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一段现代文,完成1-3题 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我看到的一个方面是互联网 对于人类社会话语权的彩响—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描述人类社会话语权的发展历程。人 类社会的早期,话语权掌握在代表世俗权威的“君”和宗教权威的“神”手中。无论是出 于维护自身的统治或其它什么样的目的,“君”和“神”都决不会放弃对话语权的掌控, 这个时代姑且称之为话语权的“君神时代”。非官办媒体出现之后,话语权扩散到了世俗 和宗教之外的媒体手中,更多的人有了话语权,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向媒体“投稿”的形式 行使自己的话语权,但话语权始终没有泛滥,是因为“編辑”作为话语权的“签证官”控 制了拥有话语权的人的数量,这个时代我们可以称之为话语权的“编辑时代”。互联网出 现之后,话语权没有了编辑的控制,从此流失到每个人的手中,一股“投稿赤潮”(亦称 “红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海藻等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所引起海 水变色的有害生态现象。)顿时湮没了整个网络,任何一个能够连接到互联网上的人都能 够最便捷的把自己的话语传播给其他的人,话语权被无限度分散,造就了这个话语权的滥 言时代 “滥言时代”注定是“话语暴民”的时代。正如民主选举会发展到竞选人比賽谄媚民 众一样,被极度分散的话语权为扩大其彩响必然也会谄媚其他的话语权拥有者以换取几声 价的喝彩。当一个话语权的拥有者以谄媚为发展手段的时候,在事实上必定成为理性的 敌人、成为秩序的破坏者,从而堕落为“话语暴民”。 秩序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话语暴民”是话语秩序的终结者。当我们访问网 上任何一个“群言堂”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所有偏激的、狂妄的话语总有无数的喝彩 者,相反,理性的声音在那里却显得无比微弱。邪说在这里找到了滋生的土壤,如同经济 学上的“劣币排斥良币”一样,邪说的“赤潮”在这里到处弥漫,真理和公正被亵渎。无 论是“君神时代”还是“编辑时代”,话语权都是具有理性意识的集团的话语权 从而也就使这个话语成为维护秩序的工具。 而当话语权纯粹成为个体的话语权之后,个体理性的不能保证也就使话语权的理性尽 丧,成为具有更大随意性的个体的玩具,成为破坏秩序的刀斧。话语权的个体化就是“政 出私门”的肇端,也是一个社会混乱的充分条件 1.下列对“话语暴民”所作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话语暴民”造就了话语权的“滥言时代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一段现代文,完成 1~3 题。 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我看到的一个方面是互联网 对于人类社会话语权的影响----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描述人类社会话语权的发展历程。人 类社会的早期,话语权掌握在代表世俗权威的“君”和宗教权威的“神”手中。无论是出 于维护自身的统治或其它什么样的目的,“君”和“神”都决不会放弃对话语权的掌控, 这个时代姑且称之为话语权的“君神时代”。非官办媒体出现之后,话语权扩散到了世俗 和宗教之外的媒体手中,更多的人有了话语权,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向媒体“投稿”的形式 行使自己的话语权,但话语权始终没有泛滥,是因为“编辑”作为话语权的“签证官”控 制了拥有话语权的人的数量,这个时代我们可以称之为话语权的“编辑时代”。互联网出 现之后,话语权没有了编辑的控制,从此流失到每个人的手中,一股“投稿赤潮”(亦称 “红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海藻等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所引起海 水变色的有害生态现象。)顿时湮没了整个网络,任何一个能够连接到互联网上的人都能 够最便捷的把自己的话语传播给其他的人,话语权被无限度分散,造就了这个话语权的“滥 言时代”。 “滥言时代”注定是“话语暴民”的时代。正如民主选举会发展到竞选人比赛谄媚民 众一样,被极度分散的话语权为扩大其影响必然也会谄媚其他的话语权拥有者以换取几声 廉价的喝彩。当一个话语权的拥有者以谄媚为发展手段的时候,在事实上必定成为理性的 敌人、成为秩序的破坏者,从而堕落为“话语暴民”。 秩序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话语暴民”是话语秩序的终结者。当我们访问网 上任何一个“群言堂”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所有偏激的、狂妄的话语总有无数的喝彩 者,相反,理性的声音在那里却显得无比微弱。邪说在这里找到了滋生的土壤,如同经济 学上的“劣币排斥良币”一样,邪说的“赤潮”在这里到处弥漫,真理和公正被亵渎。无 论是“君神时代”还 是“编辑时代”,话语权都是具有理性意识的集团的话语权, 从而也就使这个话语成为维护秩序的工具。 而当话语权纯粹成为个体的话语权之后,个体理性的不能保证也就使话语权的理性尽 丧,成为具有更大随意性的个体的玩具,成为破坏秩序的刀斧。话语权的个体化就是“政 出私门”的肇端,也是一个社会混乱的充分条件。 1.下列对“话语暴民”所作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3 分) A.“话语暴民”造就了话语权的“滥言时代
