂志和期刊: 《Marine Mammal》 《Marine Biology》 《Endangered Species Research》 《Conservation Biology》 《Animal Conservation》
2.1 2.2 2.3 2.4 1 树立动物保护意识。为什么要保护濒危海洋动物? 有许多事例可用来说明这一问题。江豚保护所面临 的阻力(鲸类研究专家王丁的专题采访)。 第一章 案例分 析及讨 论 √ √ √ √ 2 培养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情操。借助目前本人参与 的中华鲎的保育学研究,介绍我们目前在广西北海 开展的中华鲎的保护工作,让海洋动物保护思想扎 根学生脑里,并引导学生参与动物保护工作。 第四章 结合自 身科研 引导学 生参与 √ √ √ √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蒋志刚主编,《保护生物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4 阅读书目: 1. Marine Conservation Biology: The Science of Maintaining the Sea's Biodiversity, 1 edition, Elliott A. Norse, Larry B. Crowde, Island Pres, 2005 2. Marine Biology: Function, Biodiversity, Ecology, 3rd Edition, Jeffrey S. Levint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3. Essential of Conservation Biology, 3rd Edition, Richard B. Primack, Sinauer Associates, Inc. Publishers, 2002. 4. Marine Biology, 6th edition, Peter Castro, Michael E. Huber, McGraw-Hill Science/Engineering/Math, 2005. 5.中国珍稀濒危海洋动物保护法律研究,马英杰主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6.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组织编写, 中国科学技 术出版社出版, 1994. 7.东海区珍稀水生动物图鉴, 赵盛龙等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 8.中国名贵珍稀水生动物, 中国名贵珍稀水生动物编写组, 浙江出版社, 2011. 9.海洋珍稀动物, 第 1 版, 祝茜,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杂志和期刊: 《Marine Mammal》 《Marine Biology》 《Endangered Species Research》 《Conservation Biology》 《Animal Conservation》
推荐网站: 保护生物学学会:conbio.net/scb 生物多样性公约:www.biodiv.org 英国野生生物协会:www.wildlifetrust..org.uk/index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www.iucn.org 七、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该课程是综合教育修选课,旨在加强全校学生在海洋科学和生命科学上的文化修养,海 洋动物和环境保护意识,与其它课程没有必然联系,但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最好具备一定的生 物学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内容。 主撰人:王有基 审核人:吕为群,张宗恩 教学院长:黄旭雄 日期:2018年12月10日
推荐网站: 保护生物学学会:conbio.net/scb 生物多样性公约:www.biodiv.org 英国野生生物协会:www.wildlifetrust.org.uk/index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www.iucn.org 七、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该课程是综合教育修选课,旨在加强全校学生在海洋科学和生命科学上的文化修养,海 洋动物和环境保护意识,与其它课程没有必然联系,但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最好具备一定的生 物学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内容。 主撰人:王有基 审核人:吕为群,张宗恩 教学院长:黄旭雄 日 期:2018 年 12 月 10 日
《神经生物学〉》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神经生物学(英文Neurobiology)课程编号:1802107 学分:2 学时:总学时32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32实验学时:0讨论学时:0上机学时:0其他学时:0 课程负责人:陶贤继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概况 《神经生物学》是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讲授有机综合了神经解剖 学、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发有生物学方面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成果,较为系统地展示神经生物学 这一领域的缩路图。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神经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深入了解大脑的结构、神经的生 长、神经功能的发挥。学会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睡眠、学习和记忆等问题,初步培养神经科学 研究思维,了解神经领域的新成果、新动态。 isan optionalo for two majors of biological technology.It focuses on the principals and research findings about neurotomy,neurophysiology, and neurodevelopmental biologygiving a sketch tree about neuronbiology By the end of this course,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principals;further delineate the brain,andneuron development function and mechanism.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isto analyze the general knowledge,such as the sleep,study,and remember,and so on.Students can be trained with researc thinkingand understand th new research result and neuron science. 2.课程目标 2.1通过掌握神经生物学知识,理解理解D和D等疾病,增强学生为社会需求而努力 学习,树立更高的社会使命感,为后续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2作为生物技术发展前言方向,可为后续研究神经干细胞、神经疾病方面的考研和就 业提供基础: 2.3理解并掌握神经研究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减少唯心主义的意识: 2.4学习研究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职业操守和规范
《神经生物学》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神经生物学(英文 Neurobiology) 课程编号:1802107 学 分:2 学 时:总学时 32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32 实验学时:0 讨论学时:0 上机学时:0 其他学时:0 课程负责人:陶贤继 一、课程简介 1. 课程概况 《神经生物学》是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讲授有机综合了神经解剖 学、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发育生物学方面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成果,较为系统地展示神经生物学 这一领域的缩略图。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神经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深入了解大脑的结构、神经的生 长、神经功能的发挥。学会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睡眠、学习和记忆等问题,初步培养神经科学 研究思维,了解神经领域的新成果、新动态。 This course is an optional course for two majors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 It focuses on the principals and research findings about neurotomy, neurophysiology, and neurodevelopmental biology, giving a sketch tree about neuronbiology. By the end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principals; further delineate the brain, and neuron development, function, and mechanism.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analyze the general knowledge, such as the sleep, study, and remember, and so on. Students can be trained with research thinking, and understand the new research results and new trends in the neuron science. 2. 课程目标 2.1 通过掌握神经生物学知识,理解理解 AD 和 PD 等疾病,增强学生为社会需求而努力 学习,树立更高的社会使命感,为后续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2 作为生物技术发展前言方向,可为后续研究神经干细胞、神经疾病方面的考研和就 业提供基础; 2.3 理解并掌握神经研究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减少唯心主义的意识; 2.4 学习研究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职业操守和规范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 课程目标1误程目标2 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 1.1 12 14 1.5 1.6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二、敕学内容 理论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 学时备注 对课程目标的支排度 2.1 22232.4 第一章绪论 科学的发展 作业:了解 内穷 2 第四节木课程学 「教材及参考书等 细(2课时】 突触的超微结构特点、分类及化学性突触的传递过 程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形态特点及功 6 民神经元及神轻胶质细胞的相关基陆加识在实验新究 中的 离子话道2课时)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课程目标 4 毕 业 要 求 1.1 √ 1.2 √ 1.3 √ 1.4 √ 1.5 1.6 √ √ √ 2.1 2.2 √ √ √ 2.3 2.4 √ √ 2.5 √ √ √ 2.6 2.7 √ √ 2.8 2.9 二、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 学时 备注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2.1 2.2 2.3 2.4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神经科学的发展史 第二节 神经科学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神经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课程学时安排的思路、教材及参考书等 2 作业:了解 我国神经 神经科学 发展史 √ √ √ √ 第二章 细胞与分子神经生物学 第一节.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2 课时) (1) 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特点、与功能关系。 (2) 突触的超微结构特点、分类及化学性突触的传递过 程。 (3)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形态特点及功 能。 (4)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的相关基础知识在实验研究 中的应用。 第二节.离子通道:(2 课时) (1) 离子通道的提出与证实。 (2) 离子通过通道的方式和离子通道的特点; 6 归纳: 神 经传递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