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2016届高三2月总复习质检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莫把汉学当国学 慕朵生 日前,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携带《曹寅与康熙》等新书来华举办首发式,并在 多所高校进行讲座,在学界和媒体引发新一轮“汉学热”。但笔者以为,“汉学 当热,然不可将之混同为“国学”。 汉学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历经游记性汉学、 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以及侧重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中国学”等几大阶段, 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面对中国浩瀚的文化和杂的现实,汉学家们皓首穷经, 著书立说,既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 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比如,欧洲“启蒙运动”就深受来华传教士介绍的儒学 的启迪。 不过,中国学界对汉学的追踪和介绍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 统。其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国内曾分别兴起一股“汉学热”, 原因是这两个时段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思想争鸣活跃,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 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此次史景迁访华引发的新一轮“汉 学热”,则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时代背景下,国人试图借助汉学对自己 国家崛起和文化复兴进行的一种心理上的印证和调适。不难看出,汉学不仅是中 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还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既 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也能了解自己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价值 然而,汉学虽有重要价值,但亦不可无限拔高。因为,汉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西 学”,是西方人用西方价值观念、学术范式来研究中华文化的学问。对汉学家而 言,中华文化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就像实验室的试验品或博物馆的展览 品一样,很难内在于自己的生命,灌注以自己的情感,更很少负有弘扬和光大的 责任感 但是,中国人注定做不了中华文化的旁观者。因为千百年来积累沉淀下来的中华 文化,亦即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如国学大师 章太炎所言:“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所以,中国人尤其是中国 学者,须对国学有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的使命感;否则,遗失国学就等于抛弃了传统,丢掉了根本,割断了自己的 精神命脉,整个国家和民族就会得历史失忆症和精神分裂症。 令人遗憾的是,百余年来中国人一度迷失国学,崇拜西学,形成了一种与“西学 心态”互为表里的“汉学心态”一一前者指试图以西学取代国学,后者指像汉学 家一样把国学仅视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不再用生命和情感去体验并证实国学的优 美价值。尤其是近些年,中国学界还出现了以获得外国汉学奖项为荣,谋求学术 名望乃至经济利益的灰色学术现象。上述现象的实质是国学的“汉学化”。如任 其发展下去,国学将会变成一种“在中国的汉学”,而汉学乃至西学则会变成 “在中国的国学
广东省梅州市 2016 届高三 2 月总复习质检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莫把汉学当国学 慕朵生 日前,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携带《曹寅与康熙》等新书来华举办首发式,并在 多所高校进行讲座,在学界和媒体引发新一轮“汉学热”。但笔者以为,“汉学” 当热,然不可将之混同为“国学”。 汉学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历经游记性汉学、 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以及侧重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中国学”等几大阶段, 至今已有 600 多年历史。面对中国浩瀚的文化和杂的现实,汉学家们皓首穷经, 著书立说,既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 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比如,欧洲“启蒙运动”就深受来华传教士介绍的儒学 的启迪。 不过,中国学界对汉学的追踪和介绍仅有 100 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 统。其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国内曾分别兴起一股“汉学热”, 原因是这两个时段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思想争鸣活跃,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 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此次史景迁访华引发的新一轮“汉 学热”,则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时代背景下,国人试图借助汉学对自己 国家崛起和文化复兴进行的一种心理上的印证和调适。不难看出,汉学不仅是中 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还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既 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也能了解自己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价值。 