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梦者” 钟扬。 钟扬教授生前为复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利学学院教 授、博导。他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30多年。钟扬 教授在交叉学科领域教书育人、因材施教,培有了许多学科专业人才,多次 获国家和上海市嘉奖:情系社会生态,坚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把科 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雪域高原和上海海滨,为国家与社会的生态文明和绿色 实验6:培养基的制 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在实验实践总结交流过程中与同学们分享钟扬教授先进 讲授 事流:微生物子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技术的学习和应用需要具有钟扬敏投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实验部分让同学们感受实验的不容易和 快乐,体验通过实验获得真理的成就感,感括像钟扬教授等一批杰出科学家 追求的科学梦想、家国情怀和人类梦想。 国家意识和医学素养。在微生物学的发展和研究领域,中国与世界成果共享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使得世界各国日益成为 二个共同体,必携手共创未米。通过介绍薇生物学的奠基人 巴斯德和 李糕对物墨生 讲投 的伟大贡献 SAS病毒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控制,激 贸的效入习。基能,为人类、为国做题就头 长的影响 鱼病防治与三农情怀。例如: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攻克由“嗜水气单 胞菌”引起的淡水鱼类败血症方而的重要进展,弘扬这些科研工作者“情系 三渔,爱酒江河”,培养三农情怀。大力孔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讲授 高度重视培有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自豪感,形成民族文化自倍, 不断提高生 莲规划与职业规划能力了解职业道德要求。 主撰人:张庆华 审核人:许丹、宋增福 教学院长:黄旭雄 日期:2018-12-12
4 3 “善梦者”钟扬。钟扬教授生前为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 授、博导。他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30 多年。钟扬 教授在交叉学科领域教书育人、因材施教,培育了许多学科专业人才,多次 获国家和上海市嘉奖;情系社会生态,坚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把科 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雪域高原和上海海滨,为国家与社会的生态文明和绿色 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在实验实践总结交流过程中与同学们分享钟扬教授先进 事迹。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技术的学习和应用需要具有钟扬教授 一样的实践精神,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实验部分让同学们感受实验的不容易和 快乐,体验通过实验获得真理的成就感,感悟像钟扬教授等一批杰出科学家 追求的科学梦想、家国情怀和人类梦想。 实验 6:培养基的制 备 讲授 √ √ √ √ √ 4 国家意识和医学素养。在微生物学的发展和研究领域,中国与世界成果共享。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使得世界各国日益成为 一个共同体,必须携手共创未来。通过介绍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和 细菌学的奠基人——科赫的伟大贡献,SARS 病毒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控制,激 发学生向他们学习,扎实基础,为人类、为祖国做贡献的伟大情怀。 实验 9“”物理、化 学因素对微生物生 长的影响 讲授 √ √ √ √ √ 5 鱼病防治与三农情怀。例如: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攻克由“嗜水气单 胞菌”引起的淡水鱼类败血症方面的重要进展,弘扬这些科研工作者“情系 三渔,爱洒江河”,培养三农情怀。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高度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形成民族文化自信,不断提高生 涯规划与职业规划能力,了解职业道德要求。 讲授 主撰人:张庆华 审核人:许丹、宋增福 教学院长:黄旭雄 日 期:2018-12-12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实验课) 一、课程信息 中文 微生物学实验 课程名称 英文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1806110 基本信息 课程号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 学分 实验/上机学时 24 开课学期 第5学期 先修课程 微生物学 面向专业生物制药专业(食品学院) 6.微生物学实验是食品学院生物制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选修课。本课程比较 系统和完整地介绍了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操作。该课程涉及普通微生物学 的基本操作技能,为科学研究及生产实践打下坚实的实验操作基础。 7. 该实验课课程涉及8个实验(1个实验选修),从简单到复杂,包括7个验 证性实验,1个综合性实验,1个设计性实验。为今后的专业实践及科研工 作打下良好的实验基础。 课程目标 8. 从始至终建立无菌操作的概念,学会如何处理和控制有害病原菌,加深对 科赫法则的理解。 9. 