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2016届高三年级高考(第二次)模拟试卷(2016.5) 语文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当全国人民都在纪念抗日英雄的时候,现实生活中却 有一种不良的文化现象屡屡发生,这就是英雄叙事的扭曲问题。比如,大量抗战 “雷剧”“神剧”涌现,将严肃的抗战历史娱乐化:有人对抗战中的英雄人物进 行解构乃至重构,试图颠覆或终结相关英雄的经典形象。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 端”全面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一些错误的英雄叙事借助新媒介,传播范围更 广,受众更多,产生了更加恶劣的影响。比如,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了不少诋毁 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的各种扭曲的“英雄叙事”。媒体把这类叙事的“主体 命名为“凿船党”,并表达了对他们的警惕:“他们每天寻寻觅觅,看见正面的 东西就上去凿几下子,而且每每有所斩获,用着放大镜在英雄身上发现了一些瑕 疵,他们便极力将其放大。慢慢地,一些英雄的形象开始坍塌。”与此同时, 些抗战题材影视剧不顾历史本真,肆意将爱情、悬疑、性感、时尚等元素塞进来, 这种做法是对英雄形象的亵渎,以至连普通观众对“手撕鬼子”之类不靠谱的剧 情都忍无可忍。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这些影视剧经由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媒 介渠道得以在更大范围传播开来。伴随着上述种种媒介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濡染, 这种不着边际的“英雄叙事”对成千上万的普通观众一一尤其是对年轻人贻害 不小。抹黑恶搞英雄形象,导致英雄形象扭曲,既伤害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身份 认同,也恶劣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这种错误的英雄叙事,既具有明显的隐喻性特征一一它隐喻了当下有些人存在着 虚无化的价值取向和戏谑化的政治取向,也具有另一种特征一一扭曲的生活化叙 事:传统的英雄叙事在本质上是传奇性的叙事,近年来由传奇性叙事向生活化叙 事的转变,有人刻意对英雄人物进行解构甚至污蔑 新媒介环境下,扭曲的英雄叙事的出现有着诸多原因。首先,新媒介的技术特性 对英雄叙事的变迁乃至扭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新媒介为英雄叙事提供了相应 的技术环境和文化环境,也被“凿船党”们纳为其建构与传播“英雄叙事”的重 要平台。进而,英雄形象的崇髙性与非功利性被消解,并呈现出融合世俗、迎合 消费的特征。其次,网络推动了众多思潮的传播,一些非主流思潮成为扭曲的英 雄叙事得以展开的思想土壤。一些人站在人民群众利益和情感的对立面,利用网 络上的社区、微博、微信等媒介,散播包括其“英雄叙事”在内的种种言论,挑 衅人们的传统信仰,鼓吹错误的价值观。在这种思想土壤之上,“凿船党”们进 行“英雄叙事”,是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所谓“策略”而已。再次,以微博、 微信为代表的双向互动的“微时代”,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 助推了英雄叙事的扭曲现象。 作为国人精神图腾的英雄形象,体现了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精神,不应被扭曲 的英雄叙事所游戏化、娱乐化,而应成为国人的精神塔基。面对扭曲的英雄叙事 及其危害,我们不可漠视,要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价值立场
