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宇。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捆扎挣扎扎堆聊天安营扎寨 B.绯红扉页斐然成章缠绵俳恻 C.奏折折皱令人折服损兵折将 D.毁谤依傍大雨滂沱气势磅礴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10年澳网公开赛中,世界排名第一的小威廉姆斯奋力抵挡住海宁的凶猛反扑而夺冠, 但她获胜也不是余勇可贾,而是使尽了力气,手臂都酸软了 B.中国古典小说多有续书现象,即如《红楼梦》问世后,续写者络绎不绝,但几乎没有一 部续书的艺术成就可以与原书媲美,这是不容置疑的。 C.“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散文全面繁荣,许多评论家摒弃述而不作的陋习,纷纷提出有个 人见地和研究价值的观点学说。 D.在不久前非洲杯A组的比赛中,尽管东道主安哥拉队在上半场攻势甚猛,但阿尔及利亚 队却连续化解了数次险情,最后两队都未能破门,只得以0:0握手言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本报报道了通许民警于江桦在海地太子港执行抢险救灾任务、忠实履行使命的消息后, 引来众多媒体和市民对此事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B.旨在彰显大宋魅力、打造别样春节的开封第十一届翰园春节祭祖大庙会于农历正月初 至正月二十二隆重举行,规模比往年更大、更热闹、更火爆
河南省开封市 2009—2010 学年度下学期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宇。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捆扎 挣扎 扎堆聊天 安营扎寨 B.绯红 扉页 斐然成章 缠绵俳恻 C.奏折 折皱 令人折服 损兵折将 D.毁谤 依傍 大雨滂沱 气势磅礴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10 年澳网公开赛中,世界排名第一的小威廉姆斯奋力抵挡住海宁的凶猛反扑而夺冠, 但她获胜也不是余勇可贾,而是使尽了力气,手臂都酸软了。 B.中国古典小说多有续书现象,即如《红楼梦》问世后,续写者络绎不绝,但几乎没有一 部续书的艺术成就可以与原书媲美,这是不容置疑的。 C.“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散文全面繁荣,许多评论家摒弃述而不作的陋习,纷纷提出有个 人见地和研究价值的观点学说。 D.在不久前非洲杯 A 组的比赛中,尽管东道主安哥拉队在上半场攻势甚猛,但阿尔及利亚 队却连续化解了数次险情,最后两队都未能破门,只得以 0:0 握手言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本报报道了通许民警于江桦在海地太子港执行抢险救灾任务、忠实履行使命的消息后, 引来众多媒体和市民对此事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B.旨在彰显大宋魅力、打造别样春节的开封第十一届翰园春节祭祖大庙会于农历正月初一 至正月二十二隆重举行,规模比往年更大、更热闹、更火爆
