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少/章经济增长理论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有所了解,明 确各种不同的经济増长模型对经济増长的理论解释 教学要求 掌握经济増长、经济发展、有保证的増长率等概念,掌握哈 罗徳一多马模型、索洛模型、新増长模型等基本理论;熟悉经济 增长的因素分析的内容
第 11 章 经济增长理论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有所了解,明 确各种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型对经济增长的理论解释。 教学要求 掌握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有保证的增长率等概念,掌握哈 罗德—多马模型、索洛模型、新增长模型等基本理论;熟悉经济 增长的因素分析的内容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实务 对宏观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在国民收入的变动方面,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经济 周期理论,反映国民收入在一段时期的增减变动状况及其规律,主要研究国民收入怎样围 绕着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变动。二是经济增长理论,反映国民收入长期持续增长的状况及 原因,主要分析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的变化趋势。经济周期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构成了对 国民收入的变动进行长期分析的重要内容。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经济增长的衡量:经济增长的阶段划分;经济增长 的模式分析:经济増长的因素分析;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研究等。本章主要从经济增长的 因素分析和条件研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国民收入的变动在长期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国民收入在不断增长。那么,国民收入 增长的源泉在哪里?为什么有的国家经济增长迅速,人民生活富裕;而有的国家经济增长 乏力,人民生活贫困?一个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促进本国经济增长?这些有关 个经济体系长期经济增长的原因和途径等问题的研究,就是经济增长问题所要解决的主要 内容。 11.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互不相同又相互联系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经济产值的增 加,经济发展是在经济产值增加的基础上,还强调经济结构发生系统的变化。 111.1经济增长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里,经济增长 economic growth)并不简单意味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它 是指一个经济周期的高峰阶段和与一个经济周期的高峰阶段相比较而言的国民收入的变化 趋势。因此,经济增长不是指现存生产能力利用率的提高所带来的国民收入的增加,而是 指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所带来的国民收入的增加。它不是名义 国民收入的增加,而是指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 如图11.1所示,经济增长表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PC)向外 移动。 在图11.1中,曲线PC表示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社会资源 条件下某一经济社会所能够得到的产量。当社会产量从生产可 能性曲线内某一点A移向曲线上某一点B时,这是因现有的 生产能力利用率的提高而带来的产量的增长,因此它还不是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只有当生产可能性曲线从PC1移向 图11.1经济的增长 PC2时,或者点B移向点C时,社会产量的增长才叫做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意味着生产技 306
306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对宏观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在国民收入的变动方面,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经济 周期理论,反映国民收入在一段时期的增减变动状况及其规律,主要研究国民收入怎样围 绕着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变动。二是经济增长理论,反映国民收入长期持续增长的状况及 原因,主要分析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的变化趋势。经济周期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构成了对 国民收入的变动进行长期分析的重要内容。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经济增长的衡量;经济增长的阶段划分;经济增长 的模式分析;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研究等。本章主要从经济增长的 因素分析和条件研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国民收入的变动在长期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国民收入在不断增长。那么,国民收入 增长的源泉在哪里?为什么有的国家经济增长迅速,人民生活富裕;而有的国家经济增长 乏力,人民生活贫困?一个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促进本国经济增长?这些有关一 个经济体系长期经济增长的原因和途径等问题的研究,就是经济增长问题所要解决的主要 内容。 11.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互不相同又相互联系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经济产值的增 加,经济发展是在经济产值增加的基础上,还强调经济结构发生系统的变化。 11.1.1 经济增长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里,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并不简单意味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它 是指一个经济周期的高峰阶段和与一个经济周期的高峰阶段相比较而言的国民收入的变化 趋势。因此,经济增长不是指现存生产能力利用率的提高所带来的国民收入的增加,而是 指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所带来的国民收入的增加。它不是名义 国民收入的增加,而是指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 如图 11.1 所示,经济增长表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PC)向外 移动。 在图 11.1 中,曲线 PC 表示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社会资源 条件下某一经济社会所能够得到的产量。当社会产量从生产可 能性曲线内某一点 A 移向曲线上某一点 B 时,这是因现有的 生产能力利用率的提高而带来的产量的增长,因此它还不是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只有当生产可能性曲线从 PC1 移向 PC2 时,或者点 B 移向点 C 时,社会产量的增长才叫做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意味着生产技 ·B O Y ·C ·A PC2 X PC1 图 11.1 经济的增长
第/章 经济增长理论,… 术进步或者社会资源增加所导致的产量的增长 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有: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一个经济社会总的生产能力。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个经济社会的生活标准或水平。单位时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反 映一个经济社会的生产率。根据不同的目的可以采用不同的指标来衡量。 11.12经济增长的累积效应 由于每年都按新的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具有累积效应 如表11-1所示,假定有5个国家在同一起点上开始增长。它们在开始时,充分就业的 国民收入都是100亿元。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2%3%5%和7%。 表11-1经济增长的累积效应 单位:亿元 7% 100 100 100 100 110 135 135 817 3312 13249 (资料来源:引自李翀.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第四版).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8.第459页表25-1) 从表中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的累积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从一个国家来说,年 增长率为2%是一个较低的增长率,但它在100年后,可以使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达到原来 的7.39倍;若年增长率能保持7%,100年后可以使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增加到1096.60 倍。其次,从不同国家来说,增长率相差2%不算很大;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增长率为3%, 另一个国家的增长率为5%,那么在30年后,2%的增长率的差别产生了近100%的充分就 业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别。 11.1.3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在研究对象上是有区别的。经济增长研究的是一般国家 的经济增长,主要指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而经济发展研究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或 经济发展问题。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 “质”的概念。从广泛的意义上,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 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总之,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
