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 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 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 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 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 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冷空气来临,风速增加,雾霾逐渐消散。研 究表明,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2009年11月3-8日的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具有显著阶段性特征, 是一次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的雾霾混合性天气。本次持续性雾霾天气的 第一阶段是霾阶段,该阶段PM2.5浓度增加是影响雾霾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因素; 第二阶段是大雾阶段,该阶段相对湿度增大是导致能见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在持 续性大雾天气的静稳条件下,导致PM2.5浓度累积增加:第三阶段后,由于北 方冷空气的入侵,大雾天气结束。可以看出,雾霾过程能见度的变化和相对湿度 PM2.5浓度、温度、风速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相对湿度与能见 度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由于温度决定了相对湿度的水平 因此温度与能见度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相对湿度与能见度的关系;而从整个过程 来看,PM2.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第一阶段PM2.5与能见度影响 的速率要明显高于第二阶段,而在第二阶段中,PM2.5对雾霾能见度的影响水 平几乎保持不变。风速与雾霾能见度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从整体上看,风速越 大能见度越好,而从风速对能见度影响的线性趋势上看,第一阶段风速对能见度 的影响速率要大于第二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第三阶段能见度随着风速 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反映出风速对雾霾过程能见度的转好有重要的作用。 以北京为例。研究发现:无论是年均水平还是月均水平,霾日都要远远 高于雾日,说明霾天气比雾天气对北京的影响更为严重。从月际变化上来看,大 雾天气月变化十分明显,更集中于10-12月份;而霾天气在各月差异相对较小, 除8-10月份的其他各月均有较多霾天气出现。从空间分布来看,雾霾天气在北 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北京西北部雾霾发生频率最低、强度最 小。城区和东南地区是霾天气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而大雾天气虽然在东南发生 频繁,但是大雾强度在城区相对较弱,在城区的西北和西南大雾强度最大。 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对城市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农业生产 等带来的影响日益显著,极易酿成雾霾灾害。同时,由于大部分严重的雾霾天气 旦形成往往很难消散,此类持续性雾霾天气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往往尤其严重 并容易带来较强的社会负面影响。2011年,雾霾天气第一次入选中国十大天 气候事件,反映出社会公众对雾霾天气关注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雾霾气候特征和 影响因素是雾霾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性工作,对于雾霾防灾减灾和雾霾风险防范 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读秀网《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
河南开封市 2013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题卷分第 1 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 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 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 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 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 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冷空气来临,风速增加,雾霾逐渐消散。研 究表明,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2009 年 11 月 3-8 日的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具有显著阶段性特征, 是一次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的雾霾混合性天气。本次持续性雾霾天气的 第一阶段是霾阶段,该阶段 PM2.5 浓度增加是影响雾霾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因素; 第二阶段是大雾阶段,该阶段相对湿度增大是导致能见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在持 续性大雾天气的静稳条件下,导致 PM2.5 浓度累积增加;第三阶段后,由于北 方冷空气的入侵,大雾天气结束。