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汕头市2011~2012学年度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语文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 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 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 2.单项选择题(1-8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主观题和第12、13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 题纸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 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答题纸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答题纸一并交 回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皴裂/逡巡毗连/纰漏 箪食壶浆/殚精竭虑 B.纤夫/阡陌咀嚼/龃龉 百舸争流/交柯错叶 C.崚嶒/憎恨复辟/癖好 相形见绌/咄咄逼人 D.颀长/折耗喘息/湍急 甘之如饴/怡然自得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岭南园林钟灵毓秀,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园景构图根据生活内容的需 要适当处置,随机应变,各种设施求实重效,顺从人意。岭南古代的园林匠师,综合了多元 文化类别,把北方的、江南的、外国的园林艺术变更其形灵活吸收,挥洒自如,使园景布局 显得较为随意,不拘一格。 A.钟灵毓秀 B.随机应变 C.挥洒自如 D.不拘一格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 A.昨天上午神马一中举行的新校舍落成庆典仪式,将大大改善当地高中教育教学的落后 面貌,捐资近6000万元的企业家文龙先生希望新建的校舍能为学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B.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对两岸人民是不陌生的,《富春山居图》(无 用师卷)和《剩山图》合璧展览不仅成了两岸文化交流一大亮点,也别具深远的历史涵意 C.《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塞林格去世后,无数异国他乡的读者为之黯然,短短几天 时间,全球众多报刊登载了大量的缅怀他的文章。 D.庄宜生是广东公安民警的杰出代表,他刚正不阿,英勇无畏,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 了不平凡的成绩,用生命谱写了正义之歌,深受广大群众所赞誉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汕头市 2011~2012 学年度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 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 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 2.单项选择题(1~8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主观题和第12、13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 题纸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 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答题纸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答题纸一并交 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A.皴.裂/逡.巡 毗.连/纰.漏 箪.食壶浆/殚.精竭虑 B.纤.夫/阡.陌 咀.嚼/龃.龉 百舸.争流/交柯.错叶 C.崚嶒./憎.恨 复辟./癖.好 相形见绌./咄.咄逼人 D.颀.长/折.耗 喘.息/湍.急 甘之如饴./怡.然自得 2.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是一项是 岭南园林钟灵毓秀,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园景构图根据生活内容的需 要适当处置,随机应变,各种设施求实重效,顺从人意。岭南古代的园林匠师,综合了多元 文化类别,把北方的、江南的、外国的园林艺术变更其形灵活吸收,挥洒自如,使园景布局 显得较为随意,不拘一格。 A.钟灵毓秀 B.随机应变 C. 挥洒自如 D.不拘一格 3.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 A.昨天上午神马一中举行的新校舍落成庆典仪式,将大大改善当地高中教育教学的落后 面貌,捐资近6000万元的企业家文龙先生希望新建的校舍能为学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B.