然而,汉学虽有重要价值,但亦不可无限拔高。因为,汉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西 学”,是西方人用西方价值观念、学术范式来研究中华文化的学问。对汉学家而 言,中华文化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就像实验室的试验品或博物馆的展览 品一样,很难内在于自己的生命,灌注以自己的情感,更很少负有弘扬和光大的 责任感。 但是,中国人注定做不了中华文化的旁观者。因为千百年来积累沉淀下来的中华 文化,亦即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如国学大师 章太炎所言:“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所以,中国人尤其是中国 学者,须对国学有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的使命感;否则,遗失国学就等于抛弃了传统,丢掉了根本,割断了自己的 精神命脉,整个国家和民族就会得历史失忆症和精神分裂症。 令人遗憾的是,百余年来中国人一度迷失国学,崇拜西学,形成了一种与“西学 心态”互为表里的“汉学心态”——前者指试图以西学取代国学,后者指像汉学 家一样把国学仅视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不再用生命和情感去体验并证实国学的优 美价值。尤其是近些年,中国学界还出现了以获得外国汉学奖项为荣,谋求学术 名望乃至经济利益的灰色学术现象。上述现象的实质是国学的“汉学化”。如任 其发展下去,国学将会变成一种“在中国的汉学”,而汉学乃至西学则会变成 “在中国的国学
总之,汉学当热,但不能将之混同为国学,更不能以之取代国学。我衷心祝愿汉 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更希望中国能大踏步复兴自己的国学,同时热烈欢迎海 外汉学回家,使自己成为世界汉学的中心 (选自2014年4月1日《学习时报》,有删改) 1.下列对“汉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学是中外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一门学问,其研究介绍者主要是欧美 国家的学者。 B.汉学已有600多年历史,经历了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和“中 国学”等几大阶段 C.汉学研究不但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 至改写了世界文明进程。 D.汉学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能知道自己的长短与 在世界文化中的方位和价值。 2.关于“汉学与国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学与国学都是研究中华文化,而汉学仅仅把中华文化作为学术研究的客观 对象。 B.汉学是用西方价值观和学术范式研究中华文化,国学则注重用生命和情感体 验中华文化。 C.国学的产生没有汉学早,国学研究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 系统。 D.国学是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中华文化,国学研究应当负有弘扬光大中华文化的 责任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上世纪国内两次兴起“汉学热”,因而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 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 B.国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立国的源泉,没有了国学,就丢失了 根本,丢失了历史,丢失了精神 C.近几年中国学界出现了国学的“汉学化”现象,国学已经变成了“在中国的 汉学”,汉学也变成了“在中国的国学”。 D.作者认为,汉学当热,汉学定能成为显学,但他同时指出汉学不可以取代国 学,国学应当快速的复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 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 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馀,东海大治。称之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客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已者不能忍见十亦以此丕 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洁,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 袁盎之为人也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蚧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蚧不为礼。然黯见蚧未尝拜, 常揖之。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 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
总之,汉学当热,但不能将之混同为国学,更不能以之取代国学。我衷心祝愿汉 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更希望中国能大踏步复兴自己的国学,同时热烈欢迎海 外汉学回家,使自己成为世界汉学的中心。 (选自 2014 年 4 月 1 日《学习时报》,有删改) 1.下列对“汉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学是中外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一门学问,其研究介绍者主要是欧美 国家的学者。 B.汉学已有 600 多年历史,经历了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和“中 国学”等几大阶段。 C.汉学研究不但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 至改写了世界文明进程。 D.汉学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能知道自己的长短与 在世界文化中的方位和价值。 