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2020届高三上学期一轮月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康熙大帝与清代科学 王扬宗 明末欧洲天主教传教士来华,揭开了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新篇章,同时也引发了激烈的中 西文化冲突,导致已经编译好的《崇祯历书》未能正式颁行。清兵入关,汤若望将该书改编 为《西洋新法历书》,迎合了新朝的需要,得以颁行天下。但随之而来的中西历法冲突,终 于酿成康熙初年的历狱大案。 康熙帝深信西方的天文学和数学。“朕思己不知焉能断人之是非?因自愤而学焉。”康熙 初年的这场历法大战证明西方天文学比钦天监使用的大统历和回回历法在计算方法上更准 确,于是在平反历狱后,他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监副,让南怀仁讲几何学和力学等知识 方传教士希望以科学为传教铺路,康熙帝则需要科学为朝廷服务 康煕在学习西方科学的同时,也认真研读中国典籍,他对宋明理学家对于自然现象的解 释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他不喜欢耶稣会士传播的那一套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而推崇朱熹 的格物致知论。 康熙帝以继承华夏正统自居,“崇儒重道”是他的基本国策,这导致了他在晚年评定中 西历法之争时,采取了“西学中源”的立场。在崇尚儒学的社会氛围里,西学“名不正,言 不顺”,而认定西学源于中国之后,中西实为一家,他就能名尊中学,实用西术,并能避“用 夷变夏”之嫌。在确定“西学中源”说的钦定地位之后,康煕帝以“御制”的名义编纂了《律 历渊源》并刊行,从而促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带动了清代科学的进步。 康熙帝晚年亲自组织进行了两项科学工程。首先是全国范围的地图测绘。这是康熙帝利 用耶稣会士为其服务的成功典范,也可以说是耶稣会士利用康熙帝的支持开展科学工作的成 功范例。第二项大工程是《律历渊源》一百卷的编纂,编纂工作始于1713年。康熙帝从全 国调集了 汉、满、蒙族的一批专门人才,历时八年于康熙六十年(1721)终于完成这部著作。 从康煕帝亲自领导这两项大工程,尤其是《律历渊源》的编纂,我们可以一窥其名为“御 制”实为御用科学的性质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 2020 届高三上学期一轮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康熙大帝与清代科学 王扬宗 明末欧洲天主教传教士来华,揭开了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新篇章,同时也引发了激烈的中 西文化冲突,导致已经编译好的《崇祯历书》未能正式颁行。清兵入关,汤若望将该书改编 为《西洋新法历书》,迎合了新朝的需要,得以颁行天下。但随之而来的中西历法冲突,终 于酿成康熙初年的历狱大案。 康熙帝深信西方的天文学和数学。“朕思己不知焉能断人之是非?因自愤而学焉。”康熙 初年的这场历法大战证明西方天文学比钦天监使用的大统历和回回历法在计算方法上更准 确,于是在平反历狱后,他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监副,让南怀仁讲几何学和力学等知识。西 方传教士希望以科学为传教铺路,康熙帝则需要科学为朝廷服务。 康熙在学习西方科学的同时,也认真研读中国典籍,他对宋明理学家对于自然现象的解 释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他不喜欢耶稣会士传播的那一套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而推崇朱熹 的格物致知论。 