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之章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流转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国民收入核算及其流转的 基本知识 教学要求 熟悉国民收入核算的重要指标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国民收入 核算的三种基本方法、国民收入流转及其恒等式,了解GDP的 局限性、国民收入核算的调整及绿色GDP的概念
第 2 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流转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国民收入核算及其流转的 基本知识。 教学要求 熟悉国民收入核算的重要指标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国民收入 核算的三种基本方法、国民收入流转及其恒等式,了解 GDP 的 局限性、国民收入核算的调整及绿色 GDP 的概念
第2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流转,,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国民经济中的总量关系。在国民经济的诸多总量中,国民收入是 最具代表性的经济总量。要研究宏观经济运行,必须首先了解国民收入的概念及其核算方 法。本章首先介绍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继而研究国民收入的流 转及其恒等式,最后对国民收入核算的调整及其局限性进行讨论 2.1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体系 国民收入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经济活动业绩的数量指标。具体地说,它是 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投入生产资源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以及由此形 成的收入的一个数量指标 国民收入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加以定义:一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一定时期内(通 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价值:二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协 作生产这些产品和劳务所取得的收入;三是指这些兼具生产者和消费者身份的居民在一定 时期内从他们的收入中消费的商品和劳务。国民收入通常以货币为单位来计量。最终产品 和劳务是指在全社会范围内不再加工和转售,最后直接供消费和使用的产品和劳务。 掌握国民收入这个概念,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国民收入是流量。经济分析中 的变量分为存量和流量。存量是某一时点存在的变量数值,而流量是在某一时期内发生的 变量变动数值。国民收入是流量,而国民财富则是存量。第二,国民收入在经济分析和统 计中有不同的含义。经济分析中的国民收入指国民总产值、国民净产值等。统计中的国民 收入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参与经济活动的各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总和。第三 国民收入有名义国民收入和实际国民收入之分。名义国民收入是以当年价格来计算的,等 于各种商品与劳务总量与其当年价格乘积之和,它反映了实物和价格的变化。而实际国民 收入是指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它只反映实物的变化,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 者的关系如下。 实际国民收入=名义国民收入/价格指数×100% 目前,在许多国家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这种广泛意义上的国民收入,根据核算资 料来源和包含内容的不同,采用了各有特定含义的不同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包括:国民生 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净值(NNP)、狭义的国民收入(NI)、个人收 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I)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五个指标 2.1.1GDP与GNP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GDP与GNP
31 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流转 第 2 章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国民经济中的总量关系。在国民经济的诸多总量中,国民收入是 最具代表性的经济总量。要研究宏观经济运行,必须首先了解国民收入的概念及其核算方 法。本章首先介绍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继而研究国民收入的流 转及其恒等式,最后对国民收入核算的调整及其局限性进行讨论。 2.1 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体系 国民收入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经济活动业绩的数量指标。具体地说,它是 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投入生产资源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以及由此形 成的收入的一个数量指标。 国民收入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加以定义:一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一定时期内(通 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价值;二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协 作生产这些产品和劳务所取得的收入;三是指这些兼具生产者和消费者身份的居民在一定 时期内从他们的收入中消费的商品和劳务。国民收入通常以货币为单位来计量。最终产品 和劳务是指在全社会范围内不再加工和转售,最后直接供消费和使用的产品和劳务。 掌握国民收入这个概念,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国民收入是流量。经济分析中 的变量分为存量和流量。存量是某一时点存在的变量数值,而流量是在某一时期内发生的 变量变动数值。国民收入是流量,而国民财富则是存量。第二,国民收入在经济分析和统 计中有不同的含义。经济分析中的国民收入指国民总产值、国民净产值等。统计中的国民 收入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参与经济活动的各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总和。第三, 国民收入有名义国民收入和实际国民收入之分。名义国民收入是以当年价格来计算的,等 于各种商品与劳务总量与其当年价格乘积之和,它反映了实物和价格的变化。