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51.2产品市场的自动均衡 产品市场的均衡是稳定的,一旦由于外在冲击导致产品市场出现失衡状态时,由内在 机制的自动调节,会重新达到均衡状态 例如图53(d中C、D点都是非均衡点,C点是y与P2的组合,当利息率为n2时,投 资应为2,而在收入为y时,储蓄为s1,根据图54(b)中45°线可以判断为:i2<s,从而 在η与n组合点C,产品市场是不均衡的,根据凯恩斯的观点,投资小于储蓄,即总需求 小于总供给,企业非意愿存货投资大于0,企业会减少生产,总产出水平将下降。因此 收入水平不会维持在y,会逐渐减少,C点会向均衡点B运动,直到到达B点,这种调整 才会停止,这时投资等于储蓄,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同样,D点是y与n1的组合,当利息 率为n1时,投资应为i,而在收入为y2时,储蓄为s2,i>s2,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企业 存货意外减少,企业非意愿存货投资小于0,企业会扩大生产,总产出会增加。因此,D 点会运动到A点,产品市场自动调节到均衡状态。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产品市场的失衡有两种情况:第一,如果某 点位处于IS曲线右边,表示ⅸs,即产品需求小于产品供给,产品市场存在超额供给; 第二,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的左边,表示ps,即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产品市场 存在超额需求。无论哪种失衡状态,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都会使得它们回到均衡状态。 51.3S曲线的斜率 根据式(5-3),r=a+e_1-b 1-b ddy,式中y前面的系数 就是S曲线的斜率。负号 表示收入是利率的减函数,随利率的变化而发生反向变化。为了更方便地看出IS曲线中收 入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通常取斜率绝对值 d},即上进行比较。S曲线斜率值越 大,曲线越陡峭:反之,S曲线斜率值越小,曲线越平缓。显然,S曲线是平缓还是陡峭 既取决于b,也取决于d,即IS曲线斜率值的大小取决于b和d值的大小 b是边际消费倾向。如果b较大,意味着投资支出乘数就大,即投资较小的变动会引 起收入较大的增加。当利率下降使投资成本降低,刺激投资量的增加时,通过乘数作用, 总需求会大量增加,总需求增加必然导致均衡收入的增加,即r→>i↑→AD↑→y个。在 其他条件相同时,b值越大,当一定量的r变动引起投资变动时,由于乘数大,均衡收入y 将以较大幅度变动,故ⅨS曲线比较平缓,S曲线的斜率较小。反之,b越小,IS曲线就越 陡峭,S曲线的斜率较大。因此,IS曲线的斜率与b负相关。 d是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表示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时投资的变动程度。如果d 较大,表示投资对利率反应比较敏感,即利率较小的变动引起投资较大的变动,在其他条
137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第 5 章 5.1.2 产品市场的自动均衡 产品市场的均衡是稳定的,一旦由于外在冲击导致产品市场出现失衡状态时,由内在 机制的自动调节,会重新达到均衡状态。 例如图 5.3(d)中 C、D 点都是非均衡点,C 点是 y1与 r2的组合,当利息率为 r2时,投 资应为 i2,而在收入为 y1 时,储蓄为 s1,根据图 5.4(b)中 45°线可以判断为:i2<s1,从而 在 y1 与 r2 组合点 C,产品市场是不均衡的,根据凯恩斯的观点,投资小于储蓄,即总需求 小于总供给,企业非意愿存货投资大于 0,企业会减少生产,总产出水平将下降。因此, 收入水平不会维持在 y1,会逐渐减少,C 点会向均衡点 B 运动,直到到达 B 点,这种调整 才会停止,这时投资等于储蓄,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同样,D 点是 y2与 r1 的组合,当利息 率为 r1 时,投资应为 i1,而在收入为 y2 时,储蓄为 s2,i1>s2,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企业 存货意外减少,企业非意愿存货投资小于 0,企业会扩大生产,总产出会增加。因此,D 点会运动到 A 点,产品市场自动调节到均衡状态。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产品市场的失衡有两种情况:第一,如果某 一点位处于 IS 曲线右边,表示 i<s,即产品需求小于产品供给,产品市场存在超额供给; 第二,如果某一点位处于 IS 曲线的左边,表示 i>s,即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产品市场 存在超额需求。无论哪种失衡状态,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都会使得它们回到均衡状态。 5.1.3 IS 曲线的斜率 根据式(5-3), ae b 1 r y d d + − = − ,式中 y 前面的系数 1 b d − − 就是 IS 曲线的斜率。