康熙帝以继承华夏正统自居,“崇儒重道”是他的基本国策,这导致了他在晚年评定中 西历法之争时,采取了“西学中源”的立场。在崇尚儒学的社会氛围里,西学“名不正,言 不顺”,而认定西学源于中国之后,中西实为一家,他就能名尊中学,实用西术,并能避“用 夷变夏”之嫌。在确定“西学中源”说的钦定地位之后,康熙帝以“御制”的名义编纂了《律 历渊源》并刊行,从而促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带动了清代科学的进步。 康熙帝晚年亲自组织进行了两项科学工程。首先是全国范围的地图测绘。这是康熙帝利 用耶稣会士为其服务的成功典范,也可以说是耶稣会士利用康熙帝的支持开展科学工作的成 功范例。第二项大工程是《律历渊源》一百卷的编纂,编纂工作始于 1713 年。康熙帝从全 国调集了 汉、满、蒙族的一批专门人才,历时八年于康熙六十年(1721)终于完成这部著作。 从康熙帝亲自领导这两项大工程,尤其是《律历渊源》的编纂,我们可以一窥其名为“御 制”实为御用科学的性质
第一,是指导思想上追求为皇朝现实政治服务。康熙帝御用的历算专家将河图洛书附会 为“数理本原”,以《周髀算经》为“西学中源”说张本。其用意虽说也有吸收西法的积极 意义,但这不仅与科学的求真精神背道而驰,而且将清代科学引向了“会通中西”的羊肠小 第二,御用科学必须由皇家来掌握、控制和垄断。康熙帝对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加以严 格的控制,一旦传教士的活动超出了他许可的范围,他就严加禁止 第三,御用科学追求的是实用性、权威性,而不是创新性。康熙帝等自诩为“淑天下而 范万世”的《历象考成》和《数理精蕴》等御制“一代大典”尽管在清代科学史上有一定的 进步意义,但放在17—18世纪的世界科学之林,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第四,与御用科学的权威性密切相关的是其保守性。在康熙帝的影响下,钦天监虽然聘 用了耶稣会士,采取了西法,但其任务和工作则依循旧轨,毫无求新求变,清朝也没有建立 任何新的科研机构,最终导致在中西交流频繁的康乾盛世,国人对近代科学亳无感知 西方科学、文化和政治的发展,使得文治武功、雄才大略的康熙帝在世界史上黯然失色。 康煕苦心经营的御用科学,试图将完全不对等的中西科学进行融合和会通,结果只能是南辕 北辙,将中国科学引向了歧途,中西科学的差距由此不断扩大。思想的禁锢和文化的束缚代 价何等沉重,中华民族为此虚掷了多少光阴!探讨康熙帝发展科学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反思 我们的思想惰性和体制弊病也会有所裨益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12月14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末欧洲天主教传教士来华,使中西文化交流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随着中西文 化交流越发深入,中西历法的冲突愈演愈烈,最后酿成了康熙初年的历狱大案。 B.康熙深信西方的天文学和数学,中西历法之争的结果更加强了他对西方科学的信任, 为了让科学服务于朝廷,他让传教士南怀仁入朝为官 C.由于激烈的中西文化冲突,《崇祯历书》未能正式施行。清军入关后,为了迎合新朝 的需要,汤若望以该书为蓝本编写《西洋新法历书》,最终颁行天下 事实证明,西方天文学在当时是先进的,在平反历狱后,康熙利用西方传教士想通过 科学为宣传教义打基础的需求,推动了西方科学的引入 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康熙和传教士各取所需,康熙利用了传教士要传播教义的 愿望,传教士则利用了皇帝想让科学为朝廷服务的目的