可以看出,雾霾过程能见度的变化和相对湿度、 PM2.5 浓度、温度、风速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相对湿度与能见 度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由于温度决定了相对湿度的水平, 因此温度与能见度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相对湿度与能见度的关系;而从整个过程 来看,PM2.5 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第一阶段 PM2.5 与能见度影响 的速率要明显高于第二阶段,而在第二阶段中,PM2.5 对雾霾能见度的影响水 平几乎保持不变。风速与雾霾能见度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从整体上看,风速越 大能见度越好,而从风速对能见度影响的线性趋势上看,第一阶段风速对能见度 的影响速率要大于第二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第三阶段能见度随着风速 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反映出风速对雾霾过程能见度的转好有重要的作用。 以北京为例。研究发现:无论是年均水平还是月均水平,霾日都要远远 高于雾日,说明霾天气比雾天气对北京的影响更为严重。从月际变化上来看,大 雾天气月变化十分明显,更集中于 10-12 月份;而霾天气在各月差异相对较小, 除 8-10 月份的其他各月均有较多霾天气出现。从空间分布来看,雾霾天气在北 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北京西北部雾霾发生频率最低、强度最 小。城区和东南地区是霾天气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而大雾天气虽然在东南发生 频繁,但是大雾强度在城区相对较弱,在城区的西北和西南大雾强度最大。 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对城市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农业生产 等带来的影响日益显著,极易酿成雾霾灾害。同时,由于大部分严重的雾霾天气 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消散,此类持续性雾霾天气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往往尤其严重, 并容易带来较强的社会负面影响。2011 年,雾霾天气第一次入选中国十大天气 气候事件,反映出社会公众对雾霾天气关注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雾霾气候特征和 影响因素是雾霾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性工作,对于雾霾防灾减灾和雾霾风险防范 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读秀网《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
1.下列对于雾霾天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严重的雾霾一旦形成,大多很 难消散,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很大,容易酿成雾霾灾害。 B.雾霾天气的大范围出现,主要是在冷空气较弱或水汽条件较好的大气 环流形势下,而且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 C.雾霾天气之所以形成污染,是由于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 分的转化和颗粒物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生成的相互作用。 D.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最后的消散往往受到冷空气入侵的 影响,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的雾霾天气过程来看,能见度的变化和 PM2.5浓度、相对湿度、温度与风速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 B.在持续时间长的雾霾混合性天气的全过程中,温度、相对湿度与能见 度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风速与能见度的关系则成正比。 C.2009年11月的那次雾霾天气的整个过程中,PM2.5与能见度是明 显的非线性关系,它对雾霾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 D.北京的雾霾天气有以下特点:霾日多雾日少;霾日分散雾日集中;雾 霾天气中,大雾在东南地区发生频繁,但强度在城区相对较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但是雾天 气和霾天气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却有着明显不同。 B.雾霾天气如果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就会表现出:PM2.5 浓度、相对湿度、风速与能见度保持稳定的线性关系。 C.雾霾天气人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体现了民众关注度的提高,也 可以反映出政府关注民生、直面问题的工作态度。 D.雾霾天气极易酿成雾霾灾害,如果对形成它的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进 行灾害风险评估,采取针对措施,就有利于防范这种天气灾害 、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慷慨有气节,论事激切。举茂 种异等,知昆山县。