广东省梅州市 2016 届高三年级高考(第二次)模拟试卷(2016.5) 语 文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今年是抗战胜利 70 周年,当全国人民都在纪念抗日英雄的时候,现实生活中却 有一种不良的文化现象屡屡发生,这就是英雄叙事的扭曲问题。比如,大量抗战 “雷剧”“神剧”涌现,将严肃的抗战历史娱乐化;有人对抗战中的英雄人物进 行解构乃至重构,试图颠覆或终结相关英雄的经典形象。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 端”全面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一些错误的英雄叙事借助新媒介,传播范围更 广,受众更多,产生了更加恶劣的影响。比如,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了不少诋毁 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的各种扭曲的“英雄叙事”。媒体把这类叙事的“主体” 命名为“凿船党”,并表达了对他们的警惕:“他们每天寻寻觅觅,看见正面的 东西就上去凿几下子,而且每每有所斩获,用着放大镜在英雄身上发现了一些瑕 疵,他们便极力将其放大。慢慢地,一些英雄的形象开始坍塌。”与此同时,一 些抗战题材影视剧不顾历史本真,肆意将爱情、悬疑、性感、时尚等元素塞进来, 这种做法是对英雄形象的亵渎,以至连普通观众对“手撕鬼子”之类不靠谱的剧 情都忍无可忍。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这些影视剧经由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媒 介渠道得以在更大范围传播开来。伴随着上述种种媒介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濡染, 这种不着边际的“英雄叙事”对成千上万的普通观众——尤其是对年轻人贻害 不小。抹黑恶搞英雄形象,导致英雄形象扭曲,既伤害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身份 认同,也恶劣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这种错误的英雄叙事,既具有明显的隐喻性特征——它隐喻了当下有些人存在着 虚无化的价值取向和戏谑化的政治取向,也具有另一种特征——扭曲的生活化叙 事:传统的英雄叙事在本质上是传奇性的叙事,近年来由传奇性叙事向生活化叙 事的转变,有人刻意对英雄人物进行解构甚至污蔑。 新媒介环境下,扭曲的英雄叙事的出现有着诸多原因。首先,新媒介的技术特性, 对英雄叙事的变迁乃至扭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新媒介为英雄叙事提供了相应 的技术环境和文化环境,也被“凿船党”们纳为其建构与传播“英雄叙事”的重 要平台。进而,英雄形象的崇高性与非功利性被消解,并呈现出融合世俗、迎合 消费的特征。其次,网络推动了众多思潮的传播,一些非主流思潮成为扭曲的英 雄叙事得以展开的思想土壤。一些人站在人民群众利益和情感的对立面,利用网 络上的社区、微博、微信等媒介,散播包括其“英雄叙事”在内的种种言论,挑 衅人们的传统信仰,鼓吹错误的价值观。在这种思想土壤之上,“凿船党”们进 行“英雄叙事”,是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所谓“策略”而已。再次,以微博、 微信为代表的双向互动的“微时代”,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 助推了英雄叙事的扭曲现象。 作为国人精神图腾的英雄形象,体现了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精神,不应被扭曲 的英雄叙事所游戏化、娱乐化,而应成为国人的精神塔基。面对扭曲的英雄叙事 及其危害,我们不可漠视,要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价值立场
