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下期高一级第一次质检试题 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每组都相同的一项是( 包庇/刚愎 斡旋/龌龊 反诘/攻讦 讳疾忌医/污秽 B.揶揄/拜谒 宽绰/啜泣 倔强/攫取 草菅人命/缄默 恣意浸渍 倾轧/札记 召开/肇事 丘之貉/上颌 D.蛰伏/贬谪 皓月/桎梏 轶事/游弋 瓜熟蒂落/缔造 2.下列语段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抗日”成了时下影视、文学等艺术创作炙手可热的题材。《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同时对人性的分析,鞭辟入里,震撼人心,让一群“人渣” 重燃斗志,变成勇于赴死之人。作者用讳莫如深的语言道出了今时今日的我们,尤其需要对 未来抱有信心。 A.炙手可热 B.抑扬顿挫 C.鞭辟入里 D.讳莫如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关税下降,对明年本市家电市场的影响是喜是忧,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B.加大建设保障性住房,有效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已被确认为2011年乃至“十二 五”期间广东改善民生的一件大事 C.中山大学自主招生广东省单考昨日结束。一些连日作战的考生赞其为“最轻松考 试”的原因是只考语数英三科,考试仅用三个小时造成的。 D.作为一年一度的政治盛会和民主参与的制度化平台,全国两会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读狄金森的 ①而是这两位诗人都有若神助一一他们的诗歌绝对不是狠下苦功拼命努力能写得出来 的,这点上狄金森尤甚一筹 ②我不由自主想到李白
2012-2013 下期高一级第一次质检试题 语文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每组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包庇./刚愎. 斡.旋/龌.龊 反诘./攻讦. 讳.疾忌医/污秽. B.揶.揄/拜谒. 宽绰./啜.泣 倔.强/攫.取 草菅.人命/缄.默 C.恣.意/浸渍. 倾轧./札.记 召.开/肇.事 一丘之貉./上颌. D.蛰.伏/贬谪. 皓.月/桎梏. 轶.事/游弋. 瓜熟蒂.落/缔.造 2.下列语段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抗日”成了时下影视、文学等艺术创作炙手可热 ....的题材。《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同时对人性的分析,鞭辟入里 ....,震撼人心,让一群“人渣” 重燃斗志,变成勇于赴死之人。作者用讳莫如深 ....的语言道出了今时今日的我们,尤其需要对 未来抱有信心。 A.炙手可热 B.抑扬顿挫 C.鞭辟入里 D.讳莫如 深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关税下降,对明年本市家电市场的影响是喜是忧,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B.加大建设保障性住房,有效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已被确认为 2011 年乃至“十二 五”期间广东改善民生的一件大事。 C.中山大学自主招生广东省单考昨日结束。一些连日作战的考生赞其为“最轻松考 试”的原因是只考语数英三科,考试仅用三个小时造成的。 D.作为一年一度的政治盛会和民主参与的制度化平台,全国两会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狄金森的 诗, , , 。 。 。 ①而是这两位诗人都有若神助——他们的诗歌绝对不是狠下苦功拼命努力能写得出来 的,这点上狄金森尤甚一筹 ②我不由自主想到李白
③生活空间的狭窄与她诗中所呈现的宏大气象和丰沛心灵,反差实在太强烈,叫人难 于置信 ④倒不是两者的诗存在什么相似之处 ⑤这位终身未嫁的女诗人,一辈子生活在美国小镇,30岁后几乎足不出户。她拒绝会 见任何人,性情孤僻之极 A.⑤②④①③ B.②④①⑤③ C.⑤②①④③ ②④①③⑤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 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 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 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 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 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5.下列句子中的“胜”字与“谷不可胜食也”中的“胜”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日出江花红胜火B何可胜道也哉C.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 D驴不胜怒, 蹄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兵刃既接(兵:兵器) B谷不可胜食也(胜:超过)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同“敛”,收敛,积蓄)D.勿夺其时(夺:错过)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王好战,请以战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③生活空间的狭窄与她诗中所呈现的宏大气象和丰沛心灵,反差实在太强烈,叫人难 于置信 ④倒不是两者的诗存在什么相似之处 ⑤这位终身未嫁的女诗人,一辈子生活在美国小镇,30 岁后几乎足不出户。她拒绝会 见任何人,性情孤僻之极 A.⑤②④①③ B.②④①⑤③ C. ⑤②①④③ D. ②④①③⑤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22 分)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 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 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 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 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 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5.下列句子中的“胜”字与“谷不可胜食也”中的“胜”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日出江花红胜火 B.何可胜道也哉 C.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D.驴不胜怒, 蹄之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兵刃既接 (兵:兵器 ) B.谷不可胜食也 (胜:超过)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同“敛”,收敛,积蓄 ) D.勿夺其时 (夺:错过 )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王好.战,请以战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8.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孟子提出发展生产的三条措施,认为发展生产,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是行王道的根本 B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的事实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C.