C.我们急匆匆地跟在掌声的后面追逐一些看不见的东西,实际是朝着别人成功过的目标奔 跑,重复别人走过的路,在别人嚼剩的残渣中寻觅零星的营养。 D.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郊的蒙山大佛,始凿于公元551年,是露天雕凿的首座中国摩崖大 佛,但由于当地长期进行煤炭开采,它将成为“斜佛”。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几乎所有人都怕犯错误, 犯错误”简直是他们的一种常备 心态 ①真正的文学家总是人类思维成果和感觉定势的挑战者 ②没有一本优秀的小说或诗歌,是循规蹈矩写出来的 ③把女人比作鲜花,把土地比作母亲,这些比喻初创之时,不都是物类混淆的“错误”么 ④犯错误却是人类的专长,是作家最重要的本领 ⑤而把声音当色彩来写,把味觉当触觉来写,这些手法对实际而言不都是感觉乱套的“错误” 么 ⑥没有前人胡思乱想地犯下这些个“错误”,怎么会有今天的文学 A.③②①⑥④⑤B.③⑤⑥①②④C.④①②⑤③⑥D.④③⑤②⑥①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汉代的《诗经》学,有今文派古文派之分。齐人辕固生、鲁人申培公及燕人韩婴三家所传诗 是今文派,鲁人毛亨作《诗故训传》,是古文派。西汉时,齐鲁韩三家都是诗学界的权威 毛诗初先只在民间传授,东汉著名学者郑众、贾逵、马融、郑玄等大力提倡毛诗,郑玄写了 《毛诗传笺》,毛诗开始流行。陆德明《经典释文》说“自郑笺既行,而齐鲁韩三家遂废
C.我们急匆匆地跟在掌声的后面追逐一些看不见的东西,实际是朝着别人成功过的目标奔 跑,重复别人走过的路,在别人嚼剩的残渣中寻觅零星的营养。 D.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郊的蒙山大佛,始凿于公元 551 年,是露天雕凿的首座中国摩崖大 佛,但由于当地长期进行煤炭开采,它将成为“斜佛”。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几乎所有人都怕犯错误, ; ; ;; ; ;“犯错误”简直是他们的一种常备 心态。 ①真正的文学家总是人类思维成果和感觉定势的挑战者 ②没有一本优秀的小说或诗歌,是循规蹈矩写出来的 ③把女人比作鲜花,把土地比作母亲,这些比喻初创之时,不都是物类混淆的“错误”么 ④犯错误却是人类的专长,是作家最重要的本领 ⑤而把声音当色彩来写,把味觉当触觉来写,这些手法对实际而言不都是感觉乱套的“错误” 么 ⑥没有前人胡思乱想地犯下这些个“错误”,怎么会有今天的文学 A.③②①⑥④⑤ B.③⑤⑥①②④ C.④①②⑤③⑥ D.④③⑤②⑥①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汉代的《诗经》学,有今文派古文派之分。齐人辕固生、鲁人申培公及燕人韩婴三家所传诗 是今文派,鲁人毛亨作《诗故训传》,是古文派。西汉时,齐鲁韩三家都是诗学界的权威; 毛诗初先只在民间传授,东汉著名学者郑众、贾逵、马融、郑玄等大力提倡毛诗,郑玄写了 《毛诗传笺》,毛诗开始流行。陆德明《经典释文》说“自郑笺既行,而齐鲁韩三家遂废
这是事实。但郑笺与毛传常有出入,亦互有得失。郑玄笺诗除文字训诂外,偶亦借题发挥, 感伤时事,和毛传仅仅局限于文字劫l诂有所不同。 魏晋以来的学者,对毛传郑笺的优劣意见不一,争辩历数百年无定论。实际上,毛传郑笺所 不同者主要还是文字训诂方面的问题,至于宗奉小序、主张美刺则是相同的。唐孔颖达著《毛 诗正义》,汇集了魏晋南北朝学者研究《诗经》的成绩,很有参考价值:但孔颖达恪守“疏 不破注”的原则,对毛郑说诗的分歧只作弥缝,不加判断。应该说,《诗经》学从汉到唐, 大都没有越出毛传郑笺的范围。到了宋代,方才获得革新。