B.“话语暴民”是话语权个性化的必然结果。 C.“话语暴民”占据了网上“群言堂”,这里只出产邪说,排斥真理与公正。 D.“话语暴民”成为理性的敌人、秩序的破坏者,是当一个话语权的拥有者发展到以 谄媚 为手段时堕落而来的。 2.下列对话语暴民是话语秩序的终结者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话语暴民以偏激狂妄的话语换取无数的喝彩,动摇了理性的权威。 B.话语暴民是话语权纯粹个体化的结果,是一个社会混乱的充分条件。 C.话语暴民的理性不能保证,使得个体话语权的理性尽丧。 D.话语暴民把话语权作为个体的玩具,这种随意性破坏了话语秩序。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四媒体”空前扩大了个体的话语权,使网上“群言堂”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的良好发展态势。 B.话语暴民破坏了话语秩序,因此互联网上不存在任何真理和公正的话语 C.话语权的理性意识和集团性才能有效维持话语秩序 D.互联网是话语暴民的盛筵,但法律完全可以做到全力遍罚,把“暴民”变“良 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全球孔子学院分布情况 亚洲 33国 118所 非洲 39国 54所 欧洲 1国 173所 美洲 21国 161所 大洋洲 4国 19所 (摘自2017年4月人民论坛网 材料二:
B.“话语暴民”是话语权个性化的必然结果。 C.“话语暴民”占据了网上“群言堂”,这里只出产邪说,排斥真理与公正。 D.“话语暴民”成为理性的敌人、秩序的破坏者,是当一个话语权的拥有者发展到以 谄媚 为手段时堕落而来的。 2.下列对话语暴民是话语秩序的终结者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话语暴民以偏激狂妄的话语换取无数的喝彩,动摇了理性的权威。 B.话语暴民是话语权纯粹个体化的结果,是一个社会混乱的充分条件。 C.话语暴民的理性不能保证,使得个体话语权的理性尽丧。 D.话语暴民把话语权作为个体的玩具,这种随意性破坏了话语秩序。 3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四媒体”空前扩大了个体的话语权,使网上“群言堂”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的良好发展态势。 B.话语暴民破坏了话语秩序,因此互联网上不存在任何真理和公正的话语。 C.话语权的理性意识和集团性才能有效维持话语秩序。 D.互联网是话语暴民的盛筵,但法律完全可以做到全力遍罚,把“暴民”变“良 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全球孔子学院分布情况 亚洲 3 3 国 118 所 非洲 3 9 国 5 4 所 欧洲 4 1 国 173 所 美洲 2 1 国 161 所 大洋洲 4 国 1 9 所 (摘自2017 年4 月人民论坛网) 材料二:
2017年6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强调,要深化双方在“ 带一路”建设框架内金融、产能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共建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 “对于民航业来说,落实“一带一路’建设任务,关键是要加快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 国家的多维空中走廊。”东航集团董事长刘绍勇说。 此外,“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也百花齐放。2014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始实施“丝 绸之路彩视桥工程”,打开了中外电彩合作新局面。三部中印合作电彩项目《功夫瑜伽》 《大闹天竺》及《大唐玄奘》最终在中国、印度还有其他丝路沿线国家悉数上映。此外 还有中捷、中俄、中英、中泰、中越等合拍的大量彩视片陆续上映。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彩 拍摄团队远赴欧洲、东南亚、非洲实地取景拍摄。这些都折射出中国电彩日益开放的姿态、 多元包容的取向。更重要的是,中国电影市场中的进口片,不再是美国好菜坞一家独秀,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日益增强,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都有电影 进入中国市场。 (摘编自2017年6月《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贸通道,也是文明互鉴之路。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可 或缺的重要元素,语言贯通中外思想,超越文化藩篱,推动文明创新。