把课程学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 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 10.培养一懂两爱(具有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情怀)的新时代 水产科技创新和实践者,具有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继承和发扬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医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考核方式 采用平时考核和撰写实验报告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实验成绩作全面的评 价。本课程采用出勤、实际操作、实验报告分别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评分标准 每个实验,出勤10%,实际操作40%,总结报告50%。实验成绩分:优、良、中 及格、不及格五级。 周德庆主编,《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自编[]统编 实验指导 育出版社,2013年3月第3版,ISBN:9787040369380。 书 自编[]统编
5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实验课) 一、课程信息 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 微生物学实验 英文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课程号 1806110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 学分 1 实验/上机学时 24 开课学期 第 5 学期 先修课程 微生物学 面向专业 生物制药专业(食品学院) 课程目标 6. 微生物学实验是食品学院生物制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选修课。本课程比较 系统和完整地介绍了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操作。该课程涉及普通微生物学 的基本操作技能,为科学研究及生产实践打下坚实的实验操作基础。 7. 该实验课课程涉及 8 个实验(1 个实验选修),从简单到复杂,包括 7 个验 证性实验,1 个综合性实验,1 个设计性实验。为今后的专业实践及科研工 作打下良好的实验基础。 8. 从始至终建立无菌操作的概念,学会如何处理和控制有害病原菌,加深对 科赫法则的理解。 9. 把课程学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 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 10. 培养一懂两爱(具有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情怀)的新时代 水产科技创新和实践者,具有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继承和发扬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医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考核方式 采用平时考核和撰写实验报告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实验成绩作全面的评 价。本课程采用出勤、实际操作、实验报告分别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评分标准 每个实验,出勤 10%,实际操作 40%,总结报告 50%。实验成绩分:优、良、中、 及格、不及格五级。 实验指导 书 周德庆主编,《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三版),高等教 育出版社,2013 年 3 月第 3 版,ISBN:9787040369380。 自 编 [ ]统 编 [ √ ] 自 编 [ ]统 编 [ ]
二、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每组人数 实验目的 实验项目内容 操作方法并利用显 显微镜油镜的 使用 3 验证 必修 和原理。 菌涂片并对涂片进行简单染色 180611 细南的涂片及 002 简单染色法 必修 1 的使用并了解所染细菌的 180611 细菌的革兰氏 :振几种苹兰氏染色方法及无离操作技 003 染色法 验证 巩显微镜的使用并了解所染细菌的染 的色特并细报告 色特性、细葡形态 细菌的芽孢染 色及鞭毛、 上色方法 3 膜示范片观察 :家程用显微说观察酵母图个体形态特征 醇母菌的形态 g61 观察及总菌计 验证 4-5 学习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酵母商细 微生物细胞活体染色的原理和计 母细面的样流中酵母的死活特 4.绘制视野图并撰写实验报告 霉菌的形态及 曲毒和根霉的发有过程和 制作霉菌水浸片并在显微镜下察其个体 四大菌落比较 3 2观察和比较四大类菌落的形态特征 视察、比较、区分各大类微生物群体形态 6
6 二、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 项目 编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 时 实 验 类 型 实 验 要 求 每 组 人 数 实验目的 实验项目内容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目 标 1 目 标 2 目 标 3 目 标 4 目 标 5 180611 001 显微镜油镜的 使用 3 验 证 必 修 1 1.了解光学显微镜的简单构造和原理。 2. 熟悉油镜的使用和使用原理 1.学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并利用显微 镜观察微生物教学示范装片 2.绘制视野图并撰写实验报告 √ √ √ 180611 002 细菌的涂片及 简单染色法 3 3 验 证 必 修 1 1.掌握细菌涂片的制备方法 2.掌握几种常用的简单染色方法及无菌操 作技术 3.巩固显微镜的使用并了解所染细菌的染 色特性、细菌形态 1.制备细菌涂片并对细菌涂片进行简单染色 2.