欧阳修、郑樵、王质等对毛郑的 说诗开始怀疑,欧阳修作《诗本义》,郑樵作《诗辩妄》,王质作《诗总闻》,攻击诗序, 驳难毛郑,有披荆斩棘的功绩:至朱熹《诗集传》出,为宋代《诗经》学的革新开创了局面 《诗集传》的特点是废小序。小序不知何人所作,或以为出于孔子,或以为出于孔子弟子子 夏,或以为是子夏、毛亨合作,皆不可信。在毛亨以前,小序和诗是分开的,把小序冠于每 诗之首,是毛亨所为。小序说诗,好像都有历史事实,其实大都出于臆测,不可凭信,很多 学者被这些小序贻误。近人梁启超曾慨叹说:“欲治诗经者,非先得毛序拉杂摧烧之,其莽 障不知所极也。”此虽是过激之谈,但小序对诗的确是害多益少,朱熹废小序,正表现他的 识见和魄力,也是对诗学的一大贡献 诗序六义有赋、比、兴之说,朱传也采用赋、比、兴说诗而更变本加厉,每章之下都要标明 赋也”比也”兴也”之类,把诗说死了,因为赋可兼有比、兴,比、兴可兼有赋的成分 这也说明朱传依然摆脱不了序说的拘囿。朱熹的《诗集传》一出,夺去了毛传千余年独屿诗 学界的地位,这是中国经学史上的一件大事。然朱熹废除小序在当时也曾引起许多学者的批 驳和论议,正如《四库总目》所说“最与当时相辨难”。元明之际,《诗集传》大为流行,很 多学者都为朱传做了笺疏。 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代《诗经》学,有今文派古文派之分。西汉时,今文派流行,到了东汉,古文派取代 了今文派地位 B.迷信毛传郑笺,谨守小序,因循守旧,不能提出新说,《诗经》学研究从汉代到唐代几 乎没有新突破
这是事实。但郑笺与毛传常有出入,亦互有得失。郑玄笺诗除文字训诂外,偶亦借题发挥, 感伤时事,和毛传仅仅局限于文字劫 l 诂有所不同。 魏晋以来的学者,对毛传郑笺的优劣意见不一,争辩历数百年无定论。实际上,毛传郑笺所 不同者主要还是文字训诂方面的问题,至于宗奉小序、主张美刺则是相同的。唐孔颖达著《毛 诗正义》,汇集了魏晋南北朝学者研究《诗经》的成绩,很有参考价值;但孔颖达恪守“疏 不破注’’的原则,对毛郑说诗的分歧只作弥缝,不加判断。应该说,《诗经》学从汉到唐, 大都没有越出毛传郑笺的范围。到了宋代,方才获得革新。欧阳修、郑樵、王质等对毛郑的 说诗开始怀疑,欧阳修作《诗本义》,郑樵作《诗辩妄》,王质作《诗总闻》,攻击诗序, 驳难毛郑,有披荆斩棘的功绩;至朱熹《诗集传》出,为宋代《诗经》学的革新开创了局面。 《诗集传》的特点是废小序。小序不知何人所作,或以为出于孔子,或以为出于孔子弟子子 夏,或以为是子夏、毛亨合作,皆不可信。在毛亨以前,小序和诗是分开的,把小序冠于每 诗之首,是毛亨所为。小序说诗,好像都有历史事实,其实大都出于臆测,不可凭信,很多 学者被这些小序贻误。近人梁启超曾慨叹说:“欲治诗经者,非先得毛序拉杂摧烧之,其莽 障不知所极也。”此虽是过激之谈,但小序对诗的确是害多益少,朱熹废小序,正表现他的 识见和魄力,也是对诗学的一大贡献。 诗序六义有赋、比、兴之说,朱传也采用赋、比、兴说诗而更变本加厉,每章之下都要标明 “赋也”“比也”“兴也” 之类,把诗说死了,因为赋可兼有比、兴,比、兴可兼有赋的成分, 这也说明朱传依然摆脱不了序说的拘囿。朱熹的《诗集传》一出,夺去了毛传千余年独屿诗 学界的地位,这是中国经学史上的一件大事。然朱熹废除小序在当时也曾引起许多学者的批 驳和论议,正如《四库总目》所说“最与当时相辨难”。元明之际,《诗集传》大为流行,很 多学者都为朱传做了笺疏。 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代《诗经》学,有今文派古文派之分。西汉时,今文派流行,到了东汉,古文派取代 了今文派地位。 B.迷信毛传郑笺,谨守小序,因循守旧,不能提出新说,《诗经》学研究从汉代到唐代几 乎没有新突破