第一,是指导思想上追求为皇朝现实政治服务。康熙帝御用的历算专家将河图洛书附会 为“数理本原”,以《周髀算经》为“西学中源”说张本。其用意虽说也有吸收西法的积极 意义,但这不仅与科学的求真精神背道而驰,而且将清代科学引向了“会通中西”的羊肠小 道。 第二,御用科学必须由皇家来掌握、控制和垄断。康熙帝对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加以严 格的控制,一旦传教士的活动超出了他许可的范围,他就严加禁止。 第三,御用科学追求的是实用性、权威性,而不是创新性。康熙帝等自诩为“淑天下而 范万世”的《历象考成》和《数理精蕴》等御制“一代大典”尽管在清代科学史上有一定的 进步意义,但放在 17—18 世纪的世界科学之林,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第四,与御用科学的权威性密切相关的是其保守性。在康熙帝的影响下,钦天监虽然聘 用了耶稣会士,采取了西法,但其任务和工作则依循旧轨,毫无求新求变,清朝也没有建立 任何新的科研机构,最终导致在中西交流频繁的康乾盛世,国人对近代科学毫无感知。 西方科学、文化和政治的发展,使得文治武功、雄才大略的康熙帝在世界史上黯然失色。 康熙苦心经营的御用科学,试图将完全不对等的中西科学进行融合和会通,结果只能是南辕 北辙,将中国科学引向了歧途,中西科学的差距由此不断扩大。思想的禁锢和文化的束缚代 价何等沉重,中华民族为此虚掷了多少光阴!探讨康熙帝发展科学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反思 我们的思想惰性和体制弊病也会有所裨益。 (选自《光明日报》2016 年 12 月 14 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末欧洲天主教传教士来华,使中西文化交流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随着中西文 化交流越发深入,中西历法的冲突愈演愈烈,最后酿成了康熙初年的历狱大案。 B.康熙深信西方的天文学和数学,中西历法之争的结果更加强了他对西方科学的信任, 为了让科学服务于朝廷,他让传教士南怀仁入朝为官。 C.由于激烈的中西文化冲突,《崇祯历书》未能正式施行。清军入关后,为了迎合新朝 的需要,汤若望以该书为蓝本编写《西洋新法历书》,最终颁行天下。 D.事实证明,西方天文学在当时是先进的,在平反历狱后,康熙利用西方传教士想通过 科学为宣传教义打基础的需求,推动了西方科学的引入。 2.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康熙和传教士各取所需,康熙利用了传教士要传播教义的 愿望,传教士则利用了皇帝想让科学为朝廷服务的目的
B.认定西学源于中国,可以帮助康熙摆脱西学“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避免“以夷 变夏”的嫌疑,从而让使用西术成为可能。 C.因为康熙对西方科学和中国典籍都有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他才会把“崇儒重道”作为 基本的国策,从而确立“西学中源”在清朝科学史上的钦定地位 D面向全国的地图测绘是康熙帝“会通中西”的一个成功范例,康熙的支持和传教士的 参与共同促成了这一伟业,这主要是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熙帝的“西学中源”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带动了清代 科学的进步,但狭隘的思想也将清代科学发展之路引向了逼仄的羊肠小路。 B.康熙竟然还夜郎自大,自认为《历象考成》等足可垂范万世,事实上,将《历象考成》 和《数理精蕴》等御制“一代大典”放在当时世界科学的舞台,就显得微乎其微。 C.