307 经济增长理论 第 11 章 术进步或者社会资源增加所导致的产量的增长。 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有: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一个经济社会总的生产能力。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个经济社会的生活标准或水平。单位时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反 映一个经济社会的生产率。根据不同的目的可以采用不同的指标来衡量。 11.1.2 经济增长的累积效应 由于每年都按新的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具有累积效应。 如表 11-1 所示,假定有 5 个国家在同一起点上开始增长。它们在开始时,充分就业的 国民收入都是 100 亿元。经济增长率分别为 1%、2%、3%、5%和 7%。 表 11-1 经济增长的累积效应 单位:亿元 年 数 1% 2% 3% 5% 7% 0 10 30 50 70 100 100 110 135 165 201 272 100 122 182 272 406 739 100 135 246 448 781 2 009 100 165 448 1 218 3 312 14 841 100 201 817 3 312 13 249 109 660 (资料来源:引自李翀. 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第四版).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8. 第 459 页表 25-1) 从表中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的累积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从一个国家来说,年 增长率为 2%是一个较低的增长率,但它在 100 年后,可以使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达到原来 的 7.39 倍;若年增长率能保持 7%,100 年后可以使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增加到 1 096.60 倍。其次,从不同国家来说,增长率相差 2%不算很大;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增长率为 3%, 另一个国家的增长率为 5%,那么在 30 年后,2%的增长率的差别产生了近 100%的充分就 业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别。 11.1.3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在研究对象上是有区别的。经济增长研究的是一般国家 的经济增长,主要指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而经济发展研究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或 经济发展问题。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 “质”的概念。从广泛的意义上,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 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总之,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实务 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发展中国家是指工业化程度和生活水平较低的国家。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通常把人 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化程度结合起来,作为判断发展中国家的标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 约占世界人口的80%,但其的国民生产总值只占世界的30%左右。发展中国家较低的经济 发展水平和较高的人口增长往往使他们的经济陷入恶性循环。低收入水平造成了低储蓄、 低投资和低生产率等结果。发展中国家的劳动需求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先进技术的 利用。低水平投入和技术水平过低导致了生产率增长缓慢,形成了低人均生产总值的结局。 资源使用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等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发展还涉及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社会、文化、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因素。 由于经济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因此,在经济学中有一门专门研究经济发展的学科,称 为发展经济学 11.14研究经济增长的方法 经济增长问题实质上是讨论经济社会潜在生产能力的长期变化趋势,这一趋势可以用 条长期产出增长的趋势线来表示,如图11,2所示 产出的增长趋势线 图112产出的增长趋势 在图112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产出。向上倾斜的产出增长趋势线表示充分就业的 国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的过程。经济增长问题的本质是说明决定了长期中产量的增长率。 或者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出增加的趋势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 在宏观经济学中,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有两种互为补充的分析方法。一种是增长理论, 它把增长过程中要素供给、技术进步、储蓄和投资的互动关系模型化;另一种是增长核算, 它试图把产量增长的不同决定因素的贡献程度数量化。大致说来,这两种方法构成了分析 308
308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发展中国家是指工业化程度和生活水平较低的国家。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通常把人 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化程度结合起来,作为判断发展中国家的标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 约占世界人口的 80%,但其的国民生产总值只占世界的 30%左右。发展中国家较低的经济 发展水平和较高的人口增长往往使他们的经济陷入恶性循环。低收入水平造成了低储蓄、 低投资和低生产率等结果。发展中国家的劳动需求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先进技术的 利用。低水平投入和技术水平过低导致了生产率增长缓慢,形成了低人均生产总值的结局。 资源使用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等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发展还涉及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社会、文化、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因素。 由于经济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因此,在经济学中有一门专门研究经济发展的学科,称 为发展经济学。 11.1.4 研究经济增长的方法 经济增长问题实质上是讨论经济社会潜在生产能力的长期变化趋势,这一趋势可以用 一条长期产出增长的趋势线来表示,如图 11.2 所示。 产出的增长趋势线 O y t · · A B 图 11.2 产出的增长趋势 在图 11.2 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产出。向上倾斜的产出增长趋势线表示充分就业的 国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的过程。经济增长问题的本质是说明决定了长期中产量的增长率。 或者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出增加的趋势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 在宏观经济学中,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有两种互为补充的分析方法。一种是增长理论, 它把增长过程中要素供给、技术进步、储蓄和投资的互动关系模型化;另一种是增长核算, 它试图把产量增长的不同决定因素的贡献程度数量化。大致说来,这两种方法构成了分析
第/章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问题的框架
309 经济增长理论 第 11 章 经济增长问题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