(改编自《光明日报》,丁松虎《英雄叙事的扭曲与纠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量抗战“雷剧”“神剧”涌现以及有人试图颠覆或终结抗战中的英雄人物 的经典形象,这都属于英雄叙事的扭曲问题 B.“凿船党”们借助“三微一端”等新媒介将一些错误的英雄叙事传播的范围 更广,受众更多,产生了更加恶劣的影响 C.不着边际的“英雄叙事”,抹黑恶搞英雄形象,既伤害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身 份认同,也恶劣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D.一些抗战题材影视剧出现“手撕鬼子”之类不靠谱的剧情,是因为创作者在剧 中加入了许多爱情、悬疑、性感、时尚等元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错误的“英雄叙事”反映了有些人错误的价值取向和政治取向,也反映了英雄 叙事文本由传奇性叙事向扭曲的生活化叙事的转变。 B.“凿船党”们为达到扭曲“英雄叙事”的目的,采取的是利用网络上的社区、 微博、微信等媒介传播的策略 C.英雄形象被一些人解构甚至污蔑,从而他们的崇髙性与非功利性被消解,并呈 现出融合世俗、迎合消费的特征 D.英雄形象是国人的精神图腾和精神塔基,体现了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精神, 不应被扭曲的英雄叙事所游戏化、娱乐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全国人民纪念抗日英雄时,在现实生活中,却一些人站在人民群众利益和情 感的对立面,挑衅人们的传统信仰,鼓吹错误的价值观。 B.英雄人物身上可能存在一些瑕疵,但是“凿船党”们发现这些瑕疵后,把这些 瑕疵极力放大,慢慢地,一些英雄的形象慢慢坍塌 C.我们面对扭曲的英雄叙事及其危害不能漠视,只要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 的价值立场,就能防止扭曲的英雄叙事对我们带来危害。 D.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双向互动的“微时代”,助推了英雄叙事的扭曲现象, 加强对微博、微信的监管能一定程度上遏制这种现象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许景衡字少伊,温州瑞安人。登元祐九年进士第。宣和六年,迁殿中侍御史。朝 廷用童贯为河东、北宣抚使,将北伐,景衡论其贪缪不可用者数十事,不报。 睦寇平,江、浙郡县残毁,而茶盐比较之法如故。景衡奏:“茶盐之法,当以食 之众寡为岁额之高下。今收复之后,户版半耗,民力萧然,而茶盐比较不减于昔, 民欲无困得乎?”奏上,诏两浙、江东路权免茶盐比较,贼平日仍旧 朝廷既兴燕云之师,调度不继,诛求益急。景衡奏:“财力匮乏在节用,民力困 弊在恤民。”且极论和买、和籴、盐法之害,不报。会知洋州吴岩夫以私书抵执 政子,道景衡之贤。因从子婿以达,缪以其书误致王黼,黼用是中景衡,逐之
(改编自《光明日报》,丁松虎《英雄叙事的扭曲与纠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大量抗战“雷剧”“神剧”涌现以及有人试图颠覆或终结抗战中的英雄人物 的经典形象,这都属于英雄叙事的扭曲问题。 B.“凿船党”们借助“三微一端”等新媒介将一些错误的英雄叙事传播的范围 更广,受众更多,产生了更加恶劣的影响。 C.不着边际的“英雄叙事”,抹黑恶搞英雄形象,既伤害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身 份认同,也恶劣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D.一些抗战题材影视剧出现“手撕鬼子”之类不靠谱的剧情,是因为创作者在剧 中加入了许多爱情、悬疑、性感、时尚等元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错误的“英雄叙事”反映了有些人错误的价值取向和政治取向,也反映了英雄 叙事文本由传奇性叙事向扭曲的生活化叙事的转变。 