考虑到为皇朝服务的目的,康熙在引入西学的同时,也控制着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 这一方面符合清朝政治专制特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康熙引入西学的局限性 康煕的御用科学最大的弊端在于它对人民思想的禁锢和文化的束缚,而这种禁锢和束 缚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作者重新审视历史,就是为了暴露历史问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槐花 阿来 突然袭来一股浓烈的花香。谢拉班在梦醒时突然感到过分的宁静,还闻到了稠重浓烈的 花香。是槐花的香气。他关了灯,仰躺在床上。岗亭的顶尖就成了一只幽深的倒悬的杯子, 里面斟满往事的气味。 花香又一次袭来。谢拉班掀开楼顶口的盖板,下了楼梯。转过身子时,他发现了墙外河 边的槐树。树和他就只隔着一条马路一扇铁栅门。目力所及,凡是被灰蒙蒙的灯光映射的地 方都有巨大的寂静存在。而那些灯光照射不到的树林里、田野里、村庄里的夜晚似乎充满 了声音,野兽走动,禽鸟梦呓,草木生长,夜风吹动……妻子死了,当派出所长的儿子看他 孤独,为他办了农转非手续。这个以前远近闻名的猎手成了车场的守夜人 警车尖利的叫声划破了寂静。儿子他们又抓住小偷或者什么别的坏人了吗?谢拉班为那 个小家伙担心了,虽然他知道小家伙不在城里。他曾听儿子说过:“叫小家伙不要再遇见我
B.认定西学源于中国,可以帮助康熙摆脱西学“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避免“以夷 变夏”的嫌疑,从而让使用西术成为可能。 C.因为康熙对西方科学和中国典籍都有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他才会把“崇儒重道”作为 基本的国策,从而确立“西学中源”在清朝科学史上的钦定地位。 D.面向全国的地图测绘是康熙帝“会通中西”的一个成功范例,康熙的支持和传教士的 参与共同促成了这一伟业,这主要是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康熙帝的“西学中源”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带动了清代 科学的进步,但狭隘的思想也将清代科学发展之路引向了逼仄的羊肠小路。 B.康熙竟然还夜郎自大,自认为《历象考成》等足可垂范万世,事实上,将《历象考成》 和《数理精蕴》等御制“一代大典”放在当时世界科学的舞台,就显得微乎其微。 C.考虑到为皇朝服务的目的,康熙在引入西学的同时,也控制着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 这一方面符合清朝政治专制特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康熙引入西学的局限性。 D.康熙的御用科学最大的弊端在于它对人民思想的禁锢和文化的束缚,而这种禁锢和束 缚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作者重新审视历史,就是为了暴露历史问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槐 花 阿来 突然袭来一股浓烈的花香。谢拉班在梦醒时突然感到过分的宁静,还闻到了稠重浓烈的 花香。是槐花的香气。他关了灯,仰躺在床上。岗亭的顶尖就成了一只幽深的倒悬的杯子, 里面斟满往事的气味。 花香又一次袭来。谢拉班掀开楼顶口的盖板,下了楼梯。转过身子时,他发现了墙外河 边的槐树。树和他就只隔着一条马路一扇铁栅门。目力所及,凡是被灰蒙蒙的灯光映射的地 方都有巨大的寂静存在。而那些灯光照射不到的树 林里、田野里、村庄里的夜晚似乎充满 了声音,野兽走动,禽鸟梦呓,草木生长,夜风吹动……妻子死了,当派出所长的儿子看他 孤独,为他办了农转非手续。这个以前远近闻名的猎手成了车场的守夜人。 警车尖利的叫声划破了寂静。儿子他们又抓住小偷或者什么别的坏人了吗?谢拉班为那 个小家伙担心了,虽然他知道小家伙不在城里。他曾听儿子说过:“叫小家伙不要再遇见我