负号 表示收入是利率的减函数,随利率的变化而发生反向变化。为了更方便地看出 IS 曲线中收 入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通常取斜率绝对值 1 b d − − ,即1 b d − 进行比较。IS 曲线斜率值越 大,曲线越陡峭;反之,IS 曲线斜率值越小,曲线越平缓。显然,IS 曲线是平缓还是陡峭 既取决于 b,也取决于 d,即 IS 曲线斜率值的大小取决于 b 和 d 值的大小。 b 是边际消费倾向。如果 b 较大,意味着投资支出乘数就大,即投资较小的变动会引 起收入较大的增加。当利率下降使投资成本降低,刺激投资量的增加时,通过乘数作用, 总需求会大量增加,总需求增加必然导致均衡收入的增加,即 r i AD y ↓→ ↑→ ↑→ ↑ 。在 其他条件相同时,b 值越大,当一定量的 r 变动引起投资变动时,由于乘数大,均衡收入 y 将以较大幅度变动,故 IS 曲线比较平缓,IS 曲线的斜率较小。反之,b 越小,IS 曲线就越 陡峭,IS 曲线的斜率较大。因此,IS 曲线的斜率与 b 负相关。 d 是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表示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时投资的变动程度。如果 d 较大,表示投资对利率反应比较敏感,即利率较小的变动引起投资较大的变动,在其他条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实务 件相同时,会引起收入的更多增加,'S曲线就较平缓,⑧S曲线的斜率就小。反之,d较小, IS曲线的斜率就大。所以,IS曲线的斜率与d负相关。 另外,在三部门经济中,由于存在政府购买性支出g与税收T,消费是个人可支配收 入的函数,即c=a+b(y-7),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变为 g b(y-7 g=80 T=T S曲线方程变为r=“+e+8-b01h- d 则S曲线的斜率就变为-1-(-。在b和d既定时,边际税率越小,支出乘数就 越大,收入增加就越多,S曲线就越平缓,于是IS曲线的斜率就越小。反之,t越大,IS 曲线的斜率就大。因此,IS曲线的斜率与t正相关。 同样,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变为 g=80 T=To-ry S曲线为r=a+e+80-b7+x-M_1-b(1-1)+m 四部门经济中S曲线的斜率为_1-b(1-)+m,在边际消费倾向b、投资对利率的反 应程度d和边际税率t既定的条件下,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与边际进口倾向m正相关 即在边际消费倾向b和边际税率t既定的条件下,边际进口倾向m越大,支出乘数就越小, 则一定量的利率变动引起的投资变动导致的收入变动量就越小,故S曲线就越陡峭,IS曲 线斜率的绝对值就越大。同理,边际进口倾向越低,IS曲线就越平坦 一般认为,影响S曲线斜率大小的,主要是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而其他因素 则比较稳定。 斜率一方面反映了影响产品市场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同时也反映 了当经济处于不均衡时,自动调整过程的时间长短 138
138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件相同时,会引起收入的更多增加,IS 曲线就较平缓,IS 曲线的斜率就小。反之,d 较小, IS 曲线的斜率就大。所以,IS 曲线的斜率与 d 负相关。 另外,在三部门经济中,由于存在政府购买性支出 g 与税收 T,消费是个人可支配收 入的函数,即c a by T =+ − ( )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变为 0 0 ( ) ycig c a by T i e dr g g T T ty ⎧ = ++ ⎪ = + − ⎪ ⎪ ⎨ = − ⎪ = ⎪ ⎪⎩ = − IS 曲线方程变为 a e g bT 0 0 1 (1 ) b t r y d d ++ − − − = − 则 IS 曲线的斜率就变为 1 1 b t ( ) d − − − 。在 b 和 d 既定时,边际税率 t 越小,支出乘数就 越大,收入增加就越多,IS 曲线就越平缓,于是 IS 曲线的斜率就越小。反之,t 越大,IS 曲线的斜率就大。因此,IS 曲线的斜率与 t 正相关。 同样,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变为 0 0 0 0 ( ) ycig xm c a by T i e dr g g T T ty X X M M m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S 曲线为 a e g bT X M 0 00 0 1 (1 ) b tm r y d d + +− + − − − + = − 四部门经济中 IS 曲线的斜率为 1 (1 ) b tm d − − + − ,在边际消费倾向 b、投资对利率的反 应程度 d 和边际税率 t 既定的条件下,IS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与边际进口倾向 m 正相关。 即在边际消费倾向 b 和边际税率 t 既定的条件下,边际进口倾向 m 越大,支出乘数就越小, 则一定量的利率变动引起的投资变动导致的收入变动量就越小,故 IS 曲线就越陡峭,IS 曲 线斜率的绝对值就越大。同理,边际进口倾向越低,IS 曲线就越平坦。 一般认为,影响 IS 曲线斜率大小的,主要是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而其他因素 则比较稳定。 斜率一方面反映了影响产品市场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同时也反映 了当经济处于不均衡时,自动调整过程的时间长短
