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分子上的电荷与疏水区 疏水区域
疏水区域 蛋白质分子上的电荷与疏水区
。等离子点:在没有其他盐类干扰时,蛋 白质质子供体基团解离出的质子数与质 子受体基团结合的质子数相等时的pH,为 蛋白质特征常数
❖ 等离子点:在没有其他盐类干扰时,蛋 白质质子供体基团解离出的质子数与质 子受体基团结合的质子数相等时的pH,为 蛋白质特征常数
二、蛋白质分子量及其确定方法 ÷蛋白质相对分子量在6000~1000000之 间。测定分子量的主要方法有化学组成法、 渗透压法、超离心法(沉降分析法)、凝 胶过滤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
❖ 蛋白质相对分子量在6000~1 000 000之 间。测定分子量的主要方法有化学组成法、 渗透压法、超离心法(沉降分析法)、凝 胶过滤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 二、蛋白质分子量及其确定方法
化学组成法:最低M=元素(分子)分子量/ 元素(分子)百分含量 ÷渗透压法: M=cRT/II 超离心法: M=RTs/[(1-vp)D] 。凝胶过滤: logM=k cv. ·SDS一PAGE法: logM=o-b取 氨基酸序列分析计算
❖ 化学组成法: 最低M=元素(分子)分子量/ 元素(分子)百分含量 ❖ 渗透压法: M=cRT/Π ❖ 超离心法: M=RTs/[(1-υρ)D] ❖ 凝胶过滤: logM=k + cve ❖ SDS-PAGE法: logM=α-bμR ❖ 氨基酸序列分析计算
1.化学组成测定最低相对分子量 元素(分子)分子量 最低相对分子量= 元素(分子)百分含量 Fe原子量(55.8) ÷最低相对分子量= Fe元素百分含量(0.335%) (如:肌红蛋白Mr) =16700
元素(分子)分子量 ❖ 最低相对分子量= 元素(分子)百分含量 Fe原子量(55.8 ) ❖ 最低相对分子量= Fe元素百分含量 (0.335%) =16700 1.化学组成测定最低相对分子量 (如:肌红蛋白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