由此,孔子学院被 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 因为需要,所以繁荣。走出国门的孔子学院,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向前发展着,一年 大约有50所学院诞生。孔子学院以文化的姿态向世界发出强有力的中国声音,显现正面 的中国形象。美国圣玛丽中学孔子课堂负贲人弗兰克·菲利普斯8年前参加该国孔子学院 的会议,会上一句“让我听懂你的声音”启发了他。孔子课堂的使命,就是传递和平的信 息,面对质疑的声音,找到听众,让听众了解我们在做什么。 文化的交流、观念的碰撞、思想的升华,孔子学院并非简单地教授与传播,它的一 些活动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彩响。利比里亚大学副校长沃特·韦尔什说,孔子学院对 大学而言意味着多样性。爱丁堡大学校长提摩斯·奥谢赞赏孔子学院的建院模式,由外方 先提出申请,双方在充分协商基础上签署合作协议。这种模式造就了平等、友好、合作、 共赢的伙伴关系。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校长、孔子学院美国中心主任纳普说:“在全球 化背景下,孔子学院可以成为教育文化交流的典范。” (摘编自杨桂青等《孔子学院给世界带来了什么》,2017年12月9日《中国教育 报》)
2017 年 6 月 14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强调,要深化双方在“一 带一路”建设框架内金融、产能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共建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 “对于民航业来说,落实‘一带一路’建设任务,关键是要加快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 国家的多维空中走廊。”东航集团董事长刘绍勇说。 此外,“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也百花齐放。2014 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始实施“丝 绸之路影视桥工程”,打开了中外电影合作新局面。三部中印合作电影项目《功夫瑜伽》 《大闹天竺》及《大唐玄奘》最终在中国、印度还有其他丝路沿线国家悉数上映。此外, 还有中捷、中俄、中英、中泰、中越等合拍的大量影视片陆续上映。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 拍摄团队远赴欧洲、东南亚、非洲实地取景拍摄。这些都折射出中国电影日益开放的姿态、 多元包容的取向。更重要的是,中国电影市场中的进口片,不再是美国好莱坞一家独秀,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日益增强,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都有电影 进入中国市场。 (摘编自 2017 年 6 月《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贸通道,也是文明互鉴之路。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可 或缺的重要元素,语言贯通中外思想,超越文化藩篱,推动文明创新。由此,孔子学院被 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 因为需要,所以繁荣。走出国门的孔子学院,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向前发展着,一年 大约有 50 所学院诞生。孔子学院以文化的姿态向世界发出强有力的中国声音,显现正面 的中国形象。美国圣玛丽中学孔子课堂负责人弗兰克·菲利普斯 8 年前参加该国孔子学院 的会议,会上一句“让我听懂你的声音”启发了他。孔子课堂的使命,就是传递和平的信 息,面对质疑的声音,找到听众,让听众了解我们在做什么。 文化的交流、观念的碰撞、思想的升华,孔子学院并非简单地教授与传播,它的一 些活动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利比里亚大学副校长沃特·韦尔什说,孔子学院对 大学而言意味着多样性。爱丁堡大学校长提摩斯·奥谢赞赏孔子学院的建院模式,由外方 先提出申请,双方在充分协商基础上签署合作协议。这种模式造就了平等、友好、合作、 共赢的伙伴关系。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校长、孔子学院美国中心主任纳普说:“在全球 化背景下,孔子学院可以成为教育文化交流的典范。” (摘编自杨桂青等《孔子学院给世界带来了什么》,2017 年 12 月 9 日《中国教育 报》)