第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4IS曲线的移动 首先从两部门经济说起,根据前面的几何推导过程,可以看出投资函数与储蓄函数的 变动都会使S曲线发生移动 1.投资变动的影响 无论自发投资的变动,还是引致投资的变动,都会使得投资需求发生变化。假定由 于某种原因,比如政府给予投资优惠政策,或投资者对投资前景看好,投资需求增加, 如图55(a)所示。投资需求的这种变化是由于利率以外的因素造成的,因此,每一利率水平 下投资需求量都增加,即投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经过四象限推导,S曲线也会随之 向右上方移至IS,移动的水平距离△y等于投资需求曲线移动量△i乘以支出乘数,即 Δy=k·Δ,可见,乘数越大,S曲线移动量越大。投资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与S曲线的 移动方向相同,也表明投资需求与均衡收入同方向变动。 (c)储蓄 (b)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StI J2 V1 y (d)产品市场均衡 (a)投资需求 图55投资需求引起的|S曲线的移动 相反,如果投资需求减少,收入会减少,S曲线就向左移动,移动幅度为支出乘数与 投资增量的积 N139
139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第 5 章 5.1.4 IS 曲线的移动 首先从两部门经济说起,根据前面的几何推导过程,可以看出投资函数与储蓄函数的 变动都会使 IS 曲线发生移动。 1. 投资变动的影响 无论自发投资的变动,还是引致投资的变动,都会使得投资需求发生变化。假定由 于某种原因,比如政府给予投资优惠政策,或投资者对投资前景看好,投资需求增加, 如图 5.5(a)所示。投资需求的这种变化是由于利率以外的因素造成的,因此,每一利率水平 下投资需求量都增加,即投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经过四象限推导,IS 曲线也会随之 向右上方移至 IS′,移动的水平距离 ∆y 等于投资需求曲线移动量 ∆i 乘以支出乘数,即 i ∆ = ⋅∆ yk i ,可见,乘数越大,IS 曲线移动量越大。投资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与 IS 曲线的 移动方向相同,也表明投资需求与均衡收入同方向变动。 i IS i r s i (b)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s y (c) 储蓄 y r r1 r2 r2 r1 i1 i ′ 1 i1 i1 ' s2 s1 s2 s1 y2 y1 y1 y1 ' 45° O O O O A′ B′ IS′ i+Δi s i2 A B y2 i2 (d) 产品市场均衡 (a) 投资需求 图 5.5 投资需求引起的 IS 曲线的移动 相反,如果投资需求减少,收入会减少,IS 曲线就向左移动,移动幅度为支出乘数与 投资增量的积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实务 2.储蓄变动的影响 如果储蓄增加,表明消费减少,会使收入减少。如图56所示,储蓄由于收入之外的 因素影响而增加,整条储蓄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表示每一收入水平下的储蓄量都增加,根 据四象限推导,S曲线就向左移动至S,移动的水平距离为Δy,等于支出乘数与储蓄增 量Δa之积,即Δy=k1·Ma。反之,储蓄减少,储蓄曲线向右下方移动,S曲线就向右移动。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储蓄曲线与S曲线向左或向右的移动方向一致,但表示的却是储 蓄与均衡收入的反向变动关系。 (c)储蓄 (b)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d)产品市场均衡 (a)投资需求 图56储蓄引起的S曲线的移动 在三部门经济中,S曲线是根据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计+g=s+T的等式推导出来的,如 图54所示,因此,、g、S、T中任何一条曲线的移动都会引起S曲线移动,i与s变动对 S曲线的影响与上面的一致,这里就不再说明,我们主要分析g与T的影响。若政府增加 购买△g,则图54(a)中计g向右上方移动△g,经过四象限推导,每一利率水平下的均衡国 民收入增加y=k·Ag,因此,S曲线会向右水平移动k·△g距离。反之,若政府减少购 买Δg,则⑧S曲线向左水平移动k·Δg距离。若政府税收增加Δo,使得图5.4(c)中的s+T 向左上方移动△70,每一利率水平下的均衡国民收入减少Ay=k·△T,即S曲线向左水平 移动k1·Δ距离,反之,政府税收减少ΔT0,S曲线向右方水平移动k·△T。关于政府购 140