B.“凿船党”们为达到扭曲 “英雄叙事”的目的,采取的是利用网络上的社区、 微博、微信等媒介传播的策略。 C.英雄形象被一些人解构甚至污蔑,从而他们的崇高性与非功利性被消解,并呈 现出融合世俗、迎合消费的特征。 D.英雄形象是国人的精神图腾和精神塔基,体现了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精神, 不应被扭曲的英雄叙事所游戏化、娱乐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当全国人民纪念抗日英雄时,在现实生活中,却一些人站在人民群众利益和情 感的对立面,挑衅人们的传统信仰,鼓吹错误的价值观。 B.英雄人物身上可能存在一些瑕疵,但是“凿船党”们发现这些瑕疵后,把这些 瑕疵极力放大,慢慢地,一些英雄的形象慢慢坍塌。 C.我们面对扭曲的英雄叙事及其危害不能漠视,只要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 的价值立场,就能防止扭曲的英雄叙事对我们带来危害。 D.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双向互动的“微时代”,助推了英雄叙事的扭曲现象, 加强对微博、微信的监管能一定程度上遏制这种现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许景衡字少伊,温州瑞安人。登元祐九年进士第。宣和六年,迁殿中侍御史。朝 廷用童贯为河东、北宣抚使,将北伐,景衡论其贪缪不可用者数十事,不报。 睦寇平,江、浙郡县残毁,而茶盐比较之法如故。景衡奏:“茶盐之法,当以食 之众寡为岁额之高下。今收复之后,户版半耗,民力萧然,而茶盐比较不减于昔, 民欲无困得乎?”奏上,诏两浙、江东路权免茶盐比较,贼平日仍旧。 朝廷既兴燕云之师,调度不继,诛求益急。景衡奏:“财力匮乏在节用,民力困 弊在恤民。”且极论和买、和籴、盐法之害,不报。会知洋州吴岩夫以私书抵执 政子,道景衡之贤。因从子婿以达,缪以其书误致王黼,黼用是中景衡,逐之
钦宗即位,以左正言召,旋迁中书舍人。侍御史李光、正言程瑀以鲠亮忤执政斥, 景衡为辨白,坐落职予祠。 高宗即位,除御史中丞。宗泽为东京 留守,言者附黄潜善等,多攻其 短,欲逐去之。景衡奏曰臣虽不识其人窃用叹慕今若较其小短不顾尽忠徇国之节 则不恕已甚苟欲罢泽别遺留守不识搢绅中威名政事有加于泽者乎?_”疏入,上大 悟,封以示泽 杭州叛卒陈通作乱,权浙西提刑赵叔近招降之,请授以官。景衡曰:“官吏无罪 而受诛。叛卒有罪而蒙赏,赏罚倒置,莫此为甚。”卒奏罢之。除尚书右丞 初,李纲议建都,以关中为上,南阳次之,建康为下。纲既相,遂主南阳之议。 景衡为中丞,奏:“南阳无险阻,且密迩盗贼,漕运不继,不若建康天险可据, 请定计巡幸。”潜善等倾纲使去,南阳之议遂格。至是,谍报金人攻河阳、汜水, 景衡又奏请南幸建康。黄潜善等素恶其异己,遂借渡江之议罪之,已而有诏还京 罢景衡为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泂霄宫。至瓜洲,得暍疾,及京口卒,年五十 七,谥忠简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二》,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景衡字少伊字:古代男子成人后另取的别名,字与本名涵义不一定有关联。 B.会知洋州吴岩夫以私书抵执政子知洋州:洋州知州 C.权浙西提刑赵叔近招降之权:唐以来称试官或暂时代理官职为“权”,此处 指代理官职 D.漕运不继漕运: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 定地点的运输方式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衡奏/曰臣虽不识其人/窃用叹慕/今若较/其小短不顾/尽忠徇国之节/则不 恕已甚/苟欲罢/泽别遣留守/不识搢绅中威名政事有加于泽者乎 B.景衡奏曰/臣虽不识其人/窃用叹慕/今若较其小短/不顾尽忠徇国之节/则不恕 已甚/苟欲罢泽/别遣留守/不识搢绅中威名政事有加于泽者乎 C.景衡奏/曰臣虽不识其人/窃用叹慕/今若较其小短/不顾尽忠徇国之节/则不恕 已甚/苟欲罢泽/别遣留守/不识/搢绅中威名政事有加于泽者乎 D.