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染色特性和细胞形态 3.绘制视野图并撰写实验报告 √ √ √ 180611 003 细菌的革兰氏 染色法 3 3 验 证 必 修 1 1 掌握细菌涂片的制备方法 2.掌握几种革兰氏染色方法及无菌操作技 术 3.巩固显微镜的使用并了解所染细菌的染 色特性、细菌形态 1.制备细菌涂片并对细菌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 2.用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涂片,并了解所染细 菌的染色特性、细胞形态 3.绘制视野图并撰写实验报告 √ √ √ 180611 004 细菌的芽孢染 色及鞭毛、荚 膜示范片观察 3 3 验 证 必 修 1 1.掌握细菌的芽孢等染色方法 2.观察菌的特殊构造 1 制备细菌涂片并对细菌涂片进行芽孢染色 2 用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涂片和荚膜、鞭毛染色 的示范片,了解它们的染色特性 3.绘制视野图并撰写实验报告 √ √ √ 180611 005 酵母菌的形态 观察及总菌计 数 3 3 验 证 必 修 4-5 1.掌握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个体形态特征 的方法 2.学习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酵母菌细胞数 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微生物细胞活体染色的原理和计数 的方法 1.观察酵母菌的个体形态泡特征 2.通过计数板在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并计算出样 液中酵母细胞的浓度 3.用活性染料区分样液中酵母菌的死活特征 4.绘制视野图并撰写实验报告 √ √ √ √ √ 180611 006 霉菌的形态及 四大菌落比较 3 3 验 证 必 修 1 1.观察青霉、曲霉和根霉的发育过程和各 自的形态特征 2.观察和比较四大类菌落的形态特征 1.制作霉菌水浸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个体形 态特征 2.观察、比较、区分各大类微生物群体形态特 √ √ √ √ √
3.绘制视野图并撰写实验报告 .掌挥基础培养基制备的原则和要求 1为后续实验配制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并分 18061 培养基的制备 4-5 般养基的制各过程 007 3 3.熟悉高压蕊汽灭菌的原理及具体操作方 2.利用高压蒸汽灭菌蜗对配置好的培养基和分 装好的去离子水进行灭菌操作 ,学习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的基本原理, 1,过平板划线法分离培养液中的混合南种 并熟练拿握其操作方法 并观察分离得到的菌落特征 180611 细菌的分离培 综必 2.学习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微生物样 2.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样品溶液中活细胞 008 养及活菌计数 合修 4-5 品中活细胞的原理 的数量 然练拿握平板菌落计数的操作步骤与力 .图示划线平板上的菌落种类和分布情况,并 纸写实买报告 1.桶得理化因素如渗透压和温度对微生物 1.测试不同的温度、出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物理、化学因 180611 生长的影响 测试紫外线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素对微生物生 4-5 2.懂得紫外线杀灭微生物细胞的原理 测试各种游毒剂和染科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009 长的影响 3.学会自己设计实验测试一些环境因子对 微生物影响的方法与步骤 注:实验项目编号:课程代码+顺序号,如1802105+01即180210501 实验类型:演示、验证、设计、综合 实验要求:必修、选修 1
7 征 3.绘制视野图并撰写实验报告 180611 007 培养基的制备 3 3 验 证 必 修 4-5 1.掌握基础培养基制备的原则和要求 2.掌握一般培养基的制备过程 3.熟悉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及具体操作方 法 1 为后续实验配制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并分 装 2.利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配置好的培养基和分 装好的去离子水进行灭菌操作 √ √ √ 180611 008 细菌的分离培 养及活菌计数 3 3 综 合 必 修 4-5 1.学习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的基本原理, 并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 2.学习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微生物样 品中活细胞的原理 3.熟练掌握平板菌落计数的操作步骤与方 法 1.通过平板划线法分离培养液中的混合菌种, 并观察分离得到的菌落特征 2.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样品溶液中活细胞 的数量 3.图示划线平板上的菌落种类和分布情况,并 撰写实验报告 √ √ √ √ √ 180611 009 物理、化学因 素对微生物生 长的影响 3 3 设 计 选 修 4-5 1.懂得理化因素如渗透压和温度对微生物 生长的影响 2.懂得紫外线杀灭微生物细胞的原理 3.学会自己设计实验测试一些环境因子对 微生物影响的方法与步骤 1.测试不同的温度、pH 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测试紫外线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3.测试各种消毒剂和染料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 √ √ 注:实验项目编号:课程代码+顺序号,如 1802105+01 即 180210501 实验类型:演示、验证、设计、综合 实验要求:必修、选修