140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2. 储蓄变动的影响 如果储蓄增加,表明消费减少,会使收入减少。如图 5.6 所示,储蓄由于收入之外的 因素影响而增加,整条储蓄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表示每一收入水平下的储蓄量都增加,根 据四象限推导,IS 曲线就向左移动至 IS′,移动的水平距离为 ∆y,等于支出乘数与储蓄增 量 ∆a 之积,即 i ∆ = ⋅∆ yk a 。反之,储蓄减少,储蓄曲线向右下方移动,IS 曲线就向右移动。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储蓄曲线与 IS 曲线向左或向右的移动方向一致,但表示的却是储 蓄与均衡收入的反向变动关系。 i r (a) 投资需求 s i (b)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s y (c) 储蓄 y r (d) 产品市场均衡 r1 r2 r2 r1 i i2 1 i i2 1 s1 s2 s1 s2 y2 y1 y2 y1 45° O O O O IS i s s+∆a IS′ 图 5.6 储蓄引起的 IS 曲线的移动 在三部门经济中,IS 曲线是根据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 i+g=s+T 的等式推导出来的,如 图 5.4 所示,因此,i、g、s、T 中任何一条曲线的移动都会引起 IS 曲线移动,i 与 s 变动对 IS 曲线的影响与上面的一致,这里就不再说明,我们主要分析 g 与 T 的影响。若政府增加 购买 ∆g,则图 5.4(a)中 i+g 向右上方移动 ∆g,经过四象限推导,每一利率水平下的均衡国 民收入增加 i ∆= ∆ yk g ⋅ ,因此,IS 曲线会向右水平移动 i k g ⋅∆ 距离。反之,若政府减少购 买 ∆g,则 IS 曲线向左水平移动 i k g ⋅∆ 距离。若政府税收增加 ∆T0,使得图 5.4(c)中的 s+T 向左上方移动 ∆T0,每一利率水平下的均衡国民收入减少 t 0 ∆yk T = ∆⋅ ,即 IS 曲线向左水平 移动 t 0 k T ⋅∆ 距离,反之,政府税收减少 ∆T0,IS 曲线向右方水平移动 t 0 k T ⋅∆ 。关于政府购
第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买支出与税收变化带来的'S曲线移动这一分析将为政府执行宏观经济政策打下一个基础 如果在均衡收入决定中引入开放经济因素,并考虑四部门经济,影响IS曲线的因素就 还包括进出口变动因素,这里就不再详细叙述。 例5-1 战争与经济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震惊世界的“9·11”之后,美英两国对阿富汗发动了军事打击,战争对 经济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不少人希望美国军火商能得到大量的坦克和飞机订单,通过军事支出的增加 H起总需求的增加,就业情况也会因许多人应征上前线而得到缓解,美国股市乃至经济借此一扫晦气 专家分析认为,此次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与越战和海湾战争不同。20世纪60年代末期,联邦政府的 巨额国防开支和非国防开支,使本来已很强劲的私营部门总需求进一步增强,并积聚了很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这种压力在整个70年代也未能得到充分缓解。此后一直到80年代末期,大部分经济决策的主要任务就是抑 制通货膨胀。相反,海湾战争却引发了一次经济衰退,这是“沙漠盾牌行动”初期消费者信心急剧下降所导 致的结果,但由于当时军队所需的大部分物资并不是依靠投资在未来实现的,所以并没有产生通货膨胀 但阿富汗战争同以往迥异,首先,不太可能像海湾战争那样动用大规模地面部队。更重要的是,这场 对抗隐蔽敌人的战争将主要通过非常规手段进行,与此相关的国防资源大多是军备库存中所没有的,需要 新的开支计划,这对经济中的总需求产生积极的影响 分析:一国的总需求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来自政府方面的政府购买性 支出以及国外的支出净出口。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支出的增加,都会带来国民收入的增长。在本例中,军费 支出的增加会使总需求增加,从而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我国S曲线的特点 我们知道,S曲线斜率的取决因素在于利率对投资的影响系数以及边际消费倾向。那么,现阶段我国 IS曲线具有哪些特点呢? 1.我国利率对投资的影响系数d较小 通过我国近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以及一年期贷款利率增长率的分析,可以得到我国利率 对投资的影响系数d较小,约为0064,我国的投资对利率弹性在我国比较低的因素主要在于:利率引出 企业投资是IS一LM框架下扩张总需求的核心。但是在我国,利率的市场化尚未展开,各微观主体尤其是 国有企业对利率的成本约束明显不足。非市场化的资本市场所产生的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小;不同行为人 投资弹性对投资的渴望,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投资需求几乎是无限的,它的投资的多少与利率无关 2.