他干的事够他蹲两年监狱。” 躺在床上,闭上眼睛,那小家伙向他走来。那眉眼,那暴突的门牙都给人一种稚气的感 觉。小家伙稚气未脱却故作老成,用一种突然有了钱,见了一点世界的大大咧咧的口气跟他 说话:“嗨,老头……”谢拉班却偏偏对这么一个不懂礼貌的小家伙怀着父亲般的慈爱。他 用哄孩子一样的声音说:“把车停好,停好。”停好车了,他又叮嘱他收好东西,关上车窗, 上锁。每次都是等小家伙走远了,谢拉班才突然意识到:天哪,家乡话!老头已经很久不说 家乡话了。除了家乡话,他只能讲几句和守车有关的不连贯的汉语。所以几乎失去了说话的 机会。 他刚进城时不住在这里,跟儿子和儿媳妇住在一起。儿媳妇说汉语,戴着眼镜,说话轻 声细语。谢拉班尤其喜欢她那口整齐洁白的牙齿。儿媳妇给了他一间专门的房子。床低矮柔 软。墙上挂着他舍不得卖掉的火枪,一对鹿角、几颗野猪獠牙和几片野鸡翎子。窗下有一张 躺椅,上面铺着熊皮。儿媳妇经常让同事和上司来参观,这个老猎手的房间引起了他们的赞 叹。谢拉班终于渐渐明白,那赞叹不是冲他来的,而是冲着儿媳妇,赞叹她对一个形貌古怪 的藏族公公的孝敬而发的。最终的结果是她成了妇联的领导。那天家里摆了酒,还有好多的 菜。吃完,儿媳妇用牙签拨弄牙缝,拨断了几根签子也没弄出点什么。她大张开嘴唇,这时, 全部上牙就掉了下来。儿媳妇可爱的牙齿是假的!谢拉班对儿子说:“我受不了了。”“为 什么?”“你老婆是假的,牙齿。是你打掉的吗?”儿子摇头。儿媳妇问丈夫:“你们说什么 你们用汉话谈吧。”“父亲不会。”“慢慢学嘛。”说完,她就端起那个装假牙的杯子进了另 间房子。谢拉班突然高声说:“我要回家!”于是他就成为车场的守夜人了。 刚守夜的时候还没有这个专门的停车场。原先的车都停在一个僻静的十字街口。守夜人 住在一幢六层楼房下平时不用的安全门洞里,门洞很小,刚好能放下一架床、一只火炉和他 宽大的身子。后来,他把儿子为他架的床拆了,在地上铺上那张熊皮,听着火炉里的噼啪声 和那好闻的松脂香气,在熊皮上安然入眠 小家伙每次都给他捎来东西:一捆引火的干树枝,点燃后熏除蚊虫和秽气的新鲜柏枝, 糖果,甘蔗,鼻烟,甚至还带来过一摞连环画和一把玩具手枪。然后就和他告别,上街吃饭, 打下点小注的台球。有一次,小家伙从车上抱出来大把洁白芬芳的槐花,他把槐花扔在熊 皮上,小屋里立即充满了槐花的香气。他又从车上取下一小袋麦面,说:“做个馍馍吧,家 乡的槐花馍馍吧。”谢拉班生火,烧水,和面,在面粉中掺进细碎的槐花瓣子。馍馍熟了 馍馍上纹路开阔,眉开眼笑,香气四溢。小屋里缭绕着甘甜的槐花香气。 现在。在这个槐花初放、香气浓郁的夜半,谢拉班躺在床上,他好像又看到说家乡话的
他干的事够他蹲两年监狱。” 躺在床上,闭上眼睛,那小家伙向他走来。那眉眼,那暴突的门牙都给人一种稚气的感 觉。小家伙稚气未脱却故作老成,用一种突然有了钱,见了一点世界的大大咧咧的口气跟他 说话:“嗨,老头……”谢拉班却偏偏对这么一个不懂礼貌的小家伙怀着父亲般的慈爱。他 用哄孩子一样的声音说:“把车停好,停好。”停好车了,他又叮嘱他收好东西,关上车窗, 上锁。每次都是等小家伙走远了,谢拉班才突然意识到:天哪,家乡话!老头已经很久不说 家乡话了。除了家乡话,他只能讲几句和守车有关的不连贯的汉语。所以几乎失去了说话的 机会。 他刚进城时不住在这里,跟儿子和儿媳妇住在一起。儿媳妇说汉语,戴着眼镜,说话轻 声细语。谢拉班尤其喜欢她那口整齐洁白的牙齿。儿媳妇给了他一间专门的房子。床低矮柔 软。墙上挂着他舍不得卖掉的火枪,一对鹿角、几颗野猪獠牙和几片野鸡翎子。窗下有一张 躺椅,上面铺着熊皮。儿媳妇经常让同事和上司来参观,这个老猎手的房间引起了他们的赞 叹。谢拉班终于渐渐明白,那赞叹不是冲他来的,而是冲着儿媳妇,赞叹她对一个形貌古怪 的藏族公公的孝敬而发的。最终的结果是她成了妇联的领导。那天家里摆了酒,还有好多的 菜。吃完,儿媳妇用牙签拨弄牙缝,拨断了几根签子也没弄出点什么。她大张开嘴唇,这时, 全部上牙就掉了下来。儿媳妇可爱的牙齿是假的!