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在做题目过程中也是一种无形的受教育和心灵净化过程。看样子,不是考试 制度出了问题,而是我们自己的思维出了问题。 结合材料谈谈现代教育评价观。 五.论述题(15分) 论述德育的个体性功能、社会性功能以及教育性功能
教育学试题(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C2、B3、B4、B5、D 6、C7、A8、B9、C10、A 11、D12、C13、C14、C15、B 二、辨析题(2小题,共15分) 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或错误的)(1分)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对人的 发展具有影响。(3分) 但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认为,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 中就被注定了,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对这些智力种子萌发而己,是完全 错误的。(3分) 2.错误。(1分) 教育目的反映的是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总要求,规定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 规格:教育方针是阶级和政党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两 者出发点不同、指向对象不同、实际功用不同、隶属范畴不同。(7分) 三、简答题(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 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每答出两点扣1分。 2.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的著名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柯尔伯 格。他反对相对主义的道德价值观,主张建立普遍的道德价值。①道德判断形 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②个体的道德判断形式处于不断发展之中。③冲 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道德教育理论:① 道德教育旨在促进道德判断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②道德教育应该奉行 发展性原则。③促进人们的道德发展要按照一定阶段和顺序来进行。④教育者 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被教育者注意到真正的道德冲突,思考用于解决这种冲突的 理由是否恰当,发现解决这种冲突的新的思想方法。⑤社会环境对人们道德发
展具有巨大作用,在学校中要树立良好的公正群体气氛,这是道德教育必要的条 件。该模式的优点:一是提出以发展为主线的德育发展阶段理论,通过实证研 究,做出了完整的理性阐述:二是建构了较为科学的道德发展观,提出智力与 道德判断力关系的一般观点:三是通过实验建立了崭新的学校德育模式,提出 了一系列可操作性德育过程,重新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和学校德育的功能。该模式 的缺陷:一是太过于强调认知力的作用,忽视了对道德行动的研究,而后者对 德育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二是强调了道德判断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作用,忽 视了道德发展中的情感因素:三是阶段理论有缺陷,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出现 6个阶段,各阶段之间可以出现可逆性:四是在批评传统德育靠机械重复训练 的作法时却完全排斥了道德习惯的作用。 全作答正确给5分,答对一点给1.5分。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特别是人才培养规格的设定: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生产力的发 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沿革: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手段 和方法的变革。 全答对得5分,错一点扣1分。 4.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基本主张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 宗旨,教育目的应该依据社会的要求来制定。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认为个人价值远高于社会价值,应当根据个人的本 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 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无教育过程之外的“外在”目的。 马克思主义教育目的论:主张教育目的的确立应把社会和个人需要辩证统 起来,使教育目的体现社会教育目的,又体现个人教育目的。 全答对得5分,错一点扣1分。 5.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制 全对给5分,错一点扣2分。 四、材料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参考答案: (1)传统教学的“问答式”、“灌输式”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
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有先举手再发言、只有经过老 师的同意才可以发言,课堂上一般不会出现“学生插嘴”的现象。然而,新课 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 研究者,在这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是合情 合理的、无可非议的,它不是“乱”、而是“活”,它是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景观。 (2)“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特别关 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 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学生插嘴”是学生自我实现个性张扬的最佳途径,因 为学生是在一种没有约束、没有负担的教学情景中产生的“插嘴”,这种个性的 张扬是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它是学生的直觉、顿悟和灵感而迸发出来的 创新性思维。 (3)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教师的成长,使课堂成为教师展示教学才华的 平台。“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将考验教师的教学理念、调控水平、应变能力以 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插嘴”是教师学习的资源,成长的资源。 每点5分 2.参考答案: 教育评价的目的:不是为评价而评价,而是为教育而评价。 教育评价的功能:认识、反馈、导向。 时代要求确立现代教育评价观 教育评价要确立全面的质量观。 教育评价要确立整体的效益观。 该题为发挥性试题,只要能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入手分析,言之成理,即可给 满分:比较明确的谈出自己的看法,且符合现代教育评价理念,给12分:观点 笼统,但符合现代教育评价理念,给9分;其他情况酌情扣分。 五.论述题(15分)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第一、树立全面的德育功能观:第二、主义德育社会性 功能实现的间接性:第三、文化功能是学校德育功能中的中介。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体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价值属性,二是德育做为教育的
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论述全面给满分:基本全面给12-14分:每一小点为5分,根据答对的比例 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