材料四 创建孔子学院是一项大规模行动,它无疑是本千年之初最重要的地繚文化之举。有人 将其比作是“语言上的人类登月工程”。该工程创建于2004年,被描述为“中国公权强 力参与的文化攻势最亮的名片”。孔子学院主要传播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培育汉语教 育。按照中国领导人的说法,其既定目标是弥补该国遑受的国际文化赤字。从现在到2020 年,该学院将拥有1000个分校,分布在全球各大陆,它将成为一支庞大的无敌舰队,征 服人类的精神和心灵。该工程肩负的使命是让中国以外的1亿人学习汉语,确保中国语言 的国际扩展,让普通话成为另一种国际语言。《中国日报》2007年3月发表了一篇题为 “让汉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的文章,汉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和屏幕上的 第二大语言,但不久的将来,汉语将位居第一。 (摘自让路易·瓦著、袁粮钢译《全球文化大变局》) 4.下列对“一带一路”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民航业来说,加快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多维空中走廊是落实“一带一 路”建设任务的关键。 B.“一带一路”既是金融交流、贸易合作的良好通道,同时也对消融中外思想、文化 隔阂以及文明创新起到促进作用。 C.“空中丝绸之路”的构建和“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的实施,是“一带一路”倡议 跨国度跨文化跨领域思维的体现。 D.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电影行业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沿线国家大量优秀的 进口影片进入中国电影市场陆续上映。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学院,主要以语言文化为載体,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也 为孔子学院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B.孔子学院在促进世界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是在说明我们应该吸收 世界先进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C.到2020年,随着让中国以外的1亿人学习汉语,汉语有可能将会超越英语,成为 国际社会第一通用语言。 D.欧洲、美洲、亚洲的孔子学院数量明显高于非洲、大洋洲,说明孔子学院的设立与 所在国的经济实力成正相关
材料四: 创建孔子学院是一项大规模行动,它无疑是本千年之初最重要的地缘文化之举。有人 将其比作是“语言上的人类登月工程”。该工程创建于 2004 年,被描述为“中国公权强 力参与的文化攻势最亮的名片”。孔子学院主要传播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培育汉语教 育。按照中国领导人的说法,其既定目标是弥补该国遭受的国际文化赤字。从现在到 2020 年,该学院将拥有 1000 个分校,分布在全球各大陆,它将成为一支庞大的无敌舰队,征 服人类的精神和心灵。该工程肩负的使命是让中国以外的 1 亿人学习汉语,确保中国语言 的国际扩展,让普通话成为另一种国际语言。《中国日报》2007 年 3 月发表了一篇题为 “让汉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的文章,汉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和屏幕上的 第二大语言,但不久的将来,汉语将位居第一。 (摘自让·路易·鲁瓦著、袁粮钢译《全球文化大变局》) 4. 下列对“一带一路”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对民航业来说,加快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多维空中走廊是落实“一带一 路”建设任务的关键。 B. “一带一路”既是金融交流、贸易合作的良好通道,同时也对消融中外思想、文化 隔阂以及文明创新起到促进作用。 C. “空中丝绸之路”的构建和“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的实施,是“一带一路”倡议 跨国度跨文化跨领域思维的体现。 D.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电影行业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沿线国家大量优秀的 进口影片进入中国电影市场陆续上映。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孔子学院,主要以语言文化为载体,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也 为孔子学院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B. 孔子学院在促进世界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是在说明我们应该吸收 世界先进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C. 到 2020 年,随着让中国以外的 1 亿人学习汉语,汉语有可能将会超越英语,成为 国际社会第一通用语言。 D. 欧洲、美洲、亚洲的孔子学院数量明显高于非洲、大洋洲,说明孔子学院的设立与 所在国的经济实力成正相关