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对两岸人民是不陌生的,《富春山居图》(无 用师卷)和《剩山图》合璧展览不仅成了两岸文化交流一大亮点,也别具深远的历史涵意。 C.《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塞林格去世后,无数异国他乡的读者为之黯然,短短几天 时间,全球众多报刊登载了大量的缅怀他的文章。 D.庄宜生是广东公安民警的杰出代表,他刚正不阿,英勇无畏,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 了不平凡的成绩,用生命谱写了正义之歌,深受广大群众所赞誉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有机体是生物现象,而语言是社会现象 ②语言与自然有机体有着本质的不同 ③种语言分化出另一种或几种语言时,就意味着原来这种语言不再存在 ④生物过程中可以有祖、父、孙三代同堂,而语言是连父子两代都不能共存的 ⑤有机体的生长是生物过程,是按照自然规律增长的 A.①②④③⑤B.①②⑤④③C.②①③④⑤D.②①⑤④③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父纥,陈广州刺史,以谋反诛。询当从坐,匿而免。江 总以故人子,私养之。貌寝侻,敏悟绝人。总教以书记,毎读辄数行同尽,遂博贯经史。仕 隋,为太常博士。高祖微时,数与游,既即位,累擢给事中。 询初仿王羲之书,后险劲过之,因自名其体。尺牍所传,人以为法。高丽尝遣使求之, 帝叹曰:“彼观其书,固谓形貌魁梧邪?”尝行见索靖所书碑,观之,去数步复返,及疲,乃 布坐,至宿其傍,三日乃得去。其所嗜类此。贞观初,历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 男。卒,年八十五 子通,仪凤中累迁中书舍人。居母丧,诏夺哀。每入朝,徒跣及门。夜直,藉藁以寝。 非公事不语,还家辄号恸年饥未克葬居庐四年不释服条月家人以氈絮潜置席下通觉即彻去 迁累殿中监,封渤海子。天授初,转司礼卿,判纳言事。辅政月余,会凤阍舍人张嘉福请以 武承嗣为太子,通与岑长倩等固执,忤诸武意。及长倩下狱,坐大逆死,来俊臣并引通同谋, 通虽被惨毒无异词,俊臣代占,诛之。神龙初,追复官爵。 通蚤孤,母徐教以父书,惧其堕,尝遗钱使市父遗迹,通乃刻意临仿以求售,数年,书 亚于询,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体”。褚遂良亦以书自名,尝问虞世南日:“吾书何如智永?” 答曰:“吾闻彼一字直五万,君岂得此?”日:“孰与询?”曰:“吾闻询不择纸笔,皆得如志, 君岂得此?”遂良曰:“然则何如?”世南曰:“君若手和笔调,固可贵尚。”遂良大喜。通晚自 矜重,以狸毛为笔,覆以兔亳,管皆象犀,非是未尝书。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自名其体 名字 B.及长倩下狱坐大逆死, 因……犯罪 C.吾闻彼一字直五万 直至 D.君若手和笔调,固可贵尚 高贵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谋反诛 总教以书记 B.及疲,乃布坐 通乃刻意临仿以求售 C.仕隋,为太常博士。 会风阁舍人张嘉福请以武承嗣为太子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有机体是生物现象,而语言是社会现象 ②语言与自然有机体有着本质的不同 ③一种语言分化出另一种或几种语言时,就意味着原来这种语言不再存在 ④生物过程中可以有祖、父、孙三代同堂,而语言是连父子两代都不能共存的 ⑤有机体的生长是生物过程,是按照自然规律增长的 A.①②④③⑤ B.①②⑤④③ C.②①③④⑤ D.②①⑤④③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父纥,陈广州刺史,以谋反诛。询当从坐,匿而免。江 总以故人子,私养之。貌寝侻,敏悟绝人。总教以书记,每读辄数行同尽,遂博贯经史。仕 隋,为太常博士。高祖微时,数与游,既即位,累擢给事中。 询初仿王羲之书,后险劲过之,因自名其体。尺牍所传,人以为法。高丽尝遣使求之, 帝叹曰:“彼观其书,固谓形貌魁梧邪?”尝行见索靖所书碑,观之,去数步复返,及疲,乃 布坐,至宿其傍,三日乃得去。其所嗜类此。贞观初,历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 男。卒,年八十五。 子通,仪凤中累迁中书舍人。居母丧,诏夺哀。每入朝,徒跣及门。夜直,藉藁以寝。 非公事不语,还家辄号恸年饥未克葬居庐四年不释服冬月家人以氈絮潜置席下通觉即彻去。 迁累殿中监,封渤海子。天授初,转司礼卿,判纳言事。辅政月余,会凤阁舍人张嘉福请以 武承嗣为太子,通与岑长倩等固执,忤诸武意。及长倩下狱,坐大逆死,来俊臣并引通同谋, 通虽被惨毒无异词,俊臣代占,诛之。神龙初,追复官爵。 通蚤孤,母徐教以父书,惧其堕,尝遗钱使市父遗迹,通乃刻意临仿以求售,数年,书 亚于询,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体”。褚遂良亦以书自名,尝问虞世南曰:“吾书何如智永?” 答曰:“吾闻彼一字直五万,君岂得此?”曰:“孰与询?”曰:“吾闻询不择纸笔,皆得如志, 君岂得此?”遂良曰:“然则何如?”世南曰:“君若手和笔调,固可贵尚。”遂良大喜。通晚自 矜重,以狸毛为笔,覆以兔毫,管皆象犀,非是未尝书。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自名.其体 名字 B.及长倩下狱坐.大逆死, 因……犯罪 C.吾闻彼一字直.五万 直至 D.君若手和笔调,固可贵.尚 高贵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谋反诛 总教以.书记 B.及疲,乃.布坐, 通乃.刻意临仿以求售 C.仕隋,为.太常博士。 会凤阁舍人张嘉福请以武承嗣为.太子