孟子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的比喻,表明害民的是荒年 D文章最后一句是说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暴政,施仁政,行王道, 那么天下的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 9.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翻译下列句子。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分)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3分)。 10、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1)题目中的“事”在全诗中指的是什么?(3分) 答 (2)有人说“不系船”是全诗关键,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 瑟》) (2)无边落木萧萧下,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 甫《登高》)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
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8.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孟子提出发展生产的三条措施,认为发展生产,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是行王道的根本。 B.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的事实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C.孟子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的比喻,表明害民的是荒年。 D.文章最后一句是说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暴政,施仁政,行王道, 那么天下的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 9.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 10 分) 翻译下列句子。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 分)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 分)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3 分)。 10、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1)题目中的“事”在全诗中指的是什么?(3 分) 答: (2)有人说“不系船”是全诗关键,请简要说明理由。(4 分) 答: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李商隐《锦 瑟》) (2)无边落木萧萧下,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 甫《登高》)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 。(李白《蜀
道难》) (4)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 琶行》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国际与本土张颐武 春节的价值和象征性的意义都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说是中国人最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也 是华人文化认同的象征。回首过去,世界和我们自己都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春节也在不 变和变化中呈现了新的形态。 春节现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切。一方面是中国的崛起造成的文化影响力和全球华 人的力量的兴起已经使得春节越来越引起了国际的关注。“中国年”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变 成了中国的重要的文化象征,逐步为世界所了解。虽然春节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还远不能 和圣诞节相比,但在世界许多华人移民较多的城市或社会中,春节也开始在华人社区之外产 生影响。以往仅仅是传统的唐人街张灯结彩地庆祝,现在往往已经成为当地多元文化的一个 重要的部分。各国政要也都发表对于春节的祝福。春节在全球的意义的凸显是一个相当引人 注目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全球华人的结构随着三十年来来自中国大陆的新华侨的大量出 现而产生了变化,大陆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越来越被海外华人社区所接受,因此以大陆的 文化为特色的过年方式如春节联欢晚会就成了全球华人过年的主流形式的一种,和传统的过 年的方式如舞龙舞狮等融合之后,形成了全球春节文化的新形态。另一方面,过年的意义在 今天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和家庭价值的时刻更加凸显了出来。国内的“过年”的气氛也一年浓 似一年。在计划经济时代,春节被简化为“过革命化的春节”。而八十年代时,在现代化和 西化的浪潮中,春节的文化和认同的意义也还没有像今天一样被强化得如此之高。人们越来 越重视春节的意义,越来越强调在这一时刻的文化的价值和生活意义。 当然,春节的国际化还仅仅限于华人和对于中国文化有兴趣的人,还难以变得更普及。 它还不能在全球获得更多的影响力。这当然和中国文化的现实的处境有关,其全球的传播和 理解还有不少局限和问题。因此,如何推展春节的文化含义,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其意义 和价值,还是一个现实的困难。关于春节的那些中国文化的积淀,还需要更多的理解和体认 这其实对于全球的跨文化对话具有高度的意义和价值。让人们了解春节的趣味和活力,还需 要全球华人社会更好地努力 春节在国内的传统意义得到了相当大的弘扬和发挥。当然也造成了返乡和回家的诸多困 扰和问题,造成了春运的巨大的压力。现代所要求的是高度的流动性,是跨越边界的需要和