6.关于创办孔子学院的目的,材料三和材料四在表达观点时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请 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花瓷细腰鼓 杨轻抒 眉间坊是一条街。为什么叫坊不叫街,好像没人说得清楚。街不宽,也不长,四 月的风卷着落花从东头过来,百米之后就消失在了西头的车流里。街还不直,微有弧缄 之前电视台曾经做过堿市航拍,其中就有眉间坊的镜头,看到的人说,咱这眉间坊 从空中看就像人字的那一撇。 鲁老师一个人住在眉间坊一座三间平房國成的小四合院里。地是红砖铺的,年岁 久了,一地青红,青红的小院里堆积着春日的阳光,几朵槐花在阳光里飘落。國墙是灰砖 砌的,高过人头,爬满七里香。 院门半掩,街坊四邻常看见鲁老师在院子里写写字、喝个茶什么的。有时候音 老师也念些旧文,只是音老师念旧文的时候要打节奏,打节奏用的是一个瓷的綱腰鼓,两 头蒙皮,是什么皮大家不知道,但那瓷鼓晶莹而深透,秋水一般。音老师腰悬資鼓,左击 右拍,嘴里念:“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 于百姓,刑于四海… 鼓声穿云裂石,鲁老师满面沧桑。 街上的人偶尔也来串串门,送点时下的青瓜小惹什么的,但都不进去,就站在门口。 站在院门口能看到音老师客厅里挂着的字,字是: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关于鲁老师,一直就有很多的猜测。 有人说音老师书香门第,早年是留过洋的,会几国外语;也有人说鲁老师祖上是 有名的富商,传下宝贝无教;当然,也有人说,鲁老师就一个离群索居的退休老头,儿孙 都在国外,多年不曾回来过。 不管怎么着,大家都知道鲁老师是个文化人,都很敬重他。 常进音老师院里的是老宋。老宋是厂里的水暖工,也懂点电,所以谁家管道破了, 电不逼了,都请老宋去看看。老宋经常到鲁老师家去,因为音老师那房子也老了,经常有 个下水道堵了,灯泡坏了之类的事情。开始时,鲁老师家有事,悄悄喊声老宋,老宋就去 了;后来老宋也不让音老师喊了,差不多了就去鲁老师家检查检查。有事处理个事,没事 就坐在院里看鲁老师打腰鼓念旧词儿。 人总是要老的,音老师眼看着就一年一年老了。老了的鲁老师也写写字,也打打 鼓,但是看见过的人都说,鲁老师写字手已经开始发抖了,打鼓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节奏 感了。大家就想,要是音老师啷天忽然走了,谁来给他送终啊? 这个问题渐渐成了眉间坊所有人的心结 当然,想归想,却没有人说破,只是大家走过青老师家门前的时候,会忍不住停 下脚步,或者不自觉地回头望上一眼鲁老师那青灰的院门,看见墙上的七里香花辫又挫 了不少,对联上的字又淡了一些… 那一天终究还是来了。听见老宋的叫声,大家都跑过去。音老师半躺在院子里
6. 关于创办孔子学院的目的,材料三和材料四在表达观点时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请 简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花瓷细腰鼓 杨轻抒 眉间坊是一条街。为什么叫坊不叫街,好像没人说得清楚。街不宽,也不长,四 月的风卷着落花从东头过来,百米之后就消失在了西头的车流里。街还不直,微有弧线- ----之前电视台曾经做过城市航拍,其中就有眉间坊的镜头,看到的人说,咱这眉间坊 从空中看就像人字的那一撇。 鲁老师一个人住在眉间坊一座三间平房围成的小四合院里。地是红砖铺的,年岁 久了,一地青红,青红的小院里堆积着春日的阳光,几朵槐花在阳光里飘落。围墙是灰砖 砌的,高过人头,爬满七里香。 院门半掩,街坊四邻常看见鲁老师在院子里写写字、喝个茶什么的。有时候鲁 老师也念些旧文,只是鲁老师念旧文的时候要打节奏,打节奏用的是一个瓷的细腰鼓,两 头蒙皮,是什么皮大家不知道,但那瓷鼓晶莹而深透,秋水一般。鲁老师腰悬瓷鼓,左击 右拍,嘴里念:“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 于百姓,刑于四海……” 鼓声穿云裂石,鲁老师满面沧桑。 街上的人偶尔也来串串门,送点时下的青瓜小葱什么的,但都不进去,就站在门口。 站在院门口能看到鲁老师客厅里挂着的字,字是: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关于鲁老师,一直就有很多的猜测。 有人说鲁老师书香门第,早年是留过洋的,会几国外语;也有人说鲁老师祖上是 有名的富商,传下宝贝无数;当然,也有人说,鲁老师就一个离群索居的退休老头,儿孙 都在国外,多年不曾回来过。 不管怎么着,大家都知道鲁老师是个文化人,都很敬重他。 常进鲁老师院里的是老宋。老宋是厂里的水暖工,也懂点电,所以谁家管道破了, 电不通了,都请老宋去看看。老宋经常到鲁老师家去,因为鲁老师那房子也老了,经常有 个下水道堵了,灯泡坏了之类的事情。开始时,鲁老师家有事,悄悄喊声老宋,老宋就去 了;后来老宋也不让鲁老师喊了,差不多了就去鲁老师家检查检查。有事处理个事,没事 就坐在院里看鲁老师打腰鼓念旧词儿。 人总是要老的,鲁老师眼看着就一年一年老了。老了的鲁老师也写写字,也打打 鼓,但是看见过的人都说,鲁老师写字手已经开始发抖了,打鼓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节奏 感了。大家就想,要是鲁老师哪天忽然走了,谁来给他送终啊? 这个问题渐渐成了眉间坊所有人的心结。 当然,想归想,却没有人说破,只是大家走过鲁老师家门前的时候,会忍不住停 一下脚步,或者不自觉地回头望上一眼鲁老师那青灰的院门,看见墙上的七里香花瓣又掉 了不少,对联上的字又淡了一些…… 那一天终究还是来了。听见老宋的叫声,大家都跑过去。鲁老师半躺在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