赵元昊且叛,为墁书来,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方平请:“顺 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 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决计用兵。方平上《平戎十策》,以为:“入寇 巢穴之守必虚,宜卷甲而趋之。”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夏人寇边,四路 烹复失事机,刘平等覆师,主帅皆坐谴。元昊既臣,而与契丹有隙,来请绝其 使。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强敌,非计也。宜赐元昊诏,使之审 处,但嫌隙朝除,则封册暮下。如此,于西、北为两得矣。”时韪其谋。禁中卫 卒夜变,帝旦语二府,奖张贵妃扈跸功。夏竦即倡言:“当求所以尊异之礼 方平闻之,谓陈执中曰:“汉冯婕好身当猛兽,不闻有所尊异;且皇后在而尊贵 妃,古无是事。果行之,天下之责,将萃于公矣。”执中瞿然而罢。方西鄙用兵, 两蜀多所调发,方平为奏免横赋四十万。又建言:“国家都陈留,非若雍、洛有
1.下列对于雾霾天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严重的雾霾一旦形成,大多很 难消散,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很大,容易酿成雾霾灾害。 B.雾霾天气的大范围出现,主要是在冷空气较弱或水汽条件较好的大气 环流形势下,而且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 C.雾霾天气之所以形成污染,是由于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 分的转化和颗粒物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生成的相互作用。 D.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最后的消散往往受到冷空气入侵的 影响,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的雾霾天气过程来看,能见度的变化和 PM2.5 浓度、相对湿度、温度与风速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 B.在持续时间长的雾霾混合性天气的全过程中,温度、相对湿度与能见 度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风速与能见度的关系则成正比。 C. 2009 年 11 月的那次雾霾天气的整个过程中,PM2.5 与能见度是明 显的非线性关系,它对雾霾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 D.北京的雾霾天气有以下特点:霾日多雾日少;霾日分散雾日集中;雾 霾天气中,大雾在东南地区发生频繁,但强度在城区相对较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但是雾天 气和霾天气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却有着明显不同。 B.雾霾天气如果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就会表现出:PM2.5 浓度、相对湿度、风速与能见度保持稳定的线性关系。 C.雾霾天气人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体现了民众关注度的提高,也 可以反映出政府关注民生、直面问题的工作态度。 D.雾霾天气极易酿成雾霾灾害,如果对形成它的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进 行灾害风险评估,采取针对措施,就有利于防范这种天气灾害。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l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慷慨有气节,论事激切。举茂 种异等,知昆山县。赵元昊且叛,为墁书来,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方平请:“顺 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 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决计用兵。方平上《平戎十策》,以为:“入寇 巢穴之守必虚,宜卷甲而趋之。”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夏人寇边,四路 以禀复失事机,刘平等覆师,主帅皆坐谴。元昊既臣,而与契丹有隙,来请绝其 使。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①,失久和之强敌,非计也。宜赐元昊诏,使之审 处,但嫌隙朝除,则封册暮下。如此,于西、北为两得矣。”时韪其谋。禁中卫 卒夜变,帝旦语二府,奖张贵妃扈跸功。夏竦即倡言:“当求所以尊异之礼。” 方平闻之,谓陈执中曰:“汉冯婕好身当猛兽,不闻有所尊异;且皇后在而尊贵 妃,古无是事。果行之,天下之责,将萃于公矣。”执中瞿然而罢。方西鄙用兵, 两蜀多所调发,方平为奏免横赋四十万。又建言:“国家都陈留,非若雍、洛有
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国耳。兵恃食,食恃漕运,以汴为主,利尽南海。天圣 以前,岁调民浚之。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是利尺寸而丧 丘山也。”乃上十四策,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谍 告夏人将压境,方平料简②士马,声言出塞。已而寇不至,言者论其轻举,曾公 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轻举?寇之不得至,有备故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 不敢为先事之备矣。”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 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帝采其言。元祜六年, 薨,年八十五 (节选自<宋史·张方平传》 (注)①羌:指西夏,即元昊。