三、课程思政素材 序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实验项目名膏 教学方法 对深程目标的支排度 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目标5 学以致用。通过讲解酵母菌在食品、酿造方面的应用,引导学生如何利用 实验5:酵母菌的形 有益菌:通过日常防霉知识的举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如何控制有害菌。 态观察及总菌计数 讲授、视频 科学素养。利用科赫如何寻找固体培养基的凝固剂的故事,启发学生养成 实验6:霉的形态 2 认真观察的习惯,从而才能做到触类旁通。利用弗莱明如何发现青莓素的 讲投、祝频 故事,引导学生实验中注意细节,有可能导致重大发现。 及四大菌落比较 “善梦者”钟扬。钟扬教授生前为复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博导。他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30多年。 钟扬教授在交叉学科领域教书有人、因材施教,掊有了许多学科专业人才 多次获家和上海市嘉奖:情系社会生态,坚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 把科学研究的种 播撒在雪高原和上海海滨,为 家与社会的生态 3 实验6:培养基的制 和绿色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在实验实我总结交流过程中与同学]分享钟扬 讲投 教授先进事迹。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技术的学习和应用需要具 有钟场教授一样的实践精神,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实验部分让同学们感受实 验的不容易和快乐,体验通过实验获得真理的成就感,感悟像钟扬教授等 一批杰出科学家迫求的科学梦想、家国情杯和人类梦想, 母家查识和库 物学的 展和 九 领域,中国与世界成果共 享。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使得世界各国日 益成为一个共同体,必须携手共创未来。通过介绍微生物学的莫基人一 实验9“”物理、化 巴斯德和细菌学的莫基人一一科赫的伟大贡献,SA心病毒在中国的传播及 学因素对微生物生 讲投 其控制,激发学生向他们学习,扎实基础,为人类、为祖国做贡献的伟大 长的影响 情怀。 鱼病防治与三农情杯。例如: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攻克由“暗水气 单胞菌”引起的淡水鱼类败血症方而的重要进展,弘扬这些科研工作者“情 系三渔,爱酒江河” ,培养三农情怀。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 精神,高度重视培有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形成民族文化自信,不 断提高生涯规划与取业规划能力,了解职业道德要求
8 三、课程思政素材 序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实验项目名称 教学方法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目标 4 目标 5 1 学以致用。通过讲解酵母菌在食品、酿造方面的应用,引导学生如何利用 有益菌;通过日常防霉知识的举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如何控制有害菌。 实验5:酵母菌的形 态观察及总菌计数 讲授、视频 √ √ √ √ 2 科学素养。利用科赫如何寻找固体培养基的凝固剂的故事,启发学生养成 认真观察的习惯,从而才能做到触类旁通。利用弗莱明如何发现青霉素的 故事,引导学生实验中注意细节,有可能导致重大发现。 实验 6:霉菌的形态 及四大菌落比较 讲授、视频 √ √ √ √ √ 3 “善梦者”钟扬。钟扬教授生前为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博导。他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30 多年。 钟扬教授在交叉学科领域教书育人、因材施教,培育了许多学科专业人才, 多次获国家和上海市嘉奖;情系社会生态,坚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 把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雪域高原和上海海滨,为国家与社会的生态文明 和绿色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在实验实践总结交流过程中与同学们分享钟扬 教授先进事迹。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技术的学习和应用需要具 有钟扬教授一样的实践精神,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实验部分让同学们感受实 验的不容易和快乐,体验通过实验获得真理的成就感,感悟像钟扬教授等 一批杰出科学家追求的科学梦想、家国情怀和人类梦想。 实验 6:培养基的制 备 讲授 √ √ √ √ √ 4 国家意识和医学素养。在微生物学的发展和研究领域,中国与世界成果共 享。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使得世界各国日 益成为一个共同体,必须携手共创未来。通过介绍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巴斯德和细菌学的奠基人——科赫的伟大贡献,SARS 病毒在中国的传播及 其控制,激发学生向他们学习,扎实基础,为人类、为祖国做贡献的伟大 情怀。 实验 9“”物理、化 学因素对微生物生 长的影响 讲授 √ √ √ √ √ 5 鱼病防治与三农情怀。例如: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攻克由“嗜水气 单胞菌”引起的淡水鱼类败血症方面的重要进展,弘扬这些科研工作者“情 系三渔,爱洒江河”,培养三农情怀。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 精神,高度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形成民族文化自信,不 断提高生涯规划与职业规划能力,了解职业道德要求。 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