D.尺牍所传 尝行见索靖所书碑 7.下列各组词语,都能表现欧阳询书法影响力大的一组是(3分) ①尺牍所传,人以为法 ②高丽尝遣使求之 ③观之,去数步复返 ④通蚤孤,母徐教以父书 ⑤数年,书亚于询 ⑥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体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④⑤⑥ D.①③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修其貌不扬,但是书法仿效王羲之并且全面超越了王羲之,高祖感叹说:看到他 的墨迹,肯定会误以为他形貌魁梧 B.欧阳询与他的儿子欧阳通书法造诣都很深,两人博通经史,矜持自重,父子齐名, 号称“大小欧阳体” C.欧阳通丧期未满时,每次入朝,都赤脚走到皇城门外,因此得罪了权臣,最后惨遭 杀害。 D.虞世南认为,褚遂良的书法不仅逊色于书法家智永,也难以达到欧阳询那种无论用 什么笔纸都能书写如意的境界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还家辄号恸年饥未克葬居庐四年不释服冬月家人以氈絮潜置席下通觉即彻去。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高祖微时,数与游,既即位,累擢给事中。③3分) ②惧其堕,尝遗钱使市父遗迹(3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乌夜啼 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 (1)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2)第五句通行本写作“停梭怅然忆远人”,而有的版本写作“停梭向人问故夫”,相比而言, 通行本优于其他版本,请具体分析。(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 (6分) 12.(1)凌万顷之茫然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 仙。(苏轼《赤壁 赋》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荀子《劝学》)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尺牍所.传 尝行见索靖所.书碑 7.下列各组词语,都能表现欧阳询书法影响力大的一组是(3分) ①尺牍所传,人以为法 ②高丽尝遣使求之 ③观之,去数步复返 ④通蚤孤,母徐教以父书 ⑤数年,书亚于询 ⑥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体”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④⑤⑥ D.①③⑥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修其貌不扬,但是书法仿效王羲之并且全面超越了王羲之,高祖感叹说:看到他 的墨迹,肯定会误以为他形貌魁梧。 B.欧阳询与他的儿子欧阳通书法造诣都很深,两人博通经史,矜持自重,父子齐名, 号称“大小欧阳体”。 C.欧阳通丧期未满时,每次入朝,都赤脚走到皇城门外,因此得罪了权臣,最后惨遭 杀害。 D.虞世南认为,褚遂良的书法不仅逊色于书法家智永,也难以达到欧阳询那种无论用 什么笔纸都能书写如意的境界。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还家辄号恸年饥未克葬居庐四年不释服冬月家人以氈絮潜置席下通觉即彻去。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高祖微时,数与游,既即位,累擢给事中。(3分) ②惧其堕,尝遗钱使市父遗迹 (3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乌 夜 啼 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 (1)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2)第五句通行本写作“停梭怅然忆远人”,而有的版本写作“停梭向人问故夫”,相比而言, 通行本优于其他版本,请具体分析。(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 (6分) 12.(1)凌万顷之茫然。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 仙。(苏轼《赤壁 赋》)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荀子《劝学》) (3)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4)苔痕上阶绿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怀疑和想象 葛剑雄 人类认识世界—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是一个漫长而无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知识,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观念和理论。稍有哲学常识的人都明白,这些知 识、观念和理论绝不是完美无缺的,其中一部分本身就是谬误,有的是建立在谬误的基础上 的。即使至今仍被认为无懈可击的,至多也只是相对真理,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保持 其正确性。如果没有人对它们提岀怀疑和挑战,是不会进步和完善的。怀疑不一定正确,但 排除怀疑的过程却必不可少。