谢拉班对儿子说:“我受不了了。” “为 什么?”“你老婆是假的,牙齿。是你打掉的吗?”儿子摇头。儿媳妇问丈夫:“你们说什么, 你们用汉话谈吧。”“父亲不会。”“慢慢学嘛。”说完,她就端起那个装假牙的杯子进了另一 间房子。谢拉班突然高声说:“我要回家!”于是他就成为车场的守夜人了。 刚守夜的时候还没有这个专门的停车场。原先的车都停在一个僻静的十字街口。守夜人 住在一幢六层楼房下平时不用的安全门洞里,门洞很小,刚好能放下一架床、一只火炉和他 宽大的身子。后来,他把儿子为他架的床拆了,在地上铺上那张熊皮,听着火炉里的噼啪声 和那好闻的松脂香气,在熊皮上安然入眠。 小家伙每次都给他捎来东西:一捆引火的干树枝,点燃后熏除蚊虫和秽气的新鲜柏枝, 糖果,甘蔗,鼻烟,甚至还带来过一摞连环画和一把玩具手枪。然后就和他告别,上街吃饭, 打下点小注的台球。有一次 ,小家伙从车上抱出来大把洁白芬芳的槐花,他把槐花扔在熊 皮上,小屋里立即充满了槐花的香气。他又从车上取下一小袋麦面,说:“做个馍馍吧,家 乡的槐花馍馍吧。”谢拉班生火,烧水,和面,在面粉中掺进细碎的槐花瓣子。馍馍熟了。 馍馍上纹路开阔,眉开眼笑,香气四溢。小屋里缭绕着甘甜的槐花香气。 现在。在这个槐花初放、香气浓郁的夜半,谢拉班躺在床上,他好像又看到说家乡话的
小家伙从车上下来时摹仿那些最老成的司机的姿态,听见他喊:“老头,嗨!” 组成这个城市的建筑正从模糊的、似梦非梦的灯光下解脱出来,谢拉班就从床上起来。 那天他花了很长时间把一些废钢条绑成了一架梯子,把梯子扛到槐树下,采摘了许多芬芳洁 白的槐花 (选自《阿坝阿来》,有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老人的警察儿子并不太喜欢“小家伙”,是因为“小家伙”横亘在他和父亲之间,造成了 他们 父子失和。 B.“小家伙”大大咧咧,身上稚气未脱,能够引起老人的认同,是因为他身上有老人年轻时 候 的影子。 C.老人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来源于和儿媳妇语言上沟通的不顺畅和对儿媳妇某些行为的不认 同 D.“馍馍上纹路开阔,眉开眼笑,香气四溢”一句用了拟人手法,渲染了谢拉班和小家伙相 时快乐的气氛。 E.老人是一个藏族猎人,进入城市后极其不适应,除了城乡生活的反差外,还存在不同民 族之 间文化上的冲突 5、概括并分析谢拉班这一人物形象。(4分) 6、作品中插叙占了大量篇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原文加以分析。(6分)
小家伙从车上下来时摹仿那些最老成的司机的姿态,听见他喊:“老头,嗨!” 组成这个城市的建筑正从模糊的、似梦非梦的灯光下解脱出来,谢拉班就从床上起来。 那天他花了很长时间把一些废钢条绑成了一架梯子,把梯子扛到槐树下,采摘了许多芬芳洁 白的槐花。 (选自《阿坝阿来》,有改 动)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4 分) A.老人的警察儿子并不太喜欢“小家伙”,是因为“小家伙”横亘在他和父亲之间,造成了 他们 父子失和。 B.“小家伙”大大咧咧,身上稚气未脱,能够引起老人的认同,是因为他身上有老人年轻时 候 的影子。 C.老人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来源于和儿媳妇语言上沟通的不顺畅和对儿媳妇某些行为的不认 同。 D.“馍馍上纹路开阔,眉开眼笑,香气四溢”一句用了拟人手法,渲染了谢拉班和小家伙相 处 时快乐的气氛。 E.老人是一个藏族猎人,进入城市 后极其不适应,除了城乡生活的反差外,还存在不同民 族之 间文化上的冲突。 5、概括并分析谢拉班这一人物形象。(4 分) 6、作品中插叙占了大量篇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原文加以分析。(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