而实际国民 收入是指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它只反映实物的变化,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二 者的关系如下。 实际国民收入=名义国民收入/价格指数×100% (2-1) 目前,在许多国家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这种广泛意义上的国民收入,根据核算资 料来源和包含内容的不同,采用了各有特定含义的不同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包括:国民生 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净值(NNP)、狭义的国民收入(NI)、个人收 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I)。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五个指标。 2.1.1 GDP 与 GNP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 GDP 与 GNP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实务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时期一个国家的国土范围内,本国和外国居民所生产 的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要理解这个概念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时期 定义中有一个“一定时期”的限制。在经济学中,把这一类在一定时期内取值的变量 称为流量,如某企业某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指的是该企业12个月主营业务收入的总和。人 类社会一直在不断发展,发展的一个方面就是物质财富的积累,显然我们很难用存量来衡 量一个国家的发展。GDP也是一个流量概念,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 离开了“一定时期”这个时间限制,就亳无意义。 2)生产 本期产出GDP是一定时期内(如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若某国 某年生产价值300亿美元的小麦,只卖掉200亿美元,所剩100亿美元小麦可看做是该国 自己买下来的存货投资,同样应计入GDP;相反,虽然生产了300亿美元的小麦,然而却 卖掉了400亿美元产品,则计入GDP的仍是300亿美元,只是库存减少了100亿美元。 3)最终产品和劳务 最终产品指的是买者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目的是最终使用,而不是再销售或用于深加工 或制作。中间产品是购买后用于进一步加工、制造或再销售的产品或服务。 因为最终产品的价值包含了所有生产最终产品的中间品的价值,所以,最终产品的价 值包括在GDP中,而中间产品不包括在其中,这样就能避免重复计算,夸大GDP的价值 例如,某农户A本期生产了价值100美元的小麦,卖给了面粉厂B生产出价值200美 元的面粉,B又把这价值200美元的面粉卖给食品加工厂C,C又生产出价值为300美元 的面包卖给了顾客。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最终产品—面包的价值300美元应计入当期的 GDP,如果把所有中间产品的价值之和600美元计入当期GDP,就会造成重复计算,产生 严重的扭曲。 4)市场价值 GDP是以市场价值来衡量一国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而市场价值一定要有市场交易 行为才能形成,这样一国经济中有些活动不进入公开市场,因而没有价格,也就无法计入 GDP中,这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地下经济。这是指为了逃避政府管制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有些地下经济是为逃税 或逃避政府的最低工资法、劳动保障法等。在西方,税收很重,如果交易通过正式渠道, 收入者要较高的价格但是只获得较低的收入,所以对一些低收入者而言宁愿用现金结算, 可以要较低的价格,在市场上也有竞争力,交易双方得利,损失的是国家。这种情况在我 国也有,开发票要上税,价格就要高些;不开发票的就可以低点。而有些地下经济活动本 身就属于非法行为,如走私、贩毒等。由于这些活动所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交易躲过了政 32
32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1. 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时期一个国家的国土范围内,本国和外国居民所生产 的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要理解这个概念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一定时期 定义中有一个“一定时期”的限制。在经济学中,把这一类在一定时期内取值的变量 称为流量,如某企业某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指的是该企业 12 个月主营业务收入的总和。人 类社会一直在不断发展,发展的一个方面就是物质财富的积累,显然我们很难用存量来衡 量一个国家的发展。GDP 也是一个流量概念,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离开了“一定时期”这个时间限制,就毫无意义。 2) 生产 本期产出 GDP 是一定时期内(如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若某国 某年生产价值 300 亿美元的小麦,只卖掉 200 亿美元,所剩 100 亿美元小麦可看做是该国 自己买下来的存货投资,同样应计入 GDP;相反,虽然生产了 300 亿美元的小麦,然而却 卖掉了 400 亿美元产品,则计入 GDP 的仍是 300 亿美元,只是库存减少了 100 亿美元。 3) 最终产品和劳务 最终产品指的是买者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目的是最终使用,而不是再销售或用于深加工 或制作。中间产品是购买后用于进一步加工、制造或再销售的产品或服务。 因为最终产品的价值包含了所有生产最终产品的中间品的价值,所以,最终产品的价 值包括在 GDP 中,而中间产品不包括在其中,这样就能避免重复计算,夸大 GDP 的价值。 例如,某农户 A 本期生产了价值 100 美元的小麦,卖给了面粉厂 B 生产出价值 200 美 元的面粉,B 又把这价值 200 美元的面粉卖给食品加工厂 C,C 又生产出价值为 300 美元 的面包卖给了顾客。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最终产品——面包的价值 300 美元应计入当期的 GDP,如果把所有中间产品的价值之和 600 美元计入当期 GDP,就会造成重复计算,产生 严重的扭曲。 4) 市场价值 GDP 是以市场价值来衡量一国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而市场价值一定要有市场交易 行为才能形成,这样一国经济中有些活动不进入公开市场,因而没有价格,也就无法计入 GDP 中,这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 地下经济。这是指为了逃避政府管制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有些地下经济是为逃税 或逃避政府的最低工资法、劳动保障法等。在西方,税收很重,如果交易通过正式渠道, 收入者要较高的价格但是只获得较低的收入,所以对一些低收入者而言宁愿用现金结算, 可以要较低的价格,在市场上也有竞争力,交易双方得利,损失的是国家。这种情况在我 国也有,开发票要上税,价格就要高些;不开发票的就可以低点。而有些地下经济活动本 身就属于非法行为,如走私、贩毒等。由于这些活动所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交易躲过了政