景衡奏曰/臣虽不识其人/窃用叹慕/今若较/其小短不顾/尽忠徇国之节,则不 恕已甚/苟欲罢泽/别遣留守/不识/搢绅中威名政事有加于泽者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景衡敢于揭发官员的过失。朝廷任命童贯为河东、河北宣抚使,打算北伐, 许景衡上书指出童贯贪婪伪诈,不能重用他 B.许景衡关心百姓生活。面对财力匮乏、百姓贫困的状况,他上奏章建议朝廷节 省开支。抚恤百姓,并极力指责和买、和籴、盐法的危害 C.许景衡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在建都问题上,许景衡认为以建康作为都城最好, 而以南阳作为都城缺陷多,后来又上书请求皇上南巡建康。 D.许景衡保护清正官员。髙宗时,依附黄潜善的谏官经常攻击宗泽的短处,许景 衡就上书替宗泽解释,后来皇上彻底醒悟,就加封了宗泽
钦宗即位,以左正言召,旋迁中书舍人。侍御史李光、正言程瑀以鲠亮忤执政斥, 景衡为辨白,坐落职予祠。 高宗即位,除御史中丞。宗泽为东京 留守,言者附黄潜善等,多攻其 短,欲逐去之。景衡奏曰臣虽不识其人窃用叹慕今若较其小短不顾尽忠徇国之节 则不恕已甚苟欲罢泽别遣留守不识搢绅中威名政事有加于泽者乎?”疏入,上大 悟,封以示泽。 杭州叛卒陈通作乱,权浙西提刑赵叔近招降之,请授以官。景衡曰:“官吏无罪 而受诛。叛卒有罪而蒙赏,赏罚倒置,莫此为甚。”卒奏罢之。除尚书右丞。 初,李纲议建都,以关中为上,南阳次之,建康为下。纲既相,遂主南阳之议。 景衡为中丞,奏:“南阳无险阻,且密迩盗贼,漕运不继,不若建康天险可据, 请定计巡幸。”潜善等倾纲使去,南阳之议遂格。至是,谍报金人攻河阳、汜水, 景衡又奏请南幸建康。黄潜善等素恶其异己,遂借渡江之议罪之,已而有诏还京, 罢景衡为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至瓜洲,得暍疾,及京口卒,年五十 七,谥忠简。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二》,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许景衡字少伊 字:古代男子成人后另取的别名,字与本名涵义不一定有关联。 B.会知洋州吴岩夫以私书抵执政子 知洋州:洋州知州 C.权浙西提刑赵叔近招降之 权:唐以来称试官或暂时代理官职为“权”,此处 指代理官职 D.漕运不继 漕运: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 定地点的运输方式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景衡奏/曰臣虽不识其人/窃用叹慕/今若较/其小短不顾/尽忠徇国之节/则不 恕已甚/苟欲罢/泽别遣留守/不识搢绅中威名政事有加于泽者乎 B.景衡奏曰/臣虽不识其人/窃用叹慕/今若较其小短/不顾尽忠徇国之节/则不恕 已甚/苟欲罢泽/别遣留守/不识搢绅中威名政事有加于泽者乎 C.景衡奏/曰臣虽不识其人/窃用叹慕/今若较其小短/不顾尽忠徇国之节/则不恕 已甚/苟欲罢泽/别遣留守/不识/搢绅中威名政事有加于泽者乎 D.景衡奏曰/臣虽不识其人/窃用叹慕/今若较/其小短不顾/尽忠徇国之节,则不 恕已甚/苟欲罢泽/别遣留守/不识/搢绅中威名政事有加于泽者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许景衡敢于揭发官员的过失。朝廷任命童贯为河东、河北宣抚使,打算北伐, 许景衡上书指出童贯贪婪伪诈,不能重用他。 B.许景衡关心百姓生活。面对财力匮乏、百姓贫困的状况,他上奏章建议朝廷节 省开支。抚恤百姓,并极力指责和买、和籴、盐法的危害。 C.许景衡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在建都问题上,许景衡认为以建康作为都城最好, 而以南阳作为都城缺陷多,后来又上书请求皇上南巡建康。 D.许景衡保护清正官员。高宗时,依附黄潜善的谏官经常攻击宗泽的短处,许景 衡就上书替宗泽解释,后来皇上彻底醒悟,就加封了宗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侍御史李光、正言程瑀以鲠亮忤执政斥,景衡为辨白,坐落职予祠。