2.关于“汉学与国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学与国学都是研究中华文化,而汉学仅仅把中华文化作为学术研究的客观 对象。 B.汉学是用西方价值观和学术范式研究中华文化,国学则注重用生命和情感体 验中华文化。 C.国学的产生没有汉学早,国学研究仅有 100 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 系统。 D.国学是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中华文化,国学研究应当负有弘扬光大中华文化的 责任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世纪国内两次兴起“汉学热”,因而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 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 B.国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立国的源泉,没有了国学,就丢失了 根本,丢失了历史,丢失了精神。 C.近几年中国学界出现了国学的“汉学化”现象,国学已经变成了“在中国的 汉学”,汉学也变成了“在中国的国学”。 D.作者认为,汉学当热,汉学定能成为显学,但他同时指出汉学不可以取代国 学,国学应当快速的复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 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 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馀,东海大治。称之。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客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 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洁,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 袁盎之为人也。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 常揖之。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 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
右日:“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 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汉方征匈奴,招怀四夷。黯务少事,乘上间,常言与胡和亲,无起兵。上方向儒 术,尊公孙弘。及事益多,吏民巧弄。上分别文法,张汤等数奏决谳以幸。而黯 常毁儒,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弘为丞相,乃言上曰: “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为右 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 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 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客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 以此不附焉 B.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客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 亦以此不附焉 C.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客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 亦以此不附焉 D.黯为人性倨少礼缅面折不能客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 以此不附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老之言: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 始人。 B.中二千石:汉代官吏秩禄等级,中是满的意思,中二千石即实得二千石 C.唐虞之治:“唐虞”是指唐尧、虞舜,传说中的古代圣帝贤君。旧指上古政 治清明,人民康乐的理想时代。 D.四夷:古代华夏族对匈奴的别称,含有轻蔑之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慨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汲黯性格傲慢,不讲究世俗礼仪,但品行端正,喜好学习,而且敢于直 谏,曾多次触怒皇上,使皇上非常生气 B.汲黯的祖辈曾得到过古代卫国国君的宠爱,在他担任太子洗马时,因为 他的行为严正而得到了别人的敬畏 C.汲黯不慕权贵,对窦太后的弟弟田蚧,卫皇后的弟弟卫青,都是不行跪 拜之礼,而是行平等之礼 D.汲黯信奉黄老学说,事事亲力亲为,勤勤恳恳,治理东海郡不到一年, 东海郡便十分清明太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 2)而黯常毁儒,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苏秀道中①,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宋)曾几 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右日:“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 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汉方征匈奴,招怀四夷。黯务少事,乘上间,常言与胡和亲,无起兵。上方向儒 术,尊公孙弘。及事益多,吏民巧弄。上分别文法,张汤等数奏决谳以幸。而黯 常毁儒,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弘为丞相,乃言上曰: “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为右 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 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 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客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 以此不附焉 B.