C.魏晋以来的学者,对毛传郑笺的优劣一直争论不休,其实意义不大,因为二者除文字训 诂方面不同外,其余基本一致。 D.唐代孔颖达所著《毛诗正义》融冠群言,包罗古义,内容丰富,对《诗经》学真伪分辨 很有参考价值。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毛诗初不被人们重视,只能在民间传授,后来得了郑玄的笺注,地位大大提高,独占诗 学界千余年 B.宋代欧阳修、郑樵、王质等纷纷著书,等于掀起了一场反毛郑诗学的运动,为宋代《诗 经》学的革新作出了贡献。 C.关于小序作者众说纷纭,皆不可信:但对小序的害多益少,有废除的必要,宋代学者的 看法基本相同。 D.诗前小序大多出于臆测,牵强附会,误导了后来很多研究《诗经》的学者,对《诗经》 学的研究和发展极为不利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玄的《毛诗传笺》,除了注重文字训诂方面外,还能借说诗发表对时事的看法,表露 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比毛诗更有文献价值 B.朱传之所以能取代毛传,对后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废除小序而摒弃了臆 测,还三百篇以本来面目 C.赋、比、兴三者很难截然分开,然而朱传偏要在每章前标明“赋也”比也.兴也”之类 可见朱熹对《诗经》学的革新还不够彻底。 D.从汉到宋的《诗经》学研究有所突破和发展,说明了治学仅靠汇集前人的研究成果是不 行的,要有自己的见识和魄力
C.魏晋以来的学者,对毛传郑笺的优劣一直争论不休,其实意义不大,因为二者除文字训 诂方面不同外,其余基本一致。 D.唐代孔颖达所著《毛诗正义》融冠群言,包罗古义,内容丰富,对《诗经》学真伪分辨 很有参考价值。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毛诗初不被人们重视,只能在民间传授,后来得了郑玄的笺注,地位大大提高,独占诗 学界千余年。 B.宋代欧阳修、郑樵、王质等纷纷著书,等于掀起了一场反毛郑诗学的运动,为宋代《诗 经》学的革新作出了贡献。 C.关于小序作者众说纷纭,皆不可信;但对小序的害多益少,有废除的必要,宋代学者的 看法基本相同。 D.诗前小序大多出于臆测,牵强附会,误导了后来很多研究《诗经》的学者,对《诗经》 学的研究和发展极为不利。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玄的《毛诗传笺》,除了注重文字训诂方面外,还能借说诗发表对时事的看法,表露 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比毛诗更有文献价值。 B.朱传之所以能取代毛传,对后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废除小序而摒弃了臆 测,还三百篇以本来面目。 C.赋、比、兴三者很难截然分开,然而朱传偏要在每章前标明“赋也”“比也…‘兴也’’之类, 可见朱熹对《诗经》学的革新还不够彻底。 D.从汉到宋的《诗经》学研究有所突破和发展,说明了治学仅靠汇集前人的研究成果是不 行的,要有自己的见识和魄力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赵昌言字仲谟,汾州孝义人。昌言少有大志,赵逢、高锡、寇准皆称许之。太平兴国三年, 举进士,文思甚敏,有声于场屋,为贡部首荐。延试日,是宗见其辞气俊辩,又睹其父名 谓左右日:“是尝为东畿宰,朕之生辰,必献诗百韵为寿,善训其子,亦可嘉也。”擢置甲科, 为将作监丞。拜右拾遗。后鲁国公曹彬、幽州道行营马步军水陆副都部署崔彦进等失律于歧 沟,昌言遣观察支使郑蒙上疏,请诛彬等。