(5 分) 译文 (2)宗泽为东京 留守,言者附黄潜善等,多攻其短,欲逐去之。(5 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8.试赏析诗歌第三句“秋逼暗虫通夕响”中用得最神妙的那一字。(5分) 9.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前三句与结句的关系。(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 之高的句子是: (2)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进亦忧”指的是 “退亦忧”指的是“”。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激起了“我”的情感共鸣,于是发出了“,”的感 慨,因此才有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诗文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必须用2B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日子 陈忠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侍御史李光、正言程瑀以鲠亮忤执政斥,景衡为辨白,坐落职予祠。(5 分) 译文: (2)宗泽为东京 留守,言者附黄潜善等,多攻其短,欲逐去之。 (5 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8.试赏析诗歌第三句“秋逼暗虫通夕响”中用得最神妙的那一字。(5 分) 9.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前三句与结句的关系。(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 之高的句子是: , 。 (2)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进亦忧”指的是 “ ”; “退亦忧”指的是“ ”。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激起了“我”的情感共鸣,于是发出了“ , ”的感 慨,因此才有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诗文。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必须用 2B 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日 子 陈忠实
两架罗筛,用木制三脚架撑住,斜立在掏挖出湿漉漉的沙石的大坑里。男人一把 镢头一把铁锨,女人也使用一把镢头一把铁锨;男人有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和 根扁担,女人也配备着两只铁丝编成的铁笼和一根扁担 我回到乡下的第一天,走到滋水河边发现了河对面的这一对夫妇。就我目力所及, 上游和下游的沙滩上,支着罗网埋头这种劳作的再没有第二个人了。 早春中午的太阳已见热力,晒得人脸上烫烫的,却很舒服。 “你该到城里找个营生干,”我说,“你是高中生,该当……” “找过。也干过。干不成。”男人说 家干不成,再换一家嘛!”我说 “换过不下五家主儿,还是干不成。”女人说。 “工作不合适?没找到合适的?”我问。 “有的干了不给钱,白干了。有的把人当狗使,喝来喝去没个正性。受不了啊!” 他说 “那是个硬熊。想挣人家钱,还不受人家白眼。”她说 “不是硬熊软熊的事。出力挣钱又不是吃舍饭。”他说。 “凭这话,老陈就能听出来你是个硬熊,”女人说,“他爷是个硬熊。他爸是个 硬熊。他还是个不会拐弯的硬熊一一种系的事。” “中国现时啥都不缺,就缺硬熊。”他说。 “弓硬断弦。人硬了……没好下场。”她说。 “这话倒对。俺爷被土匪绑在明柱上,一刀一刀割。割一刀问一声,直到割死也 不说银圆在哪面墙缝里藏着。俺爸被斗了三天两夜,不给吃不给喝不准眨眼睡觉 直到昏死,还是不承认‘反党 我不算硬。” 