我国边际消费倾向b较低 边际消费倾向直接影响乘数的大小,与发达国家消费在国民收入中占大头的情况不同,我国转型时期 的特殊情况使得我国的消费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多 数年份居民边际储蓄倾向超过0.5,而边际消费倾向低于0.5。1998年我国的MPC约为0.352;1999年更 是低于0273,经过回归分析的结果大约是0412 西方发达囯家的这一比例甚至高达07我国边际消费倾向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1)传统的消费习惯 使得人们更习惯于储蓄而不是消费;(2)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使得收入过于集中在少数高收入者的手中 N11
141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第 5 章 买支出与税收变化带来的 IS 曲线移动这一分析将为政府执行宏观经济政策打下一个基础。 如果在均衡收入决定中引入开放经济因素,并考虑四部门经济,影响 IS 曲线的因素就 还包括进出口变动因素,这里就不再详细叙述。 实例 5-1 战争与经济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震惊世界的“9·11”之后,美英两国对阿富汗发动了军事打击。战争对 经济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不少人希望美国军火商能得到大量的坦克和飞机订单,通过军事支出的增加, 引起总需求的增加,就业情况也会因许多人应征上前线而得到缓解,美国股市乃至经济借此一扫晦气。 专家分析认为,此次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与越战和海湾战争不同。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联邦政府的 巨额国防开支和非国防开支,使本来已很强劲的私营部门总需求进一步增强,并积聚了很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这种压力在整个 70 年代也未能得到充分缓解。此后一直到 80 年代末期,大部分经济决策的主要任务就是抑 制通货膨胀。相反,海湾战争却引发了一次经济衰退,这是“沙漠盾牌行动”初期消费者信心急剧下降所导 致的结果。但由于当时军队所需的大部分物资并不是依靠投资在未来实现的,所以并没有产生通货膨胀。 但阿富汗战争同以往迥异。首先,不太可能像海湾战争那样动用大规模地面部队。更重要的是,这场 对抗隐蔽敌人的战争将主要通过非常规手段进行,与此相关的国防资源大多是军备库存中所没有的,需要 新的开支计划,这对经济中的总需求产生积极的影响。 分析:一国的总需求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来自政府方面的政府购买性 支出以及国外的支出净出口。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支出的增加,都会带来国民收入的增长。在本例中,军费 支出的增加会使总需求增加,从而使 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我国 IS 曲线的特点 我们知道,IS 曲线斜率的取决因素在于利率对投资的影响系数以及边际消费倾向。那么,现阶段我国 IS 曲线具有哪些特点呢? 1. 我国利率对投资的影响系数 d 较小 通过我国近 14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以及一年期贷款利率增长率的分析,可以得到我国利率 对投资的影响系数 d 较小,约为 0.064。我国的投资对利率弹性在我国比较低的因素主要在于:利率引出 企业投资是 IS—LM 框架下扩张总需求的核心。但是在我国,利率的市场化尚未展开,各微观主体尤其是 国有企业对利率的成本约束明显不足。非市场化的资本市场所产生的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小;不同行为人 投资弹性对投资的渴望,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投资需求几乎是无限的,它的投资的多少与利率无关。 2. 我国边际消费倾向 b 较低 边际消费倾向直接影响乘数的大小,与发达国家消费在国民收入中占大头的情况不同,我国转型时期 的特殊情况使得我国的消费在整个 20 世纪 90 年代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大多 数年份居民边际储蓄倾向超过 0.5,而边际消费倾向低于 0.5。1998 年我国的 MPC 约为 0.352;1999 年更 是低于 0.273。经过回归分析的结果大约是 0.412。 西方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甚至高达 0.7。我国边际消费倾向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1) 传统的消费习惯, 使得人们更习惯于储蓄而不是消费;(2) 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使得收入过于集中在少数高收入者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