②料简:清理检査,清点察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坚城除 器 除:清除。 B.使之审 审:谨慎。 C.将萃于公 萃:聚集 D.请诘安 诘:责问。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方平激切敢言的一组是(3分) ①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 ②失久和之强敌,非计也 ③当求所以尊异之礼 ④且皇后在而尊贵妃,古 无是事 ⑤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⑥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方平反对草率用兵。元昊给朝廷写文辞轻慢的信,想以此计激怒自 己的部属反叛,张方平审时度势,提出暂缓用兵的建议 B.张方平见识深远。元昊请求宋朝断绝与契丹的往来,张方平认为 这样做会因小失大,让西夏与契丹消除嫌隙,才对宋朝有利。 C.张方平正直坦率。张贵妃保护皇上有功,夏竦提议要特别嘉奖她, 张方平直言告诫陈执中不能如此,否则将受到天下人的指责 D.张方平敢于直谏。他认为建都陈留,弊端是没有险要地形可以凭恃, 只能靠重兵来立国,漕运事关重大,所以应该尽快疏浚汴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夏人寇边,四路以禀复失事机,刘平等覆师,主帅皆坐谴 (2)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
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国耳。兵恃食,食恃漕运,以汴为主,利尽南海。天圣 以前,岁调民浚之。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是利尺寸而丧 丘山也。”乃上十四策,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谍 告夏人将压境,方平料简②士马,声言出塞。已而寇不至,言者论其轻举,曾公 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轻举?寇之不得至,有备故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 不敢为先事之备矣。”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 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帝采其言。元祜六年, 薨,年八十五。 (节选自<宋史·张方平传》) (注)①羌:指西夏,即元昊。②料简:清理检查,清点察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坚城除 器 除:清除。 B.使之审 处 审:谨慎。 C.将萃于公 矣 萃:聚集。 D.请诘安 石 诘:责问。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方平激切敢言的一组是(3 分) ①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 ②失久和之强敌,非计也 ③当求所以尊异之礼 ④且皇后在而尊贵妃,古 无是事 ⑤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⑥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方平反对草率用兵。元昊给朝廷写文辞轻慢的信,想以此计激怒自 己的部属反叛,张方平审时度势,提出暂缓用兵的建议。 B.张方平见识深远。元昊请求宋朝断绝与契丹的往来,张方平认为 这样做会因小失大,让西夏与契丹消除嫌隙,才对宋朝有利。 C.张方平正直坦率。张贵妃保护皇上有功,夏竦提议要特别嘉奖她, 张方平直言告诫陈执中不能如此,否则将受到天下人的指责。 D.张方平敢于直谏。他认为建都陈留,弊端是没有险要地形可以凭恃, 只能靠重兵来立国,漕运事关重大,所以应该尽快疏浚汴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夏人寇边,四路以禀复失事机,刘平等覆师,主帅皆坐谴。 (2)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①。 [注]①谢玄晖:即谢眺,南朝著名诗人,才华很髙,后被诬陷,下 狱致死。“澄江净如练”是他的诗句 8.诗人为什么“长忆谢玄晖”?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9.诗歌第二联中“摇”“滴”两个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 恒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冰泉冷涩弦凝 绝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 居易《琵琶行》) (3)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 壁怀古》)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英雄的舞蹈 路翎 两条澄碧的小河会合的地方,有一座小村镇,不到两百户人家,然而, 这个中国应有的东西,它都有。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可爱、和善的居民们,生活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①。 [注]①谢玄晖:即谢眺,南朝著名诗人,才华很高,后被诬陷,下 狱致死。“澄江净如练”是他的诗句。 8.诗人为什么“长忆谢玄晖”?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 分) 9.诗歌第二联中“摇”“滴”两个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 恒 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冰泉冷涩弦凝 绝, 。 ,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 居易《琵琶行》) (3)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谈笑间, 。 (苏轼《念奴娇·赤 壁怀古》)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英雄的舞蹈 路翎 两条澄碧的小河会合的地方,有一座小村镇,不到两百户人家,然而, 这个中国应有的东西,它都有。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可爱、和善的居民们,生活