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客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 亦以此不附焉 C.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客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 亦以此不附焉 D.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客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 以此不附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黄老之言: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 始人。 B.中二千石:汉代官吏秩禄等级,中是满的意思,中二千石即实得二千石。 C.唐虞之治:“唐虞”是指唐尧、虞舜,传说中的古代圣帝贤君。旧指上古政 治清明,人民康乐的理想时代。 D.四夷:古代华夏族对匈奴的别称,含有轻蔑之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慨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汲黯性格傲慢,不讲究世俗礼仪,但品行端正,喜好学习,而且敢于直 谏,曾多次触怒皇上,使皇上非常生气。 B.汲黯的祖辈曾得到过古代卫国国君的宠爱,在他担任太子洗马时,因为 他的行为严正而得到了别人的敬畏。 C.汲黯不慕权贵,对窦太后的弟弟田蚧,卫皇后的弟弟卫青,都是不行跪 拜之礼,而是行平等之礼。 D.汲黯信奉黄老学说,事事亲力亲为,勤勤恳恳,治理东海郡不到一年, 东海郡便十分清明太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 (2)而黯常毁儒,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苏秀道中①,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8.颈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如何表现?(5分) 9.“喜”字统领全诗,最能体现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 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 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3)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清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 在答題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乡长禁码 韩少功 乡政府召开村组干部大会,宣布禁止“买码” 种类似六合彩的私彩。贺乡 长此次禁码当然是吃了豹子胆,他话还没说完,台下便抗议纷起。有人站起大叫: “禁码?笑话,我已经亏了两千,你们赔给我啊?我不去赢回,拿什么买化肥?” 另一个跟着站起:“你们早不禁,迟不禁,等我亏了三四千就禁,安的是什么心? 这就是你们执政为民啊?你们给群众造成了损害,就要负责到底。” 还有更多的人在拍桌子:“贺麻子,你不能做缺德事!我们又没有拿你的钱买码 你狗咬烂布巾呵?你蛮得屙牛屎呵?贺麻子,我们从没亏待过你,要茶有茶,要 饭有饭,你今天要下这样的毒手?贺麻子,贺麻子……” 会场已经无法控制,台上的人也束手无策。但贺乡长耳尖,突然怒气冲冲地一拍 桌子:“哪个骂娘?”下面安静了,大家面面相觑。好像刚才是有人骂娘,好像 也没有人骂,但没有人说得清楚。“嗯?哪个骂娘?”贺乡长迅速掌握了话题优 势,脸色一沉:“禁码是为了你们好。你们禁不禁,看着办,关我屁事!但骂娘 做什么?我娘碍了你们什么事?我娘什么时候得罪过你们?她今年65岁了,脚 痛了十几年,从不出门。喂一头猪,养几只鸡,一餐吃不下二两米,连皮鞋也都 没有穿过,连火车也没有坐过,连城里的动物园也没有看过。她哪一样得罪了你 们 众人都觉得无话可说,站着的人都坐了下去。乡长说到愤怒处,又猛拍一下桌子: 我娘离这里一百多里,一辈子清清白白,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凭什么被 你们骂?她到长沙去做手术,欠了几万块钱的账不说,病还没好。医院里说,顶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8. 颈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如何表现?(5 分) 9. “喜”字统领全诗,最能体现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 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 , ” 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3)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清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 在答題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乡长禁码 韩少功 乡政府召开村组干部大会,宣布禁止“买码”——一种类似六合彩的私彩。贺乡 长此次禁码当然是吃了豹子胆,他话还没说完,台下便抗议纷起。有人站起大叫: “禁码?笑话,我已经亏了两千,你们赔给我啊?我不去赢回,拿什么买化肥?” 另一个跟着站起:“你们早不禁,迟不禁,等我亏了三四千就禁,安的是什么心? 这就是你们执政为民啊?你们给群众造成了损害,就要负责到底。” 还有更多的人在拍桌子:“贺麻子,你不能做缺德事!我们又没有拿你的钱买码, 你狗咬烂布巾呵?你蛮得屙牛屎呵?贺麻子,我们从没亏待过你,要茶有茶,要 饭有饭,你今天要下这样的毒手?贺麻子,贺麻子……” 会场已经无法控制,台上的人也束手无策。但贺乡长耳尖,突然怒气冲冲地一拍 桌子:“哪个骂娘?”下面安静了,大家面面相觑。好像刚才是有人骂娘,好像 也没有人骂,但没有人说得清楚。“嗯?哪个骂娘?”贺乡长迅速掌握了话题优 势,脸色一沉:“禁码是为了你们好。你们禁不禁,看着办,关我屁事!但骂娘 做什么?我娘碍了你们什么事?我娘什么时候得罪过你们?她今年 65 岁了,脚 痛了十几年,从不出门。喂一头猪,养几只鸡,一餐吃不下二两米,连皮鞋也都 没有穿过,连火车也没有坐过,连城里的动物园也没有看过。她哪一样得罪了你 们?” 众人都觉得无话可说,站着的人都坐了下去。乡长说到愤怒处,又猛拍一下桌子: “我娘离这里一百多里,一辈子清清白白,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凭什么被 你们骂?她到长沙去做手术,欠了几万块钱的账不说,病还没好。医院里说,顶