道难》) (4)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 琶行》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国际与本土 张颐武 春节的价值和象征性的意义都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说是中国人最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也 是华人文化认同的象征。回首过去,世界和我们自己都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春节也在不 变和变化中呈现了新的形态。 春节现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切。一方面是中国的崛起造成的文化影响力和全球华 人的力量的兴起已经使得春节越来越引起了国际的关注。“中国年”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变 成了中国的重要的文化象征,逐步为世界所了解。虽然春节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还远不能 和圣诞节相比,但在世界许多华人移民较多的城市或社会中,春节也开始在华人社区之外产 生影响。以往仅仅是传统的唐人街张灯结彩地庆祝,现在往往已经成为当地多元文化的一个 重要的部分。各国政要也都发表对于春节的祝福。春节在全球的意义的凸显是一个相当引人 注目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全球华人的结构随着三十年来来自中国大陆的新华侨的大量出 现而产生了变化,大陆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越来越被海外华人社区所接受,因此以大陆的 文化为特色的过年方式如春节联欢晚会就成了全球华人过年的主流形式的一种,和传统的过 年的方式如舞龙舞狮等融合之后,形成了全球春节文化的新形态。另一方面,过年的意义在 今天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和家庭价值的时刻更加凸显了出来。国内的“过年”的气氛也一年浓 似一年。在计划经济时代,春节被简化为“过革命化的春节”。而八十年代时,在现代化和 西化的浪潮中,春节的文化和认同的意义也还没有像今天一样被强化得如此之高。人们越来 越重视春节的意义,越来越强调在这一时刻的文化的价值和生活意义。 当然,春节的国际化还仅仅限于华人和对于中国文化有兴趣的人,还难以变得更普及。 它还不能在全球获得更多的影响力。这当然和中国文化的现实的处境有关,其全球的传播和 理解还有不少局限和问题。因此,如何推展春节的文化含义,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其意义 和价值,还是一个现实的困难。关于春节的那些中国文化的积淀,还需要更多的理解和体认, 这其实对于全球的跨文化对话具有高度的意义和价值。让人们了解春节的趣味和活力,还需 要全球华人社会更好地努力。 春节在国内的传统意义得到了相当大的弘扬和发挥。当然也造成了返乡和回家的诸多困 扰和问题,造成了春运的巨大的压力。现代所要求的是高度的流动性,是跨越边界的需要和
人的高度的灵活性,这和传统的归乡的感情的关系是复杂的。今天的春节热说明中国社会的 本土因素在当下的背景下得到了更多的展现。从这一点上看,如何回应这样的感情和精神的 追求就是社会需要认真探究的。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是华人文化认同的象征。 B.中国大陆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越来越被世界所接受,成为一些地区多元文化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C.春节的价值和意义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的文化象征,并为世人所了解 D.在过去,春节的文化和认同的意义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被不断强化 E.春节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还远不能和圣诞节相比,但正在不断扩大影响 13.下面选项不属于“春节新变化”的一项是【】(3分) A.各国政要发表对于春节的祝福 B.唐人街张灯结彩地庆祝。 C.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全球华人过年的主流形式。D.春节开始在华人社区之外产生影 响 14.从全文来看,春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的关切”的原因有哪些?(4分) 15.结合文意,概述应如何解决春节面临的“国际化”和“本土化”问题?(4分) 四、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被风吹走的夏天 秦俑 ①那是我生命中最难熬的一个夏天。 ②那天是高考分数线出来的日子,我没有跟家里人说实话。我说还得要几天时间呢,他 们对我的话深信不疑。我的父母一大早就得去地里干农活。父亲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密,他常 跟我们兄弟俩说,秋天的收成怎样,就要看这一季的努力了。哥哥大我四岁多,上完初中就 跟人去东莞打工,今年春节回来,承包了村里的制砖厂,经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回家吃 ③吃过午饭,我几乎是一路小跑地去了村子三里地外的一个食品批发部。在那里,有离 我们村最近的一部公用电话。但回来的时候,我的腿里一定是灌满了铅,要不我怎么会觉得 回家的路这么长? ④离最低录取线差了两分。我不知道该怎样将这个消息告诉我的家人,怎样面对他们脸 上的失望。我在村子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最后坐到了村口的桥墩上 ⑤也不知坐了多久,四周响起此起彼伏的蛙声。我一步一步地往回走,走到家门口,走 进卧室。我一晚上都没有说话,也没有出去吃饭。母亲进来看过我几回,她不停地摸我的额
人的高度的灵活性,这和传统的归乡的感情的关系是复杂的。今天的春节热说明中国社会的 本土因素在当下的背景下得到了更多的展现。从这一点上看,如何回应这样的感情和精神的 追求就是社会需要认真探究的。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 分) A.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是华人文化认同的象征。 B.中国大陆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越来越被世界所接受,成为一些地区多元文化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C.春节的价值和意义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的文化象征,并为世人所了解。 D.在过去,春节的文化和认同的意义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被不断强化。 E.春节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还远不能和圣诞节相比,但正在不断扩大影响。 13.下面选项不属于“春节新变化”的一项是【 】(3 分) A.各国政要发表对于春节的祝福。 B.唐人街张灯结彩地庆祝。 C.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全球华人过年的主流形式。 D.春节开始在华人社区之外产生影 响。 14.从全文来看,春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的关切”的原因有哪些?(4 分) 15.结合文意,概述应如何解决春节面临的“国际化”和“本土化”问题?(4 分) 四、本大题 3 小题,共 15 分。 被风吹走的夏天 秦俑 ①那是我生命中最难熬的一个夏天。 ②那天是高考分数线出来的日子,我没有跟家里人说实话。我说还得要几天时间呢,他 们对我的话深信不疑。我的父母一大早就得去地里干农活。父亲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密,他常 跟我们兄弟俩说,秋天的收成怎样,就要看这一季的努力了。哥哥大我四岁多,上完初中就 跟人去东莞打工,今年春节回来,承包了村里的制砖厂,经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回家吃。 ③吃过午饭,我几乎是一路小跑地去了村子三里地外的一个食品批发部。在那里,有离 我们村最近的一部公用电话。但回来的时候,我的腿里一定是灌满了铅,要不我怎么会觉得 回家的路这么长? ④离最低录取线差了两分。我不知道该怎样将这个消息告诉我的家人,怎样面对他们脸 上的失望。我在村子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最后坐到了村口的桥墩上。 ⑤也不知坐了多久,四周响起此起彼伏的蛙声。我一步一步地往回走,走到家门口,走 进卧室。我一晚上都没有说话,也没有出去吃饭。母亲进来看过我几回..,她不停地 ...摸我的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