在一种非常古旧的英雄的气氛中,而且很厉害地激动着。这种气氛,是从镇上的 一座茶馆里散发出来的。 每到黄昏,不论严寒酷热,茶馆里都坐满了年轻的、年老的男人。一支 蜡烛亮了,有名的说书人张小赖就爬上高台,生动地叫喊着古代英雄们的事迹, 从他自己都忘却了的年代直到这个奇怪的、不可解的今天。他是衰老、病弱的。 十几年来他抽着鸦片,而年轻时,他曾经拚命地干过刀、枪、剑、戟,且收了不 少门徒。他觉得被所有的人赏识,被他们喜爱,因此街边新种了一棵小树或挖开 了一块石板他都要热烈地批评一下 他热衷这样的生活。可是,突然有一天,斜对面的茶馆里,一个女子拉 着胡琴,一个男子用女人的声音尖厉地怪唱起来了:从城里来的,唱着他从来都 不曾知道的“毛毛雨”“何日君再来”。他的听众们突然地跑过去一大半。从那 边传出热闹的哄笑声,使他感觉到尖厉的痛苦。 伤风败俗啊!”他叫,猛力地拍了一下惊堂木,不再讲下去了。于是 剩下的听众也跑了过去。他在寂静中溜下高台,这是可怕的失败和痛楚。但他的 那些古代的英雄们,又都在他的梦里照耀着他了。一下午都发烧,但黄昏的时候 他带着神秘的、惨白的、严肃的神色重又走上他多年盘踞的高台, 蜡烛点燃了。“今天,我们来说华容道,关公知恩放曹操!”他用神秘 的、轻微的声音说,拍了一下惊堂木。但他的听众只有往常的一半。对面的茶馆 里男人装做女人的声音突然地叫起来了。他寒颤了一下,看见有人冒雨从他这边 向对面跑去了。 我是替天行道!”张小赖猛力地、愤怒地拍了一下手上坚强、光亮的 木头;这个突然的声音,和他的脸上的那种轻蔑的、讥嘲的、魔鬼似的神情,使 得剩下来的那十几个人肃然了。他凝聚着一种可怕的力气,慢慢地耸起瘦削的 仅剩了两块骨头的肩膀来,鼓起眼睛,凝视着远方,而他那破旧的衣服从身上在 寂静中滑脱了,露出了一副可怖的、奇特的骨架。他没有欢乐,假装着纵声大笑: 他没有悲苦,逼迫着高声假哭;他伸出两只手来舞蹈;假装听到了询问,并且捶 胸顿足。 却说曹操一看,啊呀呀!”他叫,全身发抖,然后突然寂静。他髙举 着两手站着有半分钟。在寂静中,听到雨落在瓦上的清晰的声音,斜对面的甜甜 的胡琴的声音,和男人装做女人的尖厉的、轻靡的歌声:哎呀呀,我的心! “曹操心中一想!”高台上的那个精灵,突然地缩下去了,那一块木头 猛力地击在桌子上;然而,这假做的精灵的衰弱的人的心,却瞥见他的听众们, 有些涣散,有的在谈话,有的在听着斜对面而笑着。突然他有一阵眩晕,他听见 对面的歌声唱:摸一下幺妹的手呀,幺妹生得乖! 他呆住了。“喂,张小赖,曹操啷个的呀!”酒馆的肥胖的老板喊。张 小赖突然地惊觉,发着颤,不顾一切地叫了起来,叫喊着曹操、关公、青龙偃月 刀,但酒馆的老板却摇摆着走了出去了。一种极端的愤怒和一种极端的、奇特的 欢笑,使张小赖发狂了 精瘦的、可怕的魔鬼在高台上嘶喊,跳跃。他要唤回那些古代的英雄们 与现在的生命、丑恶、失望抗衡。这些古代的崇高的英雄们一个一个地回来了 使这间茶馆,使那些简单的年轻人严肃而激动。他站在高台上,他拼命地、愤怒 地叫,“我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要是日本人来了,洋鬼子,外国人来了,吓 你看——”他耸起肩膀,鼓起嘴,向空中拼命地吹着气。他听见了歌声、胡琴声、 笑声,他歪着头轻蔑地倾听。“啊,杀啊!”他喊
在一种非常古旧的英雄的气氛中,而且很厉害地激动着。这种气氛,是从镇上的 一座茶馆里散发出来的。 每到黄昏,不论严寒酷热,茶馆里都坐满了年轻的、年老的男人。一支 蜡烛亮了,有名的说书人张小赖就爬上高台,生动地叫喊着古代英雄们的事迹, 从他自己都忘却了的年代直到这个奇怪的、不可解的今天。他是衰老、病弱的。 十几年来他抽着鸦片,而年轻时,他曾经拚命地干过刀、枪、剑、戟,且收了不 少门徒。他觉得被所有的人赏识,被他们喜爱,因此街边新种了一棵小树或挖开 了一块石板他都要热烈地批评一下。 他热衷这样的生活。可是,突然有一天,斜对面的茶馆里,一个女子拉 着胡琴,一个男子用女人的声音尖厉地怪唱起来了:从城里来的,唱着他从来都 不曾知道的“毛毛雨”“何日君再来”。他的听众们突然地跑过去一大半。从那 边传出热闹的哄笑声,使他感觉到尖厉的痛苦。 “伤风败俗啊!”他叫,猛力地拍了一下惊堂木,不再讲下去了。于是 剩下的听众也跑了过去。他在寂静中溜下高台,这是可怕的失败和痛楚。但他的 那些古代的英雄们,又都在他的梦里照耀着他了。一下午都发烧,但黄昏的时候 他带着神秘的、惨白的、严肃的神色重又走上他多年盘踞的高台。 蜡烛点燃了。“今天,我们来说华容道,关公知恩放曹操!”他用神秘 的、轻微的声音说,拍了一下惊堂木。但他的听众只有往常的一半。对面的茶馆 里男人装做女人的声音突然地叫起来了。他寒颤了一下,看见有人冒雨从他这边 向对面跑去了。 “我是替天行道!”张小赖猛力地、愤怒地拍了一下手上坚强、光亮的 木头;这个突然的声音,和他的脸上的那种轻蔑的、讥嘲的、魔鬼似的神情,使 得剩下来的那十几个人肃然了。他凝聚着一种可怕的力气,慢慢地耸起瘦削的、 仅剩了两块骨头的肩膀来,鼓起眼睛,凝视着远方,而他那破旧的衣服从身上在 寂静中滑脱了,露出了一副可怖的、奇特的骨架。他没有欢乐,假装着纵声大笑; 他没有悲苦,逼迫着高声假哭;他伸出两只手来舞蹈;假装听到了询问,并且捶 胸顿足。 “却说曹操一看,啊呀呀!”他叫,全身发抖,然后突然寂静。他高举 着两手站着有半分钟。在寂静中,听到雨落在瓦上的清晰的声音,斜对面的甜甜 的胡琴的声音,和男人装做女人的尖厉的、轻靡的歌声:哎呀呀,我的心! “曹操心中一想!”高台上的那个精灵,突然地缩下去了,那一块木头 猛力地击在桌子上;然而,这假做的精灵的衰弱的人的心,却瞥见他的听众们, 有些涣散,有的在谈话,有的在听着斜对面而笑着。突然他有一阵眩晕,他听见 对面的歌声唱:摸一下幺妹的手呀,幺妹生得乖! 他呆住了。“喂,张小赖,曹操啷个的呀!”酒馆的肥胖的老板喊。张 小赖突然地惊觉,发着颤,不顾一切地叫了起来,叫喊着曹操、关公、青龙偃月 刀,但酒馆的老板却摇摆着走了出去了。一种极端的愤怒和一种极端的、奇特的 欢笑,使张小赖发狂了。 精瘦的、可怕的魔鬼在高台上嘶喊,跳跃。他要唤回那些古代的英雄们, 与现在的生命、丑恶、失望抗衡。这些古代的崇高的英雄们一个一个地回来了, 使这间茶馆,使那些简单的年轻人严肃而激动。他站在高台上,他拼命地、愤怒 地叫,“我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要是日本人来了,洋鬼子,外国人来了,吓, 你看——”他耸起肩膀,鼓起嘴,向空中拼命地吹着气。他听见了歌声、胡琴声、 笑声,他歪着头轻蔑地倾听。“啊,杀啊!”他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