你已经硬到只能挖石头咧!你再硬就没活路了。硬熊一—” 他很坦率又不无迷津地悄声对我说,他也搞不清自己为什么偏偏注意女人的腰, 定要娶一个腰好的媳妇,脸蛋嘛倒在其次,能看过去就行了 他大声慨叹着,不无讨好女人的意思:“农村太苦太累,再好的腰都给糟践了。” 男人把堆积在罗网下的石子铲进笼里,用扁担挑起来,走上沙坑的斜坡,木质扁 担吱呀吱呀响着,把笼里的石头倒在石堆上。折返身回来,再装再挑。女人对我 说:“他见了你话就多了。他跟我在这儿,整晌整晌不说一句话 太阳沉到西原头的这一瞬,即将沉落下去的短暂的这_瞬,真是奇妙无比景象绚 烂的一瞬。泛着嫰黄的杨柳林带在这_瞬里染成橘红。河岸边刚刚现岀绿色的草 坨子也被染成橘黄色。小木桥上的男人和女人被这瞬间的霞光涂抹得模糊了,男 女莫辨。 应办了几件公务,再回到滋水河的时候,小麦已经吐穗了。 我有点急迫地赶回乡下老家来,就是想感受小麦吐穗扬花这个季节的气象 女人正挥动铁锨朝罗网上抛掷着沙石。男人呢? “那位硬熊呢?”“没来。” 我问:“咋咧?出什么事了?” 她停住手中的铁锨,重重地深深地吁出一口气:“女儿考试没考好。” “就为这事?”我也舒了一口气,“这回没考好,下回再争取考好嘛!” 这娃娃也是……平时学得挺好的,考试分数也总排前头。偏偏到分班的节骨眼 上,一考就考……” “直到昨日晚上,他才说了一句话:我现在还捞石头做啥!我还捞这石头做 啥
两架罗筛,用木制三脚架撑住,斜立在掏挖出湿漉漉的沙石的大坑里。男人一把 镢头一把铁锨,女人也使用一把镢头一把铁锨;男人有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和一 根扁担,女人也配备着两只铁丝编成的铁笼和一根扁担。 我回到乡下的第一天,走到滋水河边发现了河对面的这一对夫妇。就我目力所及, 上游和下游的沙滩上,支着罗网埋头这种劳作的再没有第二个人了。 早春中午的太阳已见热力,晒得人脸上烫烫的,却很舒服。 “你该到城里找个营生干,”我说,“你是高中生,该当……” “找过。也干过。干不成。”男人说。 “一家干不成,再换一家嘛!”我说。 “换过不下五家主儿,还是干不成。”女人说。 “工作不合适?没找到合适的?”我问。 “有的干了不给钱,白干了。有的把人当狗使,喝来喝去没个正性。受不了啊!” 他说。 “那是个硬熊。想挣人家钱,还不受人家白眼。”她说。 “不是硬熊软熊的事。出力挣钱又不是吃舍饭。”他说。 “凭这话,老陈就能听出来你是个硬熊,”女人说,“他爷是个硬熊。他爸是个 硬熊。他还是个不会拐弯的硬熊——种系的事。” “中国现时啥都不缺,就缺硬熊。”他说。 “弓硬断弦。人硬了……没好下场。”她说。 “这话倒对。俺爷被土匪绑在明柱上,一刀一刀割。割一刀问一声,直到割死也 不说银圆在哪面墙缝里藏着。俺爸被斗了三天两夜,不给吃不给喝不准眨眼睡觉 直到昏死,还是不承认‘反党’……我不算硬。” “你已经硬到只能挖石头咧!你再硬就没活路了。硬熊——” 他很坦率又不无迷津地悄声对我说,他也搞不清自己为什么偏偏注意女人的腰, 一定要娶一个腰好的媳妇,脸蛋嘛倒在其次,能看过去就行了。 他大声慨叹着,不无讨好女人的意思:“农村太苦太累,再好的腰都给糟践了。” 男人把堆积在罗网下的石子铲进笼里,用扁担挑起来,走上沙坑的斜坡,木质扁 担吱呀吱呀响着,把笼里的石头倒在石堆上。折返身回来,再装再挑。女人对我 说:“他见了你话就多了。他跟我在这儿,整晌整晌不说一句话。” 太阳沉到西原头的这一瞬,即将沉落下去的短暂的这一瞬,真是奇妙无比景象绚 烂的一瞬。泛着嫩黄的杨柳林带在这一瞬里染成橘红。河岸边刚刚现出绿色的草 坨子也被染成橘黄色。小木桥上的男人和女人被这瞬间的霞光涂抹得模糊了,男 女莫辨。 应办了几件公务,再回到滋水河的时候,小麦已经吐穗了。 我有点急迫地赶回乡下老家来,就是想感受小麦吐穗扬花这个季节的气象。 女人正挥动铁锨朝罗网上抛掷着沙石。男人呢? “那位硬熊呢?”“没来。” 我问:“咋咧?出什么事了?” 她停住手中的铁锨,重重地深深地吁出一口气:“女儿考试没考好。” “就为这事?”我也舒了一口气,“这回没考好,下回再争取考好嘛!” “这娃娃也是……平时学得挺好的,考试分数也总排前头。偏偏到分班的节骨眼 上,一考就考……” “直到昨日晚上,他才说了一句话:我现在还捞石头做啥!我还捞这石头做 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