如果怀疑被证明为错误,实际上是更巩固了原来的知识、观念 或理论。反之,如果怀疑被证实为正确,那就意味着原来的知识、观念或理论存在局部或整 体的谬误,或者需要修正或完善,或者必须完全否定或清除。无论如何,都为新的知识、观 念或理论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我们称某一真理为颠扑不破”或“战无不胜”,就表明它不害怕被 怀疑,经得起怀疑,并且能在不断的怀疑中坚持其主体部分,同时在局部得到经常性的修正 与完善。任何不允许怀疑的事物,并不能表明它的正确,恰恰显示了它的虚弱。实际上连它 的持有者和拥护者心里都明白,它是经不起怀疑的,更害怕受到挑战 创新的途径很多,但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否定或破坏旧有的,一是在空白的基础上建 立新的。前者不能完全脱离旧有的,后者却能凭空产生崭新的。所谓凭空,并非没有实际基 础,或者不符合客观条件,只是人们此前尚未认识或拥有。这就需要想象,想象力越丰富越 好。想象力可以来自个人的天赋和灵感,也可以岀于对被当作天经地义的规律或真理的突破 或颠覆。多数想象一时无法成为现实,甚至永远无法证实。但在想象和求证的过程中却形成 了大量新的成果。一部分想象纯属胡思乱想,或者被证实是谬误。但只要有一小部分想象产 生效果,就能带来人类社会的飞跃。模仿只能形成量的增加,是一时的捷径或不得已的权宜 之计,却只能永远跟在创新者的后面,更不会形成质的变化。实验或实践也是创新的途径 但如果不与想象结合,就只能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新发现往往是成干上万次实验的结果 或者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甚至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能被证实。何况很多自然现象或客观 规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人类还无法通过实践去发现或验证 春秋战国时代周天子的政治权威名存实亡,天下分裂,战乱不断。当时生产力低下,技 术落后。却是百家争鸣,群星灿烂,不仅是学术思想史上少有的辉煌篇章,也是科学技术史 上的黄金年代。由于不存在一个公认的学术权威,也没有—位足以掌控全局的君主,各种学 派的代表人物都随时会面临其他学派或本派内部的质疑和挑战,而只要不介入政治斗争或行 政体系,士人可以享受充分的思想自由,他们的想象力也特别丰富。庄子“一尺之棰,日截其 半,万世不竭”的说法并不需要物质可无限分割的实验,而是出于简单的逻辑推理。邹衍提出 了“大九州”学说,认为天下由九个互不相连、为大海所包围的大州构成,中国的九州只占其 中的八十分之一。邹衍的足迹从未离开中原,他的学说纯粹岀于想象,却最接近地球上有
(李商隐《无题》) (4)苔痕上阶绿, 。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怀 疑 和 想 象 葛剑雄 人类认识世界——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是一个漫长而无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知识,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观念和理论。稍有哲学常识的人都明白,这些知 识、观念和理论绝不是完美无缺的,其中一部分本身就是谬误,有的是建立在谬误的基础上 的。即使至今仍被认为无懈可击的,至多也只是相对真理,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保持 其正确性。如果没有人对它们提出怀疑和挑战,是不会进步和完善的。怀疑不一定正确,但 排除怀疑的过程却必不可少。如果怀疑被证明为错误,实际上是更巩固了原来的知识、观念 或理论。反之,如果怀疑被证实为正确,那就意味着原来的知识、观念或理论存在局部或整 体的谬误,或者需要修正或完善,或者必须完全否定或清除。无论如何,都为新的知识、观 念或理论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我们称某一真理为“颠扑不破”或“战无不胜”,就表明它不害怕被 怀疑,经得起怀疑,并且能在不断的怀疑中坚持其主体部分,同时在局部得到经常性的修正 与完善。任何不允许怀疑的事物,并不能表明它的正确,恰恰显示了它的虚弱。实际上连它 的持有者和拥护者心里都明白,它是经不起怀疑的,更害怕受到挑战。 创新的途径很多,但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否定或破坏旧有的,一是在空白的基础上建 立新的。前者不能完全脱离旧有的,后者却能凭空产生崭新的。所谓凭空,并非没有实际基 础,或者不符合客观条件,只是人们此前尚未认识或拥有。这就需要想象,想象力越丰富越 好。想象力可以来自个人的天赋和灵感,也可以出于对被当作天经地义的规律或真理的突破 或颠覆。多数想象一时无法成为现实,甚至永远无法证实。但在想象和求证的过程中却形成 了大量新的成果。一部分想象纯属胡思乱想,或者被证实是谬误。但只要有一小部分想象产 生效果,就能带来人类社会的飞跃。模仿只能形成量的增加,是一时的捷径或不得已的权宜 之计,却只能永远跟在创新者的后面,更不会形成质的变化。实验或实践也是创新的途径, 但如果不与想象结合,就只能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新发现往往是成千上万次实验的结果, 或者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甚至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能被证实。何况很多自然现象或客观 规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人类还无法通过实践去发现或验证。 春秋战国时代周天子的政治权威名存实亡,天下分裂,战乱不断。当时生产力低下,技 术落后。却是百家争鸣,群星灿烂,不仅是学术思想史上少有的辉煌篇章,也是科学技术史 上的黄金年代。由于不存在一个公认的学术权威,也没有一位足以掌控全局的君主,各种学 派的代表人物都随时会面临其他学派或本派内部的质疑和挑战,而只要不介入政治斗争或行 政体系,士人可以享受充分的思想自由,他们的想象力也特别丰富。庄子“一尺之棰,日截其 半,万世不竭”的说法并不需要物质可无限分割的实验,而是出于简单的逻辑推理。邹衍提出 了“大九州”学说,认为天下由九个互不相连、为大海所包围的大州构成,中国的九州只占其 中的八十一分之一。邹衍的足迹从未离开中原,他的学说纯粹出于想象,却最接近地球上有