优诏褒答,召拜御史中丞。太宗宴金明池,特招 预焉。宪官从宴,自昌言始也 河朔用兵,枢密副使张宏循墨守位,昌言多条上边事,太宗即以昌言为左谏议大夫,代宏为 枢密副使,迁工部侍郎。后昌言以书佣翟颍事,坐贬崇信军节度行军司马。初,太宗厚遇昌 言,垂欲相之。赵普以勋旧复入,恶昌言刚戾,乃相吕蒙正。裁数月,会有颍狱,普以昌言 树党,再劝太宗诛之,太宗特宽焉。逾年,召拜右谏议大夫。或议弛茶盐禁,以省转漕 昌言为江淮、两浙制置茶盐使,昌言极言非便,太宗不纳,趣昌言往。昌言固执如初。即以 户部副使雷有终代之,卒以无利而罢 昌言复知天雄军,赐钱二百万。大河贯府境,豪民峙刍茭图利,诱奸人潜穴堤防,岁乃决溢。 昌言知之。一日,堤吏告急,命径取豪家唐积以给用,自是无敢为奸利者。属澶州河决,流 入御河,涨溢浸府城,昌言籍府兵负士増堤,数不及千,乃索禁卒佐役,皆偃蹇不进。昌言 怒日:“府城将垫,人民且溺,汝辈食厚禄,欲坐观耶?敢不从命者斩。”众股悚赴役,不浃 旬城完。太宗手诏褒谕之 真宗即位。成平三年,与吕蒙正、寇准同召,以本官兼御史中丞。景德初,真宗幸澶渊,以 盟津居要,増屯兵,命知河阳。境内有小盗,昌言榜谕:“能告贼者给赏,牙吏即迁职。” 枢密使王继英以为小盗不当擅为赏格,乃诏昌言易其榜,有劳者俟朝旨 昌言喜推奖后进。王禹傅自卑秩擢词职,亦昌言所荐也。昌言强力尚气概,当官无所顾避, 所至以威断立名,虽屡经摈斥,未尝少自抑损。然刚愎纵率,对僚吏倨慢,时论以此少之 注:①刍茭:牲口吃的草。②唐:储存饲牲畜干草的房屋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赵昌言字仲谟,汾州孝义人。昌言少有大志,赵逢、高锡、寇准皆称许之。太平兴国三年, 举进士,文思甚敏,有声于场屋,为贡部首荐。延试日,是宗见其辞气俊辩,又睹其父名, 谓左右日:“是尝为东畿宰,朕之生辰,必献诗百韵为寿,善训其子,亦可嘉也。”擢置甲科, 为将作监丞。拜右拾遗。后鲁国公曹彬、幽州道行营马步军水陆副都部署崔彦进等失律于歧 沟,昌言遣观察支使郑蒙上疏,请诛彬等。优诏褒答,召拜御史中丞。太宗宴金明池,特招 预焉。宪官从宴,自昌言始也。 河朔用兵,枢密副使张宏循墨守位,昌言多条上边事,太宗即以昌言为左谏议大夫,代宏为 枢密副使,迁工部侍郎。后昌言以书佣翟颍事,坐贬崇信军节度行军司马。初,太宗厚遇昌 言,垂欲相之。赵普以勋旧复入,恶昌言刚戾,乃相吕蒙正。裁数月,会有颍狱,普以昌言 树党,再劝太宗诛之,太宗特宽焉。逾年,召拜右谏议大夫。或议弛茶盐禁,以省转漕。命 昌言为江淮、两浙制置茶盐使,昌言极言非便,太宗不纳,趣昌言往。昌言固执如初。即以 户部副使雷有终代之,卒以无利而罢。 昌言复知天雄军,赐钱二百万。大河贯府境,豪民峙刍茭图利,诱奸人潜穴堤防,岁乃决溢。 昌言知之。一日,堤吏告急,命径取豪家唐积以给用,自是无敢为奸利者。属澶州河决,流 入御河,涨溢浸府城,昌言籍府兵负土增堤,数不及千,乃索禁卒佐役,皆偃蹇不进。昌言 怒日:“府城将垫,人民且溺,汝辈食厚禄,欲坐观耶?敢不从命者斩。”众股悚赴役,不浃 旬城完。太宗手诏褒谕之。 真宗即位。成平三年,与吕蒙正、寇准同召,以本官兼御史中丞。景德初,真宗幸澶渊,以 盟津居要,增屯兵,命知河阳。境内有小盗,昌言榜谕:“能告贼者给赏,牙吏即迁职。” 枢密使王继英以为小盗不当擅为赏格,乃诏昌言易其榜,有劳者俟朝旨。 昌言喜推奖后进。王禹傅自卑秩擢词职,亦昌言所荐也。昌言强力尚气概,当官无所顾避, 所至以威断立名,虽屡经摈斥,未尝少自抑损。然刚愎纵率,对僚吏倨慢,时论以此少之。 注:①刍茭:牲口吃的草。②唐:储存饲牲畜干草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