第2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流转,, 府的记录,因此没有计入GDP中。在美国,地下经济的规模估计为4000~13000亿美元, 占GDP的9%~30%。在欧洲一些国家,如意大利这一比例更高。 (2)非市场经济活动。非市场经济活动是指那些公开的但没有市场交易行为的经济活 动。自给自足的生产和家务劳动等都是典型的非市场经济活动,没有经过市场交换,没有 市场价值,不计入GDP。例,如果一个女主人花5美元请了一个搬运工给自己送了一次煤 气罐,则这个搬运工的收入就应计入当期的GDP:如果女主人和这个搬运工结婚了,也许 这位搬运工的生活费和他当搬运工时的收入一样多,但由于不是市场活动,因而不再计入 GDP。另外当居民居住自己拥有的住房时,也存在相似的问题。居民实际上相当于自己做 了房东所提供的服务,并将租金付给自己,这部分租金也不被计入GDP,而居民租借其他 人的房屋时的租金就会计入GDP。 5)名义GDP和实际GDP GDP有名义GDP和实际GDP之分。 所谓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nominal GDP是指用生产商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市价所计 算出来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如中国2006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即是2006年生产的全部最 终产品和劳务用2006年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市场价值 名义GDP的变动受到最终产品的数量和价格的影响,如果价格增加一倍,名义GDP 也将提高一倍,而实际最终产品的数量并没有丝毫变化,这是因为价格因素的存在。由于 无法通过名义GDP的数量大小来比较两个时期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的数量孰多孰少,这样 就要引入实际GDP的概念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real GDP)是指以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所计算出来的当期全 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都是按照同样的价格标准计算出来的,剔除掉了价格因素,各期实 际GDP的大小直接反映出当前最终产品产量的多少,这样就便于比较各期国内经济实际增 长情况 名义GDP可以由下面这个公式转化为实际GDP。 实际GDP=名义GDP 价格指数 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名义GDP与实际GDP的计算,如表2-1所 表2-1实际GDP和名义GDP的计算 2005年名义GDP 2006年名义GDP 2006年实际GDP 石油 2(单价)×1桶=2 3×2桶=6 2×2桶=4 理发 单价)×1次=1 4×3次=12 1×3次=3 2+1=3 6+12=18 4+3=7
33 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流转 第 2 章 府的记录,因此没有计入 GDP 中。在美国,地下经济的规模估计为 4 000~13 000 亿美元, 占 GDP 的 9%~30%。在欧洲一些国家,如意大利这一比例更高。 (2) 非市场经济活动。非市场经济活动是指那些公开的但没有市场交易行为的经济活 动。自给自足的生产和家务劳动等都是典型的非市场经济活动,没有经过市场交换,没有 市场价值,不计入 GDP。例,如果一个女主人花 5 美元请了一个搬运工给自己送了一次煤 气罐,则这个搬运工的收入就应计入当期的 GDP;如果女主人和这个搬运工结婚了,也许 这位搬运工的生活费和他当搬运工时的收入一样多,但由于不是市场活动,因而不再计入 GDP。另外当居民居住自己拥有的住房时,也存在相似的问题。居民实际上相当于自己做 了房东所提供的服务,并将租金付给自己,这部分租金也不被计入 GDP,而居民租借其他 人的房屋时的租金就会计入 GDP。 5) 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GDP 有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之分。 所谓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 GDP)是指用生产商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市价所计 算出来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如中国 2006 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即是 2006 年生产的全部最 终产品和劳务用 2006 年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市场价值。 名义 GDP 的变动受到最终产品的数量和价格的影响,如果价格增加一倍,名义 GDP 也将提高一倍,而实际最终产品的数量并没有丝毫变化,这是因为价格因素的存在。由于 无法通过名义 GDP 的数量大小来比较两个时期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的数量孰多孰少,这样 就要引入实际 GDP 的概念。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是指以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所计算出来的当期全 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都是按照同样的价格标准计算出来的,剔除掉了价格因素,各期实 际 GDP 的大小直接反映出当前最终产品产量的多少,这样就便于比较各期国内经济实际增 长情况。 名义 GDP 可以由下面这个公式转化为实际 GDP。 GDP GDP = 名义 实际 价格指数 (2-2) 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名义 GDP 与实际 GDP 的计算,如表 2-1 所示。 表 2-1 实际 GDP 和名义 GDP 的计算 单位:美元 2005 年名义 GDP 2006 年名义 GDP 2006 年实际 GDP 石油 2(单价)×1 桶=2 3×2 桶=6 2×2 桶=4 理发 1(单价)×1 次=1 4×3 次=12 1×3 次=3 合计 2+1=3 6+12=18 4+3=7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实务 在本例中,假定最终产品和服务只有石油和理发两种,按照名义GDP计算,2005年 的是3美元,2006年的是18美元,2006年相对于2005年名义GDP增至到6倍,但这种 增长大部分是由于价格上涨引起的。如果我们把2005年作为基期计算,2006的实际GDP 是7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23倍,这种增长是由于石油的生产增加2倍,理发这种服务 次数增加3倍引起的,反映出了最终产品数量的增长 2 GNP 和国内生产总值比较相近的一个指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国外所生产的最和方的位用指在一定时内一个国家的在内 国民生产总值又分为现实国民生产总值和潜在国民生产总值。