七大洲的事实。而当儒家经典被专制集权统治者禁止伓疑后,在黄河正源已被发现时,乾隆 皇帝还规定必须坚持《禹贡》中的说法—黄河上游先澘入地下,到积石山后再流岀地面 要说今天创新的障碍在哪里,可以找到多方面的原因。但我认为根本性的障碍,就在于 我们的科研和教学中非但不鼓励怀疑和想象,限制甚至禁止怀疑,阻碍甚至扼杀想象。无论 是基础教育、家庭教育、髙等教育、社会风尚、伦理道德、行政制度、科硏政策、学术氛围 大多不利于怀疑和想象,近年来的学术腐败和学风不正,更助长了模仿、复制甚至抄袭、剽 窃。急功近利的论文竞赛、排名竞争和“山寨文化”,更与创新南辕北辙 在政治生活、行政管理和社会运作中自然不能滥用怀疑,或者更多需要相信。但在科学 研究、学术活动和教育教学中需要充分的思想自由,必须允许并鼓励怀疑。实际上,当局早 已确定“宣传有纪律,学术无禁区″的政策,这两方面完全可以并行不悖。但不设置禁区不会 自然导致创新,鼓励怀疑和想象才是创新的前提。 有改动)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纸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 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不是所有的想象都能产生好的效果 B.想象力既来自个人的天赋和灵感,也来自对被当作天经地义的规律或真理的突破或 颠覆。 C.新发现就是成千上万次实验的结果,或者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甚至要付出惨重 的代价才能被证实。 D.春秋时,由于不存在一个公认的学术权威,也没有一位足以掌控全局的君主,士人 可以享受充分的思想自由 E.邹衍认为天下由九个互不相连、为大海所包围的大州构成,提出了“大九州”学说,这 是地球上有七大洲发现的前提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任何不允许怀疑的事物,不仅不能表明它的正确,反而表明了它的虚弱 B.怀疑有利创新,因此我们要鼓励怀疑一切 C.急功近利的论文竞赛、排名竞争和“山寨文化”有害创新。 D.模仿只能形成量的增加,不会形成质的变化。 14.为什么怀疑和想象是创新的前提?4分) 15.根据文意,谈谈如何扫除创新的障碍?(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 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七大洲的事实。而当儒家经典被专制集权统治者禁止怀疑后,在黄河正源已被发现时,乾隆 皇帝还规定必须坚持《禹贡》中的说法——黄河上游先潜入地下,到积石山后再流出地面。 要说今天创新的障碍在哪里,可以找到多方面的原因。但我认为根本性的障碍,就在于 我们的科研和教学中非但不鼓励怀疑和想象,限制甚至禁止怀疑,阻碍甚至扼杀想象。无论 是基础教育、家庭教育、高等教育、社会风尚、伦理道德、行政制度、科研政策、学术氛围 大多不利于怀疑和想象,近年来的学术腐败和学风不正,更助长了模仿、复制甚至抄袭、剽 窃。急功近利的论文竞赛、排名竞争和“山寨文化”,更与创新南辕北辙。 在政治生活、行政管理和社会运作中自然不能滥用怀疑,或者更多需要相信。但在科学 研究、学术活动和教育教学中需要充分的思想自由,必须允许并鼓励怀疑。实际上,当局早 已确定“宣传有纪律,学术无禁区”的政策,这两方面完全可以并行不悖。但不设置禁区不会 自然导致创新,鼓励怀疑和想象才是创新的前提。 (有改动)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纸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 分) 12.下列说法,符合 .. 文意的两项是(5分) A.不是所有的想象都能产生好的效果。 B.想象力既来自个人的天赋和灵感,也来自对被当作天经地义的规律或真理的突破或 颠覆。 C.新发现就是成千上万次实验的结果,或者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甚至要付出惨重 的代价才能被证实。 D.春秋时,由于不存在一个公认的学术权威,也没有一位足以掌控全局的君主,士人 可以享受充分的思想自由。 E.邹衍认为天下由九个互不相连、为大海所包围的大州构成,提出了“大九州”学说,这 是地球上有七大洲发现的前提。 13.下列说法,不符合 ... 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任何不允许怀疑的事物,不仅不能表明它的正确,反而表明了它的虚弱。 B.怀疑有利创新,因此我们要鼓励怀疑一切。 C.急功近利的论文竞赛、排名竞争和“山寨文化”有害创新。 D.模仿只能形成量的增加,不会形成质的变化。 14.为什么怀疑和想象是创新的前提?(4分) 15.根据文意,谈谈如何扫除创新的障碍?(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 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