多也就是两三年的寿。你们还嫌她命不苦?她是吃过你们八溪峒一碗饭?还是烧 过你们八溪峒一根柴?还是喝过你们八溪峒一口水?你们自己就没有娘?你们 的娘是茅厕板子?可以屎一脚尿一脚随便踩么?好笑,我贺麻子前后在五个乡镇 当干部,没碰到过这种事。动不动就骂娘。好啊,骂,骂啊,跳起骂……” 这一番话,证据充分,逻辑严密,高风亮节,大义凛然,震得全场鸦雀无声,引 无数同情的目光。接下的事情当然就好办了。大概人们觉得乡长他娘确实无辜, 确实委屈,确实可怜,不该无缘无故地挨骂,那么,天地良心,将心比心,禁码 当然也就…… 贺麻子不满足于禁码,继续保持着孝子的雄壮声威,斜横着眼,勾缩着鼻,怒冲 冲,气呼呼,把笔记本重重地拍甩去,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从禁码说到封山育林, 再说到计划生育和宅基地收费,把所有可能引起争议的话题统统扫荡。他现在不 用担心台下的反对了。他的娘已经使大家心服口服,不给他鼓掌是不可能的。看 到他最后横一眼,大家鼓掌更为热烈。 散会的时候,大家纷纷把“贺麻子”改称为“贺乡长”:“唉,贺乡长也没讲错, 这个码是不禁不行的呵……”“贺乡长说的好,再不禁,过年钱都没有了!”“今 天中午好歹吃了顿肉饭,总不能白吃吧?”有的人还拍着胸口,好象自己早就是 贺乡长的铁哥们儿,早就同乡政府心连心了:“你以为买码是买脑白金啊?我早 就说过,到头都是钾铵磷(剧毒农药),不闹出人命,不会收场的。哼!”人们 路上七嘴八舌,对禁码基本上表示拥护 人们没有想到会能开成这样,对贺麻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可以肯定,一个没有在 农民堆里几十年混出点道道的人,断不可能有他那样的非凡手段,能在今天这个 闹哄哄的会上乱中取胜。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贺乡长冒天下之大不韪禁码,遭到村民的强烈反对,可见在农村群众和干部 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B.小说开篇描绘宣布禁码时村民的反应,是为了展现农民素质低下,难以管理 说明其愚昧不可理喻。 C.会场上,贺乡长拿母亲说事,得到众人的同情,这表明他是一个孝子,不允 许别人践踏他母亲的尊严。 D.小说通过符合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似贬实褒,为我们塑造了一个 富有农村工作经验的乡长形象 E.村民将“贺麻子”改称“贺乡长”,表现了村民对他的尊敬,说明大家已经 接受了贺乡长的观点,禁码令得到了众人的拥护。 小说中三次写到“拍桌子”,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贺乡长不讲禁码政策讲母亲的事,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6分) (4)如何禁码在我们看是个没办法解决的难题,贺乡长却能在闹哄哄的会上取 胜。他靠的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叶圣陶在四川 1940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他白天去办 公,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到桌子中央,至善 美、至诚就凑着光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
多也就是两三年的寿。你们还嫌她命不苦?她是吃过你们八溪峒一碗饭?还是烧 过你们八溪峒一根柴?还是喝过你们八溪峒一口水?你们自己就没有娘?你们 的娘是茅厕板子?可以屎一脚尿一脚随便踩么?好笑,我贺麻子前后在五个乡镇 当干部,没碰到过这种事。动不动就骂娘。好啊,骂,骂啊,跳起骂……” 这一番话,证据充分,逻辑严密,高风亮节,大义凛然,震得全场鸦雀无声,引 无数同情的目光。接下的事情当然就好办了。大概人们觉得乡长他娘确实无辜, 确实委屈,确实可怜,不该无缘无故地挨骂,那么,天地良心,将心比心,禁码 当然也就…… 贺麻子不满足于禁码,继续保持着孝子的雄壮声威,斜横着眼,勾缩着鼻,怒冲 冲,气呼呼,把笔记本重重地拍甩去,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从禁码说到封山育林, 再说到计划生育和宅基地收费,把所有可能引起争议的话题统统扫荡。他现在不 用担心台下的反对了。他的娘已经使大家心服口服,不给他鼓掌是不可能的。看 到他最后横一眼,大家鼓掌更为热烈。 散会的时候,大家纷纷把“贺麻子”改称为“贺乡长”:“唉,贺乡长也没讲错, 这个码是不禁不行的呵……”“贺乡长说的好,再不禁,过年钱都没有了!”“今 天中午好歹吃了顿肉饭,总不能白吃吧?”有的人还拍着胸口,好象自己早就是 贺乡长的铁哥们儿,早就同乡政府心连心了:“你以为买码是买脑白金啊?我早 就说过,到头都是钾铵磷(剧毒农药),不闹出人命,不会收场的。哼!”人们 一路上七嘴八舌,对禁码基本上表示拥护。 人们没有想到会能开成这样,对贺麻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可以肯定,一个没有在 农民堆里几十年混出点道道的人,断不可能有他那样的非凡手段,能在今天这个 闹哄哄的会上乱中取胜。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贺乡长冒天下之大不韪禁码,遭到村民的强烈反对,可见在农村群众和干部 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B.小说开篇描绘宣布禁码时村民的反应,是为了展现农民素质低下,难以管理, 说明其愚昧不可理喻。 C.会场上,贺乡长拿母亲说事,得到众人的同情,这表明他是一个孝子,不允 许别人践踏他母亲的尊严。 D.小说通过符合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似贬实褒,为我们塑造了一个 富有农村工作经验的乡长形象。 E.村民将“贺麻子”改称“贺乡长”,表现了村民对他的尊敬,说明大家已经 接受了贺乡长的观点,禁码令得到了众人的拥护。 (2)小说中三次写到“拍桌子”,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3)贺乡长不讲禁码政策讲母亲的事,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6 分) (4)如何禁码在我们看是个没办法解决的难题,贺乡长却能在闹哄哄的会上取 胜。他靠的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叶圣陶在四川 1940 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他白天去办 公,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 美、至诚就凑着光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