现实国民生产总值是指 实际发生的国民生产总值,潜在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一国经济能够 生产的总产值。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了长期内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资源的最大生产 潜力。当一国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经济在此产出水平上也达到了充分就业,所以潜在的 国民生产总值又称充分就业国民生产总值。现实国民生产总值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潜在 国民生产总值。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代替国民生产总值(GNP) 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从概念上讲,GNP和GDP都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但它们所指“国家”的含义有所不同。GNP所说的“一国”指一国国民,即只要是该国公 民,无论在什么地方创造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都应计入。GDP所说的“一国”指 国境内,即只要是在该国领土上,无论哪国人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都应计 入。GDP和GNP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下式来表示。 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创造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创造的价值总和(2-3) 从历史沿革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用GDP代替GN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新标准,反 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初期,劳动和资本在国家间的流动 不大,所以各国主要以GNP作为经济核算的指标。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和 劳动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越来越大,按“国民”原则统计国民收入,无法准确衡量一 定区域范围的生产总量。1993年,联合国统计司正式决定用GDP取代GNP,作为国民经 济核算的重要指标 2.1.2NNP 国民生产净值( net national product,N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新增 加的产值,即从国民生产总值(GNP)中扣除资本消耗(折旧)以后的价值。它表示的是能够用 于消费、追加固定资产及储备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它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区别在于:
34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在本例中,假定最终产品和服务只有石油和理发两种,按照名义 GDP 计算,2005 年 的是 3 美元,2006 年的是 18 美元,2006 年相对于 2005 年名义 GDP 增至到 6 倍,但这种 增长大部分是由于价格上涨引起的。如果我们把 2005 年作为基期计算,2006 的实际 GDP 是 7 美元,增加到 2005 年的 2.3 倍,这种增长是由于石油的生产增加 2 倍,理发这种服务 次数增加 3 倍引起的,反映出了最终产品数量的增长。 2. GNP 和国内生产总值比较相近的一个指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国民在国内、 国外所生产的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又分为现实国民生产总值和潜在国民生产总值。现实国民生产总值是指 实际发生的国民生产总值,潜在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一国经济能够 生产的总产值。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了长期内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资源的最大生产 潜力。当一国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经济在此产出水平上也达到了充分就业,所以潜在的 国民生产总值又称充分就业国民生产总值。现实国民生产总值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潜在 国民生产总值。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代替国民生产总值(GNP) 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从概念上讲,GNP 和 GDP 都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但它们所指“国家”的含义有所不同。GNP 所说的“一国”指一国国民,即只要是该国公 民,无论在什么地方创造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都应计入。GDP 所说的“一国”指 一国境内,即只要是在该国领土上,无论哪国人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都应计 入。GDP 和 GNP 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下式来表示。 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创造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创造的价值总和 (2-3) 从历史沿革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用 GDP 代替 GNP 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新标准,反 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初期,劳动和资本在国家间的流动 不大,所以各国主要以 GNP 作为经济核算的指标。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和 劳动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越来越大,按“国民”原则统计国民收入,无法准确衡量一 定区域范围的生产总量。1993 年,联合国统计司正式决定用 GDP 取代 GNP,作为国民经 济核算的重要指标。 2.1.2 NNP 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N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新增 加的产值,即从国民生产总值(GNP)中扣除资本消耗(折旧)以后的价值。它表示的是能够用 于消费、追加固定资产及储备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它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区别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